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同步练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2019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同步练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04.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2019)
科目 历史
更新时间 2020-02-07 11:59:17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7课 全球联系的初步建立与世界格局的演变
一、选择题
1.15世纪前后,欧洲约消费了10000公担胡椒和10000公担其他香料,这要用65000公斤白银才能换取,其价值相当于30万吨黑麦,能养活150万人。这一状况促使欧洲(  )
A.物价急剧上涨???? B.贫困人口增加?????
C.向外掠夺金银???? D.出现粮食危机
2.从1585年到1604年,英国每年至少有一百到两百艘国家授权的武装商船出海,他们专门在大西洋和加勒比海劫掠西班牙运输船队。这一现象出现的背景是(  )
A.工业革命需要寻求大量原料???????????????? B.英国已夺得世界的殖民霸权
C.新航路开辟后多国殖民竞争???????????????? D.航路转移促进了贸易的繁荣
3.有学者说:“在公元1800年以前的二个半世纪里,中国最终从欧洲和日本获得了大约60000吨白银,大概占全世界有记录的白银产量的一半。”这么巨量的白银输入……不但改变了以往的物物贸易方式,而且改变了传统的以奢侈品为主、以满足封建统治者需要为目的贸易格局。材料旨在说明新航路的开辟(  )
A.改变了传统农业生产结构???????????????????? B.促进了工商业经济的迅速发展
C.推动了白银货币化的发展???????????????????? D.导致中国对外交往走向了封闭
4.美国学者艾尔弗雷德·克罗斯比在《哥伦布大交换》中指出:“(欧洲人)不但自己大发其财,同时一手塑造了整个新世界的风貌与历史……看不见的病毒以外,另一批因哥伦布航行引发的生物大交换,是由肉眼可见的生命形式组成,从南瓜到野水牛均是。”由此可见,哥伦布大交换(  )
A.欧洲具有主导性???????????????????????????????????? B.范围具有区域性
C.结果仅利于欧洲???????????????????????????????????? D.内容仅限于物种
5.1800年左右蔗糖在欧洲的普及,使得普通人可以把蔗糖放入红茶(曾经也被认为是上层社会的饮品)中随意饮用,意味着“吃什么”已经不再是一种权力或特权的象征。这一变化主要得益于(  )
A.美洲地区的发展???????????????????????????????????? B.中国商品的大量输入
C.商业革命的发展??????????????????????????????????? ?D.民众生活的不断提升
6.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白银对世界经济产生了深远的影响。1621年,一位葡萄牙商人在一篇关于白银的论文中指出,它“在全世界到处流荡,直至流到中国。它留在那里,好像到了它的天然中心”。对这一现象理解正确的是(  )
A.中国成为世界金融中心???????????????????????? B.白银成为世界市场运转的媒介
C.资本主义世界市场形成???????????????????????? D.葡萄牙人垄断了美洲白银航线
7.1560至1580年间,佛罗伦萨的毛纺织产量平均每年是30000匹,但在1590至1600年间却下降到13000匹,而到1650年只有6000匹。同样,威尼斯的毛织品产量大约在1600年时是20000—30000匹,但到1700年却下降到2000匹。从长远的观点来看,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原因是(  )
A.1494年法国的入侵???????????????????????????????? B.欧洲航路中心的转移
C.海外殖民地的缺乏???????????????????????????????? D.英国毛纺织业的竞争
8.16世纪,欧洲输入东方香料的总量较以前迅猛增长了30多倍,亚洲的胡椒和丁香的购入和卖出差价在英国高达10至29倍。这主要是由于(  )
A.新航路开辟扩大了贸易???????????????????????? B.亚洲商品在欧洲出现短缺
C.欧洲民众开始偏爱香料???????????????????????? D.荷兰垄断了东西方的贸易
9.19世纪40年代开始流行科学种族主义学说。在《人种不平等论》(1853—1855)中,戈宾诺将人类划分为四个主要人种:非洲人描绘为愚钝懒惰的人群;亚洲人聪慧但驯良;美洲土著迟钝而傲慢;只有欧洲人充满智慧、高贵,并在道德上高于其他种族。这种思想本质上反映了(  )
A.种族主义成为欧洲帝国主义的专属品 B.欧洲各国社会与文化的差异
C.生物进化论思想在人类社会中的异化 D.欧洲势力在世界的主宰地位
10.16世纪各主要欧洲国家物价急剧上涨。当时西班牙、葡萄牙、法、英、德的物价都上涨数倍,谷物价格上涨尤烈,打破了过去几个世纪物价基本稳定的状况。这种现象表明(  )
A.工业资产阶级力量壮大???????????????????????? B.欧洲经济关系的变动
C.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D.大西洋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11.图1是某本历史书中的图片,它最可能是说明下列哪一主题(  )?

图1
A.咖啡的种植与改良??????????????????????????????? ?B.番薯的引进与推广
C.高梁的传入与影响???????????????????????????????? D.茶叶的栽培与运销
12.来自异域的糖和咖啡、茶、巧克力一起,不仅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和欧洲社会,糖从贵族生活的象征,逐渐变为城市劳工的生活元素。源自亚洲的甘蔗种植与蔗糖制造技术被欧洲殖民者传播到美洲,引发了“蔗糖革命”与“人口大迁移”,催生出种植园经济和殖民地奴隶制度。这表明糖(  )
A.改变了欧洲人的饮食结构??????????????????? ?B.推动了奴隶贸易的开展
C.促进了世界的文化交流??????????????????????? ?D.促进了世界历史进程的发展
13.1539年左右,意大利的威尼西亚开始引进玉米,在16世纪末和17世纪初,玉米的种植已普及整个意大利半岛。玉米在意大利的种植得益于(  )
A.迪亚士的探险???????????????????????????????????????? B.世界市场的形成
C.哥伦布的远航???????????????????????????????????????? D.“瓷路”的拓展
14.自16世纪50年代开始,欧洲的自然科学家把数千种未知物种进行了分类,确定了适应欧洲不同气候和土壤的少部分物种,其中的一些食物物种对欧洲人的饮食习惯产生了重要影响。这反映出(  )
A.科学的发展促进了世界物种交流???????? B.世界联系加强影响人类物质生活
C.欧洲饮食结构变化引发商业革命???????? D.新航路开辟促进世界贸易的发展
15.哥伦布在第二次航行时用17艘大船除运送交换物外,还运去了工匠、农夫和农业工具,以及各种植物种子和不同动物以及开矿用的炸药和机械,犹如运去了一个小型社会。与此同 时,美洲的玉米、土豆、番茄、烟草、可可等也传到了欧洲。这表明新航路开辟(  )
A.推动了世界经济文化的交流???????????????? B.促进了世界市场的初步形成
C.瓦解了美洲落后的生产方式???????????????? D.提供了各洲文明双赢的契机
16.尼德兰的安特卫普16世纪20—70年代成了世界贸易的中心和欧洲商品的集散地,每年输入安特卫普的商品总值达1 600万金克朗。这主要是因为(  )
A.工业革命兴起???? B.新航路的开辟?????
C.价格革命影响???? D.资本主义崛起
17.15世纪末以后的100多年中,葡萄牙从非洲运走黄金27.6万公斤。1521—1544年间,西班牙从美洲每年运回黄金2900公斤,白银30700公斤,在1545—1560年运回的黄金和白银达到平均每年5500公斤和6万公斤。这种现象(  )
A.表明西欧成为世界贸易中心???????????????? B.促成世界贸易规模不断扩大
C.加速了西欧封建制度的解体???????????????? D.使世界各地的联系更为便捷
18.“马尼拉大帆船贸易”是16—19世纪初西班牙殖民者在其殖民地与本土之间进行的商贸活动中的一环,在整个贸易过程中,西班牙人先用从美洲殖民地掠夺的白银从菲律宾收购中国商船运来的丝绸、瓷器等产品,再用大帆船横渡太平洋,将这些商品运抵新西班牙殖民地(今墨西哥)的阿卡普尔科港。“马尼拉大帆船贸易”(  )
A.引起了菲律宾的“价格革命”???????????? B.促进了中国工商业市镇的发展
C.加速了美洲生产方式的改变???????????????? D.将中国卷入资本主义世界市场
19.新航路开辟后,美洲的烟草、可可、玉米,非洲的咖啡珍珠、宝石、中国、印度等亚洲国家的丝绸、瓷器、茶叶、香料,都成为国际贸易中的重要商品。欧洲的商人开始直接同世界各地建立商业联系。材料主要说明新航路开辟(  )
A.扩大了烟草等农作物在世界的种植 B.使亚洲的丝绸等商品成为珍品
C.使欧洲商人在世界范围内进行殖民活动 D.结束了世界各地相对孤立的状态
20.据统计,1502年到1660年,西班牙从美洲得到18600吨白银和200吨黄金,世界金银总产量的83%为西班牙占有。但到1598年,西班牙国王菲利普二世死后,他遗留的债务高达1亿金币,被世人讥讽为“黄金漏斗”。造成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新航路开辟后欧洲商贸中心的转移???? B.西班牙人养成了奢靡的不良习惯
C.金银未在本国转变为资本原始积累???? D.日益崛起的荷兰商业资本的挑战

二、材料题
21.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从以上三幅图片中任选两幅地图,结合所学知识提炼一个主题,并加以说明。(要求:观点明确,史论结合,逻辑严密,表述清晰。)
22.冲突与合作构成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双重奏。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印第安人在病床上死于欧亚大陆的病菌的,要比在战场上死于欧洲人的枪炮和刀剑下的多得多。这些病菌杀死了大多数印第安人和他们的领袖,消磨了幸存者的士气,从而削弱了对欧洲人的抵抗。
——摘自[美]贾雷德·戴蒙德《枪炮、病菌与钢铁:人类社会的命运》
材料二 到18世纪的后一段时期,规模巨大的洲际贸易已在历史上首次发展起来……大西洋贸易的规模尤为巨大,因为美洲大陆的种植园先生产了大量烟草和蔗糖,后来又生产了大量咖啡、棉花及其他商品,在欧洲出售。这种种植园实行单一经营,从而导致了繁荣一时的三角贸易:欧洲的朗姆酒、布匹、枪炮及其他金属制品被运到非洲,非洲的奴隶被运到美洲,美洲的蔗糖、烟草和金银被运到非洲。
——摘自[美]斯塔夫里阿诺斯《全球通史》
材料三 东南亚地区自古以来就是“海上丝绸之路”的重要枢纽,中国愿同东盟国家加强海上合作,使用好中国政府设立的中国东盟海上合作基金,发展好海洋合作伙伴关系,共同建设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中国愿通过扩大同东盟国家各领域务实合作,互通有无、优势互补,同东盟国家共享机遇、共迎挑战,实现共同发展、共同繁荣。
——节选自2013年10月3日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印度尼西亚国会的演讲
(1)根据材料一,指出与“印第安人”名称由来相关的历史事件。结合所学,概括说明欧亚大陆的病菌被带到美洲大陆的后果。
(2)亚当斯密认为“拥有美洲殖民地且能直接与东印度进行贸易的国家享受着这一巨大的贸易的全部荣耀与光辉”。根据材料一、二,结合所学,指出洲际贸易发展起来的政策因素并谈谈欧洲的扩张对人类命运的影响。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人类历史发展为世界历史,经历了一个漫长的过程。一些生物学家认为,自哥伦布大交换发生后,生物系统中曾经截然不同的地方都变得相似了。……“冒烟的草叶”是第一个扩散到欧洲、亚洲和非洲的产品,成为大交换浪潮的浪头。大交换的影响是多方位的。马克思曾经指出:“世界历史不是过去一直存在的;作为世界史的历史是结果”。这个历史结果是经历了15、16世纪以来一系列重大转折之后才出现的。
——据吴于廑《世界历史》、[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等整理
材料二 美洲历史通常被说成是欧洲人来到一片几乎无人居住的荒野。但是数个世纪以来,大多数外来者都是非洲人,而这片土地并不是空荡荡的,而是住满了数以百万计的原住民……当教科书开始认识到这一半球中的大多数人口的构成的时候,这些人也大都被描绘成欧洲人扩张中的无助的受害者:印第安人在殖民者的袭击到来之前逃跑,非洲人被套上枷锁在种植园中被鞭子驱赶着劳作。……奴隶制迫使数以百万计的非洲人和印第安人忍受痛苦而悲惨的生活,迫使这些地区卷入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摘自[美]查尔斯·曼恩《1493:物种大交换开创的世界史》
(1)指出材料一中“冒烟的草叶”的传播路径,结合所学简要概括15、16世纪以来世界发生的打破各国、各地区、各民族间闭关自守状态的一系列重大转折。
(2)根据材料二,结合所学,分析归纳殖民主义者暴富的重要途径,指出16世纪第一批被掠贩非洲黑人的命运。


参考答案
1——10:CCBAC BBADB 11——20:BDCBA BCBDC
21.示例一
选择:图一和图二
主题:交通线路的开辟,推动人类文明的交流与联系。
说明:汉代张骞通西域,由此开辟丝绸之路。丝绸之路连接中国和中西亚地区、南亚地区,加强各民族之间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国先进的丝织品,造纸术逐渐向外传播,推动欧洲,印度的发展。同时西域的葡萄、苜蓿等农作物品种,印度的佛教等传入中原地区文化,影响中国文化。16世纪初,新航路开辟,第一次把世界各大洲连为一个整体。人类文明交流联系进一步加强,欧洲先进的耕作技术,资本主义生产方式,思想文化逐渐渗透到亚非拉地区。美洲的高产农作物烟草、玉米、马铃薯等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世界经济的发展。
总之,交通线路的开辟成为联通各民族各地区的纽带,是东西方经济文化交流的重要通道,有力的推动了不同文明相互交流与发展。
示例二
选择:图二和图三
主题:世界经济发展走向经济一体化,整体化。
说明:16世纪初,麦哲伦等航海家开辟新航路,第一次把世界各大洲连为一个整体,欧洲的殖民扩张、殖民掠夺登上历史舞台,世界市场的雏形开始出现。19世纪末,第一,二次工业革命推动下,英国为主的西方国家以廉价的商品在世界范围内扩张,使世界绝大多数国家和地区成为西方的商品市场,原料产地和资本输出场所,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逐渐形成。工业革命带来交通运输业的革命,轮船等交通工具先后发明,远洋运输公司大量出现,不仅促进国际间人口和资本流动,还促进先进生产技术和生产方式的传播,世界经济的整体化趋势不断加强。
总之,新航路开辟以后,在西方国家的殖民征服、殖民掠夺下,资本主义经济主导的世界经济逐渐走向一体化、全球化。
示例三
选择:图一和图三
主题:中西方选择了不同对外贸易方式。
说明:中国古代以和平友好的方式展开对外贸易。丝绸之路是古代亚欧互通有无的商贸大道,不仅促进亚欧各国和中国的友好往来,也是沟通东西方文化的友谊之路。自从张骞通西域之后,中国通中亚和欧洲的商业往来迅速增加。中国的丝、绸、绫、绢等丝织品源源不断的运向中亚和欧洲,而西域的玉石、汗血马、石榴等货物源源不断的运往中国。这种友好贸易对各国人民都是有益的。西方对外贸易以侵略掠夺为主要方式。两次工业革命的刺激下,西方国家对外推行“炮舰政策”,强制推行自由贸易,用坚船利炮打开其他国家的大门,迫使全世界为西方开放市场。如鸦片战争,强迫中国开放通商口岸等。同时西方国家通过不平等贸易、欺诈贸易,在亚非拉地区倾销商品,掠夺原料,使亚非拉经济成为西方经济的附庸。掠夺贸易促进了西方资本主义经济发展,导致亚非拉地区的贫穷和落后。
总之,由于社会性质和时代特征不同,东西方对外贸易采取了和平或侵略方式,带来了不同的后果。
(其它答案,言之有理,均可得分)
22.(1)哥伦布发现美洲大陆 印第安人大批死亡,美洲文明被破坏,间接引起了黑奴贸易.
(2)殖民扩张政策、重商主义。一方面加速了欧洲资本的原始积累,另一方面加剧了殖民地的贫困和落后,迫使这些地区相继卷入了世界近代化的进程。
23.(1)路径:美洲——欧洲——欧美之外;转折:地理大发现(开辟新航路,“发现”新大陆);海外殖民扩张;开启世界市场的形成之路。世界逐渐从分散走向整体。
(2)途径:殖民掠夺、屠戮(种族灭绝);不平等贸易;命运:成为黑奴;命运悲惨。













同课章节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