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师大版六年级数学
《反比例》教学设计
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学习了“比和比例”“正比例的意义”,基本掌握了正比例意义,能正确判断成正比例关系的两种相关联的量。在此基础上着重让学生理解反比例的意义,并会判断两个量是否成反比例关系,体会函数思想。
学习目标
结合丰富的实例,认识反比例。
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利用反比例解决一些简单的生活问题,感受反比例关系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
三、学习重点
认识反比例,能根据反比例的意义判断两个相关联的量是不是成反比例。
五教学过程
复习
1.什么是正比例的量?
2.判断下面各题中的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为什么?
(1)工作效率一定,工作时间和工作总量。
(2)每头奶牛的产奶量一定,奶牛的头数和产奶总量。
(3)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面积。
故事引入
“财主和帽子”的故事:有一个贪婪的财主,拿了一匹上好的布料准备做一顶帽子,到了裁缝店,觉得这样好的布料做一顶帽子似乎浪费了,于是问裁缝:“这匹布可以做2顶帽子吗?”
裁缝看了财主一眼,说:“可以。”
财主见他回答的那么爽快,心想,这裁缝肯定是从中占了些什么便宜,于是又问,“那能做3顶帽子吗?”
裁缝依然爽快地说“行!”
这时,财主更加疑惑了,嘀咕着:“多好的一匹布啊,那我做4顶可以吗?”
“行!”裁缝荏苒很快的回答。
经过一番较量之后,财主最后问:“那我做10顶帽子可以吗?”
裁缝迟疑了一会,然后打量着财主,慢慢地说:“可以的。”这时财主才放下心来,心想:这批布料如果只做1顶帽子,那就便宜裁缝了。瞧!这不让我说到10顶了嘛。我还真聪明!嘿嘿……
过了几天,财主到裁缝店取帽子,结果一看,顿时傻了眼:10顶帽子小的只能戴在手指头上了!
1.提问:“为什么同一匹布,裁缝说做1顶帽子可以,2顶帽子也可以,做3顶、4顶、5顶……10顶都可以呢?”
(通过这样的问题,激起学生表达的欲望,争先说出自己的看法。)
生1:每顶帽子的用布量×帽子数=布匹总量
生2:因为布匹的大小不变,所以帽子的数量增加,每顶帽子的用布量就少了。
生3:布匹的大小不变,帽子的数量减少,每顶帽子的用布量就多了。
根据学生的回答,教师因势利导:“像这样的几个量之间的关系,我们就叫它‘成反比例关系’,你们还能找出类似这样关系的量来吗?”
生1:要走一段路,速度快,用的时间就少。
生2:运一堆货物,每次运得多,运的次数就少。
生3:打一篇稿件,每分钟打的字多,用的时间就少。
板书:X ×Y=K(一定)(K表示>0的常数)
知识应用
用X,Y表示长方形相邻两条边的边长,表1是面积为24平方厘米的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变化关系;表2是周长为24㎝的长方形相邻两边边长的变化关系。
表1:
X
1
2
3
4
Y
24
12
表2:
X
1
2
3
4
Y
11
10
(学生完成以上表格后,探究、发现规律)
结论:表1“面积一定”时,相邻两边长的积“不变”;表2“周长一定”时,相邻两边长的和“不变”。
王叔叔要去游长城,不同的交通工具的速度和行驶所需的时间如下。
自行车
大巴车
小轿车
速度/(千米/时)
10
60
80
时间/时
12
2
1.5
(观察上表,发现了什么?)
生1:时间是随着速度的变化而变化的。
生2:10×12=60×2=80×1.5,积都是120。
教学反思
本堂课是在学生学习了正比例的基础上学习反比例,由于学生有了前面学习正比例的基础,加上正比例与反比例在意义上研究的时候存在有一定的共性,因此学生在整堂课的思维上与前面学习的正比例相比有明显的提高。
怎样化解这一教学难点,使学生有效地理解和掌握这一重点内容呢?我在本课的教学中做了一些尝试。 一、创设情景 激发求知欲望
我从身边的现实生活中发掘素材,组织活动,让学生从活动中发现数学问题,从而引入学习内容和学习目标。这就激发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起了自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为自主探究新知创设了现实背景并激发了积极的情感态度。
二、 深入探究,理解涵义
在演示的基础上,我又不失时机地组织学生合作学习,讨论、分析例4,因而取得满意的效果:学生自己弄清了成反比例的两种量之间的数量关系,初步认识了反比例的涵义,体验了探索新知、发现规律的乐趣。
总之,在本案例的教学活动中,教师的教学行为和学生的学习方式都有较明显的改善。教师比较关注学生的兴趣、经验和情感态度,以多种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在教师精心的组织、引导下,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猜想归纳,建构了新的知识结构,提高了各种能力,发展了积极的情感和学习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