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 4利 率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数学六年级下册-第2单元 4利 率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33.9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
科目 数学
更新时间 2020-02-08 19:41:2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第4课时 利 率
【教学内容】
教材第11页例4及“做一做”的习题。
【教学目标】
1.了解储蓄的意义和作用,理解本金、利率和利息的含义,掌握利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计算存款利息。
2.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实践能力,使学生感受数学在生活中的作用。
【教学重点】
了解本金、利息、利率的含义及利息的计算方法。
【教学难点】
掌握解决有关利率的实际问题。
【教学准备】
PPT课件。
教学过程
教师批注
一、创设情境、引入新知
师:同学们,春节的时候,你们都会收到较大额的压岁钱,你们是怎样处理这些大额的压岁钱呢?引出储蓄存钱的办法。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
(一)引导观察,主动思考,理解存款的意义。
1.独立探究(引导学生思考存款有哪些好处)。
2.组内交流。
3.集体汇报。
(1)支援国家建设;
(2)增加一些个人收入。
(二)了解储蓄的相关知识。
1.本金:存入银行的钱叫做本金。
2.利息:取款时银行多支付的钱叫做利息。
3.利率:单位时间内的利息与本金的比率叫做利率。
4.利息的计算公式: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三、深入探究,应用新知
师:(PPT课件出示教材第11页例4情境图及利率表)2015年11月,王奶奶把5000元钱存入银行,两年后可以取回多少钱?
师:你能从中找出储蓄的知识吗?
1.自主探究计算方法。
(1)独立探究。
(2)组内交流。
(3)汇报展示。
2.总结计算方法。
(1)先计算利息,利息与本金的和就是到期应取回的钱数。
(2)先计算两年的利息和本金共占本金的百分率,再求到期应取回的钱数。
四、课堂小结
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你有什么收获)?
五、巩固练习
完成教材第11页“做一做”的习题。
六、布置作业
相关习题。
【板书设计】
利 率
利息=本金×利率×存期 到期应取回的钱数=利息+本金
【教学反思】
[成功之处] 1.不照本宣科,让学生全面了解国家利息税的征收情况,与时俱进,感知国家的利民政策,与生活实际紧密联系。
2.注重创设情境,让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学习数学。从生活中引出知识并学习知识,既培养了学生的生活能力,又掌握了相关的利息知识,应用公式“利息=本金×利率×存期”来解答实际问题就相对简单多了。
[不足之处] 出示的利率表格发挥不了作用,没能通过比较让学生分析清楚。注重了数学问题的解决,忽视了对学生关于如何根据不同的存款特点选择储蓄。
[再教设计]  再教学时,在学生独立设计不同的储蓄方案后,没有让学生评议感受不同存款方式的利与弊,教给学生简单的生活知识。一般来说,定期比活期的利率高,存款年限长利率就比较高,如存三年期、两年期比存一年期的利率高,但不能像一年期那样每年可取一次利息,而国债因不用交纳利息税,获取的利息比同期的定期存款稍高些。合理设置教学环节,合理分配教学时间,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际结合起来,以此达到两者的和谐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