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劝学》优秀课件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孙权劝学》优秀课件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4.1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6 10:19:13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共48张PPT)
《资治通鉴》
null




实用课件制作:涡阳八中臧文清
滚滚长江东逝水
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
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
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
都付笑谈中

《三国演义》的开篇词
导入新课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三国时代,是英雄辈出的时代,关羽就是群雄中的一位大英雄。但他最终败在东吴的一位将军之手,可想而知这位将军定有非凡之处,这位将军是谁呢?
导入新课

司马光(1019-1086)
字君实,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资治通鉴》是司马光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神宗以其“鉴于往事,有资于治道”,命名为《资治通鉴》,即为统治阶级提供政治借鉴。
作者简介









孙权(181-252),字仲谋,三国时吴国的创建者。他从兄长孙策遇害身亡之日起,在五十多年的时间内据有江东。其最大功绩就是开发了东南地区,促进了东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发展。
陈寿:“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曹操 :“生子当如孙仲谋。”《吴历》
文中主要人物:
吕蒙(178-219) ,东吴国大将。字子明,汝南富陡(今安徽阜阳)人。少年时不读书,以胆气称,后接受孙权劝告,读了许多兵书、史书,智勇双全。跟随孙权打仗有功,官拜虎威将军。倍受孙权,鲁肃的信赖。鲁肃死后,掌管东吴军事,率军暗袭荆州,擒杀关羽父子,名扬三国。杀关羽后不久病死。
鲁肃(172-217),字子敬,临淮东城(今安徽定远县)人。三国时吴王的得意谋臣,倍受赏识。从小丧父,靠祖母抚养。他少有大志,轻财好施,喜欢习武骑射。
鲁肃也是三国历史上的一个重要人物。他一生的最大功绩是倡导、促成并终身不易地竭力维护孙刘联盟,使三足鼎立之势能够形成。

1、积累文言词语及重要的文学常识,积累成语,翻译课文。

2、理解文章内容,背诵课文,理解文章主旨。

3、反复朗读课文,逐步深入品味人物语言,分析人物性格。

4、明白后天学习的重要性,勉励同学重视学习,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学习目标
读准字音
读出停顿
一读
卿( ) 岂 ( )
邪( ) 涉猎( )
孰( ) 更 ( )
遂( )


预习检测
读准字音
qīng


shè
gēng
suì
shú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孙权劝学
听朗读
读懂文意
二读
齐读课文:
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原则:
“信”,就是译文要准确表达原文的意思,不歪曲、不遗漏、不增译。
“达”,就是译文明白晓畅,符合现代汉语表达要求和习惯,无语病。
“雅”,就是译文语句规范、得体、生动、优美。

六字歌诀:留、对、换、加、删、调
(加字、换字、直译、意译)
方法:
文言文翻译
初,权 谓 吕蒙曰:“卿 今 当涂

掌事,不可不学!”蒙辞 以军中多务。权曰:

“孤岂 欲卿 治经为 博士 邪!
对……说
现在
当初,孙权对吕蒙说:“你现在当权管事了,不可不学习!”吕蒙用军中事务多来推辞。孙权说:“我难道想要你研究经书当博士吗?
掌管
当初
课文翻译

事务
难道
想要
研究
专掌经学
传授的学官
当道,当权
通“耶”,句末语气词,吗

古代君对臣的爱称
推托
但 当 涉猎, 见 往事 耳。卿言多

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应当
历史
罢了
只应当浏览群书,了解历史罢了。你说事务多,谁比的上我事务多呢?我经常读书,自认为大有益处。”
认为

了解
课文翻译
粗略地阅读
谁比得上
蒙乃始就学。及 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

大惊曰:“卿今者 才略, 非复吴下阿蒙!”
现在
吕蒙于是开始学习。到了鲁肃来到寻阳的时候,鲁肃和吕蒙议论,十分惊奇地说:“以你现在的才干、谋略来看,你已经不再是原来那个吴下阿蒙了!”

于是
才干和谋略
课文翻译
到,等到
经过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 刮目相待, 大兄

何 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长兄
吕蒙说:“士别三日,就要重新另眼看待,长兄知道这件事多么晚啊!”鲁肃于是拜见吕蒙的母亲,与吕蒙结为朋友就分别了。
于是
知晓事情
课文翻译
重新
用新的眼光看待
怎么
表承接
吴下阿蒙:

刮目相待:
吴下指吴县,今江苏苏州;阿蒙,吕蒙的小名,比喻学识尚浅的人。
成 语
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文言积累
读出语气
三读
朗读课文,注意人物对话的语气。
语气坚决、语重心长,谆谆告诫,
反问句,不悦、责备。强调并不是要吕蒙研究儒家经典,当专享经学传授的学官,而是有别的目的。
整体把握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反问句,否定吕蒙推辞的理由,要重读强调。
感叹句,要读出吃惊、赞叹的语气。
整体把握
(3)“卿言多务,孰若孤?”
(4)“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5)“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反问句,指责中带有自豪的语气。
概括情节。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大有长进,令鲁肃刮目相看并与他结为朋友的故事。

整体把握

孙权 学
吕蒙 学
鲁肃 学

吕蒙

鲁肃




整体把握
每空填一字,理清情节。
孙权
先一语道破,指出“学”的必要性;然后现身说法,指出“学”的可能性。
因为情况是在不断变化,人也在不断变化,不能拿老眼光看待人。要用发展的眼光看待人和事。

孙权如何劝吕蒙学习的?
为什么“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
合作探究
鲁肃之所以主动与吕蒙“结友”,是因为鲁肃为吕蒙的才略所折服而愿与之深交,表明鲁肃敬才、爱才,二人情投意合。也从侧面表现了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

鲁肃为什么与吕蒙“结友”?
既从侧面烘托吕蒙才略的惊人长进,也进一步告诉人们读书学习的重要性。
合作探究
鲁肃的话有什么作用?
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读书有益于人的发展和完善。
合作探究
有个成语是说读书对人们大有益处,它能够概括本文的内容,试问是哪个成语?
开卷有益。
本文的三个人物各有什么特点?
孙权
吕蒙
鲁肃
对部下既严格要求,又能循循善诱,耐心教导。好学。
知错能改,谦虚好学,
坦诚豪爽。
敬才爱才,豪爽而不失风度,对朋友的进步十分高兴。
合作探究
本文注重以对话表现人物。对话言简意丰,生动传神,富于情味。仅寥寥数语,就使人感受到人物各自说话时的口吻、神态和心理。
本文是怎样表现人物性格的?
合作探究
主 旨
本文写的是吕蒙在孙权的劝说下开始学习,大有长进,令鲁肃刮目相看并与他结为朋友的故事,告诉我们“开卷有益”的道理,说明了人只要肯学,就会大有长进,成年人也是如此。
合作探究
1、文章材料取舍精当,详略安排得当。

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

鲁肃赞学
详写

略写

详写
详略得当,突出中心
手法探究
结友而别也是略写。
《落花生》: “买种,翻地,播种,浇水,施肥,没过几个月,居然收获了。” 略写种花生、收花生、尝花生;详写议花生。
《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详写“短短的泥墙根一带”,略写对百草园的总体印象。
《猫》:略写前两只猫,详写第三只猫,突出中心。
《孙权劝学》:详写孙权劝学和鲁肃赞学,略写吕蒙就学,突出“开卷 有益”的道理。
《最后一课》:略写上学途中、上课之前和下课之时,详写最后一课,突出“爱国主义”这一中心。
《木兰诗》:略写十年征战,因为这首诗所要突出的是对木兰孝敬父母,勇于担当重任的性格的颂扬,所以,对残酷的战争,一笔带过,而对能够反映美好心灵的内容比如从军缘由、离家思亲、辞官返乡等则不惜笔墨。隐含作者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战争的冷淡。
《阿长与<山海经>》: 详写阿长为“我”买《山海经》一事,突出长妈妈热爱关心孩子,表达“我”的敬佩和感激之情。
《老王》:老王送香油、鸡蛋写得详细,因为这更能表现老王善良和知恩图报的高尚品质。
《台阶》:造新屋的过程写的简略,可造台阶反而很详细,这是为什麽?详略是由中心而定的。题目是“台阶”,所以主体工程可以略写,造台阶要详写。
《卖油翁》:略写陈尧咨射箭,详写卖油翁酌油,因为本文的道理是通过卖油翁高超的酌油技艺表现出来的。
《背影》:详写望父买橘,突出父爱伟大
《社戏》:略写随母归省住平桥村、钓虾,放牛的生活和六一公公送豆之事;详写看戏波折、月下行船、船头看戏、归航偷豆
合作探究
2、以对话为刻画人物的主要手段。
孙权劝学
吕蒙就学
鲁肃赞学
正面描写
正面描写
侧面描写
合作探究
手法探究
吕蒙读书的功效是通过鲁肃的话从侧面展现出来的,鲁肃的惊叹衬托出了吕蒙今非昔比的事实。
3、除正面记言外,对吕蒙这一形象还运用了侧面烘托及对比的手法。
考一考你的领悟能力
请同学们以“我从《孙权劝学》中学习到了……”句式谈一谈这节课你的收获。
拓展延伸
1、学习没有早晚之分,只要认真学习,终有所成(开卷有益)。
2、学习能改变人的一切。
3、挤时间学习。
4、不能用老眼光看人。
5、学会劝人(劝人要讲究策略)。
6、要善于听取他人的建议或意见,知过能改。
7、交学问渊博的人。
8、为人坦诚豪爽。
9、关爱他人。
10、敬才爱才。
11、读史书的重要性。
拓展延伸
劝学名言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随。
--韩愈
莫等闲,白了少年头,空悲切!
--岳飞
读书之法, 在循序而渐进, 熟读而精思。
--朱熹
三更灯火五更鸡,正是男儿发愤时。
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
--颜真卿
拓展延伸
请你积累与读书、学习有关的诗句、格言。
拓展延伸
(1)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杜甫)
(2)书到用时方恨少。(陆游)
(3)书犹药也,善读之可以医愚。(刘向)
(4)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杜甫)
(5)知识就是力量。(培根)
(6)书,是人类进步的阶梯。(高尔基)
(7)书籍,是全世界的营养品。(莎士比亚)
(8)读书使人心眼明亮。(伏尔泰)
孙敬头悬梁,
苏秦锥刺股。
车胤囊萤学,
孙康映雪读。

头悬梁,锥刺股、囊萤映雪、凿壁偷光

拓展延伸
请你积累与读书、学习有关的诗句、格言。
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吕蒙
孙权
鲁肃
善劝
关爱部下
好学
听劝
学有所进
爱才
敬才
(就学)
详写
详写
略写
侧面描写




对话为主
板 书
 以

(1)辞以军中多务:
(2)自以为大有所益:
(1)见往事耳:
(2)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1、通假字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邪”后写作“耶”,表反问语气,相当于“吗”
文言积累
2、一词多义

了解
知晓
与“为”合用,译为“认为”
博士 及


过 孤


往事 但
只,仅仅
转折连词,但是
历史
过去的事
古时王侯自称
孤独
到,等到
以及

经过
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学位名称

古:
今:

古:
今:




古:
今:
古:
今:
古:
今:
古:
今:
文言积累
1、古今异义


(1)倒装句
蒙辞以军中多务。

(2)省略句
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文言积累
1、文言句式

1、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蒙辞/以军中多务。
B.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C.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D.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B
课堂检测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
( )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 )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 )
2、写出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语气,并指出它和现代汉语中的哪个语气词相近。
表反问语气,近似于“吗”
表限制语气,近似于“罢了”
表感叹语气,近似于“啊”
课堂检测
(1)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孙权劝学”的原因或学习的必要性是什么?)


(2)“孙权劝学”的学习方法是:
3、用原文回答:
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课堂检测
(3)表现吕蒙学习有惊人长进的语句有哪些?




(4)现身说法,读书的益处:
3、用原文回答:
A. 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B. 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课堂检测
同学们
再见!
读书好
好多书
读好书
—冰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