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6 快乐的动物-倍的初步认识北师大版(表格式)

文档属性

名称 二年级上册数学教案-7.6 快乐的动物-倍的初步认识北师大版(表格式)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1.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北师大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2-07 19:57: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快乐的动物》教学设计
--“倍”的初步认识

一.教材分析:
《“倍”的初步认识》是二年级上册教材第七单元“分一分与除法”中的一课。前面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除法的意义,会用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通过快乐的动物的主题情景,体会动物之间的倍数关系。“倍”是生活中常用的概念,通过具体的教学活动,让学生体会“倍”的意义,对“倍”的意义的理解实际上是对除法意义的拓展。理解了“倍”的意义,就能理解除法不仅可以表示一个数量的平均分问题,也可以表示两个数量之间的倍数关系。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初步理解了除法算式的意义,会用2~5的乘法口诀求商,弄清了乘法与除法之间的联系,会用乘、除法解决一些简单的实际问题。二年级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弱,缺乏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及灵活运用知识的能力,老师要充分体现主导作用。学习数学的最好办法是做数学,用数学,重在参与,尤其重在动手操作。在参与和操作的过程中,领会到它的意义。
课题
快乐的动物(“倍”的认识)
课时
第1课时
执教 老师
知 识
定 位
前继知识 本课知识 后继知识
初步理解了除法的意义
倍的初步认识: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1)求一个数的几倍是多少。(2)解决有关“倍”的实际问题
教 学
目 标
在具体的操作活动中,感受“倍”的含义,结合直观图,体会“倍”与乘除法意义的联系。
在理解“倍”的含义的基础上,会用除法算式表示两个量之间的倍数关系,能根据相应信息,提出并解决有关倍数关系的数学问题。
培养初步的观察、分析能力,发展数学应用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 学
重 难 点
重点:在比较小动物数量关系的过程中体会“倍”的意义。
难点:理解“倍”的意义,会用除法求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
教 具
学习单,圆片
教 学
环 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创设情境, 激发兴趣;
二.引导探索,学习新知;
三.应用新知,解决问题;
四.引导总结,延伸拓展;
创设情境, 故事引入
1、故事引入
师:同学们都很喜欢小动物,对吧?今天这节课我们就和一群“快乐的动物”交朋友,去解决它们所遇到数学问题。
2、收集信息,整理信息
(1)师:请孩子们边看边数,把你看到的信息记录在你课堂学习单上。
(2)师:谁来把你找到的数学信息和大家分享一下!
师板书:小猴:3只 ;孔雀:1只;
松鼠:2只;小鸡:8只;小鸭:6只;小鸟:12只
3、比一比
师:在这些小动物里,你能帮小猴和小鸭比一比它们的只数吗?
师:用一年级学过的“一对一比较”的方法来验证一下。(请一生上台贴圆片)
师小结:这就是我们以前学过的两个数量之间的比较多少。找相差数,用减法来解决。
二、引出“倍”,体会“倍”的意义
师:今天,咱们换个角度来思考,看看小鸭和小猴除了这样比,还可以怎么比。
1、(1)揭示“倍”
师:如果把小猴的只数像这样3个圈一份,可以圈几份呢?请你们在自己桌面上的图里也圈一圈,找找6里面有几个这样的3呢?
师总结:我们刚才在圈一圈,把小猴作为一份,在小鸭中圈出了这样的2份,我们就说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看小鸭只数是小猴的几倍,简单说:就是看6里面有几个3)
(2)列算式
师:你能说说这个算式表示的意思吗?
2、加深对“倍的认识”
(1)师:小猴和小鸭觉得这样比,挺有意思的,又喊来了一些小伙伴。(PPT)
师:现在看看,小鸭变成了几只?小猴呢?(小猴:4只,小鸭:8只)这次,老师想让孩子们模仿刚才摆的过程,用圆圈代表小猴和小鸭的只数,在它们之间圈一圈,找一找它们的倍数关系。
(2)进一步体会“2倍”
师:数量都变了,怎么还是“2倍”呀?
师提炼:小鸭里面只要有2个小猴那么多,就是小猴的2倍。要看小鸭里面有几个小猴那么多。
3、拓展运用:生尝试用除法来表示“倍数”关系
(1)独立尝试
师:接下来又会发生什么事情呢?
师:现在小猴是几只?小鸭又是几只呢?(小猴:3只,小鸭:9只)
请孩子们拿出题单,找到3大题,用自己喜欢符号,画一画,圈一圈,再列式。
(2)(交流方法)
师:请你说出每个数量表示什么?(投影订正)这两个3表示的意思一样吗?
(3)生生交流找标准的方法
师:我有一个疑问:你们为什么要把小猴作为1份,看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几倍?怎么不把小鸭的只数作为一份?
(4)介绍1倍
师:小猴有3只,小鸭也有3只,那小鸭又是小猴的几倍呢?
(5)分析、提炼、总结方法(PPT)
师:小猴作为1份,小鸭作为4份,能看懂吗?小鸭作为5份呢?
师:谁能看懂这幅图的意思?(出示线段图)
1、(1)尝试提出并解决有关“倍”的问题
师:这么多的动物,都想知道自己和别的动物之间有没有倍数关系,你能帮它们找一找吗?(PPT)
(2)交流汇报
A.师:老师找了几个同学提的问题,咱们一起来看一看。
B.师:一个小朋友来提问题,其它小朋友来说算式。
C.师:一个小朋友说算式,其它小朋友来猜:谁在和谁比。
师小结:表示“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的问题,我们都用“除法”解决。
四、:
1、思考题:
妈妈今年30岁,小红今年6岁。
(1)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 )倍。
(2)前年,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 )倍。
(3)今年爷爷的年龄是妈妈的2倍,爷爷今年( )岁。
2.学生谈收获
3.师小结
生记录数学信息:导学单的第1大题
生汇报信息
生汇报

请一生上台操作,其余孩子自己动手“一对一”摆圆片
生动手在桌面上圈出两个3
2大题
小猴有( )只,小鸭有( )只。
小猴
小鸭
小鸭是小猴的( )倍。
(生动笔做,投影展示)
3大题
小猴有( )只,小鸭有( )只。
小鸭是小猴的( )倍。
算式是:_________
(生生提问,加深对“倍”的认识)
4大题
(独立完成,同桌交流,全班交流)
A.生交流:一生提问题,说算式
B.生交流:一生提问题,其他小朋友说算式。
C.生交流:一生说算式,另一生说问题。(生生交流、质疑)
二年级学生对小动物很感兴趣,把帮小动物解决问题作为切入点,能营造一个积极、活跃、向上的学习氛围。
通过“数一数、填一”
填”的形式,让学生有序观察,同时培养学生收集信息、运用信息的能力

让学生在探究性学习中通过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获得亲身体验;逐步形成善于质疑、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努力求知的积极态度;让学生感觉生活有趣,在一种兴奋、积极的心态下学习数学,激发他们探索、创新的欲望。
这一环节中,力求实现教学由“扶”到“放”的过程。让学生在自主探究与合作交流活动中加深对“倍”的认识。
培养学生提出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培养合作交流的能力、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板书
设计
快乐的动物
--“倍”的初步认识
小猴:
小鸭:
6里面有2个3
6是3的2倍

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2倍
6 ÷ 3= 2
8 ÷ 1= 8
12 ÷ 2= 6
12 ÷ 6= 2
一个数是另一个数的几倍,用“除法”解决
北师大版二年级上册第七单元
《 快乐的动物》课堂学习单 姓名:
数一数、填一填
/
画一画,圈一圈,认一认
小猴有( )只,小鸭有( )只
小猴
小鸭
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 )倍。
画一画,圈一圈,算一算
小猴有( )只,小鸭有( )只
小鸭的只数是小猴的( )倍。
算式是:
请你任选两只动物,比一比:
( )是( )的( )倍。
算式是:

思考题:
妈妈今年30岁,小红今年6岁。
(1)今年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 ) 倍。
(2)前年,妈妈的年龄是小红的( )倍。
(3)今年爷爷的年龄是妈妈的2倍,爷爷今年 ( )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