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资料来自于资源最齐全的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第15章 生命活动的调节
第2节 人体对信息的感知(二)
学习目标:
1、概述视觉的形成过程,描述近视与远视的形成与矫正的方法。
2、培养学生探究活动的实践能力和热爱科学,进行科学研究的思想情感。
学习重点 视觉的形成过程
学习难点 探究近视形成的原因
学习过程:
学前预备 在模拟眼球的成像过程的实验中,当蜡烛与白纸板处于适当位置时,纸板上出现清晰的 。该实验中,白纸板相当于眼球中的 ,透镜相当于眼球中的 。
(三)视觉的形成过程
读图“视觉的形成示意图”及课文了解视觉的形成过程
1、外界物体反射的光线经过 ,由 进入眼球的内部,再经
过 等的折射作用,最终落在 上形成物像。物像刺激
了 上的感光细胞,使感光细胞产生了与 有关的信息,这些信息经过 传导到大脑皮质的 中枢,人就形成了视觉。(注意:物像在 形成;视觉在 形成。)
2、根据视觉的形成过程,只有外界物体所形成的物像恰好落在 ,人体才能形成一个清晰的视觉。
(四)探究近视形成的原因与矫正
学法建议
与同学一起合作探讨下面的问题
1、将凸透镜放在蜡烛和白纸板之间,调整透镜、蜡烛和白纸板之间的距离,直至在白纸板上出现一个清晰的物像。
2、固定蜡烛和白纸板的位置,把透镜换成一个凸度稍大的凸透镜,这时白纸板上的物像会变得 ,再向左移动白纸板,直至白纸板上再次出现一个清晰的物像,说明透镜的凸度增大后,清晰的物像出现在原来位置的 方。根据此道理如果平时没有良好的用眼习惯,会导致眼球的 凸度过大或眼球的前后径过 ,远处物体形成的物像落在视网膜的 方,造成视网膜上的物像比较模糊,人就看不清远处的物体,形成近视。
3、想一想近视眼可以用什么方法进行矫正的呢?
4、据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最新数据表明,我国小学生近视眼发病率为22.78%,中学生为55.22%,高中生为70.34%。更令人震惊的是,有份调查报告称,国内因高度近视致盲者已达30多万人。因此儿童及青少年近视的防治越来越为学生、家长及社会所关注。为了预防近视的形成,我们应该注意做到“三要”和“四不看”,三要即、读写姿势要 ,眼与书的距离约33厘米。、看书一小时后休息,要 几分钟。 ③、要坚持认真做 操 。四不看即①、不在直射 下看书。 ②、不在光暗的地方看书。 ③、不在躺卧时看书。④、不在走路时看书
随堂反馈:
1、视网膜上感光细胞的作用是 ( )
A、形成视觉 B、产生神经冲动 C、调节眼球 D、形成清晰的物像
2、视觉模糊不清的原因是 ( )
A、近视 B、远视 C、内容物不能透过光线 D、视网膜上的物像不清晰
3、在视觉形成过程中,形成图像和形成视觉的部位分别是 ( )
A、视网膜、视网膜 B、大脑皮层、大脑皮层
C、视网膜、大脑皮层 D、大脑皮层、视网膜
4、物体在眼中成像与照相机的原理相似,眼睛的哪一部分结构相当于照相机的胶卷 ( )
A、角膜 B、晶状体 C、虹膜 D、视网膜
5、在视觉形成过程中, 上的感光细胞受到光线的刺激会产生与视觉形成有关的神经冲动,这些神经冲动要通过 传导到大脑皮质中的 形成视觉。
6、青少年长时间近距离看书写字,会使睫状体内的平滑肌持收缩,
的凸度增大,失去调节的灵活性,造成假性近视,因此要注意用眼卫生。
7、来自远方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球的折光系统后,情况如右图所示,则该同学患有 ,要矫正他的视力,应该配戴 透镜制成的眼镜。
拓展延伸:
1、在人眼视网膜上所成的物像是( )
A、倒立的缩小的实像 B、正立的缩小的虚像
C、倒立的放大的虚像 D、正立的放大的实像
2、视觉的形成和照相机的原理是一样的,请你根据眼睛的结构特点完成下列连线
眼睛的结构 照相机的结构
A、晶状体 a、外壳
B、视网膜 b、透镜
C、瞳孔 c、底片
D、眼睑 d、光圈
21世纪教育网 -- 中国最大型、最专业的中小学教育资源门户网站。 版权所有@21世纪教育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