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设计 课题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 单位
知识来源 学科 历史 录制工具 电脑
年级 七年级 我的WPS文字
版本 新人教版 录像专属软件
设计思路 四个人物,两个盛世,根据学生特点通过史料、故事等逐一落实。
解读理念 课程内容的选择应体现时代性,符合学生的心理特征和认知水平,减少艰深的历史理论和概念,增加贴近学生生活、贴近社会的内容,有助于学生的终身学习。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教师教学方式的转变,树立以学生为主体的教学观念,鼓励教师创造性地探索新的教学途径,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组织丰富多彩的教学实践活动,为学生学习营造一个兴趣盎然的良好环境,激发学生学习历史的兴趣。 历史课程改革应有利于学生学习方式的转变,倡导学生积极主动的参与教学过程,勇于提出问题,学习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方法,改变学生死记硬背和被动接受知识的学习方式。
解读学生 初一学生思维活跃,但往往不注重阅读书本知识,提取与归纳信息的能力很差。初中生抽象思维有所发展,但更多的却以形象思维为主,在认识上,也以感性认识为主,缺乏理性认识和理论基础。
解读教材 内容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女皇武则天,“开元盛世”。
知识 通过本课学习,使学生了解或掌握唐朝的建立和统一。唐太宗吸取隋亡的教训,任用贤良,虚怀纳谏,推行三省六部制,发展科举制,轻徭薄赋,"贞观之治"。武则天的统治。"开元盛世"。
能力 通过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贞观之治局面形成的原因",培养学生综合、分析历史问题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找出秦亡汉兴、隋亡唐兴的异同之处,并分析兴亡之间起主要作用的因素,从而培养他们正确分析历史事实的异同点,正确把握历史规律的能力;通过引导学生对唐太宗、武则天和唐玄宗进行简单的评价,培养学生初步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正确评价历史人物的能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认识到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等是我国古代杰出的政治家,从中体会到杰出人物对历史发展所起到的推动作用,以及对历史杰出人物的人格品质的感悟。
教学重点 “贞观之治”、武则天和“开元盛世”。
教学难点 对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的评价。
解读方法 教学准备 学生填写课前自主学习,进行预习; 2. 根据课程标准,设计问题与活动,制作课件。
教学方法 直观教具演示法,小组讨论法,阅读法,启发式,引导评价法与讲授法相结合。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内容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歌曲导入 播放贞观长歌主题曲《上下五千年》并提问: 隋末农民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结果怎样? 学生回答后介绍:“贞观”、“开元”年号,指出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是唐朝前期的三位杰出的皇帝。唐朝的繁荣强盛发生在他们的统治时期。 通过歌曲导入,引起学习的兴趣和探求问题的欲望,引发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新 课 教 学 活动一 制定和出示教学目标 制定教学目标,浏览课本,了解本课学习那些历史知识学。生发言,明确学习目标。 整体感知, 明确目标。
活动二:预习导学 小老师,你最棒! 分享预习成果。 根据导学案,对照、评判,检查。 反馈、纠正。。
活动三:课堂笔记关键点拨 教师指导 探索知识重点,做好课堂笔记。 根据预习导学结果,对照课本,做好知识标记。 尝试寻找关键词句活动。 开展自主学习与成果展示,体现学生主体地位,让学生学会学习,培训学生查找、阅读能力。
活动四:合作学习探究 比一比,哪个小组表现最好。 分组讨论,合作探究 学生小组合作,引导学生学会讨论、思考、归结、总结
目标导学一: 唐朝的建立与贞观之治。 多媒体出示问题:唐朝建立的基本情况。 讲述:唐朝是如何建立? 多媒体展示唐太宗的画像,出示问题:“贞观之治”形成原因是什么? 贞观时期推行革新的措施有哪些? 读教材并唐太宗吸取隋速亡的教训,勤于政事,虚心纳谏,从善如流。 政治上,进一步完善三省六部制,明确中央机构的权限及决策程序;制定法律,减省刑罚;增加科举考试科目,鼓励世人报考;进士科逐渐成为最重要的科目;严格考察各级官吏的政绩。 在经济上,减轻人民的劳役负担,鼓励发展农业生产。在军事上,先后击败东、西突厥,加强了对西域的统治。
目标导学二:女皇帝武则天 多媒体展示武则天的画像,出示问题: 武则天的治国措施有哪些? 武则天统治有什么影响? 读教材,回答: ①打击敌对的官僚贵族; ?②大力发展科举制,创立殿试制度,不拘一格选拔; ?③继续推行贞观以来减轻人民负担的政策和措施,重视发展生产。 “开元盛世”局面的出现奠定了基础.
目标导学三开元盛世 (多媒体展示) 《忆昔》 忆昔开元全盛日, 小邑犹藏万家室。 稻米流脂粟米白, 公私仓廪俱丰实。 九州道路无豺虎, 远行不劳吉日出。 ①诗中的开元是谁的年号? ②此诗描绘了怎样的盛世景象? 唐玄宗的治国又有哪些措施? 唐玄宗统治前期唐朝进入什么时期? 历史上称为什么?开元盛世表现在哪些方面? 唐玄宗 经济繁荣 励精图治,重用贤能(姚崇、宋璟)实行一系列改革:政治上:整顿吏治,裁减冗员;经济上:发展经济,改革税制;文化上:注重文教(把诗赋作为进士科考试的重要内容),编修经籍。 唐朝进入鼎盛时期,史称“开元盛世” 政治稳定、经济繁荣、国库充盈、民众生活安定、唐朝国国进入鼎盛时期
目标导学四:问题总结历史认识。 多媒体出示:比较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前期的治国有何共同点? 秦亡汉兴、隋亡唐兴有什么共同之处? 都善于用人,重视地方吏治,重视发展农业生产,注重“戒奢从简”,统治期间出现盛世景象。都是完成统一后很快灭亡;都是统治者残暴无道、政治黑暗;都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起义。汉唐:统治者都吸取前朝的教训出现了繁荣的局面;都轻徭薄赋,整顿吏治,任用贤良;都成为影响当时世界的大国。
小结 两个盛世 两个举措 四位皇帝 贞观之治与开元之治 治国思想与措施 唐高祖、唐太宗、武则天、唐玄宗
教学反思 为了上好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这节课,我在网上找了非常丰富的资料、史料,同时也做了非常充足的准备,有信心能讲好这一堂课。在这一课堂上,我把我所找到的资料、史料全都运用到课件中去,希望学生多从资料、史料中找出相关的历史知识,。自以为很成功。然而事实上效果远不如我所期望的。学生对我这一节课有着看法:资料、史料太多,反应不过来,教学效果就不太好。再加上初一年级的学生最主要是掌握基础。学生的话让我明白了一个简单不过的道理:教学内容要适当,难易程度要合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