冀教版7下生物 2.2物质运输的器官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冀教版7下生物 2.2物质运输的器官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冀教版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05 12:35:0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物质运输的器官
心脏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了解心脏的位置和大小,学生通过观察羊的心脏及人的心脏模型,描述心脏的结构和功能。掌握心脏四个腔分别与什么血管相连通。(重点、难点)
2.能力目标
通过对心脏结构功能的学习,掌握认识和区分心脏的四个腔。人体生物的结构和功能想统一的观点。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增强热爱生活、珍爱生命的情感。
重点难点
重点
1观察小鱼尾鳍的血液流动情况
2能够准确区分三种血管,了解血管结构与功能相适应的关系
难点
1组织好实验,达到理想效果
2理解毛细血管的结构是与功能相适应的
课前准备:
心脏结构模型、猪的新鲜心脏
【教学设计】
复习导入新课
课件展示上一课时的内容,给学生小组讨论完成。
接着提出问题:上节课学习了血管的结构和特点,血液在血管中流动,任何运动都需要动力的支持,血液流动需要的动力从哪里来?为什么不会停息呢?
学生回答:心脏的作用。
教师:对,心脏就像水泵一样,把血液从心脏输送到全身,推动着血液不停地流动,它是血液循环的动力器官。
本节课我们就来学习血液运输的动力器官---心脏。
通过问题揭示本堂课的主题及目标。
(二)自主学习,合作探究
1.心脏的位置
引导学生将手放在自己胸口,感受心脏的跳动,描述心脏的位置。
学生总结:位于胸腔中部偏左下方,在左右两肺之间,形状象桃子,大小和本人的拳头差不多。
2.心脏的结构
教师把心脏的模型解剖开让学生观看。提出问题:心脏的内部结构到底怎样呢?
对照教材图2-11认识心脏的结构。
学生观察讨论:心脏有几腔?各腔之间是否相通?壁厚薄有什么差别,连接各腔的血管是动脉还是静脉?有什么特点?
b.学生以小组为单位观察心脏实物的结构:
取一个新鲜的羊心脏,结合书本上的图辨别心脏的前后、上下左右。
亲手摸一摸,感受心房壁与心室壁的薄厚,左、右心室壁的薄厚,心脏壁主要是由什么组织构成的? 想一想这与心脏的功能有何关系。观察和识别连接心房和心室的血管,联系所学动脉、静脉知识,了解其特点。
找出和心脏相连的血管,判断哪些是动脉?(认识主动脉和肺动脉)哪些是静脉?(认识肺动脉和上、下腔静脉)试着用解剖针从各条血管探入,把握各条血管与各腔的连接情况。
a把清水从肺静脉注入,注意观察有什么现象发生? b如果把水分别注入主动脉和肺动脉会怎么样?
(4)引导学生解剖羊的心脏,观察各腔壁的厚薄,认识房室瓣、动脉瓣。
通过活动初步感知心脏在人体内的的位置。
利用媒体展示心脏的位置让学生熟记心脏的位置、形状。
引导学生观察的顺序由表及里,加深对心脏的理解。
观察血管的同时,巩固了动脉、静脉概念。向不同血管内注水,发现有的能够灌入心脏,有的水不能灌入,推测能灌水的可能是静脉,因为静脉血管的血是流向心脏的,不能灌入水的可能是动脉,因为动脉血管的血是从心脏向全身流的。 精讲点拨
引导学生交流总结:
⑴、心脏有四腔------左心房、左心室、右心房、右心室,同侧的心房与心室相通。
⑵、左右心室的壁厚薄不同,左心室的壁最厚;右心室较薄。(解释:心脏壁主要是由肌肉组织构成的,肌肉具有收缩和舒张的功能,心脏能产生推动力,使血液不停地流动,左心室比右心室输送血液的路径远,故室壁较厚。)
⑶、心室与心房比较,心室壁厚心房壁薄(解释:左右是以人体的生理结构为依据的)。
⑷、心脏四腔分别连接不同的血管,左心室连接主动脉,左房连接肺静脉,右心室连接肺动脉,右心房连接上下腔静脉。
⑸、心房与心室之间有房室瓣,心室与动脉间有动脉瓣。防止血液倒流。
总结出口诀: 上房(揭瓦)入下室,左右房室不相通
房连静脉室连动,静房室动不倒流
2.血液在心脏内的流动:
(1) 播放录像:心脏搏动、心房、心室变化。
(2)观察图
讨论:
a.血液由静脉进入心房时,心脏的状态是怎样?
b.当左右心房收缩时,血液分别流入哪些结构?
左右心室收缩,血液又是分别流入哪些结构?
3.心率
(1)提出问题:你知道自己的心脏每分钟跳动的次数吗?怎样测心跳次数。学生体验,小组内交流自己的发现。
(2)教师引导学生小结:心脏每分钟心跳的次数叫心率。心率因年龄、性别和健康状况而有所不同。心率的正常变动范围:60-100次|分钟
学生从自身感受入手,对心率有一个感性认识。
通过归纳使学生加深对心脏结构的理解。
总结出口诀,方便学生记忆。
引导学生小结:静脉→心房→心室→动脉
学生从自身感受入手,对心率有一个感性认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