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课件(共2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2020年春人教部编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第9课《阿长与〈山海经〉》课件(共2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6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6 11:05:35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课件28张PPT。9 阿长与《山海经》鲁迅导入新课 有文化有教养的父母,自然有他们独特的教育孩子的方法,但这并不意味着没有文化的父母就不会教育孩子,只不过他们教育孩子的方式与有文化的父母教育孩子的方式和目的有所不同。今天,我们在鲁迅的《阿长与〈山海经〉》去看看作为佣人的阿长是怎么教育孩子的。初读感知1、自读课文,作者写了阿长哪些事情,重点写的又是什么? 首先写长妈妈的缺点:包括称呼的由来、外貌特点和一些坏的习惯。如写她喜欢“切切察察”、喜欢“告状”、睡觉爱摆“大”字等;还包括长妈妈的许多规矩。比如元旦、除夕吃福橘、人死了要说“老掉了”等,这些规矩让“我”生厌;其次写了长妈妈为“我”买《山海经》的事,而且叙述得很详细,是课文记叙的重点。2、根据整理的这些事情,归纳阿长的性格特点。切切察察吃福橘“长毛”故事摆大字讲道理买《山海经》饶舌多事不拘小节迷信善良关心爱护关心爱护无知纯朴初读感知2、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第一第二第三介绍阿长名字的由来.阿长的坏习惯和规矩以及给
“我”讲长毛的故事。给“我”买《三海经》第四“我”对长妈妈的怀念初读感知走近作者 鲁迅(1881-1936),原名周树人,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中国现代文学的奠基人。他的作品有小说集《呐喊》、《彷徨》、《故事新编》,散文集《朝花夕拾》,散文诗集《野草》,杂文集《坟》、《二心集》、《且介亭文集》、《而已集》等。知识链接 《山海经》是我国第一部描述山川、物产、风俗、民情的大型地理著作,又是我国古代第一部神话传说的大汇编。全书共十八篇,分为《山经》和《海经》两个部分。写作背景 1926年3月18日,北洋军阀政府枪杀进步学生,鲁迅受反动政府通缉,不得不到厦门大学任教。后又因受守旧势力的排挤,作者不愿意想到目前,只能借回忆少年生活写点文章聊以自慰。于是写出了回忆散文集《朝花夕拾》(共十篇散文)。本文是《朝花夕拾》的第二篇:回忆自己童年时期与家里女工阿长相处的一段生活。发表于1926年3月25日《莽原》半月刊第一卷第一期上。预习检测1、给下面蓝色字注音。
骇破胆( hài ) 孤孀( shuāng ) 惶急( huáng )
震悚( sǒng ) 掳走( lǔ ) 诘问( jié )
霹雳(pī lì ) 渴慕( mù ) 珠玑( jī )
疏懒( shū ) 惧惮( dàn ) 炙疮疤( zhìchuāng )
颈( jǐng ) 规矩( jǔ ) 郝懿行( yì ) 针灸( jiǔ )
倘使( tǎng ) 投掷( zhì ) 和蔼( ǎi )2、根据语境,解释下面词语。
惶急:恐惧着急。
诘问:追问,责问。
辟头:开头。
惧惮:害怕,畏惧。
渴慕:迫切地羡慕,文中有想得到的意思。渴:迫切地。
疮疤:疮好了留下的疤,常比喻痛处、短处或隐私。预习检测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情有可原:从情理上可以原谅。
霹雳:云和地面之间发生的一种强烈雷电现象。这里指作者受到了极大的震撼。
面如土色:脸色像泥土一样,形容极端惊恐。
深不可测:深得难以测量。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预习检测深层探究1、根据文章内容,现清作者的感情线索。憎恶讨厌不耐烦空前敬意敬意淡薄敬意消失新的敬意感激不尽 交待阿长名字的由来,说明阿长没有名字,她的名字是别人走后留下来的,因家里人懒得再为她改名,就叫她“阿长”了,由此可见,阿长社会地位之低下。2、为什么文章一开始要交待“阿长”名字的由来?深层探究 首先,作者写了阿长的坏习惯和坏规矩,这些习惯和规矩却能体现出了阿长质朴、善良、热心和关心、爱护孩子的性格,正因为这些性格才有了后来为“我”买《山海经》这件事。这是为后文做铺垫;其次,这些事情可以使阿长的形象更加丰满,充满生活气息。最后,由“不满”,到“敬意和怀念”,故事情节一波三折,收到了欲扬先抑的效果。3、作者写阿长的缺点有什么作用?深层探究4、阿长为什么要为“我”买《山海经》?用自己的话说说事情的缘由。起因经过结果“我”曾在远房的叔祖那里看到过《山海经》阿长向“我”问《山海经》的事,并给“我”买来了《山海经》“我”深受感动,从而不由得对长妈妈产生了新的敬意。深层探究 5、对于买《山海经》一事,除了阿长外,作者还写了哪些人?他们对这事的态度怎么样?深层探究远房叔祖找疏懒父母不买不正经 6、作者为什么要写这些人物?深层探究 对比。通过父母及叔祖的表现与阿长的行为进行对比,作为读书人的父母和叔祖都没有为“我”买来《山海经》,因为他们认为不必要,特别是父母,认为这是不正经的书,而只有阿长认为满足孩子的好奇心重要,这一对比就突出了封建教育对人的思想的束缚有多深。 我的表情是震惊。文中用了“一个霹雳”和“震悚”写出了“我”十分震惊的心理,“我”没有料到长妈妈会帮我买《山海经》,也表现了“我”得到绘图《山海经》欣喜之态。 7、当阿长给“我”买来《山海经》时,我是怎样一种表情?为什么会有这种表情?深层探究 表面上指阿长做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还有另一个意思:阿长的行为才是对孩子真正的关心和爱,这是给以封建文化作说辞的卫道士们的一记响亮的耳光。8、作者说阿长“确有伟大的神力。”这“伟大的神力”指什么?深层探究 因为这四本书是“我”最想得到的书,也是“我”最认为不可能得到却意外得到的书。这四本书虽然很粗拙,但当时给了“我”非常大的震惊,让“我”产生感激和“新的敬意”。 9、作者为什么说“这四本书,乃是我最初得到,最为心爱的宝书”?深层探究10、文章结尾使用了什么表达方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思想感情? 文章结尾采用直接抒情的方法,抒发了作者对长妈妈深切怀念之情。 “仁厚黑暗的地母呵,愿在你怀里永安她的魂灵!”这正是作者深沉怀念的真实写照。这是卒章显志的写法。深层探究语言特色 从整体说来,本文诙谐而富有情趣,但又不失深沉庄重。“切切察察”的神态,睡相的描写,吃福橘日长妈妈的紧张心情,“长毛”的故事等,读后令人捧腹开怀,忍俊不禁。可是,当长 妈妈为“我”买回《山海经》后,作者的感情变得深沉庄重,深切怀念之情流露于字里行间,这种色彩的变化,使得作者对长妈妈的感情表达得更加真实感人。课堂小结 阿长的关心是出自本心的,不经意的。一本粗劣的《山海经》却让“我”终身感激不尽, 作者感激的不只是长妈妈送“我”的那本书,而是长妈妈送“我”的那份情。其实,在生活中,有很多的关心也是父母不经意间的,但我们是否应该牢记在心呢?答案是肯定的,这就叫感恩!巩固提升1、经下面蓝色字注音,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和ǎi( 蔼 ) 针jiǔ ( 灸 )
tǎng ( 倘 )使 huáng( 惶 )急
震悚( sǒng ) 惧惮( dàn )
骇破胆(hài ) 投掷(zhì )
2、根据文章意思,解释下面句子中蓝色词语。
(1)一面又在渴慕着绘图的《山海经》了。
(渴慕:迫切地羡慕,文中有想得到的意思。 )
(2)我似乎遇着了一个霹雳,全体都震悚起来。
(震悚:身体因恐惧或过度兴奋而颤动。)
(3)那时就极严重地诘问,而且当面叫她阿长。
(诘问:追问,责问。)
(4)从此对于她就有了特别的敬意,似乎实在深不可测(深不可测:比喻对人或事物的情况捉摸不透。)巩固提升3、下面句子空格处应填词语恰当的一组是( C )
(1)这种敬意,虽然也逐渐 起来,但完全 ,大概是在知道她谋害了我的隐鼠之后。
(2)这 使我发生新的敬意了,别人不肯做,或不能做的事,她 能够做成功。她确有伟大的神力。
A. 淡薄 消亡 又 也 B. 冷淡 消失 就 却
C. 淡薄 消失 又 却 D. 冷淡 消亡 就 也巩固提升拓展延伸 每个人都有与众不同的童年。也许,你的童年是精彩的,但也许,你的童年是苦涩的,但不管是哪一种,你的童年中一定有你难忘的记忆。你可以把这一段让你终身难忘的童年记忆写成一篇小作文,和同学交流。尽可能写得真实、生动、传神。课后板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