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件26张PPT。温故而知新
1、隋朝大运河概况?(三点、四段、五河)
2、隋炀帝时期为什么开通大运河?有什么影响?
3、科举制何时正式创立?意义?
第一单元 隋唐时期:繁荣与开放的时代 1.知识与能力:知道唐太宗和“贞观之治”、女皇帝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主要策略及“开元盛世”;结合史实,评价唐太宗。
2.过程与方法:利用表格归纳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治国的具体措施,比较治国方略的相似之处。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在评价历史人物的过程中,体会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的推动作用和历史人物活动的丰富性。学习目标教学重点:1.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2.唐玄宗的改革措施。
教学难点:正确评价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一、唐朝的建立1.时间:618年2.建立者:李渊(唐高祖)3.都城:长安传 位李世民(唐太宗,号贞观)完善三省六部制;
减轻刑罚轻徭薄赋;
发展农业知人善任;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严格考核官吏政绩贞观之治吸取隋亡教训,存百姓,勤于政事,虚心纳谏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人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古为镜子,可以见兴替;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
唐太宗统治时期,人才济济——房玄龄、杜如晦、魏征……吸取隋亡教训,勤于政事,重视人民的力量虚心纳谏,从善如流广纳贤才,知人善任1.唐太宗的治国思想: 大臣魏征敢于直言,前后进谏200多次。魏征死后,唐太宗痛惜失去一面可以知得失的“镜子”。广纳贤才,知人善任,时朝中人才济济,房玄龄善于谋略,杜如晦敢于决断,他们都是贞观时期著名的宰相。政治方面:完善三省六部制。审核政令执行政令起草政令2.唐太宗的治国措施:编纂法律制定法律,减省刑罚 据史书记载,贞观三年,全国判死刑的才29人,几乎达到了集权社会法制的最高标准--"刑措"即可以不用刑罚。2.唐太宗的治国措施: 进士科始于隋大业中,盛于贞观、永徽之际。缙绅虽位极人臣,不由进士者,终不为美,以至岁贡常不减八九百人……;其艰难谓之“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故有诗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2.唐太宗的治国措施:材料: 唐太宗即位之初,依据德才兼备和当时官员的职责,制定了选拔和考核官员的严格标准,即“四善”、“二十七最”、“九等”。
问:这些规定说明了什么?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2.唐太宗的治国措施:材料:(经过唐太宗一段统治后)天下大稔(粮食丰收),流散者咸(都)归乡里,米斗不过三四钱,终岁断死刑才二十九人。……皆外户不闭,行旅不赍粮,取给于道路焉。 ——《资治通鉴·唐纪》 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增强,文教昌盛,历史上称之为“贞观之治”。3.唐太宗的治国效果:三、女皇武则天 武则天,唐高宗(李世民之子)的皇后,掌握大权,先后废掉自己的两个儿子中宗(李显)和睿宗(李旦),690年自立为帝,称圣神皇帝,国号周;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郭沫若称赞她:“政启开元,治宏贞观”。完善三省六部制;
减轻刑罚轻徭薄赋;
发展农业知人善任;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严格考核官吏政绩贞观之治吸取隋亡教训,存百姓,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广开言路,
爱惜人才任用酷吏打击敌对官僚贵族减轻人民负担;
鼓励发展农业完善科举制
(创立殿试)贞观遗风武则天时期重用的人才有:大力发展科举制,首创立殿试。四、“开元盛世” 唐玄宗(又称唐明皇,712年~ 756年在位)是武则天的孙子,不仅多才多艺,治理国家也很有能力。即位后,稳定政局,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在贤相姚崇、宋璟的辅佐下,实行了一系列改革。完善三省六部制;
减轻刑罚轻徭薄赋;
发展农业知人善任;
增加科举考试科目,
严格考核官吏政绩贞观之治吸取隋亡教训,存百姓,勤于政事,虚心纳谏广开言路,
爱惜人才任用酷吏打击敌对官僚贵族减轻人民负担;
鼓励发展农业完善科举制
(创立殿试)贞观遗风整顿吏治,
裁减冗员发展经济;
改革税制重用贤能
注重文教开元盛世 唐玄宗在位前期,年号为“开元”,当时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的国力达到前所未有的强大,进入了鼎盛时期,历史上称为“开元盛世”。
诗歌鉴赏忆 昔
唐 杜甫
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狼,远行不劳吉日出。
……说一说:诗中描绘了开元时期什么样的情景? 唐朝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些治世局面的出现有何共同原因?A.国家统一和社会稳定是盛世出现的前提和基础。
B.政治清明和政策稳定是盛世局面的保证。(如:制度的创新、开明的民族政策、开放的外交政策等。)
C.人民群众的辛勤劳动。
D.统治者的勤政爱民、励精图治。本课小结 1.“政启开元,治宏贞观”是对唐朝哪位皇帝的称赞( )
A.唐高祖???B.武则天???C.唐太宗???D.唐玄宗
2.武则天时期,科举考试中新增加的科目是( )
A.文科????B.武科????C.进土科???D.殿试
3.人们对武则天功过评说不一,史学家认为应基本肯定,最主要的原因是( )
A.是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B.改国号为周
C.不拘一格选拔人才
D.在位期间社会经济得以持续发展BDD随堂检测4.历史上把唐太宗统治时期称为( )
A.贞观之治 B.开元盛世
C.开皇之治 D.光武中兴
5.唐朝的全盛时期是( )
A.唐太宗时期 B.武则天时期
C.唐玄宗前期 D.唐玄宗后期AC 6.在我国古代历史上,曾多次出现政治清明,经济繁荣,国力强盛的治世局面,如隋朝的“开皇之治”,唐朝的“贞观之治”和“开元盛世”等。从这些治世局面出现的原因中我们得到的启示有( )
①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稳定是发展经济的必要条件
②统治者的励精图治是盛世局面出现的政治保证
③国内各地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对社会发展起着重要作用
④劳动人民的辛勤劳动直接推动了社会经济发展A.①③④B.①②④C.①②③④D.①②③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