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 题 :浙江版《美术》八年级下册第十一课
《印学话西泠》
课别类型:手工课
课 时:一课时
目 标:通过学习,让学生了解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艺术-篆刻的艺术魅力,初步掌握篆刻艺术的布局和篆刻方法,提高学生对古老篆 刻艺术的认识和热爱。
教学重点:介绍篆刻的来源以及篆刻的作用。
教学难点:介绍篆刻的方法和步骤。
学具准备:印材、篆刻刀、印泥、白纸。
教具准备:印材、篆刻刀、印泥、宣纸、课本、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
一.课前用具准备:
二.提问导入:哪位同学知道西泠吗?西泠是一个什么样的地方?
三.导入正课:观赏图片
好!我们带着这些问题,大家一起来共同学习这一节《印学话西泠》吧!
西泠: 是一个金石篆刻研究中心。
那什么是篆刻呢?
教师重点介绍篆刻的来历:(播放各种形式的篆刻作品)
早在秦汉时期,就有篆刻的存在了篆刻俗称刻印章,由于刻印的时候大都采用篆书体,篆书的笔划变化多端,可刚可柔,有丰富的表现力,为世代帝王、文人、画家所喜爱,先书后刻,故称篆刻。
篆刻是通过刻刀和印材来实现艺术美感的。
1.好的印材相当珍贵,古时有一两田黄一两金的说法。
好的印章结构必须是完整的:有印纽、印文、边款。
2.篆刻的方法也不尽相同:有阴文、阳文
3.印章的品类:有名章、闲章、肖形章。
接下来让我们通过一段视频来看一下治印的方法吧。
四.治印的步骤:
一枚印章从刻到印:要经过选印材、磨平、写印文、镌刻、修改、钤印几道工序。
印章的刻法:分切刀法和冲刀法两种。
(1)顺着运刀方向一起一伏地切去,这样的运刀稳健,不易造成印材大片的破裂。这种刀法叫切刀法。
(2)顺势将刀推进,指腕齐力,注重气势,收放自如。这种刀法叫冲刀法。
切刀发和冲刀法在镌刻中常常兼用,灵活运用。
(3)钤印时印泥要均匀厚实,印盖纸面用力均匀,不宜左右摇摆。按住纸面,平提印章。(教师示范)
五.学生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以书本(大雅)或(肖形章)为范本临刻一枚印章。
注意事项:1、书写时字体要反着书写。2、用刀注意安全,不许大意。3、刻好之后找老师要印泥钤印。
六.展示优秀作品、学生互评自评:
七.课堂小结:
通过本课学习,学生基本掌握印章的镌刻方法和步骤,对中国传统的篆刻艺术有一定的认识为今后篆刻艺术的欣赏打下基础。
八.板书设计:
课题 《印学话西泠》
1.西泠的介绍。
2.篆刻的来历。
3.印材的介绍。
4.印章结构:有印纽、印文、边款。
5.篆刻的方法:有阴文、阳文
6.印章的品类:有名章、闲章、肖形章。
7.治印的步骤:选印材、磨平、写印文、镌刻、修改、钤印
8.学生练习
9.展示作业
10. 课堂小结
九.课后反思
学生的学习热情虽然很高,但还有一部分学生在镌刻时较为马虎,出现断笔较为严重,钤印时印泥粘时太用力使印迹模糊不清,在下节课纠正。
十.课后安全教育:
天气多变,放学要及时回家不可倒野外游泳,以防止溺水事故发生,路上要注意交通安全,多看红绿灯避免交通事故发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