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手绘校园风景
一、教学内容分析
课题来源:处处留意生活中的事物,就能挖掘出艺术的美,并从艺术中得到生活启示
学习内容包括:
1. 通过学习使学生能借鉴自然界中优美的形状,结构,色彩,韵律的要素,来进行绘画。
2. 初步掌握透视法和构图方法,引导学生观察生活,用手绘形式表现环境。
3. 丰富学生的艺术体验和感受,提高艺术感知能力。使学生更加热爱生活,热爱环境。
学习价值及重要性:不仅掌握和应运了透视法和构图知识,感受艺术魅力,同时还要提高观察能力和感受能力,保护资源,保护地球环境。
?
二、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通过观察,感受校园环境的美感。
过程与方法:通过运用透视和构图知识表现校园环境。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热爱校园的情感,提高对周围环境的观察和感受能力。
??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根据以往在此班上课的观察、了解,我认为:
在智力因素方面:
该班学生的整体学习成绩在年级中属于中等偏上,学习能力较强,思维活跃,肯动脑筋,能积极参与讨论、发表自己的观点。
在非智力因素方面:
对于校园非常熟悉,应该能够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但让画出来有些难度。
?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课题设计的基本理念:
让学生从发现生活中的透视现象到了解掌握透视法,合理地运用透视表现手绘校园风景。加深学生对生活的体验,培养学生热爱校园生活的情感。
学习情景:
通过小组合作方式,收集校园照片或有关资料,通过拍照,画小构图,文字描述等方式,为学生学习提供真实的情景,记录一个自己感兴趣的校园小景。
学生的自主学习策略:
学生大胆尝试,发散制作自己的作品,体验绘画的魅力。利用拍照,网络收集、整理信息。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难点:
手绘校园景物的选择与构图,透视知识的掌握,运用和创新。
重点:
对校园环境进行仔细观察和深入理解,能利用所理解的透视知识进行大胆的构图和创造性的表现。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
第一课时
?
1. 导入
?(1)?欣赏多媒体展示的校园风光
感悟校园之美?
调动学生的积极性,用心思考?
(2)引出课题:《手绘校园风景》。
2. 新课展开
(1)分组汇报自己准备的资料
展示
更好感悟校园之美
(2)讨论:这些表现校园的形式各有哪些特点?
思考回答
(3)照片与手绘作品都是如何表现立体感和空间感?
欣赏并回答
引出透视法
传统的写实风景画要求在平面上也能够画出景物的空间感和立体感。
3. 体验新知
(1)讲解透视法的分类包括成角透视和平行透视。透视规律近大远小,近高远低,近实远虚,并且演示具体画法。
(2)以小组为单位在收集的资料中找出透视规律,并鼓励学生用文字或线条对透视规律进行描述或标示。
讨论
(3)分组展示并评价
展示评价
通过学习学生对透视法有充分的了解和认识,在此基础上手绘。
4. 课堂实践
手绘透视法
为下节课做准备
第二课时
1. 复习透视法
2. 新课开展
(1)欣赏图片,让学生了解取景的重要性。
开拓学生的思维
可以尝试多角度取景和观察
(2)讨论取景的优缺点,探究构图的秘密。
学生思考和回答
3. 技法演示并尝试
(1)手绘校园风景的步骤。
(2)欣赏手绘作品,了解工具材料的表现性。
(3)学生对校园进行绘画表现。
实践
4. 小结并作业展示
互评
5. 课堂延伸
地球是我们的家,我们要与自然和谐共存,保护我们的地球!
节约资源,有效利用
七、教学评价设计
自评表
请在自己符合的栏目里画勾。
非常好
还不错要加油
要更多努力
我学到了很多关于透视法和构图的知识
我和同学们合作得很愉快
我为我们小组出了很多力
我在讨论中发了很多言
我深切体会到保护自然的重要性
我期待着下一次的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