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节 生物体的基本结构(第一课时)
[授课时间]
[教材分析与设计思路]
首先以科学家发现细胞的过程为例,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了解细胞是生物体结构的基本单位。然后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主线,通过实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等装片,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出细胞具有的基本结构以及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异同。接着,通过分析多利羊的诞生过程,帮助学生认识细胞核在生物遗传中的作用。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阐明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是细胞;[来
(2)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和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培养动手能力。
过程与方法
以科学探究活动为主线,通过实验观察洋葱鳞片叶表皮细胞和人口腔上皮细胞等装片,在充分交流的基础上,归纳出细胞具有的基本结构以及动植物细胞在结构上的主要异同。在通过制作临时装片和尝试绘制细胞结构简图的过程中,培养动手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实验,进行爱护实验设备、遵守实验纪律的教育,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习惯。通过探究活动,培养学生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合作精神。
[教学设计]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导入:教师展示:一台显微镜;请一位同学介绍一下它的作用。引入课题:显微镜发明以前,人们无法看到物体的微观世界,荷兰眼镜商汉斯?詹森在1590年发明第一台显微镜,使人们发现和认识细胞成为可能。请阅读书P3,了解细胞的发现。 提问:要看到细胞,我们必须借助显微镜。显微镜的使用还记得吗? 请一位同学到讲台前演示一遍。下面,我们以洋葱鳞片叶表皮为材料制作临时装片,观察植物细胞的结构。提问:如何制作临时装片呢?请大家看课本P4-5.组织、引导:针对讲解,师生一起提出问题,如:滴清水的量如何掌握?过多、过少对实验有何影响?取材的方法?盖盖玻片的方法?滴染色剂的位置、数量?怎样吸引染液?等等。强调: 1、滴水太少容易产生气泡或干涸,影响观察,滴水太多容易溢出载玻片而污染显微镜。 2、撕取或洋葱鳞叶表皮,以0.5cm×0.5cm为宜。放在载玻片中央的水滴中,用镊子将其仔细展平。3、盖盖玻片的技巧(教师先演示),目的:减少气泡出现及气泡的识别。 4、染色时胶头滴管不能胶头朝下,让碘液流到橡胶管内。 板书显示:擦→滴→取→展→盖→染→吸指导:制作临时装片对学生探究中出现的问题及时调整,同时捕捉各组的闪光点,增强学生的探究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出现的问题:如有气泡(与细胞有什么区别)、细胞集中重叠、染色不均匀(分析原因,考虑如何处理)。指导画图:画生物图的要求:(结合板图讲解) (1)真实。 (2)注意图的大小、比例。在图纸上的位置要恰当、美观。 (3)画好图后,要注明各部分结构的名称。指示线应水平画在图的右侧,指示线末端注明名称,字迹要工整。图的下方,要注明这个生物图的名称及放大倍数。 (4)较暗部分用密集的铅笔点来表示。明亮部分则用稀疏的铅笔点来表示。(点点时,要求铅笔与纸面垂直,点出来的点应是细圆点。)出示挂图:让学生仔细观察与挂图所示相对应的各个结构,并认清它们的位置。小结:植物细胞的基本结构 交流:回答 阅读:书P3,了解细胞的发现知道:绝大多数生物是由细胞构成的,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演示:一位同学在讲台前演示,其余学生认真观看并指出不足。 阅读:课本P4-5小组合作:尝试说明“临时装片”的制作步骤。活动:一学生介绍步骤,其余学生聆听、提问讨论:交流,解决疑问 步骤归结:配合师生的讲解,将每个主要方法步骤归结为一个字:擦→滴→取→展→盖→染→吸完成临时装片并观察 小组交流:分析原因,如何改进 阅读:P8画图要求,画图 巩固:学生仔细观察与挂图所示相对应的各个结构,并认清它们的位置。
教 后小 记
第 1 页 共 2 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