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5 大自然的语言 (共22张+18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课件:5 大自然的语言 (共22张+18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5 21:32:06

内容文字预览

课件22张PPT。课前提问5、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主 备 人:凌云
议课时间:第二周
上课时间:第四周说明文 七年级时,我们学过《春》和《济南的冬天》这两篇课文,你们还记得里面是怎样描写小草的吗?春天,小草“嫩嫩的,绿绿的”
冬天草色“暗黄”
从“绿绿”知道春天到了,
从“暗黄”知道冬天已经降临了,
大自然仿佛会告诉我们气候的信息似的。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学习《大自然的语言》这篇课文,将给我们解释其中的道理。叶落知秋银装素裹这些都是大自然的语言 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 1、熟读课文,把握文章内容。 2、理清本文说明顺序。 作者介绍
竺可桢(1890-1974),浙江上虞人,是我国现代卓越的科学家。他一生在气象学、物候学、地理学、自然科学史等方面的造诣都很高。我国现代物候学的每一份成就都是和他的辛勤工作分不开的。 自学指导一(5分钟)
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感知课文内容。
根据朗读感知,找出以下问题的答案。
1、大自然的语言指什么?(第2段)
2、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第3段)
3、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第4段)
销声匿迹:载途连翘翩然:衰草连天孕育:周而复始:zàiqiáoshuāinìyùnpiānfù比喻酝酿着新事物。动作轻快的样子原意是不公开讲话,不公开露面。这里只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了。一次又一次的循环。簌簌sù1、听写生字词。
2、什么是大自然的语言?
3、什么叫物候和物候学?
4、物候观测对农业有什么重要意义?
花香鸟语、草长莺飞都是大自然的语言。自学检测一(7分钟) 草木枯荣、候鸟来去等自然现象,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利用物候知识来研究农业生产的科学,叫物候学。 物候观测的数据反映气温、湿度等气候条件的综合,也反映气候条件对生物的影响,应用到农事活动比较简单,容易掌握,可以广泛应用在农业生产上。 自学指导二(5分钟)
快速阅读课文,结合提示概括文章各层次主要内容,理清文章的说明顺序,
一、(1 - 3)
二、(4 - 5)
三、(6 -10)
四、(11-12)提示:通常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自学检测二(8分钟)
1、本文说了哪几个问题(结构层次)?
一、(1 - 3)
二、(4 - 5)
三、(6 -10)
四、(11-12)提示:通常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说明什么是物候和物候学。说明物候观察对农业的意义。说明物候现象的决定因素。阐明物候观测研究的意义。纬度、经度、高下、古今差异主次首先、第二、第三、此外逻 辑 顺 序2、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有哪些?是按什么顺序来说明的?这样的顺序叫 点拨运用(2分钟)
通常说明文采用的说明顺序有三种,时间顺序、空间顺序、逻辑顺序。
逻辑顺序也就是事理顺序,如由一般到特殊、由主到次,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
即时演练:速读课文6~10段,想一想局部的说明顺序是什么?你是抓住哪些关键点理解的?
时间顺序抓住了有关季节的词语。课堂小结全文思路:
描述物候现象——作出科学解释——追究因果关系——阐述研究意义。(从现象到本质的逻辑顺序)条理分明,介绍的物候学知识通俗易懂,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2分钟)当堂训练(15分钟)一、听写本课生字词。
二、第一段描绘了一年四季丰富的物候现象,是按照什么顺序描绘的,标志性词语是什么?
采用了时间顺序 。立春“过后”、“再过”、“不久”、“于是转入”炎热的夏季、“到了”秋天、“准备迎接”风雪载途的寒冬等词语表示时间的推移。三、课文第二段的说明顺序是( )
A.时间顺序 B.空间顺序 C.逻辑顺序A四、文章第二段扣住“草木荣枯、候鸟去来”举了哪三个例子说明自然现象与气候的关系?
①杏花开了……
②桃花开了……
③布谷鸟开始唱歌……
五、填空。
①本文是一篇介绍________知识的______文,标题“大自然的语言”运用了___________的修辞手法。
②本文的作者_______,是我国著名的_________家和________家。
六、(选做)古代流传下来了许多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丰富的物候知识
①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②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物候说明比喻、拟人竺可桢气象学地理学词语积累原指不公开的说话,不公开露面,
这里指昆虫都无声无息,无影无踪。
销:消失。匿:隐藏。 销声匿迹:衰草连天:风雪载(zài)途: 周而复始: 草长莺飞: 遍地是衰草。 风雪满路。 一次又一次的循环。周,绕一圈。 绿草茂盛,莺儿啼飞,指春天的美好景象。 次第:一个挨一个地。课后积累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说说它们包含的丰富的物候知识
①燕子低飞蛇过道,大雨不久就来到。
②瓦片云,晒死人。
③雨中闻蝉叫,预告晴天到。
④早蚯闻蝉叫,晚蚯迎雨场。
⑤麻雀屯食要落雪。
⑥八月十五云遮月,正月十五雪打灯。
⑦蚂蚁垒窝要落雨。
⑧鱼跳水,有雨来。泥鳅静,天气静。
⑨猪衔草,寒潮到。
⑩鸡迟宿,鸭欢叫,风雨不久到。板书设计大自然的语言描述物象做出解释推究原因阐明意义现象本质逻辑顺序课后反思课件18张PPT。课前提问5、大自然的语言——竺可桢八年级语文备课组
主 备 人:凌云
议课时间:第二周
上课时间:第四周说明文 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 1、体会说明文语言准确严谨、生动优美的特点。 2、掌握说明文常见的说明方法及作用。 自学指导一(6分钟)
朗读1-3段。
思考:
1、第1-3段是如何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2、第2段说明了什么?语言具有什么特点?.
自学检测一(7分钟)
1、第1-3段是如何将“物候”这一科学概念一步步引出来的?在语言上有什么特点?
2、第2段说明了什么?语言具有什么特点?.
第一段并不提“物候”二字,而从常见的 写起,完全符
合人们由浅入深的认识过程。如“大地”──“苏醒”,
“草木”── ,“花”── (写春天);
“植物”── (写夏天);“昆虫”── ,
(写秋天); (写冬天)。虽然还没
有接触到“物候”的概念,却让读者知道了物候的种种现象。
为进一步说明物候作了铺垫。
语言上不仅 。
自然现象准确、生动,而且十分恰当“萌发”“次第开放”“孕育果实”“销声匿迹”“衰草连天” “风雪载途”2、第2段说明了什么?语言具有什么特点?.
第一句是全段的中心,说明了“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等自然现象同农事安排的关系。
第二、三句列举了三个例子,写出了杏花“传语”、桃花“暗示”
和布谷鸟“唱歌”与农事的关系,用拟人的笔调写来,语言十分生
动,情趣盎然。点拨运用(3分钟).
说明文语言的特点。
说明文语言特点是准确、简明、浅显、易懂,其中准确是前提。在
这个前提下,语言风格可以是平实的,也可以是生动活泼的。?
第一种题型:句子中加点词有何作用?
1、答题模式:1、先配合实际语境说说加点词意思和所要表达的内容;2、这体现了语言的准确性。
例题解析:自从鹭鸟在这片林子栖息后,林子里的毒蛇、飞虫几近绝迹,村里六畜兴旺。
答:“几近”是几乎接近的意思,说明毒蛇、飞虫差不多被吃光,但没有绝迹,这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第二种题型:句中的加点词能否删去?为什么?
1、答题模式:1、不能。2、因为……,若删去,就变成……的意思,不符合实际,“xx”(加点词)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例题解析:旅人桥可能是有记载的最早的石拱桥了。
答:1、不能;2、因为“可能”是估计、推测的意思,“最早”在时间上加以限制,并不是绝对的,若删去,就肯定旅人桥是第一个出现的,不符合实际,体现了说明语言的准确性。
即时演练:句子中加点词有何作用?.
1、凡是近海的地方,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反而寒冷。
“凡是”表示范围,说明无一例外,只要是近海的地方,就一定比同纬度的内陆冬天温和,春天寒冷。这就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自学指导二(5分钟)
朗读第二段。
思考:
本文运用的说明方法主要是举例子、作比较和打比方等。你能找出来并说说表达效果吗?.
自学检测二(5分钟)
1、第二段主要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主要运用举例子的说明方法;
生动形象地说明了自然现象同气候的关系对农业的影响。举例子。如说明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时,举出了1962年由于没有注意根据物候观测播种花生而受损害的实例。又如说明经度差异对物候的影响,一般人可能会认为近海地区的气温比同纬度的内陆地区暖和,而事实上近海地区的春天反比内陆地区寒冷,举一例读者可能会认为是偶然性,所以连举两例,足以使人信服了。? 作比较。如说到纬度的差异对物候现象来临的影响时指出:“早春三四月间,南京桃花要比北京早开20天,但是到晚春五月初,南京刺槐开花只比北京早10天。”?点拨运用:常用说明方法及作用(2分钟)举例子:举例说明可以画抽象为具体,使说明的内容具体清晰,通俗易懂,令人信服。
作比较:比较说明往往是通过比较显示异同,突出特性,增强效果。
列数字:即简明扼要,又准确具体,一目了然,能给读者留下清晰映像。
下定义:给读者一个清晰的思路或直接的观念,并且有利于后文的发展。
作诠释:这是对事物进行解释的一种说明方法。揭示概念的一部分内涵就可以了。
分类别:要说明事物的特征或事理,从单方面往往不容易说清楚,可以根据形状、性质、成因、功能等方面的异同,把事物或事理按一定的标准分成若干类,然后依照类别,逐一加以说明。即时演练下面的句子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
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2年迟五六
天。 运用了作比较、列数据、举例子的说明方法,从反面强调说明了物候对农业的重要性。课堂小结(1分钟) 本文是一篇事理说明文,作者把一门科学--物候学介绍得浅显易懂,从具体到抽象说明了有关物候学的事理。说明条理清晰,语言生动通俗,饶有趣味,全文采用逻辑顺序,思路清晰,语言准确而生动,是篇极有价值的文章。当堂训练(15分钟)1、下列句中的标红词语能否删掉?为什么??
(1)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就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
? ?
(2)北京的物候记录,1962年的山桃、杏花、苹果、榆叶梅、西府海棠、丁香、刺槐的花期比1961年迟十天左右,比1960年迟五六天。?
不能删掉。“许多”在范围上加以限制,如果去掉意思就变为所有古代流传下来的农谚都包含了丰富的物候知识,那样就不符合实际。“许多”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不能删掉。“左右”表约数,意思是比“十天”稍多或稍少,如果删去,就成了刚好“十天”,这样反而与实际情况不符合。“左右”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3)所以沿海地区的春天的来临比内陆要迟若干天。如大连纬度在北京以南约1°。?
2、下列句子各用了什么说明方法?作用是什么?
①这些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它为物候。
②物候观测使用的是“活的仪器”是活生生的生物。
③由于冷空气比较重,在无风的夜晚,冷空气便向低处流。这种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特别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常会发现山脚有霜而山腰反无霜。 不能删掉。“约”表估计,因为不能确定,只能用表估计的语言。如果去掉,与实际情况不符。“约”体现了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 作诠释。作用:使我们准确的了解物候的概念。 打比方。把活生生的生物比作“活的仪器”。生动形象地写出了“活的仪器”对物候观测的重要性。用下定义、作诠释的说明方法,使我们更清晰,让我们明白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3、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
A、“大自然的语言”中“语言”是指古代流传下来的许多农谚。
B、草木荣枯、候鸟去来的自然现象,我国古代劳动人民称之为物候学。
C、本文以平实的语言按照从现象到本质的说明顺序介绍了物候学。
D、纬度、经度、高下的差异和古今的差异是决定物候现象来临的因素。
4、(选做)以“我爱大自然”为题,选择一处你最喜爱的自然景物,模仿我们学过的课文的写法写一篇200字左右的文章。结合说明文语言的特点,运用多种说明方法,把自己观察到的自然现象写出来。
D板书设计 大自然的语言
竺可桢
说明语言??????生动优美、准确严谨
说明方法??????举例子、列数字、作比较、下定义课后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