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2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PPT课件,共31张)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地理八年级下册:7.2 “鱼米之乡” ——长江三角洲地区(PPT课件,共31张)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8.8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地理
更新时间 2020-02-06 23:27:3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0张PPT)
第二节 “鱼米之乡”—长江三角洲地区
学习目标
1、利用地图说明长江三角洲的位置、范围, 并会分析该地区的地形、气候和便利的水运条件。
2、以长江三角洲地区和成都平原为例,认识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3、会分析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何成为我国旅游业发达的地区。
欣赏长江三角洲地区迷人的景色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油菜田
河网密布,湖泊星罗
水乡古镇,旅游胜地
现代化的都市,繁花似锦。
杭州西湖
苏州园林
太湖美景
欣赏了美丽的图片后,谈谈你的感受
人们常用“上有天堂,下有苏杭”来赞美长江三角洲富庶之地。
在这里,我们可以泛舟河湖,欣赏秀美的水乡景色。
也可以漫步园林、古镇,体会杏花烟雨的静谧和古朴。
还可以走进现代化的都市,感受这片古老土地如今的繁华热闹。
为什么称长江三角洲为江海交汇之地?
来看看长江三角洲的范围:
长江三角洲地区主要包括上海市、江苏省南部和浙江省北部地区。
湖口
黄海
东海
长江三角洲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和东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沿海港口众多。
江苏省
浙江省
地势: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气候?
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
四季分明、雨热同期。一月平均气温在2-4度,七月平均气温为28度以上,年降水量1000-1400毫米,无霜期230-250天。
水运发达
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长江三角洲的港口城市
长江三角洲地区水网密布,自古水运发达。京杭运河是一条重要的水路,历史上不仅沟通了长江三角洲地区与北方地区的经济联系,而且促进了扬州、苏州、杭州等沿岸城市的发展。现在,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京杭运河段运输依然繁忙。
活动:
1、长江三角洲地区位于长江的下游地区。以长江三角洲地区为例,补充并归纳河流对区域发展的影响。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灌溉水源,有利于农业的发展。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便利的水路交通,有利于其对外联系。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两岸美丽的景色,有利于改善居住环境。
河流为长江三角洲地区提供淡水资源,有利于城市的发展。
这是美丽的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
成都平原主要由岷江及其支流冲积而成,像一把扇子平铺在四川盆地的西部,地势由西北向东南倾斜。
这是都江堰,都江堰水利工程修建于战国时期,有效控制了岷江进入成都平原的灌溉水量,使岷江沿岸地区既有便利的灌溉水源,又免水患灾害。由此,成都平原成为“天府之国”。
成都平原位于长江的上游地区。
(1 )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1 )说说岷江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利和弊。
(2)说说都江堰对成都平原农业发展的作用。
都江堰工程的主要作用是引水灌溉和防洪,另外也兼具水运和城市供水的功能。它将岷江水一分为二,引一部分流向玉垒山的东侧,让成都平原的南半壁不再受水患的困扰,而北半壁又免于干旱之苦。几千年来,岷江在这里变害为利,造福农桑,将成都平原变成“水旱从人,不知饥馑,时无荒年”的“天府之国”,并进而促进了整个四川地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发展。
利:提供便利的水源
弊:丰水期易造成洪涝灾害,淹没大片农田
议一议:长江下流和上游地区,河流对区域发展影响的差异。
在长江上游发展水电业,因为这里水流湍急,落差较大;
在下游地区发展淡水养殖业,因为下游江阔水深,河汊纵横,湖泊众多,水域广阔;
在下游发展内河航运业,因为下游江阔水深,水流平稳;水运网纵横广阔,通航里程长;从长江口可直通海上,实现江海联运;地处亚热带,终年不冻,是优越的天然航道,周边地区经济发达;
在长江沿线发展旅游业,长江沿江地带幅员广大,历史悠久,景观纷呈,有多种风土人情,旅游资源富甲全国。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地区自古以来就是人口稠密的富庶繁华之地,城镇兴盛。这里有著名的古都——南京、杭州,还有苏州、扬州等众多的历史文化名城。
找找这些城市的相互位置
长江三角洲地区是我国城市分布最密集、经济发展水平最高的地区,形成了我国最大的城市群—长江三角洲城市群。
上海是长江三角洲城市群的核心城市,人口2300万(2010年),是我国最大的城市,也是我国最重要的综合性工业城市。
上海不仅对长江三角洲地区,而且对长江流域乃至全国都有辐射带动作用。
随着上海浦东的开发开放,上海对长江三角洲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进一步增强。
外滩
浦东
黄浦江两岸
发达的交通
哪些铁路线经过长三角?
京沪线
沪杭线
借助发达的


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
高速公路
高速铁路
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长江三角洲地区城市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交流日益频繁。借助发达的高速铁路和高速公路,长江三角洲地区的人们往返于不同城市之间,就像生活在同一座城市一样。由此,这里许多人的生活方式有了较大改变。
谈谈你是怎么理解课本第55页二人的对话:“我们杭州多了一个外滩”、“我们上海多了一个西湖”。
长江三角洲地区旖旎的水乡风光和深厚的历史积淀,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文化,吸引着国内外游客前来观光旅游。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长江三角洲地区有许多著名的旅游景点,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的苏州古典园林和杭州西湖就是其中的杰出代表。苏州园林建筑精巧别致,文化内涵丰富,是我国园林艺术的典范。杭州西湖以其秀美的湖光山色和众多的名胜古迹驰名中外。
苏州园林
杭州西湖
苏州有大大小小数十个园林,不同的园林风格各异,漫步其中犹如在画中游。其中拙政园建于明朝,是苏州园林中规模最大、最著名的一个园林
西湖不仅自然风光秀丽,而且文化底蕴深厚,是历代文人雅士的“精神家园”,是千百年来人们向往的“人间天堂”。
这是宋朝大文学家苏轼在杭州时主持修建的苏堤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
通过欣赏美丽的图片,我们深深感受到长江三角洲地区的别具特色的水乡风貌,象杭州的西湖、苏州的园林都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
同样,江苏的周庄、同里,浙江的乌镇、西塘等,因为保存着传统的水乡风貌和较为完整的古建筑,现在也已成为著名的旅游胜地。
除此之外,长江三角洲地区传统的戏曲文化、茶文化、丝绸文化和饮食等,满足了不同人群的旅游需求。
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现加上便捷的交通和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使得长江三角洲地区成为我国旅游业发达的地区之一。
江苏周庄古镇
浙江西塘古镇
浙江乌镇古镇
江苏同里古镇
水乡的文化特色与旅游点:
长江三角洲地区旅游业发达的原因?
有丰富的人文旅游资源

有便捷的交通

有较为完善的服务设施
得天独厚的
自然条件:
知识脉络
江海交汇之地
鱼米之乡:
大部分地区地势低平,河网密布,湖泊星罗,自古以来就是我国著名的“鱼米之乡”
依托长江干支流发达的水运,可以联系广大的内陆地区;
同时又是我国南北海上航运的中枢,并通过远洋航线通往世界的主要港口
位置:
范围:
气候:
长江的下游地区,濒临黄海,地处江海交汇之地
上海市、江苏省南部、浙江省北部
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