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 邓稼先:31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下册课件:1 邓稼先:31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6 10:54:45

文档简介

课件31张PPT。 氢弹和原子弹的成功爆破,标志着我国的军事实力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洗刷了中国一百多年来被压迫、被殖民的屈辱历史。氢弹、原子弹与后来的人造地球卫星。合称“两弹一星”。1999年9月18日,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五十周年之际,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隆重表彰为我国“两弹一星”事业作出突出贡献的23位科技专家,并授予他们“两弹一星”“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追授王淦(gàn)昌、邓稼先、赵九章、姚桐斌、钱骥、钱三强、郭永怀“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 今天,咱们就来了解一下其中的一位民族英雄,他的名字就叫:邓稼先“两弹一星”邓稼先—杨振宁“两弹一星”元勋 本文是一篇回忆性散文,又是一篇典范的人物传记。
人物传记是记录人物生平的文字,它往往通过一些特殊事件来刻画人物的特殊贡献、精神品质和高尚情操。人物传记杨振宁,美籍华人,物理学家。1922年出生于安徽省合肥市,1942年毕业于西南联大物理系,1945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深造,1948年获博士学位。
1957年与李政道一起获得了诺贝尔物理学奖。他是最早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的华人之一。关于杨振宁关于邓稼先 邓稼先(1924—1986),我国研制和发展核武器的重要技术领导人,为我国成功研制原子弹、氢弹和新型核武器做出了重大贡献。1999年党中央、国务院、中央军委给他追授了“两弹一星”功勋奖章。五十年的友谊他们是
同乡、同学
情同手足的好朋友
一个获诺贝尔奖
蜚声世界半世纪
一个为国造核弹
隐姓埋名28载杨振宁and邓稼先元勋 奠基 选聘 谣言 背诵 昼夜 昆仑 挚友 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至死不懈 鞠躬尽瘁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锋芒毕露 妇孺皆知xūndiànpìnyáosòngzhòukūnzhìqìxiǎnxiècuìkuìlùrú课后字词可歌可泣:值得歌颂,使人感动得流泪。
鲜为人知:很少被人知道。
当之无愧:承当得起,不愧这个称号。
锋芒毕露:比喻锐气和才干全部显露出来。
家喻户晓:每家每户都懂得。
妇孺皆知:妇女儿童都知道。
马革裹尸:用马皮包裹尸体,指军人战死于战场。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指贡献出全部的力量。 词语解释可歌可泣 鲜为人知 妇孺皆知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当之无愧
家喻户晓 截然不同 锋芒毕露
知人之明 层出不穷 马革裹尸成语积累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概括六个部分的大意。第一部分在近一百年来的中国历史乃至世界历史的背景中推出邓稼先。第二部分简单介绍邓稼先生平经历和贡献,肯定邓稼先“‘两弹’元勋”的地位,赞扬邓稼先“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光辉一生。第三部分在同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的对比中来写邓稼先。 第四部分第五部分第六部分写作者得到的消息,中国的原子弹工程没有任何外国人参加,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因而感情受到极大震荡,一时热泪盈眶。写在极端困难的条件下,邓稼先所表现出来的超凡的创造才能与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献身精神。引述作者写给邓稼先夫人的电报、书信中的几段话,总评邓稼先,总结全文。整体感知朗读课文,概括六个部分的大意。4.在阅读全文后留下更为深刻的印象.说说本文使用的小标题有什么作用(好处)?1.便于从多个角度展示材料、表达主题,使行文条理清楚;2.能吸引读者;便于读者在通读全文前对文章有概括性的了解;3.便于读者在阅读过程中更快更准确地理解文章内容并了解写作意图;整体感知 1、第一部分写邓稼先为什么先从中国一百多年的屈辱史写起? ?先概述我国一百年的历史——从“任人宰割”到“站立起来了”?用这样的事实更能说明邓稼先对中华民族的巨大贡献提供,?更能凸显人物的奉献精神。课文精讲课文精讲 2、说说为什么把邓稼先与奥本海默对比着写,并说说邓稼先的性格特点。?把…和…进行对比?突出地说明(表现)了…?体现了作者…情感对比突出奥本海默
拔尖人物
锋芒毕露邓稼先
真诚坦白
从不骄人?把奥本海默和邓稼先进行对比?突出地表现了邓稼先优秀的品质和无私的奉献精神?表现了作者对邓稼先的赞扬之情课文精讲 3.为什么说“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 (用文中的话回答)?邓稼先“是一个最不要引人注目的人物”?邓稼先“忠厚平实、真诚坦白、从不骄人”?邓稼先“没有小心眼儿,一生喜欢‘纯’字所代表的品格”?邓稼先“最有中国农民的朴实气质”课文精讲 4、第四部分并不是直接写邓稼先光辉事迹的,可否去掉,为什么? 不可以。?第四部分重点说了中国原子弹工程完全是自力更生搞出来的?侧面表现出邓稼先的贡献之大,体现他严谨务实的品质课文精讲 5、朗读《吊古战场文》的原文,说说它的意思,你觉得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浩浩乎!平沙无垠,敻(xiòng)不见人。河水萦带,群山纠纷。黯兮惨悴,风悲日曛。蓬断草枯,凛若霜晨。鸟飞不下,兽铤亡群,亭长告余曰:“此古战场也!常覆三军。往往鬼哭,天阴则闻!”课文精讲 5、朗读《吊古战场文》的原文,说说它的意思,你觉得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 广大呀,广大呀!空旷的沙漠无边无际,辽阔的荒漠不见人烟。河水象飘带一 样弯曲流动。群山像犬牙一样交错在一起。 幽暗啊悲惨凄凉,北风悲号,天日昏黄。 飞蓬折断,百草枯死,寒冷得如霜冻的早晨。 各种飞鸟无处可栖,课文精讲 5、朗读《吊古战场文》的原文,说说它的意思,你觉得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在天上乱窜,许多怪兽争斗激烈,失群狂奔。亭长告诉我说:“这就是古战场啊!常常有失败的一方全军都覆没在这里,时常能听到鬼哭的声音,每逢天阴的时候,就会听得更加清楚。”课文精讲 5、朗读《吊古战场文》的原文,说说它的意思,你觉得它在文章中有什么作用?环境描写的作用:通过对…环境的描写?渲染了…的氛围?烘托了 …(人物)…的心情(精神、品质)通过对邓稼先工作环境的描写?突出环境的艰苦,渲染了悲壮的氛围?烘托了邓稼先执着坚定、为国奉献的高贵的精神品质课文精讲 6、理解“‘粗估’参数的时候… 又要有稳健的判断。”这句话在文中的作用。 运用排比句式,?加强语气、使句子富有节奏?强烈表达了作者对邓稼先具有物理的直觉、数学的见地、勇进的胆识和稳健的判断的品质的高度赞扬和敬佩之情。课文精讲 7、朗读《中国男儿歌》,想想作者为何要引用这首歌,为什么建议采用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中国男儿 中国男儿
要将只手撑天空
长江大河 亚洲之东 峨峨昆仑
古今多少奇丈夫
碎首黄尘 燕然勒功
至今热血犹殷红课文精讲 7、朗读《中国男儿歌》,想想作者为何要引用这首歌,为什么建议采用这首歌作为背景音乐?原因
1、因为这首歌表达了当年中华优秀儿女热爱祖国、振兴民族的奋斗献身精神;
2、将它作为邓稼先的写照,更能突出邓稼先五四奉献的精神。课文精讲 8、“如果稼先再次选择他的人生的话,他仍会走他已走过的道路。这是他的性格与品质。”试说说你对这两句话的理解。 ?为中华民族的崛起,为广大人民的利益,奉献自己的一生,这是邓稼先的人生。走这样的人生道路,是邓稼先的性格与品质决定的。?所以作者说,如果邓稼先再次选择人生,还会这么走。?这两句话是对邓稼先性格和品质的高度赞扬。人物形象 这篇文章歌颂了邓稼先忠厚谦虚、真诚朴实的思想品格以及为了中华民族的崛起,身负重任,身先士卒,不怕牺牲的奉献精神。 文章主旨
邓稼先曾被追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请你为他写一段颁奖词。赞扬邓稼先 (邓稼先)当大漠的苍茫点缀了蘑菇云的硝烟,当五星红旗升起在联合国的上空。是他,长空铸剑,吼出雄师的愤怒;是他,以身许国,写下山河的颂歌。殷红热血,精忠报国,他是共和国忠诚的奠基人;鞠躬尽瘁,死而后已,他是中华民族不倒的脊梁。赞扬邓稼先 (邓稼先)国难当前,方显英雄本色!为了一个坚定的信念,他面对重重困难,无所畏惧,勇往直前。站在选择面前,他毫不犹豫,愿以身许国,因为他心中怀有梅风傲骨,是龙的传人,这是不可动摇的内心、血液。为国家奉献出自己的一切,却又在众人面前不动声色,默默无闻。他,是忠义之大者。 赞扬邓稼先 鞠躬尽瘁,死而后已:邓稼先为了祖国,他默默无闻,隐姓埋名31年,壮大的蘑菇云见证了他的伟大,他使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就算在临死前,他也面不改色,始终想着祖国,他是真正的中国男儿。大哉邓稼先。赞扬邓稼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