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年级语文《木兰诗》第一课时教学案
编制人:
编制日期:
使用日期:
审核签字:
学习目标
1、识记文学常识{选自、作者(姓名、朝代)}
2、能正确流利朗读课文
3、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重难点
1、识记文学常识{选自、作者(姓名、朝代)}
3、通过朗读、复述等方式,整体把握诗歌内容。
评价方式
集分宝
教具
幻灯片
课前两分钟诵读
出声朗读《木兰诗》,熟悉文章内容。
一分钟安全教育
1、楼梯单对右侧行走,不跑不跳,不爬窗台。
2、睡觉时,头要冲栏杆一边,以防坠床受伤。
3、集体活动时站队前往,不推搡。
教学环节
问题与活动
规则与评价
导
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女英雄都有谁?
穆桂英、梁红玉、红娘子
认真倾听、进行抢答,每成功展示一次加一个评价
学作展点
学、测:走进作者
记忆文学常识并引导学生完成任务单一
1《木兰诗》又叫《木兰辞》,选自宋朝郭茂倩编的《乐府诗集》,郭茂倩,北宋晚期学者。
《木兰诗》和《孔雀东南飞》一起被称为我国诗歌史上的乐府“双璧”
2“乐府诗”——继《诗经》《楚词》之后,在汉魏六朝文学史上出现一种能够配乐歌唱的新诗体。 “乐府”本是官署的名称,负责制谱度曲,训练乐工,采辑诗歌民谣,以供朝廷祭祀宴享时演唱,并可以观察风土人情,考查政治得失。
学展:
朗读课文
1、自读课文,标注生字词。
2、听课文朗读,对生字进行注音。
3、师友组互读(每人一段交替读,听读同学进行纠错。)
4、学友展读后全班齐读。
概括文意
文章主要为我们展现了几个故事情节?可以用“木兰_________”句式概括每节内容,横线上限填四个字。) 你能据此复述这个故事吗?
师友组交流后展示
木兰停机叹息、代父从军、奔赴战场、征战沙场、还朝辞官、亲人团聚、讴歌英雄点:本文写了什么故事? 人+事
1、完成任务单任务一
2、 对子组互判并改错
全对小组加两个评价
据教师要求进行多种方式朗读
完成黑板的预习检测
(每组4号进行抢答)
展示,1、2号+2分。3/4号+4分。重要质疑和补充+2
测
作业单检测。
总结与反思:
板书设计:
木兰诗
停机叹息 代父从军
木兰 奔赴战场 征战沙场 讴歌英雄
还朝辞官 亲人团聚
七年级语文《木兰诗》第二课时教学案
编制人:
编制日期:
使用日期:
审核签字:
学习目标
1、 概括人物的形象,赏析语言。
2、了解诗中详写和略写的部分,理解这首叙事诗详略分明的特点。
3、学习木兰代父从军,保卫国家的爱国精神和美好品质
重难点
2、了解诗中详写和略写的部分,理解这首叙事诗详略分明的特点。
3、学习木兰代父从军,保卫国家的爱国精神和美好品质
评价方式
集分宝
教具
幻灯片
课前两分钟诵读
出声朗读《木兰诗》,熟悉文章内容。
一分钟安全教育
1、楼梯单对右侧行走,不跑不跳,不爬窗台。
2、睡觉时,头要冲栏杆一边,以防坠床受伤。
3、集体活动时站队前往,不推搡。
教学环节
问题与活动
规则与评价
导
温故知新(3分钟)
1填空:本文选自( )编写《 》。
2主要写了哪些故事情节?
对子组互判并改错,全对小组加两个评价
学作展点
学、展:赏析人物
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结合文章语句赏析木兰的形象,用下列句式说话:
读______段(句),我看见一个_______的木兰。
要求
1自己读课文做标注。
2师友组交流,一学友准备展示。
我心中的木兰:
读______段(句),我看见一个_______的木兰。
要求:学友展示,学师点评、总结补充,其他师友也可补充。(答对一点加一个评价)
(1)唧唧复唧唧,木兰当户织。不闻机杼声,惟闻女叹息。――勤劳孝顺。
(2)愿为市鞍马,从此替爷征。“愿”――勇敢坚毅,忠孝两全。
(3)“万里赴戎机,关山度若飞。朔气传金柝,寒光照铁衣。将军百战死,壮士十年归。”――勇英勇善战的英雄气慨。
(4)木兰不用尚书郎,愿驰千里足,送儿还故乡。――不慕荣华富贵,甘过普通百姓生活。
(5)出门看火伴,火伴皆惊忙,同行十二年,不木兰是女郎。――机智、谨慎。
学展:
内容理解
1结合全诗的各个故事情节,并说说哪些是详写,哪些是略写。本诗为什么 要如此安排详略?
要求:师友交流,若不会可向其他师友组询问。
2文中有没有你喜欢的句子,请加以赏析。修辞或描写角度赏析 )
要求:自己勾画喜欢的句子后师友组交流,学友展示 ,学师评价或补充。
点
学完本文你有何收获?
文学常识及故事情节
人物形象:勤劳孝顺 英勇善战 机智 不慕名利 爱国爱家的巾帼英雄
详略的写法
赏析优美的语句:修辞、描写
练
自己背重要语句。
师友以问答题的方式互背,看哪组积累重要语句多。(学师问,学友答)
课下作业
请你搜集古代或现代表现爱国精神的英雄事迹(不少于两例),并写出自己的感想,不少于100字。
展示,1、2号+2分。3/4号+4分。重要质疑和补充+2
展示,1、2号+2分。3/4号+4分。重要质疑和补充+2
测
默写:
1写木兰从军后艰苦的战地生活的对偶句是: , 。
2写木兰矫健雄姿的句子是: , 。
3诗中的“ , ”一句,用互文和对偶的修辞手法,十分概括地描写了战争的旷日持久,激烈悲壮。
4成语“扑朔迷离”源于木兰诗中的: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总结与反思:
板书设计:
木兰诗
停机叹息 代父从军
木兰 奔赴战场 征战沙场 讴歌英雄
还朝辞官 亲人团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