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 邓稼先 (共18+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下册语文课件:1 邓稼先 (共18+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70.8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6 10:47:22

文档简介

课件19张PPT。课前提问 1964年10月16日,中国在新疆罗布泊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 1967年6月17日在新疆罗布泊,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从爆炸第一颗原子弹到爆炸第一颗氢弹,中国只用了2年零8个月的时间,其速度是世界上最快的。邓稼先(1924-1986)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作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两弹一星”之父杨振宁1、邓稼先作者简介杨振宁,诺贝尔奖获得者,物理学家,曾三次救邓稼先,与邓稼先有着50年的友谊。第一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
1、积累文中重点词语。
2、梳理文章结构,理解文章的具体内容。
3、掌握对比写作手法及作用。(中考考点)自学指导一(5分钟) 快速浏览课文,思考以下问题。
1、圈画出生字词,找出文中的成语并理解其意思。
(重点字词:元勋 奠基 选聘 谣言)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至死不懈 鞠躬尽瘁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
2、概括六大部分每一部分的内容。
提示:速读课文,结合小标题和文中关键字句概括大意。
自学检测一(7分钟)
1、看拼音写词语。diànjī
yáoyán
yuán xūn
jū gōng jìn cuì
k? gē k? qì
jiā yù hù xiǎo
fēng máng bì lù
fù rú jiē zhī奠基
谣言
元勋
鞠躬尽瘁
可歌可泣
家喻户晓
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瘁、孺①可歌可泣
②当之无愧
③家喻户晓
④锋芒毕露
⑤截然不同
⑥鞠躬尽瘁⑦妇孺皆知
⑧层出不穷
⑨鲜为人知2、给成语与其对应的意思连线:a、指完全承受某种荣誉或称号,没有什么惭愧的。
b、各种各样的事物或现象没有间断的出现。
c、事物之间界限分明,完全不一样,形容毫无共同之处。
d、指小心谨慎,贡献出全部精力。
e、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
f、锐气、才干显露无遗。多指人好表现自己。
g、家家户户都知道,形容人所共知。
h、很少被人知道。
i、妇女和孩子都知道。3、把各部分和大意连线。(完成未连接的线)唱给邓稼先的赞歌和挽歌,同时也是一首唱给祖国的颂歌和恋歌。第一部分第二部分第三部分在近一百多年来的中国历史乃至
世界历史的背景下引出邓稼先 介绍邓稼先的生平、经历和贡献。 在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比
较中突显邓稼先的人品邓稼先的巨大贡献和严谨精神高度赞扬了邓稼先对自己所从事的
工作的坚定、执著与勇敢。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自学指导二(6分钟)把握内容:
1、朗读第一部分“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思考: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2、朗读第三部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完成下列问题。
①请概述邓稼先与奥本海默两人最本质的区别(从文中找出词语进行概括)。
②文中为什么要写到奥本海默?
(方法指导:这是一种什么手法?有什么作用?结合具体内容进行分析)
自学检测二(5分钟)1、在写邓稼先之前,为什么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
先概述我国近一百多年来的历史,是为了说明邓稼先是对中华民族从“任人宰割”到“站起来了”这一巨大转变作出巨大贡献的科学家,是对历史发展产生巨大影响的历史人物。意在突出邓稼先对中国历史的杰出贡献。
2、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奥本海默 ,而稼先 。
文章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 ,更加鲜明地突出了 。
锋芒毕露性格和为人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对比邓稼先的性格品质与奉献精神点拨运用(2分钟)对比手法
作用:对比手法,可以使相反或相对事物的特征或本质突现出来,更为鲜明、突出。对比的作用在于同时使好的显得更好,坏的显得更坏。   
示例:
第三部分运用对比的手法,奥本海默锋芒毕露,
而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的性格和为人进行对比,
更加鲜明地突出了邓稼先的性格品质与奉献精神。
有关对比手法的作用答题模式:(笔记)
运用对比的手法,通过A事物和B对比,更加鲜明
地突出A事物……特点,表达作者……的情感。课堂小结(2分钟) 本文是杨振宁教授为邓稼先先生写的回忆性文章,巧立( )个凝练的小标题,将看似形散的内容并列组合在一起,结构奇特。通过记叙邓稼先( )的一生,激发、培养我们的民族自豪感和为祖国繁荣昌盛而献身的精神。六无私奉献当堂训练(10分钟)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①邓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zhì yǒu( )。
②当初xuǎn pìn( )他们的人,钱三强和葛罗,夫斯可谓真正有知人之明。
③他在美国是一个fù rú jiē zhī( )的人物。
④“jū gōng jìn cuì(     ),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邓稼先的一生。
⑤是无数k? gē k? qì( )的英雄人物创造出来的伟大胜利。
⑥张爱萍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dāng zhī wú kuì
( )。
⑦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fēng máng bì lù( )。
⑧有一位长期以来xiǎn wéi rén zhī( )的科学家。
挚友选聘妇孺皆知鞠躬尽瘁可歌可泣当之无愧锋芒毕露鲜为人知
2、下列画线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 )
A 张将军称他为“两弹元勋”,他是当之无愧的。
B 他的事迹,如此的感人,我们觉得应该可歌可泣。
C 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
D 当时他是美国家喻户晓的人物。
3、体会下列句子的手法及作用。
我以为邓稼先如果是美国人,不可能成功地领导美国的原子弹工程;奥本海默如果是中国人,也不可能成功地领导中国的原子弹工程。
B 答:运用对比手法,客观分析了只有中国的传统文化背景才能孕育出邓稼先这样品格高尚的人物,也只有邓稼先这样的人才适应中国社会的需要,才能为民族的发展做出巨大的贡献。4、(选做题)朗读《吊古战场文》的原文及翻译,
文章引用《吊古战场文》有什么作用?
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像飘带一 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 幽暗啊悲惨凄凉,北风悲号,天日昏黄。 飞蓬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 各种飞鸟无处可栖,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就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覆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 原文:浩浩乎!平沙无垠,敻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渲染悲壮、凄凉的气氛,表现了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恶劣、艰苦,突出了他为国家而不辞辛苦的精神,赞颂邓稼先是“只手撑天空”的响当当的中国男儿;还含蓄地将研制“两弹”比作一场艰苦的战役,科学家们工作的地方就是不见硝烟的战场.板书设计 邓稼先
巨大贡献

邓稼先 ———— 奥本海默
邓稼先的性格品质和奉献精神
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
对比课件18张PPT。课前提问(2分钟)
邓稼先与奥本海默最本质的区别在于 ,奥本海默 ,而稼先 。
文章将邓稼先与奥本海默进行 ,更加鲜明地突出了 。
锋芒毕露性格和为人忠厚平实,真诚坦白对比邓稼先的性格品质与奉献精神杨振宁1、邓稼先第二课时 学习目标(1分钟)1、揣摩文中关键语句,分析邓稼先的人物形象。
(中考考点)
2、体会文中排比、对比、引用等修辞手法的运用和多变的句式特点。

自学指导一(6分钟)结合全文分析邓稼先是个什么样的人。
示例:他是一个卓越的科学家,对祖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例如文中他先后研究出了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

自学检测一(6分钟)功勋卓著
贡献之大天下兴亡
匹夫有责
报效祖国鞠躬尽瘁
死而后已结合课文说说邓稼先是个怎样的人。没有私心勇敢、
公正无私朴实、强烈的
民族自尊心执着追求
无私奉献
责任心强邓稼先是一个忠厚朴实、真诚坦白、没有私心、有严谨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感、高超的技术、对工作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热爱祖国的人。1、他是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的人。
2、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3、邓稼先是中国共产党的理想党员。点拨运用(2分钟)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1、结合人物身份分析。
2、结合具体事件/情节分析。
如第三部分中7、8段中所写的事迹中我们可以看出,他对事业的执着,他的勇敢,他的无私无畏。
3、结合具体人物描写方法分析。
A、直接描写(语言、动作、心理、外貌、神态等)
B、间接描写:化用文中对人物评价的词句。
如第三部分第5段中对邓稼先评价的词句,“他忠厚朴实,诚真坦白,他从不骄人,没有小心眼,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性格。”
自学指导二(5分钟) 1、课文第五部分结尾处引用儿时学到的“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2、下面这段话哪些是长句哪些是短句?总结这段文字的句式特点?
①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的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自卫武器引导道理世界先进水平。②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③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自学检测二(5分钟)1、下列没有运用修辞手法的一项是( )。
A.“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正好准确地描述了他的一生。
B.奥本海默是一个拔尖的人物,锋芒毕露。邓稼先则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
C.他在留学的两年期间我们曾住同屋。50年的友谊,亲如兄弟。
D.“粗估”参数的时候,要有物理直觉;昼夜不断地计算时,要有数学见地;决定方案时,要有勇进的胆识,又要有稳健的判断。对比排比引用C 2、课文第五部分结尾处引用 “五四时代的一首歌”,表达了怎样的情感?
答:引用“五四时代的一首歌”作为邓稼先一生的写照,并与第一部分相呼应,把邓稼先的贡献置于一百多年来的历史背景中,展现了邓稼先远大的志向、无私奉献的精神,突出他对中华民族贡献之大,表达作者对邓稼先的高度评价和赞美之情。
3、下面这段话哪些是长句哪些是短句?总结这段文字的句式特点?
①这以后的28年间,邓稼先始终站在中国原子武器设计制造和研究的第一线,领导许多学者和技术人员,成功的设计了中国原子弹和氢弹,把中华民族自卫武器引导道理世界先进水平。②1964年10月16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原子弹。③1967年6月17日中国爆炸了第一颗氢弹。……
①句是长句, ② ③句是短句。
句式多变,有时句式整齐,有时长句和短句交错使用形成一种交错美。
长短句对表达情感的作用:
长句便于表达较复杂严密的意思;短句显得活泼,节奏明快。结合起来用,有一种特殊的表达效果。
课堂小结(1分钟)1、邓稼先是一个忠厚朴实、_________、没有私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高超的技术、对工作尽职尽责、无私奉献、热爱祖国的人。真诚坦白有严谨的工作态度高度的责任感2、《邓稼先》一文写法很奇特,“奇”在句式颇具特色:(
有时句式整齐,有时长句和短句交错使用)。当堂训练(10分钟)阅读第五部分“我不能走”,回答下列问题:
1、本部分主要叙述了邓稼先的一件什么事?表现邓稼先什么精神?
2、标题“我不能走”有什么作用?
一次实验出现意外,邓稼先坚持不愿离开。表现了他献身国防,无私奉献的精神。“我不能走” 运用人物语言,彰显人物性格,表现了表现邓稼先坚守工作岗位,不畏艰险的奉献精神。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和为广大人民的利益而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选择的人生道路。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由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总写出了邓稼先的伟大之处。3、课文最后一段写道:“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和品质。”结合课文,说说你对这段话的理解。4、(选做题)拓展延伸—缅怀邓稼先。
2004年感动中国给任长霞的颁奖词:她是中原大地上的一个女英雄(起句议论,给人物高度评价)。扫恶打黑,除暴安良,她铁面无私;嘘寒问暖,扶危济困,她柔肠百转(概述其事迹)。十里长街,白花胜雪,挽嶂如云,那是流动在百姓心中的丰碑(侧面烘托其人格)!一个弱女子能赢得百姓的爱戴,是因为,在她的心里有对百性最虔诚的尊重(议论抒情揭示其精神实质)!
如果你是感动中国的评委,请仿照以上格式,为邓稼先拟写一个颁奖词。示例:
他,一位具有中国农民朴实气质的人,一位鲜为人知的科学家,一位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英雄;他开拓了中华民族核武器事业,让中华民族摆脱了任人宰割的危机。升腾在空中蘑菇云,是他奉献一生的回报,是他多少不眠之夜的成果。他,邓稼先,我国国防事业上一座不朽的丰碑!
国难当前,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面对重重困难,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站在选择面前,他毫不犹豫,原以身许国。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却又在众人面前不动声色,默默无闻。他,是忠义之大者!复习与预习复习
熟记对比手法的作用
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
预习第2课《说和做》
学唱歌曲《七子之歌——澳门》板书设计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
勇敢无畏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热爱祖国
报效祖国崇高的爱国情怀,是我们永恒的骄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