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3.1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课件 (共5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生物七年级下册:4.3.1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课件 (共5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0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05 17:08:5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51张PPT)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
第四单元第三章第一节
学习目标:

1、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
2、了解呼吸道的作用,并认识到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
3、意识到空气质量对人体健康的重要性,提高环保意识。
4、关注自身呼吸系统健康,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会厌软骨




气管
支气管
呼吸道

呼吸道




气管
支气管
(气体进出肺的通道)
(主要器官,是进行气体交换的场所)
一、呼吸系统的组成
咽既属于呼吸系统又属于消化系统。

呼吸道是气体进出肺的通道,那么呼吸道仅仅是一个通道吗?还有没有其他作用?
二、呼吸道的作用
1、 阅读第41页资料分析,结合讨论题展开思考,进行
分组讨论
(1).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

(2).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这
些是如何实现的?
(3).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 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
(4).痰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不能随地吐痰?
(5).北欧的冬天非常寒冷,在那里生活的人和在赤道 附近生活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呼吸道都有骨或软骨作支架,保证气流通畅。
①呼吸道有什么结构能保证气流通畅?
呼吸道的作用
②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示)鼻腔
鼻腔分布着毛细血管。
温暖的血液流经鼻腔时,散发出许多热量,可以温暖吸入的空气。
呼吸道的作用
鼻中还有鼻毛、鼻腔粘膜等结构,想想它们有什么作用?
人体内的温度一般恒定在37.5℃左右,但外界环境的温度变化不定。体温的相对恒定对于生命活动时非常重要的。
鼻毛
鼻腔
鼻毛
黏膜
毛细血管
温暖
清洁
湿润
鼻腔不只是气体进出的通道,还能清洁、湿润、温暖吸入的空气。
北欧的人和在赤道附近的人相比,鼻子的形状可能有什么特点?为什么?
北欧人鼻子较大,鼻腔较长,有利于预热寒冷的空气。
为什么用鼻呼吸比用嘴呼吸好?
用鼻呼吸,可以减少不清洁空气或冷空气对呼吸道和肺的刺激,有利于人体健康。
②呼吸道除了保证气流的通畅外,还有哪些作用?这些作用是如何实现的?
呼吸道的作用
气管和支气管树
气管下端分成左右支
气管,分别通向左右
肺。支气管在肺叶中
一再分支,成为各级
支气管,越分越细,
越分管壁越薄
气管壁纵切
腺细胞分泌黏液,使气管内湿润;黏液中含有能抵抗细菌和病毒的物质
纤毛向咽喉方向不停地摆动,把外来的尘粒、细菌等和黏液一起送到咽部,经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痰
气管壁上的纤毛
气管对吸入的空气有清洁和湿润的作用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提倡不要随地吐痰。这是为什么?
兰州26例甲流暴发,中学校内数千人隔离
保证呼吸道内的气体通畅;
呼吸道使到达肺部的气体温暖、湿润、清洁。
总结呼吸道的作用

③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中有害物质的危害吗?举例说明。
呼吸道的作用
哮喘
哮喘是支气管感染或过敏引起的一种疾病,常由于吸入花粉、灰尘、兽毛等物质引起。患哮喘时,由于气体进出肺的通道变窄,会出现呼吸困难。
肺炎
2003年春,我国很多地区发生了非典型肺炎,这是由空气中的病毒传播的呼吸道传染病
肺炎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常表现为发烧、胸部疼痛、咳嗽、呼吸急促等,是由细菌、病毒等感染引起的。
尘肺
尘肺是长期在粉尘比较多的场所工作的人容易患的一类职业病。这些疾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患者会出现胸闷、呼吸困难等症状,目前还没有令人满意的疗法。
沙尘暴
当发生沙尘暴时,人们往往要戴口罩以减少尘埃的吸入。在一些存在剧毒气体的环境中,人们甚至要佩带防毒面具。

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保持环境中的空气新鲜、清洁是非常重要的。
你有没有吃饭或喝水时被呛到的经历?为什么吃饭时大声说笑容易呛着?
哈……哈……
吃饭时大说大笑会呛着!
三、联系实际、拓展延伸
1、吞咽与呼吸的关系
人们吸入的空气和吃进的食物都要经过咽,然后,空气经喉进入气管,食物进入食道。呼吸时,会厌软骨抬起,空气畅通无阻;吞咽时,会厌软骨盖住喉口,以免食物进入气管。边吃饭边说笑,吞咽时会厌软骨来不及盖下,食物进入气管,引起剧烈咳嗽。
①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按顺序排列应当是
A.鼻? 咽? 喉? 支气管? 气管? 肺
B.鼻? 喉? 咽? 气管? 支气管? 肺
C.鼻? 口腔?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D.鼻? 咽? 喉? 气管? 支气管? 肺
②下例各项试图论述用鼻呼吸的优点,但有一项不正确,应该是
A.鼻粘膜内的嗅细胞可以感受气味的刺激 
B.鼻粘膜具有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吸入的冷空气
C.鼻毛能阻挡吸人的空气里的尘埃
D.鼻粘膜分泌粘液可以清洁湿润吸人的气体 
四、巩固练习、学以致用
③边说笑边吃东西,食物容易误入气管,其原因是
A、会厌软骨没能盖住喉的入口
B、气流冲击,喉腔扩大
C、气流冲击,声门裂开大
D、环状软骨扩大
吞咽食物和呼吸空气都必须经过的器官是
A.口腔 B.鼻腔 C.咽 D.喉
痰生成的部位是
A、鼻腔黏膜 B、喉腔侧壁
C、食道黏膜 D、气管和支气管黏膜
1、在对溺水者进行人工呼吸以前,为什么要先清除他口、鼻内的污物?
进行人工呼吸之前,清除溺水者口、鼻内的污物,目的是使溺水者的鼻、咽、喉部通畅,以利于空气进出肺部。否则,空气容易进入胃内,回气时可能带动胃内食物反出,出现呼吸道堵塞,造成窒息。
2、由细菌、病毒引起的急性支气管炎、肺炎是怎么样传播的?说一说这些致病的微生物从外界到达发病部位的“旅程”。以及它们在“旅途”中的“遭遇”。
急性支气管炎和肺炎主要是通过呼吸、飞沫传播的。这些致病微生物达到患者发病部位的“旅程”是:外界空气→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炎则是到达肺)。
1.呼吸道中都有骨或软骨作为支架,保证气流通畅
( )
2.鼻腔内表面黏膜中分布着丰富的毛细血管,能温暖
吸入的冷空气( )
3.有了呼吸道对空气的处理,人体就能完全避免空气
中有害物质的危害( )


×
“海姆立克”急救法 (Heimlich)
学习的重点内容
海姆立克急救的手法
海姆立克急救法的原理
What is Heimlich ?
1974年,美国一位老妇人在进晚餐时被鸡块卡在了喉部,生命岌岌可危。因为此时她呼吸困难,不能发声,无法拨打电话呼救。正在这千钧一发之际,她的邻居一位70岁的老人,刚刚在报纸上读过一篇介绍亨利·海姆立克医生(HenryJ·Heimlich)发明的气管异物急救的科普文章。老人见此情景,马上将学到的技能用到老妇人身上。他用双手从背后将她抱住,一手握拳,另一手抱拳,向上用力冲击其腹部,鸡块很快地被冲击出气管吐出,老妇憋得青紫的面孔顿显红润。
这是海氏手法被民众掌握,及时现场救护成功的第一例。把一位呼吸道梗塞窒息的老人,从濒死中解救回来的报导,使亨利·海默立克医生名声大振,他的急救法为世人瞩目,迅速地被普及,抢救成功的报导似雨后春笋。一位6岁儿童,在电视上看到这个急救方法,他用此法成功地救护了一位与他一起玩耍而发生气管异物堵塞的5岁孩子。这种急救方法就称为海姆立克急救法。
Background Introduction
亨利·海姆立克教授是一位多年从事外科的医生。在临床实践中,他被大量的食物、异物窒息造成呼吸道梗阻致死的病例震惊了。而在急救急诊中,医生常常采用拍打病人背部,或将手指伸进口腔咽喉去取的办法排除异物,其结果不仅无效反而使异物更深入呼吸道。这个发现,使他陷入了深深地思考。
食物、异物卡喉常见于进食或口含异物时嬉笑、打闹或啼哭而发生,尤其多见于儿童。由于食物或异物嵌顿于声门或落入气管,造成病人窒息或严重呼吸因难,表现为突然呛咳、不能发音、喘鸣、呼吸急促、皮肤发紫,严重者可迅速出现意识丧失,甚至呼吸心跳停止。一旦发生这种情况,千万不要叩击病人的背部,应在迅速与医院联系或将病人转送医院的同时,立即对其进行现场急救。
“海姆立克”征象
病人被食物和异物卡喉后将会用一手放到喉部,此即“海姆立克”征象。此时可以询问病人:“你卡了吗?”如病人点头表示“是的”,即立刻施行海姆立克手法抢救。但无这一苦恼征象,则应观察以下征象:1 病人不能说话或呼吸,2 面、唇青紫,3 失去知觉。

“海姆立克”急救的手法
(一)受害者站着或坐着:
救护者站在受害者身后,从背后抱住其腹部,双臂围环其腰腹部,一手握拳,拳心向内按压于受害人的肚脐和剑突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
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其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以形成的气流把异物冲出。病人应作配合,头部略低,嘴要张开,以便异物的吐出。
(二)患者躺在地上不省人事
取仰卧位,首先开放病人的呼吸道,然后救护者两腿分开跪在病人大腿外侧地面上,一手以掌根按压肚脐与剑突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掌覆盖其手掌之上,进行冲击性地、快速地、向前上方压迫,反复至咽喉异物被冲出。
(三)自己是受害者,孤立无援
一手握拳,另一手成掌捂按在拳头之上,双手急速冲击性地、向内上方压迫自己的腹部,反复有节奏、有力地进行, 或稍稍弯下腰去,靠在一固定物体上(如桌子边缘、椅背、扶手栏杆等),以物体边缘压迫上腹部,快速向上冲击。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四)应用于婴幼儿
使患儿平卧,面向上,躺在坚硬的地面或床板上,抢救者跪下或立于其足侧。抢救者以两手的中指或食指,放在患儿剑突下和脐上的腹部,快速向上压迫,但要很轻柔。重复之,直至异物排出。
或救护人取坐位,让儿童背靠坐在救护人的腿上,然后,救护人用双手食指和中指用力,向后上方挤压患儿的上腹部,压后随即放松
(五)受害者溺水后
患者平卧头偏向一侧,救护者两脚分开跪在受害者臀部两侧,一手以掌根按压肚脐与剑突之间的部位,另一手掌覆盖其手掌之上,进行冲击性地、快速地、向前上方压迫,可以挤出肺里的进水,使受害者心肺易于复苏。
海姆立克急救法 - 原理
利用冲击腹部——膈肌下软组织,被突然的冲击,产生向上的压力,压迫两肺下部,从而驱使肺部残留空气形成一股气流。这股带有冲击性、方向性的长驱直入于气管的气流,就能将堵住气管、喉部的食物硬块等异物驱除,使人获救。
并发症
Heimlich手法虽卓有成效,但也可产生合并症,如:肋骨骨折、腹部或胸腔内脏的破裂或撕裂,故除非必要时,一般不随便采用此法。如果患者呼吸道部分梗阻,气体交换良好,就应鼓励患者用力咳嗽,并自主呼吸;如患者呼吸微弱,咳嗽乏力或呼吸道完全梗阻,则立刻使用此手法。在使用本法成功抢救患者后应检查患者有无并发症的发生。
海姆立克急救法 - CPR发展
1975年10月,美国医学会以他的名字命名了这个急救方法,并经该学会推荐,在报刊电视等媒体广为宣传,仅四年时间至1979年,在美国就有3000多人用该法抢救窒息获得很大成功。
现在海姆立克法已正式被列为CPR的重要内容,是呼吸复苏中的大气道保持呼吸道通畅的重要方法。所以,我们对海氏急救法的介绍不放在只局限气管异物的急救章节里,而列于心肺复苏术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