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辰区九年级语文复习——课外文言文专题
班级: 姓名:
课题 课外文言文阅读复习——讽谏劝说类
课型 复习课 主 备 刘惠 审 核
学习目标 1.明确中考课外文言文考点2.掌握答题技巧,学以致用 3.提升解题能力,消除畏难情绪
导学过程
明确课文文言文考核类型及分值: 二、讽谏劝说类检测,查找漏洞昔者郑武公欲伐胡,故先以其女妻胡君,以娱其意。因问于群臣:“吾欲用兵,谁可伐者?”大夫关其思对曰:“胡可伐!”武公怒而戮之,曰:“胡,兄弟之国也。子言伐之,何也?”胡君闻之,以郑为亲已,遂不备郑。郑人袭胡,取之。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昔者郑武公欲伐胡 (2)胡君闻之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吾欲用兵,谁可伐者?。译文: 3.结合选文,分析胡国最终灭国的原因(3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 _____ 二、回顾方法,强化技巧 通关法宝解词 文义理解三.附:课外古文人物品质、性格特征 【正面人物】 1、君主——宽容豁达、胸怀宽广,沉稳机智、明察秋毫,善于纳谏、从善如流,任人唯贤、知人善任,体恤百姓。 例:信守承诺(约不可失八四魏文侯)、 胸怀宽广、知人善任、从容、沉稳、机智敏锐(多多益善五七刘邦), 体恤百姓(出裘发粟五三景公), 2、大臣(为官、为臣)——忠于职守、忠贞不屈,严肃认真、办事勤勉,机智、 勤俭、英勇,审时度势、知己知彼,为官清廉、公正,有忧患意识,举贤荐能、直言进谏。 例:发奋努力、勤奋刻苦(苏秦刺骨中的苏秦), 忠贞不屈、高风亮节(苏武牧羊中的苏武), 直言进谏(出裘发粟中的晏子),机智、善战、勇敢、屡建奇功将军(飞将军中的李广), 忠贞、信守承诺(刘备托孤中的诸葛亮),恬淡静穆、胸怀大志、蔑视权贵,不与世俗同流(陶渊明), 善于观察(正午牡丹中的丞相),节俭、不浪费、坚持原则(王安石待客中的王安石),勤俭、英勇、教育子女严格(与四弟书中的曾国藩),善于进言(燕策中的苏代),实事求是、荐人为贤、正直(宋濂具实以对),四、链接中考,巩固训练:梁惠王曰:“晋国,天下莫强①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②,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③;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达秦楚之坚甲利兵矣。 【注释】 ①莫强:没有比它更强的。②比:替,为;一:全,都;洒:洗刷。全句说,希望为全体的死难者洗恨雪耻。③易耨:及时除草。易,疾,速,快;耨,除草。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及寡人之身_______(2)南辱于楚_______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译文: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依据文章内容概括孟子“仁政”的具体措施(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 五、拓展提高,当堂达标:太祖视事东阁,天热甚,汗湿衣,左右更衣以进,皆经浣濯者。参军宋思颜曰:“主公躬行节俭,真可示法子孙。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愿始终如此。”大祖喜曰:“此言甚善。他人能言,或惟及于目前,而不能及于久远,或能及于已然,而不能及于将然。今思颜见我能行于前,而虑我不能行于后,信能尽忠于我也。”乃赐之币。①太祖:朱元璋②视事东阁,在东阁处理政务③湿:打湿。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1)皆经浣濯者_____ __(2)主公躬行节俭___ ____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译文: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文中宋思颜采用了哪些进谏的方式,结果如何(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第一段译文:
以前郑武公想攻打胡国,故意先把女儿嫁给胡国的君主,使他心里欢乐,问大臣们:“我想动兵,可以攻打哪个国家?”大夫关其思回答说:"可以攻打胡国。"郑武公大怒就把关其思杀了,并且说:"胡国,是我们兄弟之国,你说攻打它,什么居心?"胡国君主攻打这件事,就认为郑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9%83%91%E5%9B%BD" \t "_blank?)君主是自己的亲人而不防备他,郑国就趁机偷袭胡国,占领了它。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伐:攻打(2)闻: 攻打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吾欲用兵,谁可伐者?。
译文:我想动兵,可以攻打哪个国家?
3.结合选文,分析胡国最终灭国的原因(3分)
胡国被郑武公的小恩小惠、假仁假义迷惑,因小失大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9B%A0%E5%B0%8F%E5%A4%B1%E5%A4%A7" \t "_blank?),没有识破郑武公“将欲夺之,先固与之”的计谋,告诉后人不要贪图小恩小惠,国防或人的道德防线一刻都不能松懈。
第二段译文:
惠王说:“晋国,没有比它更强的,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可是到了我这时候,东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子都死掉了;西边丧失了七百里土地给秦国;南边又受楚国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A5%9A%E5%9B%BD" \t "_blank?)的侮辱。我为这些事感到非常羞耻,希望替所有的死难者报仇雪恨,我要怎样做才行呢?”
孟子回答说:“只要有方圆一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归服。大王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政 (?https:?/??/?baike.baidu.com?/?item?/?%E4%BB%81%E6%94%BF" \t "_blank?),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深耕细作,及时除草;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出时间修养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敬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以打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 (?https:?/??/?baike.baidu.com?/?item?/?%E7%A7%A6%E6%A5%9A" \t "_blank?)军队了。
(1)及寡人之身 到了(2)南辱于楚 侮辱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译文:晋国,没有比它更强的,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
3.依据文章内容概括孟子“仁政”的具体措施(3分)
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深耕细作,及时除草;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出时间修养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敬长辈上级。
第三段译文:
太祖(明帝朱元璋 (?https:?/??/?baike.baidu.com?/?item?/?%E6%9C%B1%E5%85%83%E7%92%8B?/?25626" \t "_blank?))在东阁办公,天气很热,汗水湿透衣服,侍从给太祖换衣服,换下来的衣服都送到浣洗衣服的人(洗过之后继续穿)。参军宋思颜 (?https:?/??/?baike.baidu.com?/?item?/?%E5%AE%8B%E6%80%9D%E9%A2%9C" \t "_blank?)看见了说:“主公亲自厉行节俭,真是以身作则,告示大家,老臣担心您只是今天这么做,以后可能不会这么做,希望您能够坚持一直这么做。”太祖听后非常高兴:“你说的太好了。别人也可能会说,但可能只会考虑眼前,而不能考虑到长远;或者只是忧虑到已经发生的,而不能忧虑到将来要发生的。今天思颜看见我现在能这么做,而顾虑我之后不能继续这么做,我相信你一定能够效忠于我。”于是赏赐金币给宋思颜。
1. 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皆经浣濯者 洗(2)主公躬行节俭 亲自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臣恐今日如此,而后或不然。
译文:思颜看见我现在能这么做,而顾虑我之后不能继续这么做
3.文中宋思颜采用了哪些进谏的方式,结果如何(3分)
直谏的方式,直言不讳,情真意切,得到了太祖的赞同和赏识和。
PAGE
3
(共13张PPT)
中考课外文言文阅读
普育学校 刘惠
学习目标:
1.了解课外文言文考点
2.掌握答题技巧及答题思路
3.学以致用
课外文言文
说理明志
人物传记
类型
求学励志
讽谏劝说
(8年3考)
(8年2考)
(8年2考)
(8年1考)
课外文言文
译句
释字
考点
文章理解
课外文言文
译句
释字
考点
文章理解
名词活用为动词
形容词作动词
动词活用为名词
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名词活用作状语
书写正确
“以”“之”
古今异义、一词
多义、词类活用
通假字
课外文言文
译句
释字
考点
文章理解
反问句
“以”“之”
古今异义、一词
多义、词类活用
通假字
省略句,倒装句
判断句,被动句
主谓宾
课外文言文
译句
释字
考点
文章理解
反问句
“以”“之”
古今异义、一词
多义、词类活用
通假字
省略句,倒装句
判断句,被动句
主谓宾
原文
谁+事
概括事件、
道理、启示
人物性格
关注文体,诵读整体把握文章的内容、主旨、写法等。
著有学校
1930
O
UYU SCH
有紫校
以前郑武公想攻打胡国,故意先把女儿嫁给胡国的君主,使他心里欢乐,问大臣们:“我想动兵,可以攻打哪
个国家?”大夫关其思回答说:"可以攻打胡国。"郑武公大怒就把关其思杀了,并且说:"胡国,是我们兄弟之国
你说攻打它,什么居心?"胡国君主攻打这件事,就认为郑国君主是自己的亲人而不防备他,郑国就趁机偷袭胡国
占领了它。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2分)
(1)伐:攻打(2)闻:攻打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吾欲用兵,谁可伐者?。
译文:我想动兵,可以攻打哪个国家?
3.结合选文,分析胡国最终灭国的原因(3分)
胡国被郑武公的小恩小惠、假仁假义迷惑,因小失大,没有识破郑武公将欲夺之,先固与之”的让谋,告诉后人不
要贪图小恩小惠,国防或人的道德防线一刻都不能松懈。
第二段译文:
惠王说:“晋国,没有比它更强的,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可是到了我这时候,东边被齐国打败,连我的大儿
子都死掉了;西边丧失了七百里土地给秦国;南边又受楚国的侮辱。我为这些事感到非常羞耻,希望替所有的死难
者报仇雪恨,我要怎样做才行呢?”
孟子回答说:“只要有方圆二百里的土地就可以使天下归服。大王如果对老百姓施行仁政,减免刑罚,少收赋
税,深耕细作,及时除草;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岀时间修养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侍奉父母兄长,出
门尊敬长辈上级。这样就是让他们制作木棒也可以打击那些拥有坚实盔甲锐利刀枪的秦楚军队了。
(1)及寡人之身到了(2)南辱于楚侮辱
2.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2分)
晋国,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
译文:晋国,没有比它更强的,这是老先生您知道的。
3.依据文章内容概括孟子“仁政”的具体措施(3分)
减免刑罚,少收赋税,深耕细作,及时除草;让身强力壮的人抽岀时间修养孝顺、尊敬、忠诚、守信的品德,在家
侍奉父母兄长,出门尊敬长辈上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