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课件+练习)(打包17份)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春人教版八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生物的遗传与变异》(课件+练习)(打包17份)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5.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05 16:35:21

文档简介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性状的遗传
1.实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 生殖过程 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2.“桥梁”: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子代由亲代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因此 精子和卵细胞 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知识点2 基因、DNA和染色体
3.DNA:DNA分子主要存在于 细胞核 中,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 螺旋形 的梯子。?
4.基因:
( 1 )概念:基因是有 遗传效应 的DNA片段。?
( 2 )位置:存在于 DNA 分子上。?
( 3 )功能: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5.染色体:
( 1 )概念:细胞核内存在着一些容易被 碱性染料 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就是染色体。?
( 2 )构成:染色体主要是由 DNA 分子和 蛋白质 分子构成的。?
( 3 )形态数量特征: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 一定 的。?
6.基因、DNA、染色体三者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在生物的体细胞( 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 )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如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DNA分子是 成对 存在的,基因也是 成对 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如人的体细胞中23对染色体就包含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性状。?
知识点3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7.事实:以人来说,虽然代代相传,但是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只有23对染色体,基因的数目也 不变 。?
8.研究:1883年,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耐登在对体细胞里只有两对染色体的马蛔虫进行研究时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都只有 两条 染色体( 由每对里的一条组成 ),而受精卵则又恢复到 两对 染色体。?
9.发现:1890—1891年,科学家通过对多种生物的观察研究,证实了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都要 减少一半 ,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 各有一条 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10.举例:从父方和母方的体细胞中选取一对染色体,在每对染色体上用A或a表示成对的基因,请完成下面的填图: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性状的遗传
1.生物性状遗传的实质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 B )
A.将性状传递给子代
B.将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代
C.将细胞核传递给子代
D.将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
2.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 D )
A.体细胞 B.染色体
C.DNA D.精子和卵细胞
知识点2 基因、DNA和染色体
3.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D.一个DNA分子就是一个基因
【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
4.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概念简图,图中的①②③依次是( A )

A.染色体、DNA、基因 B.染色体、基因、DNA
C.DNA、染色体、基因 D.DNA、基因、染色体
知识点3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5.玉米、水稻和马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为20条、24条、64条,它们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C )
A.20条、24条、64条 B.10对、12对、32对
C.10条、12条、32条 D.5对、6对、16对
6.下列①②③④⑤为人体内某些细胞示意图,图中A与a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其中可能为人体受精卵细胞的是( A )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③④
7.填下图并回答问题:

( 1 )仔细观察上图,将图中精子、卵细胞和受精卵补充完整。
( 2 )图中的“”代表 染色体 ,A和a代表 基因 。?
( 3 )在形成精子( 或卵细胞 )的过程中,性细胞的每对染色体中的 1 条进入精子( 或卵细胞 )。?
( 4 )人体的受精卵中有 46 条染色体,精子中有 23 条染色体。?
课后巩固提升
1.亲代的许多性状能在子代身上体现,主要原因是( B )
A.亲代把性状传递给子代
B.亲代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代
C.子代与亲代生活在一起,性状便会相似
D.亲代把细胞核中所有基因传递给子代
2.下列是染色体及DNA、蛋白质、基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 C )

3.如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代码1、2、3、4依次为( A )

A.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
B.染色体、双螺旋结构、基因、遗传信息
C.细胞核、染色体、基因、遗传信息
D.细胞核、基因、染色体、遗传信息
4.已知二倍体西瓜体细胞中含有22条染色体,四倍体西瓜体细胞中含有44条染色体。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得到三倍体西瓜的种子,三倍体西瓜种子萌发、生长成熟后,不能产生正常的卵细胞和精子,故三倍体西瓜结的果实为无子西瓜。请分析无子西瓜瓜皮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为( C )
A.11条 B.22条
C.33条 D.44条
【解析】二倍体西瓜的生殖细胞中含有11条染色体,四倍体西瓜的生殖细胞中含有22条染色体,两者的精卵细胞结合,形成染色体数目为33条的受精卵,由该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为无子西瓜,C项正确。
5.下列是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正常人体的所有细胞中,②染色体的数目都为23对
B.②染色体是由③DNA和④基因组成的
C.③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D.④基因是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的③DNA片段
6.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DNA比对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99.99999%。若某次鉴定材料仅为血液,你认为应选用( B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7.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来源,说法正确的是( D )
A.女儿的染色体完全来自母方
B.与父亲相似的人,来自父方的多,与母亲相似的人,来自母方的多
C.儿子的染色体全部来自父方
D.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8.某细胞中有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如图表示正确的是( C )

【解析】在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且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相同。题图A中,A与a位置不同;题图B中,A与a、B与b不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题图D中,A与a、B与b的位置不同。综上所述,C项正确。
9.如图所示为雌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其卵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 C )

A.a、b、X B.a、b、c
C.a、b、c、X D.a、a、b、b、c、c、X、X
10.如图是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 1 )据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简要概括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染色体的一部分,是由许多基因组成的,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
( 2 )在体细胞中,DNA分子是 成对 存在的,DNA分子上控制某一性状的小片段,称为 基因 ,它也是 成对 存在的。?
( 3 )图中a表示的结构是 染色体 ,b表示的结构是 DNA ,c表示的结构是 蛋白质 。?
( 4 )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是 DNA ,而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染色体 ,控制人类各种性状( 如有无耳垂等 )的是 基因 。?
11.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他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 46 条。?
( 2 )A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分别称为 精子 、 卵细胞 ,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 23 条,比a、b减少了 一半 。?
( 3 )B过程为 受精 。形成的e细胞称为 受精卵 ,它的染色体数目为 23 对,又恢复到与细胞 a、b 一样的数目。?
( 4 )C过程称为 发育 。f细胞是女儿的 体 细胞,其染色体数目为 46 条,此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 父方 ,一条来自 母方 。由此看出,人类上、下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一定 的,后代个体具有 父母双方 的遗传物质。?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实验过程:
( 1 )选择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
( 2 )把矮茎豌豆的花粉授给去掉雄蕊的高茎豌豆( 或反之 ),获得了 杂交子一代 种子。?
( 3 )由获得的种子长成的植株都是 高茎 的。?
( 4 )把子一代杂种高茎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子二代植株有高茎的也有矮茎的,不过 矮茎 的要少得多。?
2.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 1 )相对性状有 显性 性状和 隐性 性状之分。?
( 2 )控制相对性状的 基因 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 3 )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例如,亲代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为DD,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为 dd ,子代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别来自亲代双方,即 Dd 。?
( 4 )子一代( Dd )的生殖细胞,有的含有D基因,有的含有d基因。如果子一代之间交配,携带不同基因的雌雄生殖细胞结合机会 相等 ,子二代决定豌豆高、矮茎的基因组成会有DD、Dd、dd三种,表现出的性状有高茎,也有矮茎。可见,在子一代中,虽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它还会 遗传 下去。?
( 5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的遗传图解:

知识点2 禁止近亲结婚
3.遗传病:
( 1 )概念: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 2 )原因及分类:遗传病相当一部分是由 致病的基因 引起的。致病基因有显性的和隐性的。当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纯合时,个体表现为有病,很多在婚配或生育前就可察觉。但是,如果基因是杂合时,个体表现是 无病 的,却携带有隐性致病基因,婚配或生育前一般是不清楚的。?
4.禁止近亲结婚:
( 1 )我国婚姻法规定: 直系 血亲和三代以内的 旁系 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 2 )原因: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隐性遗传病,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产生 隐性纯合 的机会增加,这种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加。?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隐性基因是指( D )
A.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表现出来的基因
B.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表现出来的基因
C.在显性基因存在时,才能表现出来的基因
D.在显性基因存在时,不能表现出来的基因
2.在下列基因组合中,表现出相同性状的是( A )
A.Cc和CC B.CC和cc
C.Cc和DD D.Cc和cc
【解析】基因组合为Cc和CC的个体都表现出显性性状,cc的个体表现出隐性性状,DD的个体表现出另一性状的显性性状,A项符合题意。
3.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有酒窝的基因是显性基因A,决定无酒窝的基因是隐性基因a,父母都有酒窝,基因组成都是Aa,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有酒窝,再生一个孩子无酒窝的可能性是( A )
A.25% B.50%
C.75% D.100%
知识点2 禁止近亲结婚
4.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近亲结婚的危害是( D )
A.易造成辈分混乱
B.易造成姓氏比例失调
C.后代患传染病的机会增大
D.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大
5.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 B )
①夜盲症 ②苯丙酮尿症 ③呆小症 ④沙眼 ⑤先天愚型 ⑥白化病 ⑦胃炎 ⑧血友病
A.①②④⑤ B.②⑤⑥⑧
C.②③⑤⑧ D.②③⑤⑥
课后巩固提升
1.无花果有红色和黄色之分,如果红色由显性基因( T )控制,现用两种红色无花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该实验亲代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D )

A.TT、TT B.TT、Tt
C.Tt、TT D.Tt、Tt
2.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不弯曲的基因( F )是显性基因,控制弯曲的基因( f )是隐性基因。如果父亲的基因组成为ff,母亲的基因组成为FF,则他们的子女( B )
A.一半大拇指不弯曲,一半大拇指弯曲
B.大拇指都不会弯曲
C.男孩大拇指弯曲,女孩大拇指不弯曲
D.大拇指都会弯曲
3.如图为某生物体细胞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示意图,关于该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如果A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B.该个体既可表现基因A控制的性状,也可表现基因a控制的性状
C.基因a和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
D.B、b、A、a各自储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
【解析】如果A来自父方,则a来自母方,A项错误;该个体表现出基因A控制的性状,B项错误;基因a和b控制的性状能在基因组成为aabb的后代中表现,C项错误。
4.已知绵羊的白色由显性基( B )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 b )控制,现有一对白色绵羊生了一只黑色小羊,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该对白色绵羊的基因组成分别是Bb、Bb
B.该对白色绵羊子代的基因组成只有Bb、bb
C.该对白色绵羊再生一只黑色小羊的可能性是25%
D.该对白色绵羊再生一只白色小羊的可能性是75%
5.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是显性遗传病( 致病基因为E ),父亲患病( 基因组成为Ee ),母亲表现正常,则孩子患病的概率及患病孩子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B )
A.25%、Ee B.50%、Ee
C.25%、ee D.50%、ee
6.人类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 a )控制的一种遗传病。分析白化病遗传图解,1号个体的基因组成和11号个体患病的概率分别是( A )

A.Aa、1/2 B.AA、1/2
C.aa、1/4 D.aa、0
7.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能确定高茎为显性性状的一组是( D )
组别 父本 母本 子代
A 高茎 高茎 全为高茎
B 高茎 矮茎 有高有矮
C 矮茎 矮茎 全为矮茎
D 高茎 高茎 有高有矮


8.番茄果皮红( D )对黄色( d )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 Dd )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 dd )的多个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果皮基因组成及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B )
A.红色,dd,Dd或DD
B.黄色,dd,Dd或dd
C.红色,Dd,Dd或dd
D.黄色,Dd,DD或dd
【解析】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其颜色及基因组成与母本相同,即果皮颜色为黄色,基因组成为dd;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红色番茄的花粉基因组成为D或d,黄色番茄的卵细胞基因组成为d,两者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基因组成为Dd或dd,即种子胚的基因组成为Dd或dd。
9.某同学学习了遗传学后发现人体的许多性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耳垂的有无,虹膜颜色不同,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和美人尖的有无( 前额发际线是否突出 )等等。其中,她针对美人尖这一性状在人群中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请根据表中调查信息回答问题:
组别 父母性状 调查 家庭数 子女性状
父 母 有美人尖 无美人尖
Ⅰ 有美人尖 有美人尖 80 76 24
Ⅱ 有美人尖 无美人尖 64 52 21
Ⅲ 无美人尖 有美人尖 78 61 27
Ⅳ 无美人尖 无美人尖 55 0 67


( 1 )根据表中第 Ⅰ 组判断显性性状是 有美人尖 。?
( 2 )假如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第Ⅲ组家庭中母亲的基因组成是 Bb 。?
( 3 )小红无美人尖,成年后她通过植发植入了美人尖,并与一名无美人尖的男子小李结婚,婚后生下有美人尖男孩的概率是 0 。?
( 4 )某同学在调查一对夫妻时发现,丈夫无美人尖,妻子的父亲和妻子均有美人尖,但妻子的母亲无美人尖,则这对夫妻生一个无美人尖孩子的概率是 50% 。?
10.如图为某遗传病的遗传图解,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 1 )图中Ⅱ3和Ⅱ4表现正常,子女Ⅲ7患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变异 。?
( 2 )Ⅰ1的基因组成是 Aa或AA ,Ⅱ3的基因组成是 Aa ( 相关基因用A、a表示 )。?
( 3 )从理论上推算Ⅱ5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 100% 。?
( 4 )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Ⅲ8和Ⅲ10虽然表现正常,但不能结婚,主要原因是 近亲结婚时,夫妇双方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可能同时传递给子女,大大提高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合理即可 ) 。?
( 5 )若Ⅲ7和Ⅲ8是一对双胞胎,他们属于 旁系 ( 填“直系”或“旁系” )血亲。?
11.为探究番茄果色的遗传,某实验小组用红果番茄和黄果番茄进行了如下实验。
组别 亲代 子代/个
红果 黄果
甲 黄果×黄果 0 235
乙 红果×红果 ? 60
丙 红果×黄果 120 126


( 1 )在遗传学上,番茄的红果和黄果称为一对 相对性状 。?
( 2 )乙组子代中出现了黄果,可推测出黄果为 隐性 ( 填“显性”或“隐性” )性状;理论上子代应有红果 180 个。?
( 3 )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丙组子代中红果的基因组成是 Bb 。?
( 4 )已知番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12条,则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12 对。?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发现:1902年,科学家在观察中发现,男性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与别的染色体不同,它们两者之间形态差别较大,而且与性别有关,所以把这对染色体称为 性 染色体。?
2.命名:科学家进一步把男性体细胞中的这对染色体分别称为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而女性体细胞中与此对应的这对染色体两者是一样的,都是 X 染色体。?
知识点2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3.生殖过程:女性在两次月经之间,会排出一个含 X 染色体的卵细胞。男性在一次生殖活动中会排出上亿个精子,这些精子从含有的性染色体来说只有两种,一种是含 X 染色体的,一种是含 Y 染色体的,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 均等 。?
4.性别决定: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 XX ,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 女 孩。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 Y 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 XY ,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 男 孩。因此人的性别是由 性 染色体决定的。?
5.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 1 )原因:男性产生的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的比例是 1∶1 ,它们与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而且机会是均等的,所以正常情况下,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 2 )遗传图解: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X染色体与Y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 A )
A.X染色体较长,Y染色体较短      B.X染色体较短,Y染色体较长
C.X染色体较细,Y染色体较粗      D.X染色体较粗,Y染色体较细
知识点2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2.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正常男性体细胞及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的是( B )
A.44+XY;22+X B.44+XY;22+X或22+Y
C.44+XY;X、Y D.22+XY;X或Y
3.一对夫妇已生育了一个男孩,若再生一个孩子,其是女孩的概率是( A )
A.50% B.100% C.75% D.25%
【解析】人类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一对夫妇已生育了一个男孩,再生一个女孩的概率是50%。
4.从理论上讲,男女比例为1∶1的原因是( D )
A.男性的精子有两种,一种是含X染色体的精子,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精子
B.受精时各种精子的能量是相同的
C.卵细胞的类型只有一种
D.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
课后巩固提升
1.下列有关人类性别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B.人的性别是由胎儿发育过程决定的
C.自然状况下,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D.生男还是生女,取决于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哪种精子结合
2.下列图解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正常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只有Y染色体
B.正常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
C.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X时,将发育为女孩
D.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Y时,将发育为男孩
3.性染色体正常的雌雄果蝇( 4对染色体 )交配产生了大量的子代,其中有一只果蝇性染色体为XXY,表现为能繁殖的雌果蝇。下列关于该雌果蝇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该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9条染色体
B.该雌果蝇的基因数目比正常雌果蝇多
C.该果蝇不可能产生含有Y染色体的卵细胞
D.亲代产生的异常生殖细胞导致了该雌果蝇的产生
4.在“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实验中,如果用黑围棋子代表含Y染色体的精子,用白围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在随机结合足够多次数的情况下,实验结果和实验说明的问题分别是( A )
A.黑白组合与白白组合比例接近1∶1;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B.黑白组合与黑黑组合比例接近1∶1;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C.黑白组合与白白组合比例接近1∶2;生女的机会大于生男
D.黑白组合与白白组合比例接近2∶1;生男的机会大于生女
5.某班学生用乒乓球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生男生女的概率问题,实验步骤如下:
①甲桶中装入60个黄球,乙桶中装入白球与黄球各30个,分别摇匀。
②分别从甲、乙两桶中随机抓取一个球,组合在一起,记下两球的组合( 黄球与黄球组合用A表示,黄球与白球组合用B表示 )。将抓取的乒乓球放回原桶,摇匀。
③重复②步骤50次。
全班共分7个小组,实验记录结果如表:
  组别 组合      1 2 3 4 5 6 7
A( 黄球与黄球组合 ) 24 27 25 21 28 30 19
B( 黄球与白球组合 ) 26 23 25 29 22 20 31


( 1 )白球模拟的生殖细胞是 精子 ( 填“精子”或“卵细胞” ),黄球模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 X ( 填“X”或“Y” )染色体。?
( 2 )为了使实验更准确可靠,从乙桶内抓取的球经记录后应放回原桶,主要的目的是 保证两种精子的数量一样多 ;对于表中数据,应如何处理? 求全班7组的平均值( 或求全班7组的数据总和 ) 。?
( 3 )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生男生女的机会 均等 。?
( 4 )有些人为了满足生男或生女的愿望,怀孕期间请医生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决定取舍。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因为这样做会导致男女比例失调 。?
6.如图分别是经过整理后的人体( 男、女 )细胞内的染色体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 1 )根据染色体组成可以判断,图甲为 男 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图乙为 女 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
( 2 )甲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有 X 或 Y 两种,乙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只有 X 一种。?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1.变异:
( 1 )概念: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 2 )特点:生物圈中生物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生物之间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 变异 。生物性状的变异是 普遍存在 的,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 3 )类型:①可遗传的变异:由 遗传物质 的变化引起的变异;②不遗传的变异:单纯由 环境 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2.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 1 )探究背景:小熊带他的好朋友去奶奶家玩。奶奶陆续拿出了大小两种花生。这大小两种花生其实是两个 品种 的花生。有的朋友发现大花生里也有个儿小的,小花生里也有个儿大的。?
( 2 )探究过程:
①提出问题:怎样区分大花生和小花生?
②作出假设:大花生和小花生的依据是果实的平均值,大花生的果实平均值大。
③制订计划并实施:
a.取样:随机选取大小两种花生的果实各30枚,分成甲、乙两组。
b.测量:分别测量两组花生果实的 长 轴的长短。测量时可用圆规的两个角量出花生果实的长度,再在直尺上读出。长短以 毫米 计,四舍五入,并整理数据。?
c.作图:用坐标纸绘制曲线图,水平轴为 果实的长度 ,纵轴为 样品的个数 ,依据两数的相交点,连成曲线。测量结果也可以用 柱形 图来表示。?
④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
知识点2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3.高产奶牛的培育:通过人工选择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通过繁育,后代还会出现各种变异,再从中选择、繁育,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甚至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这属于 人工选择 育种。?
4.高产抗倒伏小麦的培育: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小麦的抗倒伏基因与高产易倒伏小麦的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得到高产抗倒伏小麦,这属于 杂交 育种。?
5.太空椒的培育:普通甜椒的种子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 如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等 )的诱变作用,使基因发生突变,使种子产生变异,再经过选择,培育出太空椒,这属于 诱变 育种。?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1.“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产生万紫千红的根本原因是( A )
A.生物的变异 B.生物的遗传
C.环境温度的不同 D.光照的不同
2.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时得出结论:大花生果实的平均长度比小花生果实的平均长度大,说明影响性状的主要因素是( B )
A.环境因素
B.遗传因素
C.无法确定
D.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
3.下列各项不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D )
A.不同品种的玉米果穗
B.豌豆有高茎和矮茎
C.色觉正常的父母生下一个色盲儿子
D.干旱环境中水稻结的种子比较小
知识点2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4.将经卫星搭载过的农作物种子播下,育种工作者从中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这种方法能够成功,根本原因是改变了农作物的( A )
A.遗传物质 B.不利性状
C.生活环境 D.生活习性
5.“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其利用的技术是( C )
A.转基因 B.组织培养 C.杂交育种 D.克隆
课后巩固提升
1.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用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甜菜的含糖量提高,这种变异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B.生物的变异首先取决于环境的不同,其次与遗传物质也有关系
C.葱的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颜色不同,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同卵双生的兄弟俩,哥哥由于常年在外工作,皮肤较黑,而弟弟皮肤白净,他们的肤色都能遗传给后代
2.在石家庄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也只有3.5千克。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大多叶球可达7千克左右,若引种回石家庄,大多叶球又只有3.5千克。从上述甘蓝引种过程可以推测( B )
A.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B.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若是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是不可遗传的
C.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
D.甘蓝的形态发生变化不属于变异
3.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培育的耐盐碱水稻可以广泛地种植于沿海滩涂、内陆盐碱地和咸水湖周边,缓解了耕地压力的同时,增加了粮食产量。海水稻的获得及其耐盐碱能力不断提升都属于变异现象,这些变异不包括( D )
A.受盐碱地环境影响 B.杂交育种
C.人工选择 D.转基因
4.在生物园里种植甲、乙花生,现对甲和乙的果实的长轴长度进行抽样测量,结果如表:
长轴/毫米 18 20 22 24 26 28 30 32 34 36
数量 样本甲 0 0 1 3 6 8 10 7 3 2
样本乙 3 7 9 11 5 2 2 1 0 0


分析表中数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甲果实的长轴平均长度大于乙果实的
B.甲中长轴长度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属于变异
C.由数据推测甲、乙可能为两个不同的品种
D.甲、乙花生间的差异一定是由环境引起的
【解析】甲花生间或乙花生间个体的差异是由环境引起的;甲、乙花生间的差异是由遗传物质不同引起的,D项错误。
5.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的可遗传变异来源很多,其中基因突变是一个重要来源。很早以前,人们就利用自然发生的基因突变进行人工选择。达尔文曾经记载过的“安康羊”( 如图 )就是普通绵羊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
安康羊与正常的绵羊相比,腿短而弯曲,背长,跳跃能力差,甚至不能跳过矮篱笆墙。这种特性的羊便于饲养管理,于是被选择下来留作种羊,最终培育成新的绵羊品种——安康羊。

( 1 )安康羊是普通绵羊由于 基因突变 而发生的变异类型。?
( 2 )这种变异能否遗传?为什么?
能够遗传,因为安康羊表现出的变异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属于遗传物质的变化,所以这种变异能够遗传。
( 3 )这种变异对于绵羊来说是有利变异,还是不利变异?为什么?
从饲养的角度来说,人们愿意选择这种变异的绵羊,这种变异对绵羊的生存和繁衍就是有利变异。但是,如果脱离了人的饲养,安康羊所表现出的变异就是不利变异,因为腿短而弯曲,跳跃能力差等性状是不利于羊野外生存。



第二章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课前自主预习
知识点1 遗传和变异
1.遗传和变异:遗传是指亲子间的 相似性 ,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 差异 。?
知识点2 生物的性状
2.性状:
( 1 )概念:性状就是生物体 形态结构 、 生理 和 行为 等特征的统称。?
( 2 )举例:人的ABO血型、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吸、惯用右手等。
3.相对性状:
( 1 )概念:遗传学家把 同种 生物 同一 性状的 不同 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 2 )举例: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家兔毛的黑色或白色、人的双眼皮或单眼皮等。
知识点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4.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 转入基因 所控制的性状。?
5.基因和性状的关系:生物的性状是由 基因 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 环境 的影响。生物体有许多性状明显地表现了 基因和环境 共同作用的结果。?
6.举例:萝卜,长在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颜色是有 差异 的。?
课堂基础达标
知识点1 遗传和变异
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所描述的生物现象是( A )
A.遗传 B.变异
C.性状 D.遗传与变异
2.据新闻报道,一对正常夫妇生下了一个异常的小孩,她的手指和脚趾共有32个,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B )
A.遗传 B.变异
C.生殖 D.发育
知识点2 生物的性状
3.正常足、扁平足、色盲、色觉正常、无名指比食指长、无名指比食指短……在生物学上这些形态和生理特征叫做( A )
A.性状 B.遗传 C.变异 D.基因

4.下列生物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
A.羊的黑毛和短腿
B.小刚的A型血和小强的B型血
C.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D.小麦的高秆和矮秆
知识点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5.转基因超级鼠研制成功,这说明了( A )
A.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B.生物的性状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C.生物的性状通过生殖而传递
D.生物的性状与外界环境无关
6.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 B )
A.性状 B.控制性状的基因
C.细胞核 D.生殖细胞
课后巩固提升
1.下列各项中与“天下乌鸦一般黑”所表现的现象相同的是( A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大花生中长出小花生
C.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D.双眼皮的妈妈生了个单眼皮的儿子
2.下列描述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C )
①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 ②狗的白毛与卷毛 ③狐的长尾与短尾 ④水稻的抗稻瘟病与小麦的抗锈病
⑤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⑥番茄的黄果与牡丹的红花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⑥
3.下列有关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豌豆的圆粒和高茎是相对性状
B.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基因
C.生物的性状就是指生物的形态
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与环境没有关系
4.世界首例含有蜘蛛某种基因的细毛羊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诞生,此种母羊分泌乳汁时,可产生蜘蛛牵丝,同等质量该物质的强度是钢的5倍。以下利用了相同生物技术的是( B )
A.克隆羊“多莉”
B.生产胰岛素的大肠杆菌
C.“试管婴儿”
D.生产青霉素的青霉
【解析】含有蜘蛛某种基因的细毛羊的诞生及生产胰岛素的大肠杆菌均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5.有一种沙漠蜥蜴,在体温28 ℃时体色灰绿,随着体温的升高,体色逐渐变蓝且鲜亮,当体温超过35 ℃时,则呈现艳丽的黄色。这一事实说明( C )
A.蜥蜴的体色调节体温
B.蜥蜴的体温能改变体内的基因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状
C.蜥蜴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D.蜥蜴表现出来的性状仅是基因控制的结果
【解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同时,性状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6.请你分析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科学工作者用一种普通( 产量不高 )的矮秆( 抗倒伏能力强 )小麦与一种高产的高秆( 抗倒伏能力弱 )小麦作亲本进行杂交,在后代的植株中出现了普通高秆、普通矮秆、高产高秆、高产矮秆4种类型的小麦。选出其中的高产矮秆植株进行繁殖和培育,再经过若干代的选择培育后便得到了稳定的高产矮秆的小麦新品种。
( 1 )资料中涉及两对相对性状,一对是 普通与高产 ,另一对是 高秆与矮秆 。?
( 2 )亲代中有普通矮秆和高产高秆2种类型,子代中也有普通矮秆和高产高秆两种类型,这种性状从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叫做 遗传 。子代中除了有2种亲本类型外,还出现了普通高秆和高产矮秆两种类型,这种现象叫做 变异 。?
7.如图是“显微注射转基因超级鼠实验”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 鼠的个体大小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 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
( 2 )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被注入普通鼠的 B 。?
A.卵细胞中 B.受精卵的细胞核中
C.受精卵的细胞质中 D.将受精的精子中
( 3 )将受精卵注入输卵管的过程中,每次注射的受精卵既有注射了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又有未注射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这样做的目的是 对照 。?
( 4 )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基因控制性状 。
阶段提升


生物的遗传与变异

一、染色体、DNA和基因
1.一般情况下,在生物的体细胞( 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 )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每条染色体一般包含一个DNA分子和许多个蛋白质分子。DNA分子也是成对存在的,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携带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即基因位于DNA分子上,DNA分子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2.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概念图: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亲代的基因通过生殖过程传给子代。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受精以后,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染色体重新配对,因此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由于基因在染色体上,因此后代就具有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示意图( A、a表示染色体上成对的基因 ):

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遗传规律:
( 1 )当隐性基因遇到显性基因时,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
( 2 )当性状相同的亲代杂交后,子代出现和亲代不一样的性状时,子代出现的该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子代的基因组成为纯隐性基因,故亲代的基因组成一定是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
2.有关显、隐性性状及基因组成的判定方法:
( 1 )比较亲代和子代的性状:在子代中“凭空消失”的性状和“无中生有”的性状都是隐性性状。
( 2 )利用比例法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若子代性状之比为3∶1,则占“3”的为显性性状,占“1”的为隐性性状。
( 3 )利用逆推法判断亲子代的基因组成:隐性性状个体的基因组成必为两个隐性基因,并且这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故可推知其亲本各有一个隐性基因,再根据亲代的性状表现,推出其基因组成。
3.亲代基因组成、生殖细胞类型与子代基因组成、表现型及比例:
亲代基因组成 生殖细胞类型 子代基因组成及比例 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AA×AA A A 全为AA 全为显性性状
AA×Aa A A或a AA∶Aa=1∶1 全为显性性状
AA×aa A a 全为Aa 全为显性性状
Aa×Aa A或a A或a AA∶Aa∶aa=1∶2∶1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3∶1
Aa×aa A或a a Aa∶aa=1∶1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1∶1
aa×aa a a 全为aa 全为隐性性状


四、人的性别遗传
1.染色体的类型:
染色体
2.卵细胞与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决定了子代的性别: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X,此受精卵将来发育成女孩;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Y,那么,此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男孩( 如图所示 )。


(共23张PPT)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知识点1 性状的遗传
1.实质: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 生殖过程 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2.“桥梁”:在有性生殖过程中,子代由亲代的精子和卵细胞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发育而来,因此 精子和卵细胞 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知识点2 基因、DNA和染色体
3.DNA:DNA分子主要存在于 细胞核 中,是长长的链状结构,外形很像一个 螺旋形 的梯子。?
4.基因:
( 1 )概念:基因是有 遗传效应 的DNA片段。?
( 2 )位置:存在于 DNA 分子上。?
( 3 )功能: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
5.染色体:
( 1 )概念:细胞核内存在着一些容易被 碱性染料 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就是染色体。?
( 2 )构成:染色体主要是由 DNA 分子和 蛋白质 分子构成的。?
( 3 )形态数量特征: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 一定 的。?
6.基因、DNA、染色体三者之间的关系:一般情况下,在生物的体细胞( 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 )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如人的体细胞中染色体为23对。DNA分子是 成对 存在的,基因也是 成对 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如人的体细胞中23对染色体就包含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可遗传的性状。?
知识点3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7.事实:以人来说,虽然代代相传,但是每个正常人的体细胞中都只有23对染色体,基因的数目也 不变 。?
8.研究:1883年,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耐登在对体细胞里只有两对染色体的马蛔虫进行研究时发现,马蛔虫的精子和卵细胞都只有 两条 染色体( 由每对里的一条组成 ),而受精卵则又恢复到 两对 染色体。?
9.发现:1890—1891年,科学家通过对多种生物的观察研究,证实了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都要 减少一半 ,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 各有一条 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10.举例:从父方和母方的体细胞中选取一对染色体,在每对染色体上用A或a表示成对的基因,请完成下面的填图:
知识点1 性状的遗传
1.生物性状遗传的实质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 B )
A.将性状传递给子代
B.将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代
C.将细胞核传递给子代
D.将生殖细胞传递给子代
2.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是( D )
A.体细胞 B.染色体
C.DNA D.精子和卵细胞
知识点2 基因、DNA和染色体
3.下列关于染色体、DNA、基因的关系,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染色体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质和DNA
B.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
C.DNA分子主要存在于细胞核中
D.一个DNA分子就是一个基因
【解析】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片段,一个DNA分子上有多个基因。
4.如图是与遗传有关的概念简图,图中的①②③依次是( A )
A.染色体、DNA、基因 B.染色体、基因、DNA
C.DNA、染色体、基因 D.DNA、基因、染色体
知识点3 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5.玉米、水稻和马的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为20条、24条、64条,它们产生的精子或卵细胞中的染色体数分别是( C )
A.20条、24条、64条 B.10对、12对、32对
C.10条、12条、32条 D.5对、6对、16对
6.下列①②③④⑤为人体内某些细胞示意图,图中A与a为控制相对性状的一对基因。其中可能为人体受精卵细胞的是( A )
A.①④⑤ B.①②③ C.③④⑤ D.②③④
7.填下图并回答问题:
1.亲代的许多性状能在子代身上体现,主要原因是( B )
A.亲代把性状传递给子代
B.亲代把控制性状的基因传递给子代
C.子代与亲代生活在一起,性状便会相似
D.亲代把细胞核中所有基因传递给子代
2.下列是染色体及DNA、蛋白质、基因之间的关系示意图,正确的是( C )
3.如图是关于遗传知识的概念图,图中代码1、2、3、4依次为( A )
A.染色体、双螺旋结构、遗传信息、基因
B.染色体、双螺旋结构、基因、遗传信息
C.细胞核、染色体、基因、遗传信息
D.细胞核、基因、染色体、遗传信息
4.已知二倍体西瓜体细胞中含有22条染色体,四倍体西瓜体细胞中含有44条染色体。二倍体西瓜和四倍体西瓜杂交得到三倍体西瓜的种子,三倍体西瓜种子萌发、生长成熟后,不能产生正常的卵细胞和精子,故三倍体西瓜结的果实为无子西瓜。请分析无子西瓜瓜皮细胞中含有的染色体数目为( C )
A.11条 B.22条
C.33条 D.44条
【解析】二倍体西瓜的生殖细胞中含有11条染色体,四倍体西瓜的生殖细胞中含有22条染色体,两者的精卵细胞结合,形成染色体数目为33条的受精卵,由该受精卵发育而成的个体为无子西瓜,C项正确。
5.下列是与遗传有关的结构示意图,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D )
A.正常人体的所有细胞中,②染色体的数目都为23对
B.②染色体是由③DNA和④基因组成的
C.③DNA是遗传物质的载体
D.④基因是具有特定的遗传效应的③DNA片段
6.DNA亲子鉴定是通过亲代与子代细胞中DNA比对来进行的,其准确率高达99.99999%。若某次鉴定材料仅为血液,你认为应选用( B )
A.红细胞 B.白细胞
C.血小板 D.血红蛋白
7.下列关于人体细胞内染色体的来源,说法正确的是( D )
A.女儿的染色体完全来自母方
B.与父亲相似的人,来自父方的多,与母亲相似的人,来自母方的多
C.儿子的染色体全部来自父方
D.一半来自父方,一半来自母方
8.某细胞中有两对基因,分别位于两对染色体上,如图表示正确的是( C )
【解析】在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且在染色体上的位置相同。题图A中,A与a位置不同;题图B中,A与a、B与b不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题图D中,A与a、B与b的位置不同。综上所述,C项正确。
9.如图所示为雌果蝇体细胞中的染色体,其卵细胞中染色体的组成是( C )
A.a、b、X B.a、b、c
C.a、b、c、X D.a、a、b、b、c、c、X、X
10.如图是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
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 1 )据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简要概括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和蛋白质组成的。DNA是染色体的一部分,是由许多基因组成的,基因是DNA分子上具有遗传效应的片段 。?
( 2 )在体细胞中,DNA分子是 成对 存在的,DNA分子上控制某一性状的小片段,称为 基因 ,它也是 成对 存在的。?
( 3 )图中a表示的结构是 染色体 ,b表示的结构是 DNA ,c表示的结构是 蛋白质 。?
( 4 )生物主要的遗传物质是 DNA ,而遗传物质的主要载体是 染色体 ,控制人类各种性状( 如有无耳垂等 )的是 基因 。?
11.如图表示人的生殖和发育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a、b分别表示父母的体细胞,他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 46 条。?
( 2 )A表示父母分别产生生殖细胞的过程,生殖细胞c、d分别称为 精子 、 卵细胞 ,它们的染色体数目均为 23 条,比a、b减少了 一半 。?
( 3 )B过程为 受精 。形成的e细胞称为 受精卵 ,它的染色体数目为 23 对,又恢复到与细胞 a、b 一样的数目。?
( 4 )C过程称为 发育 。f细胞是女儿的 体 细胞,其染色体数目为 46 条,此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 父方 ,一条来自 母方 。由此看出,人类上、下代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一定 的,后代个体具有 父母双方 的遗传物质。?
(共19张PPT)
第三节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知识点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实验过程:
( 1 )选择纯种高茎豌豆和纯种矮茎豌豆。
( 2 )把矮茎豌豆的花粉授给去掉雄蕊的高茎豌豆( 或反之 ),获得了 杂交子一代 种子。?
( 3 )由获得的种子长成的植株都是 高茎 的。?
( 4 )把子一代杂种高茎豌豆的种子种下去,结果发现长成的子二代植株有高茎的也有矮茎的,不过 矮茎 的要少得多。?
2.孟德尔对实验现象的解释:
( 1 )相对性状有 显性 性状和 隐性 性状之分。?
( 2 )控制相对性状的 基因 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 3 )体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生殖细胞只有成对基因中的一个。例如,亲代纯种高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为DD,纯种矮茎豌豆的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为 dd ,子代体细胞中成对的基因分别来自亲代双方,即 Dd 。?
( 4 )子一代( Dd )的生殖细胞,有的含有D基因,有的含有d基因。如果子一代之间交配,携带不同基因的雌雄生殖细胞结合机会 相等 ,子二代决定豌豆高、矮茎的基因组成会有DD、Dd、dd三种,表现出的性状有高茎,也有矮茎。可见,在子一代中,虽然隐性基因控制的性状不表现,但它还会 遗传 下去。?
知识点2 禁止近亲结婚
3.遗传病:
( 1 )概念:由遗传物质的改变而引起的疾病。
( 2 )原因及分类:遗传病相当一部分是由 致病的基因 引起的。致病基因有显性的和隐性的。当致病基因是隐性基因纯合时,个体表现为有病,很多在婚配或生育前就可察觉。但是,如果基因是杂合时,个体表现是 无病 的,却携带有隐性致病基因,婚配或生育前一般是不清楚的。?
4.禁止近亲结婚:
( 1 )我国婚姻法规定: 直系 血亲和三代以内的 旁系 血亲之间禁止结婚。?
( 2 )原因:如果一个家族中曾经有过某种隐性遗传病,其后代携带该致病基因的可能性就大。如果有血缘关系的后代之间再婚配生育,产生 隐性纯合 的机会增加,这种遗传病出现的机会就会增加。?
?
知识点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
1.隐性基因是指( D )
A.在任何情况下都能表现出来的基因
B.任何情况下都不能表现出来的基因
C.在显性基因存在时,才能表现出来的基因
D.在显性基因存在时,不能表现出来的基因
2.在下列基因组合中,表现出相同性状的是( A )
A.Cc和CC B.CC和cc
C.Cc和DD D.Cc和cc
【解析】基因组合为Cc和CC的个体都表现出显性性状,cc的个体表现出隐性性状,DD的个体表现出另一性状的显性性状,A项符合题意。
3.有酒窝和无酒窝是一对相对性状。决定有酒窝的基因是显性基因A,决定无酒窝的基因是隐性基因a,父母都有酒窝,基因组成都是Aa,他们的第一个孩子有酒窝,再生一个孩子无酒窝的可能性是( A )
A.25% B.50%
C.75% D.100%
知识点2 禁止近亲结婚
4.婚姻法禁止近亲结婚。近亲结婚的危害是( D )
A.易造成辈分混乱
B.易造成姓氏比例失调
C.后代患传染病的机会增大
D.后代患遗传病的机会增大
5.下列疾病中,属于遗传病的是( B )
①夜盲症 ②苯丙酮尿症 ③呆小症 ④沙眼 ⑤先天愚型 ⑥白化病 ⑦胃炎 ⑧血友病
A.①②④⑤ B.②⑤⑥⑧
C.②③⑤⑧ D.②③⑤⑥
1.无花果有红色和黄色之分,如果红色由显性基因( T )控制,现用两种红色无花果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图。该实验亲代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D )
A.TT、TT B.TT、Tt
C.Tt、TT D.Tt、Tt
2.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是一对相对性状。控制不弯曲的基因( F )是显性基因,控制弯曲的基因( f )是隐性基因。如果父亲的基因组成为ff,母亲的基因组成为FF,则他们的子女( B )
A.一半大拇指不弯曲,一半大拇指弯曲
B.大拇指都不会弯曲
C.男孩大拇指弯曲,女孩大拇指不弯曲
D.大拇指都会弯曲
3.如图为某生物体细胞中基因位于染色体上的示意图,关于该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D )
A.如果A来自父方,则B来自母方
B.该个体既可表现基因A控制的性状,也可表现基因a控制的性状
C.基因a和b控制的性状不能在后代中表现
D.B、b、A、a各自储存着不同的遗传信息
【解析】如果A来自父方,则a来自母方,A项错误;该个体表现出基因A控制的性状,B项错误;基因a和b控制的性状能在基因组成为aabb的后代中表现,C项错误。
4.已知绵羊的白色由显性基( B )控制,黑色由隐性基因( b )控制,现有一对白色绵羊生了一只黑色小羊,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B )
A.该对白色绵羊的基因组成分别是Bb、Bb
B.该对白色绵羊子代的基因组成只有Bb、bb
C.该对白色绵羊再生一只黑色小羊的可能性是25%
D.该对白色绵羊再生一只白色小羊的可能性是75%
5.家族性多发性结肠息肉是显性遗传病( 致病基因为E ),父亲患病( 基因组成为Ee ),母亲表现正常,则孩子患病的概率及患病孩子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B )
A.25%、Ee B.50%、Ee
C.25%、ee D.50%、ee
6.人类白化病是由隐性基因( a )控制的一种遗传病。分析白化病遗传图解,1号个体的基因组成和11号个体患病的概率分别是( A )
A.Aa、1/2 B.AA、1/2
C.aa、1/4 D.aa、0
7.用豌豆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表,能确定高茎为显性性状的一组是( D )
8.番茄果皮红( D )对黄色( d )为显性,若将红色番茄( Dd )的花粉授到黄色番茄( dd )的多个柱头上,则黄色番茄植株上所结果实的果皮颜色、果皮基因组成及种子中胚的基因组成分别是( B )
A.红色,dd,Dd或DD
B.黄色,dd,Dd或dd
C.红色,Dd,Dd或dd
D.黄色,Dd,DD或dd
【解析】果皮是由子房壁发育而来的,其颜色及基因组成与母本相同,即果皮颜色为黄色,基因组成为dd;胚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的,红色番茄的花粉基因组成为D或d,黄色番茄的卵细胞基因组成为d,两者结合,形成的受精卵基因组成为Dd或dd,即种子胚的基因组成为Dd或dd。
9.某同学学习了遗传学后发现人体的许多性状有不同的表现形式,如耳垂的有无,虹膜颜色不同,大拇指能否向背侧弯曲和美人尖的有无( 前额发际线是否突出 )等等。其中,她针对美人尖这一性状在人群中展开了调查,调查结果统计如下。请根据表中调查信息回答问题:
( 1 )根据表中第 Ⅰ 组判断显性性状是 有美人尖 。?
( 2 )假如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第Ⅲ组家庭中母亲的基因组成是 Bb 。?
( 3 )小红无美人尖,成年后她通过植发植入了美人尖,并与一名无美人尖的男子小李结婚,婚后生下有美人尖男孩的概率是 0 。?
( 4 )某同学在调查一对夫妻时发现,丈夫无美人尖,妻子的父亲和妻子均有美人尖,但妻子的母亲无美人尖,则这对夫妻生一个无美人尖孩子的概率是 50% 。?
10.如图为某遗传病的遗传图解,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 1 )图中Ⅱ3和Ⅱ4表现正常,子女Ⅲ7患病,这种现象在生物学上称为 变异 。?
( 2 )Ⅰ1的基因组成是 Aa或AA ,Ⅱ3的基因组成是 Aa ( 相关基因用A、a表示 )。?
( 3 )从理论上推算Ⅱ5携带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是 100% 。?
( 4 )根据我国婚姻法规定,Ⅲ8和Ⅲ10虽然表现正常,但不能结婚,主要原因是 近亲结婚时,夫妇双方携带的隐性致病基因可能同时传递给子女,大大提高了隐性遗传病的发病率( 合理即可 ) 。?
( 5 )若Ⅲ7和Ⅲ8是一对双胞胎,他们属于 旁系 ( 填“直系”或“旁系” )血亲。?
11.为探究番茄果色的遗传,某实验小组用红果番茄和黄果番茄进行了如下实验。
( 1 )在遗传学上,番茄的红果和黄果称为一对 相对性状 。?
( 2 )乙组子代中出现了黄果,可推测出黄果为 隐性 ( 填“显性”或“隐性” )性状;理论上子代应有红果 180 个。?
( 3 )用B表示显性基因,b表示隐性基因,丙组子代中红果的基因组成是 Bb 。?
( 4 )已知番茄卵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12条,则其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是 12 对。?
(共14张PPT)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知识点1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发现:1902年,科学家在观察中发现,男性体细胞中有一对染色体与别的染色体不同,它们两者之间形态差别较大,而且与性别有关,所以把这对染色体称为 性 染色体。?
2.命名:科学家进一步把男性体细胞中的这对染色体分别称为 X 染色体和 Y 染色体;而女性体细胞中与此对应的这对染色体两者是一样的,都是 X 染色体。?
知识点2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3.生殖过程:女性在两次月经之间,会排出一个含 X 染色体的卵细胞。男性在一次生殖活动中会排出上亿个精子,这些精子从含有的性染色体来说只有两种,一种是含 X 染色体的,一种是含 Y 染色体的,它们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 均等 。?
4.性别决定: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 XX ,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 女 孩。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 Y 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 XY ,那么,此受精卵发育成的孩子就是 男 孩。因此人的性别是由 性 染色体决定的。?
5.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 1 )原因:男性产生的含X染色体和含Y染色体的比例是 1∶1 ,它们与卵细胞的结合是随机的,而且机会是均等的,所以正常情况下,生男生女的机会是均等的。?
( 2 )遗传图解:
知识点1 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1.X染色体与Y染色体在形态上的主要区别是( A )
A.X染色体较长,Y染色体较短      B.X染色体较短,Y染色体较长
C.X染色体较细,Y染色体较粗      D.X染色体较粗,Y染色体较细
知识点2 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2.下列各项中,能正确表示正常男性体细胞及精子中的染色体组成的是( B )
A.44+XY;22+X B.44+XY;22+X或22+Y
C.44+XY;X、Y D.22+XY;X或Y
3.一对夫妇已生育了一个男孩,若再生一个孩子,其是女孩的概率是( A )
A.50% B.100% C.75% D.25%
【解析】人类生男生女的概率是相等的。因此一对夫妇已生育了一个男孩,再生一个女孩的概率是50%。
4.从理论上讲,男女比例为1∶1的原因是( D )
A.男性的精子有两种,一种是含X染色体的精子,一种是含Y染色体的精子
B.受精时各种精子的能量是相同的
C.卵细胞的类型只有一种
D.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含Y染色体的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
1.下列有关人类性别遗传的叙述,错误的是( B )
A.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决定的
B.人的性别是由胎儿发育过程决定的
C.自然状况下,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D.生男还是生女,取决于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哪种精子结合
2.下列图解的相关叙述中,错误的是( A )
A.正常男性产生的精子中,性染色体只有Y染色体
B.正常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中,性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
C.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X时,将发育为女孩
D.受精卵的性染色体是XY时,将发育为男孩
3.性染色体正常的雌雄果蝇( 4对染色体 )交配产生了大量的子代,其中有一只果蝇性染色体为XXY,表现为能繁殖的雌果蝇。下列关于该雌果蝇的叙述,错误的是( C )
A.该果蝇的体细胞中含有9条染色体
B.该雌果蝇的基因数目比正常雌果蝇多
C.该果蝇不可能产生含有Y染色体的卵细胞
D.亲代产生的异常生殖细胞导致了该雌果蝇的产生
4.在“精子与卵细胞随机结合”的实验中,如果用黑围棋子代表含Y染色体的精子,用白围棋子代表含X染色体的精子和卵细胞,在随机结合足够多次数的情况下,实验结果和实验说明的问题分别是( A )
A.黑白组合与白白组合比例接近1∶1;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B.黑白组合与黑黑组合比例接近1∶1;生男生女的机会均等
C.黑白组合与白白组合比例接近1∶2;生女的机会大于生男
D.黑白组合与白白组合比例接近2∶1;生男的机会大于生女
5.某班学生用乒乓球模拟生殖细胞来探究生男生女的概率问题,实验步骤如下:
①甲桶中装入60个黄球,乙桶中装入白球与黄球各30个,分别摇匀。
②分别从甲、乙两桶中随机抓取一个球,组合在一起,记下两球的组合( 黄球与黄球组合用A表示,黄球与白球组合用B表示 )。将抓取的乒乓球放回原桶,摇匀。
③重复②步骤50次。
全班共分7个小组,实验记录结果如表:
( 1 )白球模拟的生殖细胞是 精子 ( 填“精子”或“卵细胞” ),黄球模拟的生殖细胞中含有 X ( 填“X”或“Y” )染色体。?
( 2 )为了使实验更准确可靠,从乙桶内抓取的球经记录后应放回原桶,主要的目的是 保证两种精子的数量一样多 ;对于表中数据,应如何处理? 求全班7组的平均值( 或求全班7组的数据总和 ) 。?
( 3 )从实验数据分析,得出的结论是生男生女的机会 均等 。?
( 4 )有些人为了满足生男或生女的愿望,怀孕期间请医生对胎儿进行性别鉴定,决定取舍。这种做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因为这样做会导致男女比例失调 。?
6.如图分别是经过整理后的人体( 男、女 )细胞内的染色体示意图,请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 1 )根据染色体组成可以判断,图甲为 男 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图乙为 女 性体细胞的染色体示意图。?
( 2 )甲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有 X 或 Y 两种,乙产生的生殖细胞中性染色体组成只有 X 一种。?
(共13张PPT)
第五节 生物的变异
知识点1 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1.变异:
( 1 )概念: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 2 )特点:生物圈中生物的种类繁多,不同种类的生物之间千差万别,同种生物之间也存在各种各样的差异,这都源于生物的 变异 。生物性状的变异是 普遍存在 的,引起变异的原因也是多种多样的。?
( 3 )类型:①可遗传的变异:由 遗传物质 的变化引起的变异;②不遗传的变异:单纯由 环境 引起的变异,如果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就不会遗传给后代。?
2.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
( 1 )探究背景:小熊带他的好朋友去奶奶家玩。奶奶陆续拿出了大小两种花生。这大小两种花生其实是两个 品种 的花生。有的朋友发现大花生里也有个儿小的,小花生里也有个儿大的。?
( 2 )探究过程:
①提出问题:怎样区分大花生和小花生?
②作出假设:大花生和小花生的依据是果实的平均值,大花生的果实平均值大。
③制订计划并实施:
a.取样:随机选取大小两种花生的果实各30枚,分成甲、乙两组。
b.测量:分别测量两组花生果实的 长 轴的长短。测量时可用圆规的两个角量出花生果实的长度,再在直尺上读出。长短以 毫米 计,四舍五入,并整理数据。?
c.作图:用坐标纸绘制曲线图,水平轴为 果实的长度 ,纵轴为 样品的个数 ,依据两数的相交点,连成曲线。测量结果也可以用 柱形 图来表示。?
④得出结论并进行交流。
知识点2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3.高产奶牛的培育:通过人工选择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通过繁育,后代还会出现各种变异,再从中选择、繁育,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甚至会有不断增加的趋势,这属于 人工选择 育种。?
4.高产抗倒伏小麦的培育: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小麦的抗倒伏基因与高产易倒伏小麦的高产基因组合到一起,得到高产抗倒伏小麦,这属于 杂交 育种。?
5.太空椒的培育:普通甜椒的种子送到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地面无法模拟的环境( 如高真空、宇宙高能离子辐射、宇宙磁场、高洁净等 )的诱变作用,使基因发生突变,使种子产生变异,再经过选择,培育出太空椒,这属于 诱变 育种。?
知识点1 探究一种变异现象
1.“一枝独秀不是春,万紫千红春满园。”产生万紫千红的根本原因是( A )
A.生物的变异 B.生物的遗传
C.环境温度的不同 D.光照的不同
2.在探究“花生果实大小的变异”时得出结论:大花生果实的平均长度比小花生果实的平均长度大,说明影响性状的主要因素是( B )
A.环境因素 B.遗传因素
C.无法确定 D.环境因素和遗传因素共同作用
3.下列各项不属于可遗传的变异的是( D )
A.不同品种的玉米果穗
B.豌豆有高茎和矮茎
C.色觉正常的父母生下一个色盲儿子
D.干旱环境中水稻结的种子比较小
知识点2 人类应用遗传变异原理培育新品种
4.将经卫星搭载过的农作物种子播下,育种工作者从中选育出优质高产的新品种。这种方法能够成功,根本原因是改变了农作物的( A )
A.遗传物质 B.不利性状
C.生活环境 D.生活习性
5.“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培育出高产的杂交水稻新品种,其利用的技术是( C )
A.转基因 B.组织培养 C.杂交育种 D.克隆
1.下列有关变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C )
A.用化学药剂处理甜菜的幼苗,使细胞内的染色体数目加倍,甜菜的含糖量提高,这种变异属于不遗传的变异
B.生物的变异首先取决于环境的不同,其次与遗传物质也有关系
C.葱的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颜色不同,是基因和环境共同作用的结果
D.同卵双生的兄弟俩,哥哥由于常年在外工作,皮肤较黑,而弟弟皮肤白净,他们的肤色都能遗传给后代
2.在石家庄培育出的优质甘蓝品种,叶球最大的也只有3.5千克。当引种到拉萨后,由于昼夜温差大,日照时间长,大多叶球可达7千克左右,若引种回石家庄,大多叶球又只有3.5千克。从上述甘蓝引种过程可以推测( B )
A.甘蓝具有遗传性,而不具有变异性
B.仅由环境条件引起的变异,若是没有影响到遗传物质,是不可遗传的
C.环境改变使生物产生定向的变异
D.甘蓝的形态发生变化不属于变异
3.青岛海水稻研究发展中心培育的耐盐碱水稻可以广泛地种植于沿海滩涂、内陆盐碱地和咸水湖周边,缓解了耕地压力的同时,增加了粮食产量。海水稻的获得及其耐盐碱能力不断提升都属于变异现象,这些变异不包括( D )
A.受盐碱地环境影响 B.杂交育种
C.人工选择 D.转基因
4.在生物园里种植甲、乙花生,现对甲和乙的果实的长轴长度进行抽样测量,结果如表:
分析表中数据,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D )
A.甲果实的长轴平均长度大于乙果实的
B.甲中长轴长度存在个体差异,这种差异属于变异
C.由数据推测甲、乙可能为两个不同的品种
D.甲、乙花生间的差异一定是由环境引起的
【解析】甲花生间或乙花生间个体的差异是由环境引起的;甲、乙花生间的差异是由遗传物质不同引起的,D项错误。
5.阅读下面的文字材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生物的可遗传变异来源很多,其中基因突变是一个重要来源。很早以前,人们就利用自然发生的基因突变进行人工选择。达尔文曾经记载过的“安康羊”( 如图 )就是普通绵羊通过基因突变产生的。
安康羊与正常的绵羊相比,腿短而弯曲,背长,跳跃能力差,甚至不能跳过矮篱笆墙。这种特性的羊便于饲养管理,于是被选择下来留作种羊,最终培育成新的绵羊品种——安康羊。
( 1 )安康羊是普通绵羊由于 基因突变 而发生的变异类型。?
( 2 )这种变异能否遗传?为什么?
能够遗传,因为安康羊表现出的变异是由于基因突变引起的,属于遗传物质的变化,所以这种变异能够遗传。
( 3 )这种变异对于绵羊来说是有利变异,还是不利变异?为什么?
从饲养的角度来说,人们愿意选择这种变异的绵羊,这种变异对绵羊的生存和繁衍就是有利变异。但是,如果脱离了人的饲养,安康羊所表现出的变异就是不利变异,因为腿短而弯曲,跳跃能力差等性状是不利于羊野外生存。
(共13张PPT)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知识点1 遗传和变异
1.遗传和变异:遗传是指亲子间的 相似性 ,变异是指亲子间及子代个体间的
 差异 。?
知识点2 生物的性状
2.性状:
( 1 )概念:性状就是生物体 形态结构 、 生理 和 行为 等特征的统称。?
( 2 )举例:人的ABO血型、婴儿一出生就会吮吸、惯用右手等。
3.相对性状:
( 1 )概念:遗传学家把 同种 生物 同一 性状的 不同 表现形式称为相对性状。?
( 2 )举例:番茄果实的红色或黄色、家兔毛的黑色或白色、人的双眼皮或单眼皮等。
知识点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4.转基因技术:把一种生物的某个基因,用生物技术的方法转入到另一种生物的基因组中,培育出的转基因生物就有可能表现出 转入基因 所控制的性状。?
5.基因和性状的关系:生物的性状是由 基因 控制的,但有些性状是否表现,还受到 环境 的影响。生物体有许多性状明显地表现了 基因和环境 共同作用的结果。?
6.举例:萝卜,长在地下部分和地上部分的颜色是有 差异 的。?
知识点1 遗传和变异
1.“龙生龙,凤生凤,老鼠生的儿子会打洞”所描述的生物现象是( A )
A.遗传 B.变异
C.性状 D.遗传与变异
2.据新闻报道,一对正常夫妇生下了一个异常的小孩,她的手指和脚趾共有32个,这种现象在遗传学上称为( B )
A.遗传 B.变异
C.生殖 D.发育
知识点2 生物的性状
3.正常足、扁平足、色盲、色觉正常、无名指比食指长、无名指比食指短……在生物学上这些形态和生理特征叫做( A )
A.性状 B.遗传 C.变异 D.基因
?
4.下列生物性状中,不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A )
A.羊的黑毛和短腿
B.小刚的A型血和小强的B型血
C.番茄的红果和黄果
D.小麦的高秆和矮秆
知识点3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5.转基因超级鼠研制成功,这说明了( A )
A.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
B.生物的性状是由外界环境决定的
C.生物的性状通过生殖而传递
D.生物的性状与外界环境无关
6.在生物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 B )
A.性状 B.控制性状的基因
C.细胞核 D.生殖细胞
1.下列各项中与“天下乌鸦一般黑”所表现的现象相同的是( A )
A.种瓜得瓜,种豆得豆
B.大花生中长出小花生
C.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片叶子
D.双眼皮的妈妈生了个单眼皮的儿子
2.下列描述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C )
①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 ②狗的白毛与卷毛 ③狐的长尾与短尾 ④水稻的抗稻瘟病与小麦的抗锈病
⑤豌豆的高茎与矮茎 ⑥番茄的黄果与牡丹的红花
A.①②③⑤ B.①③④⑤
C.①③⑤ D.②③④⑥
3.下列有关性状的说法正确的是( B )
A.豌豆的圆粒和高茎是相对性状
B.控制生物性状的基本单位是基因
C.生物的性状就是指生物的形态
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与环境没有关系
4.世界首例含有蜘蛛某种基因的细毛羊在内蒙古农业大学诞生,此种母羊分泌乳汁时,可产生蜘蛛牵丝,同等质量该物质的强度是钢的5倍。以下利用了相同生物技术的是( B )
A.克隆羊“多莉”
B.生产胰岛素的大肠杆菌
C.“试管婴儿”
D.生产青霉素的青霉
【解析】含有蜘蛛某种基因的细毛羊的诞生及生产胰岛素的大肠杆菌均利用了转基因技术。
5.有一种沙漠蜥蜴,在体温28 ℃时体色灰绿,随着体温的升高,体色逐渐变蓝且鲜亮,当体温超过35 ℃时,则呈现艳丽的黄色。这一事实说明( C )
A.蜥蜴的体色调节体温
B.蜥蜴的体温能改变体内的基因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性状
C.蜥蜴表现出来的性状是基因与环境条件共同作用的结果
D.蜥蜴表现出来的性状仅是基因控制的结果
【解析】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决定的,同时,性状还受外界环境的影响。
6.请你分析资料,并回答下列问题:
科学工作者用一种普通( 产量不高 )的矮秆( 抗倒伏能力强 )小麦与一种高产的高秆( 抗倒伏能力弱 )小麦作亲本进行杂交,在后代的植株中出现了普通高秆、普通矮秆、高产高秆、高产矮秆4种类型的小麦。选出其中的高产矮秆植株进行繁殖和培育,再经过若干代的选择培育后便得到了稳定的高产矮秆的小麦新品种。
( 1 )资料中涉及两对相对性状,一对是 普通与高产 ,另一对是 高秆与矮秆 。?
( 2 )亲代中有普通矮秆和高产高秆2种类型,子代中也有普通矮秆和高产高秆两种类型,这种性状从亲代传给子代的现象叫做 遗传 。子代中除了有2种亲本类型外,还出现了普通高秆和高产矮秆两种类型,这种现象叫做 变异 。?
7.如图是“显微注射转基因超级鼠实验”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 1 )在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 鼠的个体大小 ,控制该性状的基因是
 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
( 2 )大鼠生长激素基因被注入普通鼠的 B 。?
A.卵细胞中 B.受精卵的细胞核中
C.受精卵的细胞质中 D.将受精的精子中
( 3 )将受精卵注入输卵管的过程中,每次注射的受精卵既有注射了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又有未注射生长激素基因的受精卵,这样做的目的是 对照 。?
( 4 )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基因控制性状 。?
(共9张PPT)
阶段提升
生物的遗 传与变异
一、染色体、DNA和基因
1.一般情况下,在生物的体细胞( 除生殖细胞外的细胞 )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每条染色体一般包含一个DNA分子和许多个蛋白质分子。DNA分子也是成对存在的,每个DNA分子上有许多个基因( 携带遗传信息的DNA片段 ),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即基因位于DNA分子上,DNA分子位于染色体上,染色体存在于细胞核中。
2.染色体、DNA和基因的概念图:
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1.精子和卵细胞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亲代的基因通过生殖过程传给子代。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数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受精以后,精子与卵细胞结合,染色体重新配对,因此子代体细胞中的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由于基因在染色体上,因此后代就具有了父母双方的遗传物质。
2.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示意图( A、a表示染色体上成对的基因 ):
三、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1.遗传规律:
( 1 )当隐性基因遇到显性基因时,个体表现出显性性状。
( 2 )当性状相同的亲代杂交后,子代出现和亲代不一样的性状时,子代出现的该性状一定是隐性性状,子代的基因组成为纯隐性基因,故亲代的基因组成一定是一个显性基因和一个隐性基因。
2.有关显、隐性性状及基因组成的判定方法:
( 1 )比较亲代和子代的性状:在子代中“凭空消失”的性状和“无中生有”的性状都是隐性性状。
( 2 )利用比例法判断显性性状和隐性性状:若子代性状之比为3∶1,则占“3”的为显性性状,占“1”的为隐性性状。
( 3 )利用逆推法判断亲子代的基因组成:隐性性状个体的基因组成必为两个隐性基因,并且这对基因一个来自父本,一个来自母本,故可推知其亲本各有一个隐性基因,再根据亲代的性状表现,推出其基因组成。
染色体
2.卵细胞与哪种类型的精子结合,决定了子代的性别:
在一般情况下,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X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X,此受精卵将来发育成女孩;如果母亲的卵细胞与父亲的含有Y染色体的精子结合,受精卵的性染色体组成就是XY,那么,此受精卵将来发育成男孩( 如图所示 )。
(共35张PPT)
温故而知新:
1、什么叫“遗传”?什么叫“变异”?
2、生物的性状包括哪几方面?
3、什么叫“相对性状”?Zxx k
4、生物的遗传和变异是通过什么来实现的?
5、性状是由什么控制的?是否受环境的影响呢?
第二节
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
【学习目标】
1、阐明染色体、DNA和基因这三者之间的关系。
2、尝试说明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过程。
3、描述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我们知道,大多数生命是从一个受精卵开始的。
受精卵
看书P29想一想,议一议。
精子
卵细胞
请回答:精子与卵细胞的结合给子代带去了什么?
答:带去了基因。
1、基因控制生物体的性状,性状的遗传实质上是亲代通过生殖过程把基因传递给子代。
2、在有性生殖过程中,精子和卵细胞就是基因在亲子代间传递的“桥梁”。
基因在哪里?
基因1
基因2
基因控制性状--------基因在哪里?
如果将正在分裂的细胞用碱性染料染色,再放在显微镜下观察,你会发现细胞核中有许多染成深色的物质,这些物质就是染色体。
染色体是由?和?构成的。
染色体
DNA(双螺旋链)
蛋白质
基因

认真观察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如下图),简略概括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之间的关系?
基因是染色体上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
基因是有遗传效应的DNA
片段。
(黑色、褐色)
DNA分子片段模式图
控制眼皮的单双
眼珠的颜色
请记住!
基因存在于遗传物质—DNA分子上。
染色体
DNA
蛋白质
基因
基因
基因
DNA
染色体
染色体,DNA和基因三者关系图解



基因
点击上面的字
基因
DNA
染色体
细胞核
细胞
生物体
染色体主要是由DNA分子和蛋白质分子构成,
而且每一种生物细胞内染色体的形态和数目都是一定的。
染色体和DNA的关系示意图
同种生物染色体数目恒定,有利于物种的稳定。
注:一条染色体上有一个DNA分子
一条染色体上有数万对基因
1.人类有多少对染色体?几个DNA分子?
染色体一般呈现什么形状?
X形
人类有23对染色体,46个DNA分子。
为什么将这些染色体画成一对一对的?

因为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
每一对染色体都是一条来自父亲,一条来自母亲
人的体细胞有23对染色体就包含46个DNA分子,含有数万对基因,决定着人体的可遗传的性状。
在人的体细胞中,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的,基因是成对的还是单个存在的?
图 1
人体(女)细胞染色体
2、每条染色体上都有染成不同颜色的区域,每个区域都是一个基因吗?
不是,不同颜色的区域可能含有许多个基因。
4.如果用一根长绳来代表DNA分子,在长绳上用红、橙、黄、绿、蓝等颜色涂在不同的区段上。这些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的是什么?怎样才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的样子?
不同颜色的区段表示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不断把长绳螺旋缩短变粗,就能把长绳处理成短棒状的染色体的样子。
生殖的一般过程:
精子
卵细胞
受精
作用
受精卵
新个体
假如:精子和卵细胞也像体细胞那样,都具有成对的染色体,那么???
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在生殖过程中,如果父母的染色体全部进入精子和卵细胞,结果会怎样呢?
细胞中的染色体是怎样保持恒定的?
1883年,比利时学者比耐登(E.van Beneden)以马蛔虫为材料研究受精作用。
他发现,马蛔虫的体细胞里有两对染色体,而精子和卵细胞中都含有两条染色体,这些染色体通过受精作用传给子代,子代细胞中又恢复到两对染色体。
推测: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
马蛔虫在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
A
B
A
B
父本
母本
精子
卵细胞
A
B
受精卵
1883年,比利时的胚胎学家比耐登
亲代
生殖细胞
子代
父亲
母亲
精子
卵细胞
受精卵
子女
(23 染色体)
(23 染色体)
(23 染色体)
(23 染色体)
(23 染色体)
(23 染色体)


填写生殖过程中染色体数目的变化并回答问题:
请将各类生物生殖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填入下表。
39条
19条
7条
9条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
不成对存在。
生物 染色体数目
体细胞 生殖细胞
犬 78条(39对)
猪 38条(19对)
豌豆 14条( 7对)
白菜 18条( 9对)
请写出染色体变化的规律(用n、2n表示)
亲代 ( )
生殖细胞( )
子代 ( )
2n
n
2n
点击上面的字
这位小朋友多了一条染色体,就远不如别的小朋友聪明伶俐。
21三体综合症患者
染色体数量的恒定对生物正常的生活和传种接代都是非常重要的。
性腺发育不良
缺少一条X染色体
病因:
症状:
常见于女性。身体矮小;肘外翻;显蹼颈。性腺发育不良,乳房不发育,故无生育能力。30%伴有先天性心脏病。
可见,染色体数目保持恒定是多么重要!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想一想,这对遗传有什么意义?
保证了生物后代所含有的染色体的数量
与亲代保持一致。
A
a
A
a
生殖过程中染色体的变化
请完成下面的填图,看谁填得正确。
一、基因与染色体的关系:
基因是染色体上具有控制生物性状的DNA片段,不同的基因决定不同的性状。
在生物的体细胞中,染色体是成对存在的,基因也是成对存在的,分别位于成对的染色体上。

二、基因经精子或卵细胞的传递:

在形成精子或卵细胞的细胞分裂过程中,染色体都要减少一半,而且不是任意的一半,是每对染色体中各有一条进入精子或卵细胞。
不同生物体细胞和生殖细胞的染色体数:
12条
32条
12条
32条
10条
10条
生殖细胞中的染色体数是体细胞中的一半,
不成对存在。
体细胞 精子 卵细胞
水稻 24条
马 64条
玉米 20条
思考:无性生殖的后代个体之间十分相像,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有关吗?
无性生殖的新个体是由母体直接产生的,没有经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所以无性生殖产生的个体只具备母体的遗传性状,与染色体和基因在亲子代间的传递无关。
1.父母的性状是怎样遗传给子女的( )
A.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
B.通过孩子的学习和模仿
C.通过长期的共同生活
D.通过生殖细胞
2.天鹅的受精卵发育成天鹅,而不发育成丑小
鸭,是因为其受精卵含有特有的( )
A.性状 B.细胞
C.遗传物质 D.细胞膜
D
C
3.下列关于基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动物和植物细胞内没有基因
B.只有受精卵中才有基因
C.只有生物的体细胞中才有基因
D.受精卵内含有父母双方的基因
4.已知水稻体细胞的染色体数是24条,它产生的精子和卵细胞的染色体数目分别是多少条( )
A.24条、24条 B.24条、12条
C.12条、12条 D.12条、24条
D
C
5.如图所示的生物结构表示的是( )
A.一个DNA分子 B.一个细菌
C.一个基因片段 D.一个精子
A
(共25张PPT)
第七单元第二章 第三节
可以遗传的生物体的性状(形态特征、生理特征等)

----------遗传性状


一种生物在同一性状上的不同表现类型(显性性状与隐性性状),叫做相对性状。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占大多数的性状
占少数的性状
有 耳 垂
大拇指不能向后弯
手交叉左手
大拇指在上
有 酒 窝
能 卷 舌
双 眼 皮
性 状 比 例 显 性 性 状
有 耳 垂 79%
无 耳 垂 21 %
大拇指不能向后弯 74 %
大拇指能向后弯 26 %
手交叉左手大拇指在上 64.7 %
手交叉右手大拇指在上 35.3 %
有 酒 窝 61.8 %
无 酒 窝 38.2 %
能 卷 舌 65 %
不 能 卷 舌 35 %
双 眼 皮 74 %
单 眼 皮 26 %
黄皮肤和黑眼睛
双眼皮和大眼睛
厚嘴唇和大嘴巴
鹰嘴鼻和平直鼻
NO
NO
NO
YES
下面是一对相对性状的是:
父方:AA
母方:aa
精子A
卵细胞a
受精卵Aa
生殖过程中基因的传递图解
能卷舌
不能卷舌
孟德尔与他的豌豆杂交实验
G.J.Mendel(1822-1884)
左为高豌豆,右为矮豌豆
把矮豌豆的花粉授给高豌豆(或反之)
???????????????????获得了杂交后的种子
杂交后的种子长成的植株都是高的
1.孟德尔选择了容易区别的相对性状作为研究对象,例如高豌豆高约1.8~2.1 m,矮豌豆高约0.2~0.5 m。如果高豌豆控制高度的一对基因是DD,矮豌豆控制高度的基因是dd,两者杂交的后代杂种豌豆会怎样呢?
2.杂种豌豆为什么只表现高的呢?难道控制矮性状的基因(d)没有传给子代吗?
3.隐性性状在什么情况下才能表现出来呢?
基因的显性和隐性
生物体的某些性状由成对的基因控制,而成对的基因往往有显性和隐性之分。
在成对基因中,若只有显性基因,表现出 性状 如AA
在成对基因中,若有显性基因和隐性基因,表现出 性状如Aa
在成对基因中,若只有隐性基因,表现出 性状如aa
显性
显性
隐性
显性基因用大写字母表示如A;
隐性基因用小写字母表示如a;
三种基因型(组合)只表现两种相对性状,即AA,Aa表现 ;而aa则表现 。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基因与性状的关系
(以人的性状为例)
父 亲 Aa(卷舌)
AA
父母基因
生殖细胞的基因
受精卵可能的基因
子代基因
子代性状
卷舌
不卷舌
卷舌
卷舌
母 亲 Aa(卷舌)
Aa
Aa
aa
目前,已经了解的人类遗传病有4000余种,如先天性愚型、白化病、色盲、血友病等。其中一些遗传病直接影响患者的正常生活,甚至造成死亡
(1)遗传病:由于遗传物质发生变化引起的疾病为遗传病
(2)禁止近亲结婚
遗传学依据:携带隐性致病基因的人并不一定表现出遗传病,但这种基因有可能递给下一代。血缘关系远,具有相同致病基因的可能性比较小。而近亲结婚,婚配的双方遗传基因相近,婚后所生子女得遗传病的可能性就大
人体的部分相对性状(一)
人体的部分相对性状(二)
先天性愚性患者
白化病患者
(共19张PPT)
1.“越生越穷”,为何还要生?
2.“生男生女老爷们是关键”
上图中的染色体哪一对是性染色体?哪幅显示是男性的染色体?哪幅显示是女性的染色体?
女性
男性
X染色体和Y染色体的区别
X染色体
Y染色体
Y





女性
男性
22对+XY
22对+XX
XX
XY


1

1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我国历次全国人口普查统计结果
时间 人数(亿) 男女比例
1953年 5.82 107.6 :100
1964年 6.95 105.5 :100
1982年 10.08 106.3 :100
1990年 11.3 106.6 :100
2000年 12.66 106.7 :100
2010年 13.397 105.21:100
资料:
在2000年3月,许多媒体就打出了“20年后全国将有3000万光棍”的大标题,一些专家估计,到2020年,我国将有3000万处于婚育年龄的男青年娶不上媳妇。一家媒体甚至说,中国男子在2005年就将难娶妻。
 “这不能不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事实上已经引起了党和国家领导人的高度重视。”中国人口与发展研究中心副主任解振明说。


性别比例失调的危害
性别比例失调,会产生“婚姻性别挤压”现象,并将大大引发买卖婚姻、拐卖妇女等违法犯罪行为以及各种复杂的社会问题,严重阻碍着我国的和谐、持续和健康的发展。
法制法规:
禁止非医学需要的胎儿性别鉴定和选择性别的人工终止妊娠。未经卫生行政部门或计划生育行政部门批准,任何机构和个人不得开展胎儿性别鉴定和人工终止妊娠手术。违者将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予以处理,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责任。
男女平等是我国基本国策
第四节 人的性别遗传
一、男女染色体的差别
2.X染色体和Y染色体在形态上的差异
(3)
男 女
体细胞染色体 22对+XY 22对+XX
生殖细胞染色体 22+X或22+Y 22+X
二、生男生女机会均等
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均等
人的性别是由性染色体及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决定的
三、生男生女都一样
有些人认为:生男生女的责任全在女性。这种想法对吗?为什么?
不对
女性产生的卵细胞仅含X,男性产生的精子含X或Y,卵细胞与精子的结合是随机的,所以不对
有的人为了满足家庭中有男孩或有女孩的愿望,请求医生为孕妇做胚胎性别诊断,以决定取舍。这种做法对吗?如果许多人都这样做,对人类社会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不对;这样做会打破生育的自然规律,导致男女性别比例失衡,影响社会的稳定和发展
双胞胎的性别一定相同吗?
同卵双胞胎 性别一定相同
异卵双胞胎 性别可能相同
Klinefelter综合症患者
体细胞中染色体数47 : 22对+XXY
外貌像男性,较高;智能一般较差;睾丸发育不全;无生育能力;常出现女性似的乳房
Turner综合症患者
体细胞中的染色体数为45:22对+X
外貌像女性,较一般女性矮;智能低下,但也有正常的;无生育能力

泰国人妖:
从小服用雌性激素而发育变态的男性
(共23张PPT)
变异:生物的亲子代之间和子代个体之间的差异叫变异。变异是普遍存在的。
下列生物性状的差异是因为变异直接导致的是
A、家鸽和大雁羽毛的颜色不同
B、双亲正常,孩子中有患白化病的
C、家蚕的幼体和成体有明显差异
D、蝗虫的体色夏天是绿色的,秋天是黄色的

八眉猪
香猪
巴马香猪
大花白猪
东北花猪
上海白猪
荣昌猪
哈尔滨白猪
大白猪
下列现象中能遗传的是:
A、同卵双生的姐妹,姐姐比妹妹略胖
B、不同人种的肤色不同
C、同一块麦地中靠近水源的小麦长势较好
D、某人用眼不当导致近
感冒病毒不断产生新的变异,对感冒药的抗性不断增强,这种变异是
A、不利变异
B、有利变异
C、退化
D、由于用药引起的
有利变异:能使生物更好地适应环境,更好的生存下去;
不利变异:不能使生物更好地适应环境,不能更好的生存下去,甚至导致生物的死亡。
艾维茵肉鸡
中国斗鸡
肉蛋兼用型的鸡
丝羽乌骨鸡
由于遗传物质的变异,不同品种或同一品种的奶牛控制产奶量的基因组成可以不同,通过人工选择可以将产奶量高的奶牛选择出来,通过繁育,后代还会出现变异,再从中选择、繁育,数代后奶牛不但能够保持高产奶量,甚至有不断增加的趋势。
杂交
通过杂交,低产抗倒伏小麦把抗倒伏基因传给了高产不抗倒伏的小麦,使抗倒伏基因与高产基因组合到了一起
抗病抗倒伏性强的杂交玉米
兴黄单999
兴海201?
在太空条件下,普通甜椒的基因发生了改变,从而培育出了太空椒
2004年09月神州五号太空育种 巨人南瓜亮相哈尔滨
夜晚睡觉白天绽放,太空紫蝴蝶落户龙泉
无籽西瓜
转基因鲤鱼(上)和同龄的鲤鱼(下)
下列过程一般不可能发生变异的是
A、用紫外线照射植物的种子
B、由于工作的原因长期接触X射线
C、在野生杜梨上选取芽或板嫁接到鸭梨的植株上
D、将普通小麦与高产的高秆小麦杂交
玫瑰的原生种类不多,但现在玫瑰花的种类多达一百多种,有白玫瑰花、蓝玫瑰花、粉红玫瑰花、双色玫瑰花……形成如此多玫瑰品种的原因是
A.玫瑰生命力强
B.玫瑰的变异具有差异性
C.玫瑰的遗传具有普遍性
D.玫瑰的变异和人工选择培育的结果
(共43张PPT)

第一节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友情提示:师傅要注意检查学友哦
1、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是有无_______________。
2、家蚕的发育过程要经过_____、_____、_____、_____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
经过了____、____、_____三个时期,属于___________。
3、在青蛙的发育过程中,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
和生活习性上存在许多差异,幼体生活在水中,用_____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陆地上,主要用____呼吸。因此青蛙的发育过程属于____________。
环节1:师友互查

1、有性生殖与无性生殖的区别是有无
_____________________。
2、家蚕的发育过程要经过____、____、___、___
四个时期,属于完全变态;蝗虫的发育过程经过了
___、___、____三个时期,属于_____________。
3、在青蛙的发育过程中,幼体和成体在形态结构
和生活习性上存在许多差异,幼体生活在水中,
用_____呼吸,成体既能生活在水中,也能生活在
陆地上,主要用____呼吸。因此青蛙的发育过程
属于____________。
两性生殖细胞的结合

幼虫

成虫

若虫
成虫
不完全变态


变态发育
环节2:教师引导
一、概念
二、实验
环节2:教师引导
1、什么是遗传和变异?P24
2、观察“观察与思考”的图概括什么是生物的性状?对照②师友开展性状大搜查活动。 P25、P26
3、什么是相对性状?举例.P26
友情提示:先自主学习,后师傅帮学友理解概念并举例
环节1:师友解惑
4、看课本资料分析,理解转基因鼠的获得过程 P27
5、通过转基因鼠实验分析:
(1)此实验研究的性状是______?控制该性状
的是_____?
(2)转基因鼠的获得说明性状与基因间的
关系是__________?
(3)生物传种接代过程中传递的实际是______?
遗传:
亲子间的相似性
金丝猴后代还是金丝猴
梅花鹿后代仍然是梅花鹿
环节2: 教师点拨
变异:
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一对绿鹦鹉的四个羽色不同的子女
环节2: 教师点拨
你能从哪些方面描述苹果的特征?
性状
环节2: 教师点拨
豌豆的形状
番茄的颜色
兔毛的颜色
鸡冠的形状
环节2: 教师点拨
活动:大家一起找性状
性状 表现形式
有无耳垂 --------- 有、没有
…… ……
环节2: 教师点拨
能不能卷舌
大拇指能不能向背侧弯曲
习惯用左手
性状
形态结构
生理
行为
苹果的颜色、形状、大小;
人的眼睑的形状、耳垂大小、肤色高矮等
人的血型、色觉是否正常、苹果的味道等
环节2: 教师点拨
遗传学中把生物体所表现的_________、_____和____等特征,统称为性状。
形态结构
生理
行为
性状:
环节2: 教师点拨

是不是每种性状都只有两种表现形式?
不是
如人的肤色有:白、黑、黄三种;
人的血型有四种:A型、B型、O型、AB型
月季花的红色、粉色、白色等。
思考
环节2: 教师点拨
同种生物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____________
相对性状:
________
________
环节2: 教师点拨
豌豆的圆粒与皱粒
番茄的果实的红色与黄色
鸡的单冠与玫瑰冠
环节2: 教师点拨
NO
请判断下列性状是不是相对性状?并说出判断理由
环节2: 教师点拨
狗的卷毛和黄色毛
请判断下列性状是不是相对性状?并说出判断理由
NO
环节2: 教师点拨
YES
请判断下列性状是不是相对性状?并说出判断理由
环节2: 教师点拨
我们的许多性状都象父母,那我们通过精子和卵细胞,从父母那里直接获得了什么?是性状还是基因?
思考
环节2: 教师点拨
从输卵管中取出核尚未融合的受精卵
环节2: 教师点拨
(1)这项研究中,被研究的性状是什么?

(2)控制这个性状的基因是什么基因?

(3)转基因超级鼠的获得,说明了 性状与基因之间什么关系?

(4)由此推论,你认为生物在传种接代的过程中传下去的是性状还是控制性状的基因?
鼠的个体大小
大鼠生长激素基因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控制性状的基因
环节2: 教师点拨
(可以遗传)
(不可遗传)
基因
环境
生物的性状只受基因控制吗?
思考
环节2: 教师点拨
一、遗传概念
变异概念
三、相对性状
二、性状
四、转基因鼠的启示
友情提示:请师傅注意帮助学友整理知识点、并检查
环节1: 师友巩固
性状
相对性状
1、狗的后代也是狗,
说明生物具有______
的现象。
2、同窝小狗之间的毛色不同,说明生物具有______的现象。
3、狗的毛色等特征在遗传学上称为______
4、狗的毛色的黑花和黄花称为_________
遗传
变异
环节2: 教师指导
1、遗传是指______间的__________。
2、变异是指______间和________间的______。
3、相对性状是指______生物_____ 性状的_____
表现形式。
4、生物的性状既受______控制,又受______影响。
看谁写的又快又正确
环节1: 师友竞赛
1、下列属于遗传现象的是( )
A、李和梨的果实表面都是光滑的
B、小张和父母都是单眼皮
C、所有的鸟类都长羽毛
D、小兔和小狗的颜色都是黑的
B
学友大挑战
环节1: 师友竞赛
D
学友大挑战
2、下列属于变异现象的是( )
A、雄鸟雀和公鸡的冠形不同  
B、雷鸟的羽毛冬天为白色,夏天为杂色  
C、小王一家三口都为O型血    
D、一头母猪生的一窝小猪,在毛色、大小形
态上有差异
环节1: 师友竞赛
D
学友大挑战
3、下列属于生物性状的是( )
A、动物的体色
B、植物的高度
C、人的血型
D、以上都是
环节1: 师友竞赛
C
学友大挑战
4、下列关于生物性状的表述,错误的是( )
A、每个生物体都会有许多种不同的性状
B、人们总是通过性状区分出不同的生物
C、生物的性状都是肉眼可以观察到的特征
D、生物的亲缘关系越近,它们之间相似的性状
就越多
环节1: 师友竞赛
5、属于相对性状的是( )
A、番茄果实的红色和茄子果实的黑色
B、人的身高和体重
C、绵羊毛的白色和山羊毛的黑色
D、人的AB、A、B、O型血
D
师傅展风采
环节1: 师友竞赛
6、将甲绵羊的体细胞的细胞核移入乙绵羊的去核的卵细胞中,再将此细胞植入丙绵羊的子宫内发育,出生的小羊的性状(?? )
A、与甲羊相同???
B、与乙羊相同????
C、与丙羊相同???
D、既像甲羊又像丙羊
A
师傅展风采
环节1: 师友竞赛

7、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生物的遗传和变异现象是普遍存在的
B、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C、生物体的所有性状都能遗传
D、人的血型是可以遗传的
C
师傅展风采
环节1: 师友竞赛
8、1989年,我国科学家成功的将人的生长激素基因导入鲤鱼的卵细胞中。由这样的鱼卵发育成鲤鱼,生长速度明显加快了,以上事实说明( )
A、细胞中的基因具有显隐性之分
B、细胞中的基因是成对存在的
C、基因存在于生物细胞的染色体上
D、生物的性状是由基因控制的
D
师傅展风采
环节1: 师友竞赛
9、下图是科学家利用先进的生物科学技术,培育能产生人乳铁蛋白的奶牛—“牛牛”的过程图解。请据图回答。
(1)这项生物科学技术在
生物学上称为 ___。
(2)牛的黄体色是一种______。
牛的黄体色和五花色是
一对___________。
(3)“牛牛”长大成熟后,其
乳汁中的人乳铁蛋白受什么基因控制
控制合成的_____________ 这
说明性状和基因之间的关系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转基因技术
黄色
乳汁中含有人乳铁蛋白

人乳铁蛋白基因
基因控制生物的性状
师友共赢
性状
相对性状
环节2: 教师点拨
师友谈收获:
1、知识方面
2、互助心得
3、师傅补充容易出错的问题及复习方法
环节1: 师友梳理
一、遗传是指亲子间的相似性;
变异是指亲子间和子代个体间的差异
三、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的同一性状的不同表现形式
二、性状:生物体
形态结构
生理特征
行为方式
四、转基因鼠的启示
环节: 教师总结
自信和希望是青年的特权。
——大仲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