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9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1.1物质的变化和性质(19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化学
更新时间 2020-02-06 11:55:1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19张PPT)
学校:
教师:

第一单元
课题1 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一、温故知新
什么是化学
化学是研究物质的组成、结构、性质以及变化规律的科学。
变化前
观察反应物的颜色、状态。反应时,观察反应发生需要的条件(是否需要加热或其他附加条件)。
变化时
发生的现象(有无沉淀、气体生成,是否有发光、发热或颜色变化等现象发生)。
变化后
观察生成物的颜色、状态。
你会观察实验吗?
观察实验现象记录
有水蒸气放出遇冷变液体
由块状变粉末
有蓝色沉淀生成
有气泡放出和石灰水变浑浊




实验
序号 变化前的物质 变化时发生的现象 变化后的物质 变化后有
无物质生成
1-1 液态的水 液态的水
1-2 蓝色块状的胆矾 蓝色粉末的胆矾
1-3 蓝色的胆矾溶液 蓝色的氢氧化铜沉淀
1-4 颗粒状石灰石(或大理石) 二氧化碳气体等
想一想:
一、实验1和实验2有什么共同特征?
二、实验3和实验4有什么共同特征?
三、实验1、2与实验3、4有什么本质的区别?
都没有新物质生成;
都有新物质生成;
实验1-4
大理石
白色固体
滴加盐 酸
二氧化碳
CO2
反应前的物质 反应条件 反应后的物质(生成物)
现象
(一)、物质的变化
1、物理变化:没有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水的沸腾;将
蓝色块状的胆矾磨
成粉末;汽油、酒
精挥发;铁水铸成
锅;蜡烛受热熔化
二、物质的变化和性质
建筑施工分包合同样本
建设工程分包合同
发包单位(甲方全称):
分包单位(乙方全称):
总包单位(丙方全称):
依照《华人民共和国合同法》、《华人民共和国建筑法》及其他有关法律、行政法规,遵循平等、自愿、公平和诚实信用的原则,鉴于(以下简称为“发包人”)与总包人已经签定施工总承包合同(以下称为“总包合同”),发包人、总包人和分包人叁方就分包施工事项协商达成一致,订立本合同。
一、分包工程概况
分包工程名称:
分包工程地点:
分包工程承包范围:土建施工、水电安装、室内装饰及所有零星工程
二、分包合同价款及支付
1、金额大写:人民币,小写:元。
2、工程款支付方式:根据实际工程进度支付。
备注:三方约定工程款由发包人直接支付给分包人,并从承包人的工程款相应扣除。
三、工期
开工日期:本分包工程定于年月日开工;
竣工日期:本分包工程定于年月日竣工;
四、工程质量标准
本分包工程质量标准双方约定为:合格。
五、组成分包合同的文件包括:
三方有关工程的洽商、变更等书面协议或文件视为本合同的组成部分。
六、分包人向发包人承诺,按照合同约定工期和质量标准,完成本协议书第一条约定的工程(以下称为“分包
2、化学变化:生成其他物质的变化。
木柴燃烧;铁的生锈;往石灰石中加盐酸有气体生成。
化学变化的基本特征是有其他物质生成,
常表现为颜色改变、放出气体、生成沉淀等,
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如吸热、发热、发光等。
此类现象可帮助我们判断 是否发生了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概念 没有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生成新物质的变化

本质区别
(判断依据) 变化时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伴随现象 物质的外形,形状发生改变 伴随能量的变化,发光放热,颜色改变生成气体,产生沉淀等
相互联系 化学变化中一定伴随物理变化
实例 矿石粉碎,水蒸发,汽油挥发等 木炭燃烧,铁生锈,食物腐烂等
说明 化学变化常伴随发光发热等现象发生,但发光发热等现象产生的变化却不一定是化学变化
分析蜡烛燃烧的过程
蜡烛融化
蜡烛燃烧
蜡烛燃烧的过程中同时进行着融化
但融化的过程中却不一定燃烧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同时
发生
你认为物理变化与化学变化的关系是什么?
判断物质变化的种类不能单单依据是否有明显的现象,而应该看是否生成了其他物质,或者判断原物质的构成微粒有没有发生变化。电灯通电时发光也放热,但它是物理变化。
注意
1、物理性质
不需要通过化学变化表现出的性质
颜色、状态、气味、熔沸点、硬度、密度、溶解性……
2、化学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的性质
可燃性、钢铁易生锈、氧气能助燃……
(二)、物质的性质
物理性质和化学性质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概念 物质不需要发生化学变化就表现出来的性质 物质在化学变化中表现出来的性质
性质确定 由感觉器官直接感知或仪器测知 通过化学变化可知
性质内容 颜色,状态,气味,熔点,沸点,硬度,溶解性,挥发性等 可燃性,还原性,氧化性,稳定性等
一般描述物质性质的语言中有“可、易、能、会”等表示具有能力的字眼,如木炭可以燃烧,糖能溶解与水。
注意
变化
组成
结构
性质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性质
化学性质
定义、特征、
判断方法
定义、特征、
伴随现象
判断方法
定义、范围
判断方法
定义、范围
判断方法
三、小结
下列描述哪些是物理变化?哪些是化学变化?哪些是物理性质?哪些是化学性质?
A、铜绿受热时会分解;
B、纯净的水是无色无味的液体;
C、木炭在空气中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
D、氧气不易溶于水且比空气密度大;
E、木棒受力折断。
四、巩固练习
  学习了本节内容,你有哪些收获和体会?
谈一谈:


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