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下 12小行为 大环境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六下 12小行为 大环境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4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05 13:49:59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十二课 小行为大环境
教学设计思想:
本课通过”观看视频”的形式,分析平时生活中的行为哪些是对生态环境有利的、哪些是不利的,从而提出保护我们周围的生态系统的建议,并从自己做起,以实际行动保护生态环境。本课是对前两课所学知识和技能的应用,也是鼓励学生将科学应用于生活、应用于实践。
教材背景
本课是冀版第三单元第三课时的内容,学生通过前两课的学习,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其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有了初步的认识,在此基础上,本课将进一步帮助学生认识人与环境的关系,意识到人平时的一些小行为、一些看似平常的决定对其周围的生态环境有着怎样的重大影响,从而培养学生的环境意识,使学生在平时的生活中养成保护生态环境的良好习惯,梳理可持续发展的意识。
学生背景
六年级的学生,经过三年半的科学学习,其科学探究的意识已经较清晰,探究过程已基本掌握,探究方法更为实用灵活,这已经为其在方法论上做好了充分的准备;同时,在前面几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对“系统”及其构成层次、对生态系统的组成及成员之间的相互作用等有了初步的认识,具备了一定的迁移能力,这是其认知上的储备,为今天的探究成功奠定了知识上基础。
教学目标:
一、科学探究目标
1.能正确分析人类保护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并能对自己的分析说明理由。
2.能提出3条以上具体保护周围生态平衡的措施。
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能意识到人类的行为对保护生物圈的重要性。
2.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观点。
三、科学知识目标
能举出3个以上人类保护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
四、科学、技术、社会、环境目标
能举出3个以上实例说明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的道理。
教学重点和难点:
重点:能正确分析人类保护和破坏生态平衡的行为,并能对自己的分析说明理由。
难点:能提出3条以上具体保护周围生态平衡的措施。
教学方法:
教师讲授与学生活动相结合的互动教学法。
教学教具:
课件、白马山视频、污染环境——人类的灾难视频
教学过程:
(一)导课
讲述:春天到了,到处春暖花开。今天老师带领大家到美丽的白马山去观赏哪里的风光。
播放白马山视频
同学们,你们能用几个词形容一下白马山美丽的风光吗?
同学们回答,师给予鼓励。
白马山的风景美不美?(学生答)
同学们你们知道吗?我们国家有许多地方正发生着巨大的变化,正遭受着环境的污染。每天,我们都要做出许多决定,也许我们没有意识到,有些看似平常的决定和行为正影响着大环境。今天我们就来看看一些小行为是怎样影响大环境的。(板书课题)
(二)新课教学
活动1:播放环境污染——人类的灾难
1.从情景剧中我们须得到什么启示?
2.这些行为对生态系统的平衡会造成什么影响?
3.今后再作决定或采取行动应考虑哪些问题?
4.我们可以向大家提出自己的什么建议?
讨论:为什么说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活动2:同学们观看图片,同学回答。这些行为对不对?有什么后果?遇到这些行为我们怎么办?
学生回答(老师板书)师鼓励回答好的同学,对于回答有困难的同学给予鼓励。
师总结:随处到垃圾、打鸟、乱折树枝、花草,动物随地大小便等生活常见的行为,平时在我们看来都是无关紧要的小事,但就是这样的“小”行为却影响着我们的“大”环境,也许你认为自己做些什么对环境的影响是很小的,但当数百万人的选择综合在一起时,个人的行为就会导致环境的变化,所以,一个人的小行为其实并不小,它也影响着大环境的变化。
活动3:阅读科学在线
科学在线给了我们什么启示?
讨论:为什么说保护生物圈就是保护我们自己?
学生回答
板书设计:
第十二课 小行为大环境
行为影响环境:
(1)节约用水,使水不受到污染。
(2)废弃物对生态环境有致命危害。
(3)农药和汽车尾气污染大气。
课后反思
六年级学生已经知道了保护环境的重要性,内心深处不一定有很深的触动。小学生求知欲望很强,对新奇的充满了探究的欲望。他们的表现欲望非常强烈,乐于表现自己。多年的教学实践是我认识到精心创设教学情境,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好奇心,从而调动起学生的求知欲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