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 (共32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六年级上册科学课件-3.1 蜡烛的变化|苏教版 (共32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6.9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苏教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06 00:17:44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32张PPT)
仔细观察蜡烛有什么特征?
蜡烛的变化
如果要使蜡烛发生变化,你会有哪些方法?
预测:加热以后,蜡块会有什么变化?冷却以后又会有什么变化呢?
(一)“加热蜡烛” 的实验:
“加热蜡烛”的实验步骤:
(1)把小块蜡烛放在蒸发皿里。
(2)点燃酒精灯,用酒精灯给三脚架上的蒸发皿加热几分钟,看看蜡烛的变化。
(3)熄灭酒精灯,冷却后看会发生什么变化?
提醒:注意安全,酒精灯要推进推出,不要用
手碰蒸发皿和三脚架,并同时请记录员填写实
验记录。
(二)“点燃蜡烛”的实验:
用火柴点燃蜡烛,你有什么发现?
(二)“点燃蜡烛”的实验:
请打开书第30页,看看书上要求我们
借助哪三个实验来发现蜡烛的变化。
(二)“点燃蜡烛”的实验:
(1)取干净并干燥的烧杯悬
空罩在火焰上方1分钟左右,
观察烧杯内部。
(二)“点燃蜡烛”的实验:
(2)将内壁涂有澄清石灰水
的烧杯悬空罩在火焰上方1分
钟左右,观察烧杯内部。
(二)“点燃蜡烛”的实验:


(3)将瓷片用金属镊子夹住,
放在燃着的蜡烛上方30秒左右,
观察瓷勺子片。
液态
燃烧、发光、放热、烟尘…
固 态
冷却后固态
一 支 蜡 烛
实验记录表
点燃蜡烛------
蜡烛燃烧后产生了新的物质 。
加热蜡烛-----
蜡烛熔化成腊油--冷却后又凝固成蜡快
没有产生新物质 。
物体名称 实验方法 现象
实验前 实验后

蜡烛 加热
点燃
实验结论:
通过刚才的实验,我们知道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哪几类?
物质的变化可以分成两大类:
一类仅仅是形态的变化,没有产生新物质,如蜡烛受热熔化;我们把这类变化叫物理变化。
另一类是产生新物质的变化,这类变化常常可以从颜色的改变、产生沉淀或气泡、发光发热等现象表现出来,如蜡烛的燃烧。我们把这类变化叫化学变化。
什么是化学变化?什么是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变化中没有新物质产生,只有形态、状态的改变。
化学变化:
变化中会产生新的物质。
燃烧,最常见的化学变化!
这些变化又是什么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冰山消融
钢铁生锈
电热丝升温
1、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
(1)把铁块磨成铁粉。
(2)把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晒干了。
(3)铜锭抽成铜丝。
(4)水变成冰和冰化成水。
(5)煤的燃烧。
(6)火药爆炸。
(7)把木材加工成木家具。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⑴空气液化
⑵铜器生绿锈
⑶二氧化碳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⑷酒精挥发
⑸火药爆炸
⑹灯丝通电后发光放热 
2、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
1、判断下列变化是物理变化还化学变化
⑴把铁块磨成铁粉
⑵把铁块放在地面上,生锈了
⑶把湿衣服放在太阳下,晒干了
⑷铜锭抽成铜丝
⑸铁在高温下熔化成铁水
⑹煤的燃烧
⑺碳酸氢铵受热分解为氨气、水、二氧化碳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化学变化
1、两者根本区别:
变化中有没有新的物质生成
2、两者的联系:
化学变化一定能伴随着物理变化
物理变化不一定有伴随化学变化
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的联系和区别?
物质变化
变 化 现 象
冰山消融
钢铁生锈
电热丝升温
木炭燃烧
状态从固态变为液态
有新物质:铁锈生成
温度从低到高
发出白光
体积变小
颜色:白色 无色
颜色:银白色 红棕色
颜色:灰黑 红或白
亮度:变亮了
有新物质—二氧化碳生成
集气瓶变热,温度升高
变化中有没有
别的物质产生
变化


有新物质
铁锈生成
有新物质二
氧化碳生成
物理
变化
化学
变化
物理
变化
化学
变化
  外形和形
态上发生变化
没有产生新
物质的变化
物质的变化
产生新物
质的变化
颜色改变
产生沉淀
产生气泡
发光发热
性质改变
仅仅
……
(如:生鸡蛋变成熟鸡蛋
   面粉做成馒头)
水的三态变化
铁水变钢锭
(如:树叶颜色的变化)
(如:火柴燃烧)
(如:树叶颜色的变化)
(如:盐酸滴在石灰石上)
(变不回去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