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2020学年青岛五四版四年级数学(下) 第8单元 绿色家园-折线统计图 单元测试题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小明和妈妈在家洗澡,热水器内装有200升水,他洗了5分钟,用了的水,然后停止洗澡;10分钟后,妈妈又去洗,她也洗了5分钟,把热水器内的水全部用完了,下面的第( )幅图表示了水量随时间发生变化的过程.
A.
B.
C.
2.李老师骑车外出办事,离学校不久便接到学校要他返校的紧急电话,李老师急忙赶回学校,下面四个图象中,描述李老师与学校距离的图象是( )
A. B.
C. D.
3.如图是甜甜从家出发到莲花山公园去玩再返回的图,根据图中的信息,下面说法错误的是( )
A.甜甜家距莲花山公园6千米
B.甜甜在去的路上休息了20分钟
C.甜甜在莲花山公园玩了1小时
D.甜甜返回时的速度是18千米/小时
4.某蓄水池的横截面示意图如下,分深水区和浅水区,如果这个注满的蓄水池以固定的流量把水全部放出.下面的图象能大致表示水的深度h和放水时间t之间的关系的是( )
A. B.
C. D.
5.某日,淘气家的室内气温如图所示,以下说法错误的是( )
A.14时起,室温开始逐渐走低
B.相邻的两个室温数据的取得间隔5小时
C.当天室内平均气温在7℃与21℃之间
6.爸爸开车送小明去看电影,小明看完电影后步行回家,图( )反映了小明活动情况.
A. B.
C. D.
二.填空题(共6小题)
7.看图填空:小明骑车从家去相距5千米的书店买书.
从图上可以看出,小明在去的路上停车 分.在书店里买书用了 分,返回时,速度是每时 千米.
8.如图是某商场2010年1~4月份销售收入统计图,根据统计图填空.
(1)这是 统计图.
(2)2010年1~4月份平均每月的销售收入为 万元.
(3)销售收入最高的月份比最低的月份多收入 %.
(4)3月份销售收入比2月份下降了 %.
9.如图是打国际长途电话所需付的电话费与通话时间之间的关系图.
(1)打2分钟需要 元电话费,3分钟以上每分钟 元.
(2)打6分钟需要 元,10.4元打了 分钟.
10.如图表示了矿泉水的数量与总价的关系,看图回答问题.
(1)5瓶的售价是 元.
(2)12瓶的售价是 元.
(3) 瓶的售价是36元.
(4)张阿姨买矿泉水的瓶数是李阿姨的3倍,张阿姨所花的钱数是李阿姨的 倍.
11.小红从家去4km的图书馆看书,从统计图可以看出,她在图书馆看书用去 分,去时的速度是每时 km.
12.一辆汽车从甲地出发去乙地,到达乙地后停留了一段时间后又沿原路返回,(如图),汽车出发一小时后行了 千米,到达乙地的时间是 ,在乙地停留了 时,汽车回甲地的速度是 km/时.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3.折线统计图只能表示数据的变化趋势,不能体现数据的多少. .(判断对错)
14.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判断对错)
15.折线统计图能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不能展示两组数据的差距. .(判断对错)
16.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情况. .(判断对错)
17.折线统计图是用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线的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 (判断对错)
四.应用题(共4小题)
18.小华骑自行车到6千米远的森林公园去游玩,请根据下面的统计图回答问题.
(1)小华几时到达森林公园,途中休息了几分.
(2)小华在森林公园玩了几分.
(3)返回时用了几分.
19.小刚骑车到离家6千米的一个公园游玩.根据折线图解答下列问题.
(1)小刚在公园玩了多长时间?
(2)如果一直骑车,不休息,他什么时候可以到达公园?
20.国庆节期间,王老师一家自驾游去了离家380千米的某地,右面是他们离家的距离y(千米)与汽车行驶时间x(时)之间的关系图.
(1)他们出发30分钟时,离家多少千米?
(2)他们出发3小时时,离目的地还有多少千米?
21.下图是小华骑自行车到6千米远的森林公园去游玩的情况.
(1)小华从出发到返回,一共经过了多长时间?
(2)返回前,小华在路上用的时间比在公园里玩的时间多多少分钟?
(3)返回时,小华骑自行车每分钟行走多少米?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6小题)
1.【解答】解:热水器内剩余水量为:200×=100(升),
时间为:5+10+5=20(分钟),
答:小明洗完澡水箱内的水量是100升,小明和妈妈都洗完澡所用的时间是20分钟.
故选:B.
2.【解答】解:李老师从学校出发离校,接到电话前,距离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增加的,接到电话后,开始返校,距离是随着时间的增加而减少的,故A、B、D不符合题意,又因返回时与来时同样的距离相等,所以返回时用的时间与来时差不多,所以C正确.
故选:C.
3.【解答】解:由折线统计图可以看出,纵轴上数据表示路程,单位是千米,每格代表1千米,甜甜家到莲花山公园相距6格,即6千米,所以A说法正确;
根据图示可以看出甜甜从家出发到莲花山公园的路上休息了20分钟,所以B说法正确;
10时到达莲花山公园,10时40分开始回家,所以在莲花山公园玩了40分钟,不是玩了1小时,所以C说法错误;
用路程除以甜甜返回用的时间就是甜甜返回时速度,6÷=18(千米),所以D计算正确;
故选:C.
4.【解答】解:用纵轴倍数表示水的深度,横轴表示放水的时间,由于上部底面积大,所以在相同的时间内数上部水位下降的速度慢.因此,图A的图象能大致表示水的深度h和放水时间t之间的关系.
故选:A.
5.【解答】解:A.7时到14时室温逐渐升高,14时起室温逐渐降低.因此,14时起,室温开始逐渐走低.说法正确.
B.相邻两个室温数据的取得时间是4小时.因此,相邻的两个室温数据的取得间隔5小时.说法错误.
C.当天室内最低气温是7°C,最高气温是21°C.因此,当天室内平均气温在7℃与21℃之间,说法正确.
故选:B.
6.【解答】解:爸爸开车送小明去看电影,小明看完电影后步行回家,那么小明先是较快的速度到达电影院,也就是离家的距离原来越远,坡度较陡,然后看电影,离家的距离不变;最后步行回家,离家的距离减少,但是坡度较小;
即:反映了小明活动情况.
故选:B.
二.填空题(共6小题)
7.【解答】解:8时15分﹣8时10分=5(分),
8时40分﹣8时25分=15(分),
8时55分﹣8时40分=15(分)=0.25(小时),
5÷0.25=20(千米/时).
答:小明在去的路上停车5分.在书店里买书用了15分,返回时,速度是每时20千米.
故答案为:5,15,20.
8.【解答】解:(1)这是折线统计图.
(2)(30+40+25+35)÷4
=130÷4
=32.5(万元);
答:平均每月的销售收入为32.5万元.
(3)(40﹣25)÷25
=15÷25
=0.6
=60%;
答:二月份比三月份多收入60%.
(4)(40﹣25)÷40
=15÷40
=0.375
=37.5%;
答:三月份比二月份下降了37.5%.
故答案为:折线,32.5,60,37.5.
9.【解答】解:(1)根据折线统计图可知:国际长途电话前3分钟的花费为2.4元,
所以打2分钟为2.4元.
3分钟以上每分钟:
(4.4﹣2.4)÷(5﹣3)
=2÷2
=1(元)
答:打2分钟需要2.4元电话费,3分钟以上每分钟1元.
(2)(6﹣3)×1+2.4
=3+2.4
=5.4(元)
(10.4﹣2.4)÷1+3
=8+3
=11(分钟)
答:打6分钟需要5.4元,10.4元打了11分钟.
故答案为:2.4;1;5.4;11.
10.【解答】解:(1)5瓶的售价是10元.
(2)10÷5×12
=2×12
=24(元);
答:12瓶的售价是 24元.
(3)36÷(10÷5)
=36÷2
=18(瓶);
答:18瓶的售价是36元.
(4)张阿姨买矿泉水的瓶数是李阿姨的3倍,张阿姨所花的钱数是李阿姨的 3倍.
故答案为:10,24,18,3.
11.【解答】解:(1)在图书馆看书的时间:
100﹣30=70(分钟)
答:她在图书馆看书用去70分.
(2)去时的速度是:
4÷(30÷60)
=8(千米)
答:去时的速度是每时8km.
故答案为:70,8.
12.【解答】解:140÷1=140(千米/小时),
答:汽车出发1小时行驶了60千米,达到目的地的时间是9时,在乙地停留了1小时,汽车回甲地的速度是每小时行驶120千米.
故答案为:60、9、1、140.
三.判断题(共5小题)
13.【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折线统计图不但可以表示出数量的多少,
而且够清楚地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
故答案为:×.
14.【解答】解: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又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情况.
故答案为:√.
15.【解答】解:根据统计图的特点可知:条形统计图更有利于对比数据,折线统计图能更清楚地反映数据的变化趋势.
故答案为:√.
16.【解答】解:根据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
可知折线统计图的特点是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趋势.
因此,折线统计图既可以表示数量的多少,也可以表示数量的增减情况.这种说法是正确的.
故答案为:√.
17.【解答】解:折线统计图是用点的高低表示数量的多少,线的起伏表示数量的增减变化,说法正确.
故答案为:√.
四.应用题(共4小题)
18.【解答】解:(1)1﹣1=(小时)
小时=20分
答:小华2时到达森林公园,途中休息了20分.
(2)2﹣2=(小时)
小时=30分
答:小华在森林公园玩了30分.
(3)3﹣2=(小时)
小时=30分
答:返回时用了30分.
19.【解答】解:(1)9:30﹣9:00=30分钟
答:小刚在公园玩了30分钟.
(2)8:20﹣8:00=20分钟
3÷20=320(千米/分)
6÷320=40(分钟)
8:00+40分钟=8:40
答:不休息,他8:40可以到达公园.
20.【解答】解:(1)30分钟=0.5小时
200÷2.5=80(千米)
80×0.5=40(千米)
答:他们出发30分钟时,离家40千米.
(2)380﹣80×3
=380﹣240
=140(千米)
答:离目的地还有140千米.
21.【解答】解:(1)3
=3
=(小时)
答:一共经过了2小时.
(2)1﹣
=1﹣
=(小时)
答:返回前,小华在路上用的时间比在公园里玩的时间多20分钟.
(3)小时=小时=40分钟,6千米=6000米
6000÷40=150(米)
答:返回时,小华骑自行车每分钟行走150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