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2感受地球运动(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晋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教案:1.2感受地球运动(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79.7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晋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07 11:54:42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1.2 感受地球运动
教 学 目 标 一、知识与技能 1.了解地球自转和公转运动的特点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2.能用简单的方法演示地球自转和公转。 3.了解地球公转运动的主要特征以及所造成地球表面太阳辐射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差异,能举例说明地球运动对季节变化、温度带划分等的影响。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读图,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和读图用图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了解地球运动的过程和产生的影响,初步让学生体验探究性学习的兴趣,领悟追求真理的科学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 重点:地球的自转和公转的特点以及产生的地理现象。 难点:地球公转所产生的主要影响。四季更替的转变。
教 学 过 程 新课 导入 方式1:现在大家知道,我们脚下的地球是一个球体,地球是一个行星,它和另外七个行星一起围绕太阳旋转。现在让我们一起探索地球运动的奥秘 方式2:在浩瀚的宇宙中,我们的地球是怎样运动的呢?请看视频(见课件)。
新 课 学 习 任务1:地球自转与昼夜更替 【活动目标】 1.了解地球自转特点,知道地球自转产生的现象。 2.认识地球昼夜更替产生的原因和时间。 【自主学习】从图1.15中了解地球自转的特点。 (1)地球绕着 地轴 不停地旋转,叫做地球的自转。? (2)地球自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自转一周的时间约为 一天 。? (3)随着地球不停地自转,就产生了 昼夜更替 现象。? 【读图提示】 (1)地球自转一周所需的时间大约是24小时。 【演示活动】教材P12“积极参与”,了解地球是一个不发光,不透明的球体,由于地球不停地自转产生了昼夜更替。演示时,要注意地球的旋转方向要自西向东,即从北极往下看,地球做逆时针旋转。其次地球仪的转动要做匀速运动,不能一会儿快,一会儿慢。 把全班同学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6人,每组一个地球仪,一个手电筒, 完成:①正确演示地球的自转,注意昼夜是怎样交替的。(培养学生的动手、观察能力) ②在图上找到中国北京、美国纽约、日本东京,并在地球仪上作好记号。 A.当北京是正午时,纽约、东京哪个是黑夜,哪个是白天?(纽约是黑夜,东京是白天) B.北京和东京哪个地方先见到太阳?这说明哪个地方时间早?(东京;东京时间早) ③东边的地方和西边的地方哪个时间早?(东边)
教 学 过 程 新 课 学 习 (2)地球是个球体,太阳光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向着太阳的那面是白昼 ,背着太阳的那面是黑夜。地球不停地转动,昼夜现象就会更替出现。 【合作探究】 1.地球是一个不透明的球体,在任何时刻,太阳光只能照亮地球的一半(如下图)。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 白昼 ,未被太阳照亮的半球是 黑夜 。? 2.地球不停地自西向东 自转 ,导致昼夜不断更替,而且总是自东方迎来黎明的曙光,由西方送走黄昏的落日(即东方时刻早,西方时刻晚)。? 3.图中畅畅和姨妈互致问候存在什么差异?它是由地球的什么运动引起的? 答案:时间差异;地球自转运动引起的。 4.我们看到太阳东升西落总是循环出现的,这说明什么? 答案:这说明地球在不停地自转。 5.通过观察可以知道,地球以外的太阳、月亮、星星等天体,每天都有东升西落现象,也就是说都在自东向西运动。这说明什么? 答案:地球在自西向东自转。 6.太阳每天东升西落,从看到太阳正南到再次看到太阳正南,相隔时间大约是多少?这说明什么? 答案:24小时;地球转动一周的时间大约是 24 小时。 【概括总结】由于地球在不断自转,各地的昼夜在不断更替着。地球自转一周,地球表面就完成一个昼夜更替。日月星辰东升西落是由于地转的自转;因为自转方向是自西向东。 【知识点小结】地球的自转 地球自西向东转,廿四小时就一圈; 东迎黎明黄昏西,由它带来昼夜替; 时间差异它来定,日月星辰它向西。 任务2:地球公转与季节变化 【活动目标】 认识地球四季产生的原因。
教 学 过 程 新 课 学 习 【自主学习】从教材图1.17中认识地球绕日公转时的状况。 1.地球在自转的同时,还围绕 太阳 不停地公转,公转轨道大致呈 椭圆 形。? 2.地球公转的方向是 自西向东 ,公转一周的时间是 一年 。? 3.地球公转运动有两个显著的特点,一是倾斜着身子围绕 太阳 公转,地轴与公转轨道平面成 66.5° 的倾角;二是地轴倾斜的方向始终保持不变,地轴的 北 端总是指向 北极星 附近。? 【读图提示】 (1)读出图名。 (2)在公转轨道上画出地球公转方向。 (3)判断不同位置的相应节气。 (4)太阳直射点的南北移动。 【合作探究】 1.观察上图,填写二分二至日时太阳直射的纬线。 (1)春分,太阳直射 赤道 (纬线),时间是每年的 3月21日 前后。? (2)夏至,太阳直射 北回归线 (纬线),时间是每年的 6月22日 前后。? (3)秋分,太阳直射 赤道 (纬线),时间是每年的 9月23日 前后。? (4)冬至,太阳直射 南回归线 (纬线),时间是每年的 12月22日 前后。? 2.从春分到夏至再到秋分,北半球昼夜长短是怎样变化的? 答案:春分→夏至,昼逐渐变长,夏至最长;夏至→秋分,昼逐渐变短,但始终是昼长于夜。 3.北京不同季节同一旗杆正午影子的长度是否相同? 答案:不同。夏季最短,冬季最长。 4.我国放暑假时,澳大利亚也放暑假吗? 答案:不放,此时澳大利亚正处于冬季。 【概括总结】地球公转时,地轴是倾斜的,地轴空间指向保持不变。 【知识点小结】 地球公转 地球公转不简单,一年四季由它管; 昼夜长短有变化,极圈又分昼和夜; 正午影子定长短,要看太阳直射点; 自西向东不停转,南北季节正相反。
教 学 过 程 新 课 学 习 任务3:地球的五带 【活动目标】 了解地球表面五带的划分意义。 【自主学习】从图1.19中说出地球表面五带的范围,明确地球的公转与温度带划分。 (1)地球的 球体形状 和太阳直射的位置在地球表面的变化,使得在同一时间,地球上不同的地区得到太阳的热量产生差异。? (2)太阳光直射的地区获得的热量 多 ,斜射的地区获得的热量 少 ;低纬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 多 ;高纬地区获得的太阳热量 少 ,因此从低纬度向高纬度气温 逐渐降低 。? (3)科学家根据各地区获得太阳热量的多少,将地球表面划分为 热带 、 北温带 、 南温带 、 北寒带 和 南寒带 。? (4)南极洲绝大部分位于 南寒 带。因此,最炎热的大陆是 非 洲;最寒冷的大陆是 南极 大陆。既无太阳直射、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温度带是 北温带 、 南温带 。? 【读图提示】 (1)读图。 (2)五带的名称 (3)五带划分的界线。 (4)不同温度带太阳的照射情况。 (5)我国大部分地区位于五带中的哪一带。 【合作探究】 1.地球上的五带名称分别是什么? 答案:A热带、B北温带、C南温带、D北寒带、E南寒带。 2.五带的划分界线是怎样的? 答案:热带与温带的分界线是回归线,温带与寒带的分界线是极圈。 3.五带中有阳光直射的是 热带 ,有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南、北寒带 ,既无阳光直射现象,又无极昼极夜现象的是 南、北温带 。? 4.五带分别会有什么样的气候现象? 答案:热带终年炎热;寒带终年寒冷;温带冬季冷,夏季热,四季分明。 【概括总结】地球是个很大的球体,在同一时间,纬度不同的地方,受到阳光照射的情况也不同,冷热就有差别。人们根据太阳热量在地表的分布状况,把地球表面分成了五个带。 【知识点小结】 地球的五带 地球有五带,全靠四线分;回归间热带,极圈分寒温;寒温各有二,五带温不均。
教 学 过 程 课 堂 总 结 这节课我们用多种方法学习和认识了地球运动的两种基本形式——自转、公转。 了解了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一些现象与地球运动的关系,希望同学们在以后的学习和生活中要建立科学的宇宙观,用所学知识去探索宇宙的奥秘!
板 书 设 计 感受地球运动
当 堂 检 测 1.地球公转产生的地理现象是( B )                                  A.昼夜更替 B.四季变化 C.太阳的东升西落 D.全球变暖   读“地球光照示意图”,回答2~3题: 2.此时是我国的( D ) A.春分日 B.夏至日 C.秋分日 D.冬至日 3.这一天图中①处的昼夜长短情况是( C ) A.极昼 B.昼夜平分 C.昼长夜短 D.昼短夜长 4.北京时间2016年9月15日,我国自主研制的“天宫二号”飞行器发射升空。此时,位于南半球的澳大利亚正值( A ) A.春季 B.夏季 C.秋季 D.冬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