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材分析】
本节是第七章第一节,意在引导学生分析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影响,其中包括探讨人口增长对环境的影响和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从而为后续的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打好基础。
【教学目标】
1.说出我国人口增长的趋势。
2.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3.举例说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怕
4.关注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
【教学重点】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难点】
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教学准备】
1.教师准备:
制作PPT课件、视频、图片
2.学生准备:
课前预习
【教学内容】
教学进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1.导入 (一)生物圈的范围?人类活动可以到达哪些圈层?人类活动范围这么大,会对生物圈有什么影响呢? (二)有人把地球比作一艘“太空船”,人类是其中的乘客。你觉得这一比喻贴切吗? 坐轮船时,当你觉得客舱内空气污浊时,可以到甲板上呼吸新鲜空气;船 上的垃圾可以在船靠岸后送到专门的地方处理;船上的乘客不会越来越多以至人满为患…在地球这艘“太空船”上也是如此吗?由此你还能想到什么?。 思考地球这艘“太空船” 乘客越来越多、不能靠岸卸掉垃圾、受到空气污染不能更新等方面的问题。开始人类活动对环境影响内容的学习。
2.探讨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图表演示:世界人口增长分析;中国人口增长分析。引导学生阅读课本P24-P25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影响的内容,组织开学生开展对我国人口数量变化资料的分析,展示我国人口增长图表,播放相关视频及课件,分析我国人口增长的问题。带领学生分析我国的基本国情以及实施的措施。结合资料分析内容提问:1.从什么时候开始,我国人口数量增长明显加快? 2.据图表分析,在什么时期人口增长率基本保持在一个较低的水平,为什么? 3.分析人口数量变化对环境、社会、个人生活等方面的影响。人口的快速增长,对生态环境造成及极大的负担,为了控制人口数量,我国实行了计划生育这一基本国策。引导学生了解计划生育的基本内容,了解晚婚、晚育、少生、优生的内容,使学生了解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重要性。 阅读课本,进行资料分析,观看人口增长对生态环境影响的视频及课件,认识到控制人口数量提高人口素质的必要性,思考老师所提问题。 了解我国的计划生育政策。
3.分析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 引导学生分享课前搜集的关于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事例,对学生的回答进行总结,展示滥伐森林、空气污染、水体富营养化、滥捕乱杀、植树造林、救治受伤野生动物、建立自然保护区的图片,鼓励学生对这些现象发表个人看法,引导学生思考人类活动对生物圈有哪些的影响。引导学生阅读仔细观察图Ⅳ-70人类活动影响生态环境的事例,引导学生对图中的几个事例进行分类总结,使学生认识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重要性。 分享自己课下搜集的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影响的事例,观看老师展示的图片、课件等内容,自主阅读课本,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正负两方面的影响。
4.小结 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负面影响 乱砍乱伐 滥捕滥杀环境污染外来物种的入侵人类活动对生物圈的积极影响 植树造林 开发清洁能源加大宣传和惩罚力度建立自然保护区3总之,人类活动既能破坏环境,也能改善环境。 学生和老师一起复习,查漏补缺。
【板书设计】
第1节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一、人口增长及其对环境的影响
1. 对资源、环境、社会 产生巨大影响
2. 计划生育
二、人类活动影响负面影响
1. 乱砍乱伐
过度放牧
2. 环境污染
3.滥捕滥杀
4.外来物种入侵
人类活动既能破坏环境,也能改善环境。
【教学反思】
《分析人类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一节的主要目标,不是向学生介绍多少环境保护知识,而是培养学生收集资料、整理资料、分析资料、判断是非的能力,使学生认同我国实行计划生育的基本国策, 明确人类活动会对生态环境造成影响,并形成环境保护的意识。教师通过布置学生课前分组查找资料、课上展示分析、课后付诸行动等一系列学生活动展开教学,引导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突出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和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收集、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得到了提高,爱护环境、从我做起的情感得到了升华。在这个过程中,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3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