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教案
课题
信息的获取-听觉
课时
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描述耳的结构及各主要部分的功能;说出听觉的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发展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认同耳的卫生保健的重要性,自觉养成健康的用耳方式;关爱和帮助有听觉障碍的人群。
教学重点
耳的结构和听觉的形成
教学难点
听觉的形成过程
教法学法
观察法、讨论法等
教学过程
教学流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创设情境
引入新课
播放音乐“我和你”,问:同学们知道这首曲子吗?你是怎样听到的?
引:听觉是我们仅次于视觉的第二大信息来源。听觉是怎样形成的呢?
学生聆听,并轻声附和。
齐答:耳朵。
?
思考
?
通过播放音乐,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借此引入课题。
出示目标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一)
?(一)耳的结构和功能
布置学生先自学
让学生说出自学得到的耳的结构和功能,再用课件出示耳的图片让学生说出耳的结构和功能,并用课件判断正误;不能说出功能的,用课件帮助学生获得答案。
练习:“连连看”。(课件出示)
(耳的结构与功能连连看)
。
学生阅读教材了解耳的结构和功能。
同桌合作学习。 相互观察外耳
对照图片,说出耳的各部分结构名称
说出耳各部分的功能。
思考, 做题,表达?
让学生学会看书,从书中获取有用的信息。
发展合作学习能力、观察能力、语言表达能力。
通过实物观察,进一步激发学习兴趣和好奇心;通过图片分析,认同耳的重要性。
用资料来判断答案的对错或提示答案,既传授了知识,又避免了教师单调的讲授,体现出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理念;通过连连看练习,又轻松的对耳各部分功能进行了归纳小结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二)
(二)听觉的形成
出示“想一想” 耳内能否形成听觉?听觉的形成,还需要什么的参与?听觉在那形成?
播放多媒体图片,构建听觉的形成路径图。
答:不能,还需要听神经和大脑皮层的听觉中枢。在大脑皮层。
利用多媒体图片表达听觉形成过程
?
?
发展分析归纳能力。
?
通过图片演示,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加强对知识的记忆。
自主学习
合作交流
(三)
、耳与听觉的保护
1、 出示“考考你”“说一说”问题。
阅读教材中“耳的卫生保健”内容。
?
?
分组讨论,合作交流,表达……
认真阅读
通过资料,引发学生关注用耳卫生;通过议一议,既发挥学习主动性,又反馈对听觉形成的掌握程度;通过例题,发展用科学知识解释生活现象能力,并自觉养成健康的用耳方式。
学会知识的运用
练习巩固
1、课件出示练习题,让学生抢答。
2、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由学生自己解决。
纷纷站立回答,很踊跃,气氛热烈。
提问并解决问题……
?
?
发展学生自主梳理知识的能力、反思能力、提出问题能力。
?
整合,小结
点出本节重点,并指导学生回顾本节内容。
回顾本节内容,做题巩固,
讨论错题,展示答案
学会知识的运用
教学反思
从开始的导入,学生就很感兴趣,了解了耳朵的结构,学生会进一步明确怎样去保护自己的耳朵,通过相互合作探究外耳的结构,可以使得知识进一步直观化,也提高了学生的相互合作配合的能力!通过精彩的课件展示,使学生对本节知识理解透彻,记忆深刻,最后让学生的情感得以升华,要学习去关爱和帮助有听觉障碍的人群。这节课也有缺点,课件有点长,课堂时间把握不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