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第三课时:旋转)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第三课时:旋转)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59.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2-05 20:42: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数学二年级下册第三单元教学设计
图形的运动
第三课时 旋转现象
教学内容:
教材31页内容,第34~35页练习七第7~11题
教学目标:
初步感知旋转,体会到物体上的点到始点的距离不变
教学重难点:
1.知道旋转现象
2.体会物体上的点到始点的距离不变
教具、学具准备
风车、两个数字转盘、附页121页学具
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课题
同学们,你们喜欢玩风车吗?我们就来看看它是怎样运动的?(板书旋转)
二、引导探究,学习新知
例3.观察第37页插图

图上画的是什么?有:极速风车、小飞机、直升机。它么是怎样运动的?速度怎样?他可能说到旋转的速度快,头晕,等等。
你在生活中还见过哪些旋转现象?
反思:平移与旋转的联系与区别。比较例2和例3,孩子可能发现:平移与旋转都是物体或图形的位置在变换,平移做直线运动,而旋转做圆周运动。
三、及时巩固,深化认识
1.做一做

读小精灵的话,转陀螺,观察:陀螺上的每个点转出的是什么形状?动手操作后,孩子发现:转出的是圆形。想一想:为什么会是圆形?他可能发现:每个点到中心的距离不变。
生活中的数学,阅读课文,“轴对称”下划线。找出轴对称图形。

2.习题解析练习七4~6题
(1)巩固练习。下列现象哪些是平移?哪些是旋转?

“平移”、“旋转”下划线。想像插图中各种事物的运动情况,再做出判断。
工作时,电风扇的风叶是旋转现象;时钟的时针、分针、秒针是旋转现象;石磨的上层是旋转现象。
拉开抽屉,抽屉是平移现象;生产线上,电视机是平移现象。
(2)变式练习。写出分针从12旋转到下面各个位置所经过的时间。

读题,“分针”、“从12旋转”下划线。
让孩子想像分针旋转的情况,独立读出所经过的时间。答案:15分,5分,50分。
(3)数学游戏。用学具卡片中的圆片制作一个数字键盘。两人一组,每人各转两次,计算出两个数的积,比比谁的大。

找同学前面做游戏
反思:转盘的运动是什么现象?
(4)变式练习。用121页中的学具拼一拼,看看能拼出什么图案。剪下课本第121页的学具。

学具随机平放在桌面上,用两张图片拼出一种动物。
拼图时,学具不能拿起,这必然要用平移或旋转。
平移或旋转时,让孩子把自己的动作用语言的方式表达出来,如:我把这张图片平移到左边,我把这张图片旋转一下。
(5)拿正方形的纸,按下面的方式折一折、剪一剪。指出不同剪法展开后分别得到的图案。

回到家里由家长协助完成。

板书设计:
旋转
物体上的点到始点的距离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