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科版 高中物理 选修3-5 寒假复习题含答案word版含解析

文档属性

名称 鲁科版 高中物理 选修3-5 寒假复习题含答案word版含解析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8.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鲁科版
科目 物理
更新时间 2020-02-06 06:47:38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绝密★启用前
鲁科版 高中物理 选修3-5 寒假复习题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10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分卷I
一、单选题(共10小题,每小题4.0分,共40分)
1.Th具有放射性,它能放出一个新的粒子而变为镤Pa,同时伴随有γ射线产,生其方程为Th→Pa+X,钍的半衰期为24天.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X为质子
B. X是钍核中的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时产生的
C. γ射线是钍原子核放出的
D. 1 g钍Th经过120天后还剩0.2 g钍
2.在核反应堆中,为了使快中子的速度减慢,可选用作为中子减速剂的物质是(  )
A. 氢
B. 镉
C. 氧
D. 水
3.用绿光照射一光电管,能产生光电效应,欲使光电子从阴极逸出时的最大初动能增大,应(   )
A. 改用红光照射
B. 增大绿光强度
C. 增大光电管上的加速电压
D. 改用紫外线照射
4.如图所示,一铁块压着一纸条放在水平桌面上,当以速度v抽出纸条后,铁块掉到地面上的P点,若以2v速度抽出纸条,则铁块落地点为(  )

A. 仍在P点
B. 在P点左侧
C. 在P点右侧不远处
D. 在P点右侧原水平位移的两倍处
5.α粒子轰击Be得到C,同时释放出一种粒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来自于原子核
B. 它是一种带正电的粒子
C. 它在电场中受电场力的作用
D. 它是一种频率很高的光子
6.如图所示,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墙上,另一端与质量为m的物体A相连,A放在光滑水平面上,有一质量与A相同的物体B,从高h处由静止开始沿光滑曲面滑下,与A相碰后一起将弹簧压缩,弹簧复原过程中某时刻B与A分开且沿原曲面上升.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弹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mgh
B. 弹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
C.B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
D.B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
7.要观察纳米级以下的微小结构,需要利用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的电子显微镜.有关电子显微镜的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它是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短,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B. 它是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长,因此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C. 它是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短,因此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D. 它是利用了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长,因此更容易发生明显衍射
8.现有甲、乙两滑块,质量分别为3m和m,以相同的速率v在光滑水平面上相向运动,发生了碰撞.已知碰撞后,甲滑块静止不动,那么这次碰撞是(  )
A. 弹性碰撞
B. 非弹性碰撞
C. 完全非弹性碰撞
D. 条件不足,无法确定
9.A、B两球在光滑的水平面上沿同一直线发生正碰, 作用前a球动量pa=30 kg·m/s,b球动量pb=0, 碰撞过程中a球的动量减少了20 kg·m/s, 则作用后b球的动量为(  )
A. -20 kg·m/s
B. 10 kg·m/s
C. 20 kg·m/s
D. 30 kg·m/s
10.表格中是某种元素的计数率及放射时间的数据记录,从表中可以得出该元素的半衰期约为(  )

A. 2.5 s
B. 3.5 s
C. 4.0 s
D. 7.0 s
二、多选题(共4小题,每小题5.0分,共20分)
11.(多选)放射性同位素被用做示踪原子,主要是因为(  )
A. 放射性同位素不改变其化学性质
B. 放射性同位素的半衰期比天然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短得多
C. 半衰期与元素所处的物理、化学状态无关
D. 放射性同位素容易制造
12.(多选)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核潜艇在巴伦支海遇难,沉入深度约为100 m的海底.“库尔斯克”号核潜艇的沉没再次引起人们对核废料与环境问题的重视.几十年来人们向以巴伦支海海域倾倒了不少核废料,核废料对海洋环境有严重的污染作用.其原因有(  )
A. 铀、钚等核废料有放射性
B. 铀、钚等核废料的半衰期很长
C. 铀、钚等重金属有毒性
D. 铀、钚等核废料会造成爆炸
13.(多选)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
B. 在核反应中,反应前后质量数相同,电荷数相同
C. 元素衰变中放出的β射线是原子核中质子与中子结合而成的
D. 在核反应式N+He→O+X中,X表示质子
14.(多选)关于α、β、γ三种射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 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B. β?射线是原子核外电子电离形成的电子流,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
C. 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
D. γ?射线是电磁波,它的穿透能力最弱


分卷II
三、实验题(共1小题,每小题10.0分,共10分)
15.利用气垫导轨通过闪光照相进行“验证动量守恒定律”这一实验.实验要求研究两滑块碰撞时动能损失很小和很大等各种情况,若要求碰撞时动能损失最大应选图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若要求碰撞动能损失最小则应选图中的________.(填“甲”或“乙”)(甲图两滑块分别装有弹性圈,乙图两滑块分别装有撞针和橡皮泥)

四、计算题(共3小题,每小题10.0分,共30分)
16.4个氢核聚变成一个氦核,同时放出两个正电子,释放出2.8×106eV的能量,写出核反应方程,并计算1 g氢核完成这个反应后释放出多少焦耳的能量.
17.四个质子在高温下能聚变成一个α粒子,同时释放能量,已知质子的质量为1.007 276 u,α粒子的质量为4.001 506 u,阿伏加德罗常数为6.02×1023mol-1,求10 g氢完全聚变成α粒子所释放的能量.
18.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摆球用长为l的轻质细绳系于O点,O点正下方的粗糙水平地面上静止着一质量为M的钢块.现将摆球向左拉起,使细线水平,由静止释放摆球,摆球摆动至最低点时与钢块发生正碰,碰撞时间极短,碰后摆球反弹上升至最高点时与最低点的竖直高度差为l.已知钢块与水平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摆球和钢块均可视为质点,不计空气阻力,水平面足够长.求:钢块与摆球碰后在地面上滑行的距离.




答案解析
1.【答案】B
【解析】根据电荷数和质量数守恒知钍核衰变过程中放出了一个电子,即X为电子,故A错误;β衰变的实质:β衰变时释放的电子是由核内一个中子转化成一个质子同时产生的,故B正确;γ射线是镤原子核放出的,故C错误;钍的半衰期为24天,1 g钍Th经过120天后,发生5个半衰期,1 g钍经过120天后还剩0.03 125 g.故D错误.
2.【答案】D
【解析】在可控核反应堆中需要给快中子减速,轻水、重水和石墨等常用作减速剂,D正确.
3.【答案】D
【解析】根据光电效应方程Ekm=hν-W0知,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与入射光的频率有关,频率越高,光电子的最大初动能越大,与入射光的强度以及加速电压无关,故D正确.
4.【答案】B
【解析】以2v速度抽出纸条时,纸条对铁块作用时间变短,而纸条对铁块的作用力相同,所以与以速度v抽出相比,纸条对铁块的冲量I减小,平抛的速度减小,水平射程减小,故落在P点的左侧.
5.【答案】A
【解析】根据电荷数守恒、质量数守恒,知该粒子的电荷数为0,质量数为1,为中子,该粒子来自原子核,不带电,所以在电场中不受电场力,是一个实物粒子,A正确.
6.【答案】B
【解析】 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B刚到达水平地面的速度v0=,根据动量守恒定律可得A与B碰撞后的速度为v=v0,所以弹簧被压缩时所具有的最大弹性势能为Epm=×2mv2=mgh,故A项错误,B项正确;当弹簧再次恢复原长时,A与B将分开,B以速度v沿斜面上滑,根据机械能守恒定律可得mgh′=mv2,B能达到的最大高度为h,故C、D两项错误.
7.【答案】A
【解析】电子显微镜的分辨率比光学显微镜更高,是因为电子物质波的波长比可见光短,和可见光相比,电子物质波更不容易发生明显衍射,所以分辨率更高,A正确.
8.【答案】A
【解析】以甲滑块的运动方向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定律得:3m·v-mv=0+mv′,
所以v′=2v
碰前总动能Ek=×3m·v2+mv2=2mv2
碰后总动能Ek′=mv′2=2mv2,Ek=Ek′,所以A正确.
9.【答案】C
【解析】碰撞过程中a球的动量减少了20 kg·m/s, 故此时a球的动量是10 kg·m/s,a、b两球碰撞前后总动量保持不变为30 kg·m/s, 则作用后b球的动量为20 kg·m/s.
10.【答案】B
【解析】根据半衰期公式:m余=m原()可知:经过一个周期,有半数发生衰变,在0时刻,有1 280个,7 s时刻,仍有317个没有衰变,由数据可知,元素发生2次衰变,所以即半衰期为3.5 s,故A、C、D错误,B正确.
11.【答案】ABC
【解析】放射性同位素用做示踪原子,主要是用放射性同位素代替没有放射性的同位素参与正常的物理、化学、生物过程,既要利用化学性质相同,也要利用衰变规律不受物理、化学变化的影响,同时还要考虑放射性废料容易处理,因此选项A、B、C正确,选项D不正确.
12.【答案】ABC
【解析】铀、钚等核废料有放射性,射线有危害,故A正确;铀、钚等核废料的半衰期很长,短期内很难消失,故B正确;铀、钚等是重金属,重金属都有毒性,故C正确;铀、钚等核废料的体积小于链式反应的临界条件,不会造成爆炸,故D错误.
13.【答案】ABD
【解析】太阳辐射的能量主要来自太阳内部的核聚变反应,故A正确;根据核反应前后质量数守恒,质子数守恒,故B正确;衰变中放出的β射线是原子核中的中子衰变成质子而生成的电子,故C错误;根据质量数与质子数守恒,则核反应式N+He→O+X中,X的质量数为14+4-17=1,而质子数为7+2-8=1,因此X表示质子,故D正确.
14.【答案】AD
【解析】A、α?射线是原子核自发放射出的氦核,它的穿透能力最弱,故A正确.
B、β?射线是原子核内的中子转变为质子时产生的,它具有中等的穿透能力,故B错误
C、γ?射线一般伴随着α或β射线产生,它的穿透能力最强,故C正确,D错误
故选AC.
15.【答案】乙   甲
【解析】乙图中由于装有撞针和橡皮泥,则两滑块相碰时成为一体,机械能的损失最大;
而甲图中采用弹性圈,二者碰后即分离,此种情况下,机械能的损失最小,机械能几乎不变.
16.【答案】4H→H+2e 6.74×1010J
【解析】该反应的核反应方程为:4H→He+2e,由此可知,平均每个氢核反应释放出的能量为E0=eV=7×105eV.1 g氢核(即1 mol)所包含的氢核的粒子个数为6.02×1023个.应释放出的总能量E=7×105×6.02×1023eV≈6.74×1010J.
17.【答案】3.87×1025MeV
【解析】由题可得出其核反应的方程式:4H→He+2e其反应过程中的质量亏损Δm=4×1.007 276 u-4.001 506 u=0.027 598 u,设所释放的能量为ΔE,由题可知:=所以ΔE=3.87×1025MeV,即10 g氢完全聚变成α粒子所释放的能量为3.87×1025MeV
18.【答案】 
【解析】 摆球从下落过程机械能守恒,设下落到最低点速度大小为v1,则由动能定理得:mgl=mv
摆球与钢块碰撞极短,设碰撞后摆球速度大小为v2,钢块速度大小为v3,以水平向右为正方向,由动量守恒得:mv1=-mv2+Mv3
由于碰撞后小球反弹至l高处,则小球上升过程由动能定理得:-mg×l=0-mv
碰撞后钢块沿水平面做匀减速运动,由动能定理得:-μMgs=0-Mv
得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