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的动物
教材分析:
本课是小学三年级第二学期的美术教学内容,属于综合·探索类型中的制作课。其教学目的是通过制作活动,掌握“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立体创作的思维方法、造型方法和驱动行走的科学方法;培养学生动手操作的实践能力,养成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形成程序严谨的操作意识;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加强学生关注“动物美”、关注“废物美”、追求“艺术美”的审美意识。
学情分析:
通过几年来的美术学习,学生已经能够比较熟练的表现物体的形象,已经具有了较为清晰的立体意识,并具备了初步进行进行制作的能力,也产生了立体创作的心理需要。这节课就选择了制作行走的动物的制作形式来提高学生的行立体创作的思维方法、造型方法和驱动行走的科学方法和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通过制作活动,培养学生利用废旧材料进行设计的理念与技术意识,养成学生耐心细致的工作态度,形成程序严谨的操作意识。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制作活动,掌握“利用废旧材料”进行立体创作的思维方法、造型方法和驱动行走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自主、探究、合作的学习过程,加强学生关注“动物美”、关注“废物美”、追求“艺术美”的审美意识。让学生体验制作的乐趣和成就感。
教学重难点
重点:如何利用废旧材料进行设计和制作。
难点:如何让自己制作的作品“动”起来。
教学策略与?设计说明:
这是节2课时的课,教学环节设计为趣味故事导入,创设情境——欣赏图片,介绍相关知识——观察、联想、组合,引导创
作思维,集体探究讨论,突破重点、难点——学习立体造型方法,
提出制作要求,激发制作愿望——设计制作——集体赏评,谈制作体会和制作意图——课后延伸七个步骤。
教学过程
一、趣味
童话故事导入。(2分钟)
出示视频小故事,教师揭示课题。(板书课题)?
师:今天,老师要给大家带来了一段视频,同学们想看吗??
师:在视频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师:看到同学们都这么喜欢动物朋友,我真是太高兴了!
一段视频,同学们想看吗??
师:在视频中你们都看到了什么??
师:看到同学们都这么喜欢动物朋友,我真是太高兴了!?
二、突破
重点、难点。(7分钟)
1、教师出示示范作品和多媒体图片展示。?
师:可爱的动物们怎样才能动起来呢?同学们想不想看一看看一看小动物动起来是什么样子??
2、出示图片。?
师:同学们仔细观察些图片,和刚才的有什么不一样的地方。?
3、讨论材料?
师:老师有许多搞不明白的问题,
希望得到大家的帮助:这些玩具有什么共同特点?他们是怎样动起来的??师:抓住了小动物的那些特点??师:如果让你们做,怎样做才能
使自己的动物与众不同?
?4、探究制作方法?师:老师也制作了几个可爱的玩具,下面我把玩具发给大家,大家一
起研究讨论一下,老师都用了什么方
法?老师制作的蛋壳玩具有什么独到之处?同学们可以拆开了看以看。
5、教师引导、总结。?
师:同学们真棒!一下子就把老师的问题解决了。?
师:我看到同学们带来了很多材料,针对自己准备的材料进行联想,看看谁的想法多,谁的想法最巧妙。?
老师也为大家准备了一些材料,请同学找一找,看看有什么适合的材料。
三、提出制作要求。(1分钟)
以小组为单位,制作一个可以行走的动物,一起来编个故事演一演。
四、激发制作愿望。(2分钟)
1、教师分配童话故事里的角色??
师:同学们比一比,看谁制作耐
心、细致!?
师:在制作中要注意什么?大家还记得吗?安全!?
师:同学们真棒,赶快动手吧!
五、自主设计制作(19分钟)
教师巡回指导。教师进行巡视,营造宽松、自由的创作环境,及时的给学生提出指导意见,并帮助完成作品的学生把作品摆放到展示区。
六、集体赏评。(6分钟)
1、师生对话,生生互评?
师:看,这么多会行走的动物,大家赶快讨论一下吧!看看同学们的作品谁的最棒?为什么??
师:而且制作也很细致,颜色搭配也很协调,大家说对吗???
师:提示大家一点,除了特别漂
亮的,还有许多特别有趣的呢,谁发现了???
师:某某某同学画的好,你说的也棒!?
2、教师引导总结评述?
师:同学们真聪明又细心,小动物们都会走了,大家设计大胆,想象丰富,制作细致。那同学们在这一课都学到了什么知识??
师:你真聪明!我们都有一双灵巧的手和勇于探索的心灵,我们可以变废为宝,既环保又节约,同学们说是不是。
课堂小结?2分钟
同学们,我们还可以用生活中的许多废弃物品来制作成一件件小工艺品,比如饮料瓶、旧报纸等等。让我们开动我们聪明的小脑瓜,用双手装点我们的生活吧!
布置作业?1分钟
根据本节课所学的知识,学生课下尝试用多种废旧材料进行创作,一个更有趣的会行走的动物。来美化我们的生活。
板书设计:
行走的动物?
怎样动???怎样选??怎样做
教学反思:
作为一名一线的美术教师,我一直在探索开展合作的课堂教学和对培养独立的两个观念怎样把握更合适。?
独立精神与合作精神都是良好的人际品质,独立思考是开发学生思维能力,提高学生想象能力的良好途径,在小学美术课堂教学中并非所有内容都有合作学习的必要,在教学中我们必须做到既有“独立”又有“合作”,“独立”中有“合作”,“合作”中体现“独立”,在时间和空间的分配上做出正确的分配,一个对学生没有什么挑战性可言的教学目标,能独立完成达成目标就没有合作交流的必要了。?
所以,我在引导学生参与美术教学活动时,既会注意对合作学习的正确的认识,也会加强合作技能技巧指导能力的培养,作为教师必须对学生实行异质分组,并确定有价值的合作内容,引导学生合作解决问题,在具体实施时更要加强监督引导,建立良好的教学反馈机制,唯有如此,学生参与美术活动的情感、态度和价值观才会有较积极的反映,合作学习才能显示出对美术活动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