绚烂的民族服饰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本课选自浙江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八年级美术下册,在全册书中起到启下的作用,要求学生感受我国民族服饰的美,了解民族服饰的绚烂文化。
学习领域:欣赏·评述。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民族服饰的制作工艺和种类,初步掌握衣饰上的色彩、图案等蕴含着民族发展历史和传统故事,能对民族服饰进行简单的分析和评述。2.过程与方法:感受民族服饰在造型、色彩、工艺、功能等方面的特点,探究民族服饰的艺术性、生活性、社会性,获得初步的审美体验。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民族服饰中使用的传统工艺的热爱和对各民族多元文化的认同。引导学生思考民族文化在传承与创新之间的取舍之利弊
2学情分析
农村孩子对民族服饰的了解不一。教学应该以提高学生学习兴趣由浅入深进行欣赏与评述。
3重点难点
重点:感知民族服饰因其材质、色彩、款式、制作工艺、装饰纹样等方面的不同而呈现的民族特色和文化内涵。
难点:欣赏、评述民族服饰独特的美。
教学过程
活动1【导入】绚烂的民族服饰
1.导入:视频《情妹下河洗衣裳》。要求:用几分钟看完视频说出视频中的民族,并说出判断依据。(引出课题:绚烂的民族服饰)
活动2【讲授】绚烂的民族服饰
1.提问:
(1)中国有多少个民族?你能说出几个?自己又是什么民族?
报民族活动:知道自己的民族服饰吗?
(2)引导学生说一说什么是民族服饰?(民族服饰:具有传统民族形式的服饰。又称民俗服。是民族经济、思想、文化的反映,体现着民族心理,是各民族特有的。)
2.展开
“赏析”篇(部分民族服饰:苗族、藏族、畲族、汉族)。
看特点:有什么(材质、色彩)。
找奇点:为什么(造型、穿着习惯)。
猜亮点:做什么(功能、习性)。(PPT图片)
(1)苗族服饰:岁月之影——穿在身上的历史。①历史起源:起源于中国原始社会,分支多。
②地域:发源于中国的国际性民族,主要在中国西南、中南山区。分为:白苗、青苗、花苗、汉苗等。
③图腾:流传故事、生活中的物象,本民族文化,融进服饰。誉为“无字天书”。
④艺术特点:苗银、苗绣、蜡染,繁复华丽、精美。
⑤价值:观赏价值、收藏价值。苗族服装中,背饰中四方形图像表示原来居住过的地方;“××”的记号是平原与田地;锯齿状的符号表示山川。肩膀上红蓝相间的图像,表示黄河。挂着铃铛和铜币代表财富。图案、身份、年龄都有相应的图案和习俗。
苗银、苗绣、蜡染是苗族服饰的主要特色。苗族服饰是我国所有民族服饰中最为华丽的服饰,是我中华文化的一朵奇葩,也是历史文化的瑰宝。
欣赏苗族歌舞视频《仰欧桑》
(2)藏族服饰:天人之谐——掖在腰间的温暖。
历史起源:起源四、五千年前。
地域:青藏高原地区,自然环境差异形成不同藏族服饰。
图腾:讲究配色、梵文、动物图案。
④艺术特点:不分男女系腰带,宽腰、长袖、大襟、长袍、长靴、编发、金银珠玉饰品。讲究美观。
(3)畲族服饰:举足之魅——飞在心头的凤凰。
历史起源:起源周代。
地域:浙南山区,静宁自治县最为有名。
图腾:生活中的各种物象,彩色花纹。
④艺术特点:女子:凤凰装或扎头巾。象征万事如意。男子不巾不帽。彩带是畲族服饰的主要装饰品。
⑤价值:观赏价值。在畲族服装的介绍中,有意提到了畲服中的“绑腿”?畲民上山劳动都打绑腿穿草鞋,在家穿木屐。冬天穿布袜,下雪天用棕包脚行走。畲族女子一般下身穿黑色短裙、短裤或长裤。穿短裙或短裤时,脚上打绑腿,畲家称为“脚绑"”,绑腿黑色或白色,有的黑,白、红三色相配。有的绑腿布末端有红色缨络,可垂于小腿上。
3.分析民族服饰中图案纹样的寓意,
思考:民族服饰中图案的意义,
4.思考:“明日之新——传承与演变”篇。谈一谈:民族服饰的尴尬?
民族服饰文化经过长年的演变,必定会根据时代的变迁、生活习性的改变、生产力的提高等逐渐演变,由此带来一些民族服饰在现今时代中的尴尬局面:传统服装礼服化、服饰材料非本土化、传统手工艺频临失传等。
视频欣赏:各民族绚烂的服饰时装秀。
总 结:
.教师出示民族大合影总结:民族的才是世界的,世界因为民族而绚烂!莫让民族文化的精髓在我们这一代失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