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欣赏与收藏》教案
教学内容分析:
本课是浙美版初中九年级下册的第一课,属于欣赏评述领域的内容。本课旨在完成美术作品欣赏与收藏的办法,了解和认识美术的文化价值。前者是本课的主要内容,后者是美术课作为文化课程的一个科目所要达到的课程目标之一。本课主要通过写实、抽象、意象三大类型绘画作品的欣赏,让学生对这不同类型作品有一个欣赏的途径和办法。
学情分析:
源于学生对欣赏领域的初次学习,本课围绕学生状况,通过描述、解释、分析和评价四个步骤这一基本方法来欣赏美术作品。从写实作品入手,总结欣赏的四个步骤,进而在抽象和意象作品中不同梯度地进行自我赏析和讨论交流。
教学目标:
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理解美术收藏的目的,尝试收藏卡的制作。
从过程再现、画面感受、文献阅读中运用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的方法欣赏美术作品,通过收藏卡的制作体验收藏的意义。
品读经典美术作品,树立“真实”的审美态度,客观判断经典作品的审美价值。
教学重点:
掌握美术欣赏的基本方法,理解美术收藏的意义。
教学难点:
能够独立尝试用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的方法欣赏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
教师:《拾穗者》、《百老汇爵士乐》底色稿各一幅,拾穗者可活动人物和草垛、拾穗者平涂形状各一件,课件。
学生:《伏尔加纤夫》复印稿、《荷石水禽图》复印稿及文字资料学生各一份。
教学过程:
老师手上有一些黄色颜料,同学们你觉得可以画些什么呢?
大家的想法都蛮有意思,老师啊想画一块平地和天空,请看大屏幕。(展台切换)由深及浅的是大地,竖在后面略微偏冷的是天空。可以看出我画的视平线较高,在画面的中间偏上。同学们,在现在这个画面上你觉得添加或者改变什么后,能让画面变得有意义?
大家都说的很好,可以看出只要表现跟我们自己有关的内容我们都会觉得有意义。那么对于专业选手来说,画面除了表达跟他有关以外,更多的还会表达他内心的态度、看法和信仰。比如,我要向大家介绍一个深深喜爱田园生活的画家,他会在这画上面画些什么呢?
请看。(老师拿出三个可以移动的拾穗者,放在画面上)
三个动作已经定型的拾穗者。请大家用一个最贴切的形容词形容一下拾穗者。(朴实、厚重、等等)有同学跟老师一样感觉到这动作的优雅了吗?哪里有这么优雅拾穗的状态,分明是画家米勒把动作戏剧化了,这优雅的动作和优美的环境,正是米勒对田园生活的一种热爱的一种表现,米勒认为没有比这田园生活更有意义的了。
当然,老师是事先查找过米勒的资料,然后根据这画面判断出来的。
所以,查资料,看形象(板书)是我们了解画家想法的最主要的方法。而我们刚才诠释艺术家通过美术作品中传递思想、情感、观念这个过程也叫美术欣赏中的解释。(板书:解释)
我们今天就是要来探讨美术欣赏和收藏的话题。(出示课题)
我们再回到展台上。这几个拾穗者该怎么样摆才是最美的呢?我们一起来猜猜会是怎么样摆放的。首先看看会有哪些不同的摆放方式?先放一个看看,然后加一个,这样就变成分开或者并在一起,或者重叠在一起,再加一个,是不是也只有这三种方式,我们把这些方式归纳成并排、并联、重叠三种方式。(边说边演示)(板书:并排、并联、重叠)
老师来演示一下米勒是怎么摆放的吧。两个重叠在一起,一个并排在旁边。当这些形态固定后,在画面上,它们的外形自然就形成高低起伏的节奏线,所以,怎么摆放的方式最后就是为了这条节奏线的完美。(板书:节奏线)
当我们摆好人物部分后,可以发现后面的天地交界线不够平衡了,你猜猜米勒会在这上面叠上什么?多大?一起来看看吧:叠了几个草垛,米勒极力控制这平衡的感觉,最后就是这样的状态。(板书:平衡感)
刚才我们已经揭示了米勒作画中形状的摆放、节奏线的设计和平衡感的把握。还有一个重要的技术需要揭示。请看三个人物的变化。(摆放三个平涂颜色的人物)从一个平涂的状态,到现在这样子,米勒先生做了什么?(明暗对比的方法)(板书:明暗)
我们刚才对米勒作品的这些分析(指着黑板的板书),就是美术欣赏中的分析,(板书:分析),其中并排、并联、重叠,节奏线、平衡感属于构图方法,明暗属于造型办法,再加上色彩,分析一般就是从这些要素展开。通过分析我们可以更深入地读懂画家创作的过程。
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米勒的《拾穗者》吧。我们虽然前面演示了一些他的创作过程,但真正达到完美的状态,还需要看他完成的作品。那你看到了怎么样的景象?
同学们刚才对这幅画的讲述在美术欣赏里叫描述,(板书:描述)它往往是欣赏的人对画面最开始的印象,属于比较浅显的欣赏,但这个初步的印象让我们对作品会产生喜欢或者不喜欢的情绪。那么同学们对这幅作品会是什么态度的呢?
同学们对这幅作品的态度和认识,在美术欣赏里叫评价。(板书:评价)同时评价分成两种。你们对它的评价属于个人的,所以叫主观评价,在美术史上还会给它一个评价,叫客观评价。当然客观评价需要查找资料,反复研究的。(板书:主观、客观)
对于一幅作品我们欣赏就是从这四个角度展开的。请看大屏幕。(展出《伏尔加纤夫》)这是俄国画家列宾的作品。历史上对这幅作品评价很高,因为它用平凡的题材创造出了不平凡的感动,你觉得可以从哪个角度来欣赏这幅作品?
现在请大家打开桌上的一张复印作品。把你的欣赏结果勾线或者文字记录。请大家选择一个或者两个角度来欣赏这幅作品。
交流欣赏结果。
我们刚才欣赏了写实的作品。现在请大家看老师这里。(出示一个蒙德里安的作品的底色)黄色也可以这样玩。当然这只是抽象派画家蒙德里安作品的底色。形状中什么形最有力度?(方形)是的,蒙德里安也是这样思考的,所以他的画以方形为主,他还有一个观念,简洁的形状让人更容易专注于相互间的联系,自然他就喜欢用方形。所以我们看见他用宽线条横竖方向进行交织,形成稳定的画面结构。现在的画面稳定有余,活跃不足,大家帮他想想办法,怎么来活跃气氛?
因为他要追求一种活泼、简洁、稳固的结构。所以他创造性地使用了对比色的小方块的叠加。(展示:蒙德里安作品)这么一叠加后,画面节奏起伏就很明显了吧?
给他的作品想个名字吧。
他自己叫它《百老汇爵士乐》。我们刚才欣赏这幅作品中,诠释了画家的观念,和创作的过程,主要运用了哪两种欣赏方法?(解释和分析)
那谁来根据名字和作品描述一下吧。
蒙德里安是抽象派画家的开山鼻祖,跟后代抽象派画家比,他是抽象派中的古典派。在历史上评价很高。
大家有没有发现写实派和抽象派作品哪些地方相差很大?
(写实派接近生活,“像”,抽象派不像,纯粹是画家形式追求)因为前人已经把写实的办法基本总结完成了,后来的画家想要自立派别,就产生了其他的画画办法,蒙德里安也是在这样的背景下画抽象画的。跟写实派的像和抽象派的不像不同,我们中国画是介于像与不像之间的。也叫写意派画家。
展示《荷石水禽图》。请大家根据老师下发的资料,结合我们今天的欣赏方法对这幅作品进行欣赏。有不清楚的地方等下提出来讨论。
讨论、交流欣赏。
同学们,当你对这些名画有了一定的了解后,你是不是有了想进一步欣赏、品味的兴趣啊?是的,当人对美术作品有了进一步品味欣赏的愿望时,收藏就很自然地发生了。假如个人对作品产生兴趣,就会私人收藏;画廊呢?美术馆呢?博物馆呢?
其中美术馆和博物馆可以叫国家收藏。私人和画廊叫民间收藏。请大家看离我们比较近的大收藏机构——上海美术馆、上海博物馆。当我们走进博物馆,可以欣赏到真迹作品,看着这些作品,我们会有记录、欣赏的冲动,那我们就可以做一做收藏卡。
收藏卡的文字信息有:名称、创作时间、收藏地点、作者、国籍、风格、材料、描述等。
请大家利用手上的复印图片和资料,完善自己的收藏卡。
今天我们通过描述、分析、解释和评价的方法欣赏了一些作品,并且也模拟制作了收藏卡,希望大家能够多欣赏、多读书、多到各级博物馆、美术馆中去欣赏经典作品,让对美术作品的欣赏能力随着我们的年龄一起成长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