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和真菌分布的学习教学设计
设计思路:
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发挥学生的主动性, 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本节课通过大量生活实例让学生对细菌真菌的分布有个感性的认识,通过小组学习菌落的特征及细菌真菌的生存条件,锻炼学生的合作能力,在教学过程中让学生进行表达与展示,激发孩子学习的兴趣。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1)说出菌落的特点并能区分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
(2)知道细菌和真菌培养的步骤
(3)知道细菌真菌的生存条件
2、能力目标 学会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能力以及设计实验方案的能力
3、情感目标 了解生活中菌落的特点并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教学重点
1、观察菌落
2、细菌和真菌的一般培养方法
教学难点
菌落培养方法的组织教学
教具准备
变质的牛奶;“长毛”的橘子;发霉的面包;带斑点的香蕉;培养的菌落;多媒体课件
教学设计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展示本人在养殖场穿白大褂的照片
讲养殖场的管理制度引导学生思考:
规模化养殖场饲养员为什么要着白大褂?
给散养动物喂食时不需要着白大褂,这又是为什么呢?
细菌真菌能使动物患病,是不是所有的细菌和真菌都是有害的呢?
展示发酵食品(面包、酒、醋、酸奶等)图片
其实大多数的细菌细菌真菌对我们都是无害的,并且有一部分对我们还有利呢,只有极少数一部分对我们产生危害。
思考规模化养殖场为什么会有如此严格的管理制度?
思考给散养动物喂食时不需要着白大褂的原因
思考细菌有利的一面
观看图片,
辩证的看待细菌真菌
引导学生关注生产生活实践中细菌真菌的影响
使学生对细菌真菌有初步的认识
辩证的看待细菌真菌在生活中的影响
菌落
观察菌落
细菌真菌个体很微小,是不是用肉眼都看不见呢?
展示大型真菌的图片
展示带斑点的香蕉、长毛的橘子、发霉的面包、变酸的牛奶
“毛”“斑”是什么?
为什么书上没有“毛”“斑”?
因为这些食物的表面有着丰富的营养物质,细菌真菌加以利用生长繁殖形成许许多多的细菌真菌,许许多多的细菌真菌聚集在一起就形成了我们眼中的“毛”和“斑”,称之为菌落。
怎样才能目睹细菌真菌的真容?
展示老师培养的菌落
指导学生小组为单位
观察培养基里的菌落
6、引导学生上台交流,找出组内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
小结:可以根据菌落大小、形状、颜色大致区分细菌真菌及种类
展示带有菌斑的香蕉及长绿毛的橘子等
菌落特征也是判断菌种的依据
结合图片,球菌杆菌为例介绍
积极思考,联系生活经验
观看PPT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菌落的概念
积极思考,可以用显微镜或培养菌落
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菌落形态特征
观察组内菌落,组内交流讨论
找出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
比较细菌菌落和真菌菌落在哪些方面不一样
区分生活中的细菌菌落及真菌菌落
初步认识细菌真菌
感知生活中的菌落
自主学习
在学习过程中不断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表达能力等,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一定的提高。
培养学生应用能力,巩固所学
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播放视频《培养细菌真菌的一般方法》
结合图片介绍每个步骤及操作注意事项
配置培养基
介绍培养基及琼脂
B.高温灭菌
C.冷却接种
什么是接种?
介绍如何接种(无菌操作,平板划线)
D.恒温培养
倒置?
引导学生小组讨论细菌真菌生存的条件
4、小结细菌真菌的生存条件,举例说明有些细菌的生存需要特定的条件(以乳酸菌为例介绍)
学生观看视频结合课本P67页及学案讨论:
培养菌落四个步骤
为细菌真菌的生存提供有机物的材料有哪些?
灭菌的目的?
什么是接种?
积极思考,探索交流
结合学案上三个生活现象,小组讨论,细菌真菌生存的条件有哪些?
归纳出细菌真菌生存的条件
培养学生合作能力,表达能力
课堂小结
引导学生回顾这节课所学
谈谈这节课的收获
结束第一课时
播放一段每天接触不同环境的视频,引导学生观看
引导学生谈观后感
布置课后作业:
小组为单位,设计探究细菌真菌分布的实验方案
观看视频
谈谈观后感
小组为单位完成课后作业
为下节课的学习做准备,培养学生的合作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