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22张PPT)
技术试验
2015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项
屠呦呦
(一)背景——疟疾
疟疾是一种由蚊子传播的传染病,它是由疟原虫引起的。疟疾在热带和亚热带地区非常流行,全世界每年有接近4亿人会得疟疾,导致几十万人的死亡。到了上个世纪60年代,抗疟疾的药物因为使用的时间太长了,疟原虫普遍对这些药物产生了抗药性,那么寻找新的抗疟疾药物就变成了一个很迫切的任务。
(二)方法——验药
屠呦呦通过翻阅中医的典籍、寻访民间的医生,收集到六百多个号称能够用来治疗疟疾的中药药方,她对其中的200余种中草药、380种的提取物进行了筛查,通过用老鼠来做试验,看看这些药物是不是真的能够起到抗疟疾的作用,结果发现都不能抗疟疾。
(三)发现——技术试验
一开始她也没有发现青蒿能够抗疟疾,后来有一天她突然想到也许是因为在加热的过程中破坏了青蒿当中的有效成分的活性,所以她就提出了用乙醚来提取青蒿里的有效成分。沸点:水100 ℃;无水乙醇78.15℃;乙醚 34.6℃
经过了近200次的失败实验以后,1971年她终于证明了青蒿的乙醚提取物对疟原虫的抑制力居然达到了100%。
(四)启示——验药
动用了数十个单位的500多名科研人员,用5年的时间筛选了4万多种化合物和草药,最后才发现了青蒿素。这说明中医和中医典籍提供的众多药方其实没有派上用场,和拿着一本《中国植物志》一个一个往下筛选的效率差不多。
人是因果关系的动物
前后发生未必是因果
除非…
吸烟与肺癌发病率的关系极为显著。但一直有人否认吸烟致癌,认为原因是空气污染,酗酒。烟草公司更以“相关性不能证明因果关系”为自己辩护,而且这个理由很容易被法庭接受。
1996年一个关键实验中发现烟草焦油中一种致癌物被肺上皮细胞吸收后,能引起细胞中的基因发生突变,而大部分肺癌都与该基因突变有关。
相关性是因果关系的前提,但不等于因果关系。
一个说法越惊人,越需要充分的证据。
增加对照减少错觉
许多疾病是不接受任何治疗也会自己好转或痊愈的。在“我在服药接受治疗”的心理暗示下,自愈效果会更加显著。
这时吃的药就称作“安慰剂”。
解决方法:单盲
单盲避免“安慰剂”效应
选择偏见
研究者(评定者、监查员、数据管理员和统计分析者)很可能下意识地倾向于把体质好,病情轻的人分配到药物组。这样就会制造处药物有效的假象。
解决方法:把患者随机地分组。
观察偏见
如果医生护士认为他正在给病人开一些“有效药”,当他们观察病人时,他们会观察到某些改进效果,哪怕是毫无效果,也能看出效果来。
解决方法:医生和护士都不知道开的药是真药还是安慰剂,也不知道分组情况。
最后统计
终极方案: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马兜铃酸的危害——大陆
已知或怀疑含有马兜铃酸的药材:马兜铃、关木通、天仙藤、青木香、广防己、汉中防己、细辛、追风藤、寻骨风、淮通、朱砂莲、三筒管、杜衡、管南香、南木香、藤香、背蛇生、假大薯、蝴蝶暗消、逼血雷、白金果榄、金耳环、乌金草等。 可能与上述药材混用而搀杂马兜铃酸的药材:木通、苦木通、紫木通、白木通、川木通、预知子、木防己、铁线莲、威灵仙、香防己、白英、白毛藤、大青木香等。
含有以上药材的中成药:龙胆泻肝丸、耳聋丸、八正丸(散)、纯阳正气丸、大黄清胃丸、当归四逆丸(汤)、导赤丸(散)、甘露消毒丹(丸)、排石颗粒、跌打丸、妇科分清丸、冠心苏合丸、苏合丸、辛荑丸、十香返生丸、济生桔核丸、止嗽化痰丸、八正合剂、小儿金丹片(丸)、分清五淋丸、安阳精制膏、辛夷丸、儿童清肺丸、九味羌活丸(颗粒、口服液)、川节茶调丸(散)、小儿咳喘颗粒、小青龙合剂(颗粒)。
三碗米饭的实验
?去年有个“三碗米饭”的民间实验炒得挺热,实验的主人公马昊是位家住广州的小学生,实验的内容也颇简单:把三碗米饭放在冰箱里,每天分别对待——说好话、骂几句、不理睬。过上几天工夫,被分别对待的米饭发生了不同的转变:听好话的不会腐坏,挨骂者变得又黑又臭……
原则一 样本要足够多
一个实验结果要让人信服,必须符合概率统计规律。仅仅一个学生,仅仅一碗饭,得出的结果完全可能是偶然发生的,也就是说受赞美的那碗饭碰巧发出香气,而被骂的那碗饭碰巧发臭。要消除偶然性,样本的数量要足够大,比如每组有十碗饭,如果它们都出现了比较一致的变化,和其他组相比有显著的差异,才有说服力。
原则二 影响因素要尽量少
而且,有很多因素会影响到米饭发生的变化,例如饭量的多少,环境温度的高低,米饭从冰箱取出放在室温下的时间长短,密封的程度。如果赞美组的米饭是在室温较冷的时候取出来赞美几句就放回冰箱,而谩骂组的米饭是在较炎热的时候取出来长时间地谩骂,那么后者当然比前者更容易发臭。所以,要尽量确保三组米饭的其他变量都相同,例如饭量相同,在同一时间从冰箱取出,在室温下放置的时间长短一样,密封程度一样。唯一的差别只是说话的内容不同,这样发生的变化才能确定是说话内容的差异引起的。
原则三 要避免主观偏差
一个可信的科学实验还应该尽量避免主观偏差。香和臭的差别有时很模糊,容易受心理因素的影响。在鉴别实验结果时,如果你知道面前的这碗饭属于赞美组,就会有意无意地倾向于认为它是香的,反之,如果是谩骂组,就会倾向于认为它是臭的。要避免主观倾向,就要采取盲法。另外找一个人做鉴定,在他不知道面前的这碗饭的分组的情况下,判断它是香还是臭,记录下来,由知道分组情况的人进行统计。
原则四 结论要可重复
科学实验的结果还必须具有可重复性,是别人能够重复出来的,而不是只有某个人能够做出来。否则的话,就可能是因为偶然因素、主观偏差甚至有意造假导致的。
科学研究的原则
样本要足够多
影响因素要尽量少
要避免主观偏差
结论要可重复
不同寻常的结论,需有不同寻常的证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