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湘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5.2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73.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湘教版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07 12:05:4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地理 教 案
课题:5.2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年级: 八年级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了解我国地区和南方地区,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和至北类型等方面的明显差异。2、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受不同的自然环境影响,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存在的明显的差异。3、了解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内部的差异性。
能力目标:1、培养学生的读图、用图能力。2、培养学生观察、判断、分析能力。3、培养学生用联系的观点看问题, 发展认识人地关系的思维能力。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思想,通过南北两地自然环境和人类活动的关系,使学生受到人地关系教育。
重 点:两个区域的自然特征和人文特征的差异
难 点: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环境对生产、生活的影响
教 具: 课件
板书设计:

教学过程:

【预习反馈】
1、 秦岭-淮河一线的地理意义?
1月0℃等温线、800mm年等降水量线、……

【教学设计】
引入:咱们生活在北方地区,对北方地区的文化传统、生活习惯已经很了解了,那么南方地区在这些方面跟咱们雷同吗?有谁去过南方地区,跟大家谈一谈你的所见所闻。
  学生自由发言
  板书:??????????? 第二节? 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学生自学】:课本P6-12
 一、北方与南方的自然差异
  播放有关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自然景观差异的录像资料。
  教师:从录像资料中看到南方和北方有那些差异?如何用科学的地理方法表述它们?为什么会有差异?
  学生分组讨论、回答
  引导学生观察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以及中国地形图,找出北方和南方地区的范围以及它们之间的地理分界线:秦岭——淮河一线。
  板书:1、从地形上
  教师:从地形图上看,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都位于地势的第二级和第三级阶梯上。具体来说,两个区域在地形上有何差异呢?各有一些什么地形区?
  学生: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有:高原、平原等,主要地形区:西部是黄土高原,东部是东北平原和华北平原;南方地区主要的地形有:高原、盆地、平原、丘陵等,地形比较复杂,主要地形区:西部是云贵高原和四川盆地,东部是长江中下游平原和东南丘陵。
  板书:2、从气候上
  教师:从气候上,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有什么差异?
  引导学生观察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四个城市的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强调:哈尔滨和北京代表北方地区,武汉和广州代表南方地区。
  学生回答,教师纠正、补充
  教师:北方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在25℃左右,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下,年降水量较少,主要集中在7、8月,降水季节变化比较明显;而南方地区最热月(7月)平均气温接近30℃,最冷月(1月)平均气温在0℃以上,年降水量较多,各月降水都比较丰富。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寒冷干燥;而南方地区的气候特征是: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湿润。
  学生完成教材活动“秦岭-淮河南北两侧的自然地理状况”
  板书:3、从河流流量上
  引导学生观察图“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比较”中的长江和黄河流量过程线图
  教师:长江和黄河的河流流量有何差异?为什么?
  学生讨论
  学生:可以看出长江流量比黄河流量大,因为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比北方地区多。
  教师补充:我国东部季风区的河流来源主要是靠天然降水补给,由于南方地区的降水量比北方地区多,所以造成了长江流量比黄河流量大。因此,可以看出河流流量的变化与降水的变化之间的关系:一般来说,河流的流量随着降水的变化而变化,降水量增加,河流的流量增大,反之减少。看来河流流量的大小与气候有关系。我国南方地区夏季经常会出现洪涝灾害,你知道什么原因吗?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既然知道了灾害形成的原因,那么在我们心中一定树立防灾减灾的意识。
  学生完成教材活动“北方和南方自然差异的主要因素”
  板书:4、从植被类型上
  学生观察教材提供的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两幅景观图
  教师: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植被一样吗?为什么?
  学生:不一样。北方的植被类型是温带落叶阔叶林,而南方主要是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因为气候条件不一样造成的。
  教师:形成北方和南方在河流流量、植被类型方面的差异主要都是因为什么?
  学生讨论形成答案:气候。
  教师总结:形成南方和北方自然差异的主导因素应当归结为气候的影响,看来各自然地理要素之间有着密切的联系。
  教师承转:区域和区域之间存在着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另外由于我国地域辽阔,在同一个区域内也存在着自然地理要素的差异。
  引导学生作以下对比,并说出它们的差异:
  北方地区:
  北京与哈尔滨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教材图北方温带落叶阔叶林与东北林海雪原;
  南方地区:
  武汉与广州气温曲线和降水量柱状图;教材图南方亚热带常绿阔叶林与海南岛热带风光
  教师:从图中我们可以看出,哈尔滨和北京的气候条件也有所不同。同属北方地区的东北地区与华北平原在自然景观上有显著的差异,即使是在同一区域——北方地区,自然条件仍存在巨大差异。同理,我们可以看出同属南方地区的武汉和广州的气候条件也有差异,从图中反映出的海南岛与长江流域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的景观也有明显的不同。
  教师:总结活动1和2 ,北方和南方除了在地形、气候、河流流量、植被类型上等方面有差异以外,你还能举出在自然地理要素方面的差异吗?
  【小组合作讨论】:
学生分小组讨论,自由发言
  最后教师归纳总结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在自然地理要素方面的差异。
设问导入: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人们,在生产方式、生活习惯、文化传统等方面是否也有很大差异呢?
  板书:二、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
  教师:北方与南方的人文差异具体表现在那些方面呢?
  引导学生观察教材图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和南方农村生活景观
小组讨论完成下列表格的前两栏“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
?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主要形成原因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 ? ?
主要农作物 ? ? ?
作物熟制 ? ? ?
传统运输方式 ? ? ?
传统民居 ? ? ?
其他不同 ? ? ?
  学生回答所填内容
  教师:除了书中的举例,你还能说出北方人和南方人有哪些生活和文化等方面的特征?也就是表格中“其他不同”一栏你是怎么填的?
  学生:生活主食方面,北方吃面,南方吃米;运动项目;重要经济林木;……
  教师给予高度表扬
  学生阅读教材提供的阅读材料“北方地区和南方地区的文化差异”
  教师:应该指出的是,随着社会生产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南北方人民传统的生活习惯已经逐渐趋同。过去人们常用“南船北马”来形容南北方主要交通工具的差异,但现在这种差别越来越小,城市生活尤其如此。
  教师:观察教材图北方农村生活景观和南方农村生活景观,北方和南方农村生活景观差异产生的原因是什么?
  学生小组讨论回答,完成表格“主要形成原因”一栏,教师纠正、引导。
  教师总结:北方和南方人文地理特征的差异主要受到自然环境的影响。例如就土地利用类型来说北方是旱地,而南方是水田,这是因为北方地区与南方地区相比,北方地区降水量较少,河流流量也小,水资源相对较为短缺,所以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以旱地为主;相反,南方地区的农业生产主要以水田为主。正所谓“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看来不同区域的人文活动与当地自然条件有着密切的联系,这是人地关系协调发展思想的极好体现。
  学生小组合作完成教材提供的南北方人文差异的活动,教师点评。
 【课堂小结】
 教师小结全课
【当堂检测】
1、南方地区和北方地区对比
北方地区 南方地区 影响因素
气温
降水
河流流量
典型植被
农耕制度 土地利用类型
主要农作物
作物熟制
传统运输方式
传统民居
传统运动
2、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1)此图为我国的__________地区
(2)填出图中字母所代表的地形名称:
A._____ ____ B._____ _____
C.__________ D.________ __
(3)填出图中字母所表示的省级行政区名称:
①______ ____ ②__________
③__________ ④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