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 4.《灯笼》同步练习
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
1. 下列词语书写有误的一项是( )
A.领域 洪亮 危险 张灯结彩
B.虚惊 华贵 观赏 富贵荣华
C.锵然 燎原 褪色 人情事故
D.神龛 怅惘 仿佛 斗方大字
2. 下列对文章内容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作者行文过程中引用了许多典故,这些典故的运用使得文章优美雅致。
B.本文笔调闲适,情感真挚,意趣优雅,语言活泼。
C.作者在文章最后,通过列举历史上保家卫国的名将,表达了自己做“灯笼下的马前卒”的誓愿。
D.作者以散文的自由笔法,抒写了他关于灯笼的一些记忆,从容优雅地记录着岁月的沧桑,表达了自己对灯笼的喜爱。
3. 下列各句标点符号使用不规范的一项是( )
A.即将于10月18日在武汉开幕的第七届世界军人运动会,眼下已进人临战阶段,精彩、节约并重的要求丝毫没有放松。
B.一方面是旅游线路老化、接待能力不足,另一方面是游客口味不一、经济承受能力不同:这是我国开放旅游面临的两大难题。
C.自媒体让每个人都可以成为信息的传播者,但一些传播者显然缺少规则意识,在灾难现场拍照并上传网络,盲目追求所谓的“眼球效应”,却罔顾社会价值。
D.大灾大难的时候,企业和个人捐钱是慈善,志愿者在灾区搬水搬物也是慈善。平常生活中,有人问路帮指下路,有人摔倒扶起来,这些都是慈善。
4. 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 ? ?)
A.京族的独弦琴是一种奇妙的乐器,仅靠一根琴弦就能弹奏出婉转动听的歌声。
B.4月10日,铁路部门开始在全国实施新的列车运行方案,优化高铁列车开行路线。
C.刚刚上任的世界银行行长表示,推动共同繁荣并消除贫困是世行的使命和关注重点。
D.开展中华经典诗文诵读,使我们了解到中华传统文化的魅力,增强了我们的民族自豪感。
5. 下列依次填入文段画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时间都去哪儿了?在这个忙碌的时代,“忙”逐渐成了一种生活状态。有的人因为忙于生计,? ? ? ? ? ? ? ??,失去了许多与家人共享天伦的快乐;有的人因为忙于仕途,? ? ? ? ? ? ? ??,错过了许多与朋友交流思想的时光;有的人因为忙于玩乐,? ? ? ? ? ? ? ??,错失了许多与他人放飞梦想的机会……所以,我们应该在流淌的时间里经营好自己的幸福人生。
A.淡漠了亲情??????淡忘了友情?????虚度了年华
B.虚度了年华??????淡忘了友情????淡漠了亲情
C.淡漠了亲情??????虚度了年华?????淡忘了友情
D.淡忘了友情??????淡漠了亲情?????虚度了年华
6. 请将下列句子排序,顺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 ? )
①很快,冲积平原上的大太阳又莅临了,阳光迅速蒸干了舞者衣服上的雨水。
②风来了,云朵在大片大片的稻田里投下急速变幻的阴影,风吹得男女舞者的衣袂猎猎作响。
③年轻的舞者在上面跳了一支又一支现代舞,就在金黄色稻穗的包围中。
④雨来了,稀疏的雨点打在旁边的稻穗上,激发出更浓的香气,舞者在突来的雨点中举起高竿走动、跳跃、轻挥。
⑤舞者沉稳踏地,用一种闷闷的、倔强的身体语言,倾诉对大地、对稻米的深爱。
A.③④②⑤① B.⑤④③②①
C.③②④①⑤ D.⑤③②④①
7. 给下列句子中的加点字注音。
(1)祖父好,在路上轻易不提斡________旋着的情事,只谈些进京赶考的掌故。
(2)西汉名将霍去病前后六次出击匈奴,曾被封为骠________姚校尉。
(3)也有人在秋千索下缓步寻一脉幽悄________,意味应是深长的。
(4)夜深星阑________的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
?8. 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垂珠联珑的朱门却早已 tuì sè________了。
(2)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上头,一点不
páng wù________,便是敬。
(3)这些石刻狮子,有的母子相抱,有的交头接耳,有的像倾听水声,有的像注视行人,千态万状,wéi miào wéi xiào________。
(4)自然责任完了,算是人生第一件乐事。古语说得好,“rú shì zhòng fù________”;俗语亦说的是,“心上一块石头落了地”。
9. 根据句意及所给解释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词语。
(1)进士第的官衔灯该还有吧,________(悬挂、装饰有连串珠玉宝石,形容宅第的奢华)的朱门却早已褪色了。
(2)那时自己对________(为人处世的道理)还不懂,好听点说,心还像素丝样纯洁。
(3)当它________(声音突然中止)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10. 阅读下文,回答问题。
????? ???乡村里的年味
????? ???鲁先圣
????????每当岁月的脚步迈进了寒冬腊月,过年的氛围就渐渐浓厚起来了。过年是深刻而久远的记忆,是内心深处难以释怀的厚重情结,就像古街老巷里飘香的陈年老酒。尤其对于身在异乡的游子,伴随着时令的脚步,那种淡淡的思乡的忧愁,就悄悄地荡漾在眼前了。
????????同样是过年,城市和乡村是截然不同的。我在乡村出生,在那里长到19岁。然后到城市里读书工作已经26年了,在城市的时间早已经超过乡村了。但是,每当年临近了,我都会毫不犹豫地告诉朋友,自己要回故乡过年。然后就开始留心要带回家的东西,给老人的点心、给大哥的烟酒、给孩子们的新衣服和书籍、给儿时同伴的纪念品等等,统统买回家,放在一起,总会担心到时候走得匆忙忘记了哪一件。
????????在城市生活20多年,我只在城市过了两次年。第一次是爱人怀了孩子不方便坐长途车,第二次是次年因为孩子太小,后来就再也没有在城市里过年。但就是因为过了这两次,我就再也不愿意过城市里的年了。就像平日一样起床看电视,朋友们互相打个电话问候,吃一顿平时常吃的水饺,同平时的生活哪里有什么两样呢?
????????可是,在乡村里,那是怎样的情景啊!进了腊月,附近几个集镇上的大集就热闹起来了。几个集镇的时间会错开,大集几乎天天有。每个集镇上都会有说书的唱戏的,鞭炮市里鞭炮声响个不停,牛羊市里公羊捉对抵架。女人们都会聚集在服装市里选过年的新衣服,青年人和孩子们都在牛羊市和鞭炮市里凑热闹。孩子会买下一挂一挂的鞭炮回家。下午集散的时候,从集镇到一个个村子的小路上,无数的鞭炮声就炸响在半空里,传扬到一个个村庄,村庄里的人们就会说:有年味了。
????????到了除夕夜,村庄的街道上熙熙攘攘。每家的孩子都打着灯笼到街上来了,大街上,胡同里,院子里,到处是晃动的灯笼,孩子们追逐着,看看谁的灯笼最亮,谁的灯笼最好看。
????????大年初一是男人的世界。凌晨两三点钟,成串的鞭炮声在各个家庭的院子里响起来了,这是吃水饺前必需的项目。然后,家里的男性长辈就会率领着子孙走出家门,去给村里的长辈拜年。我们那个村子很大,这个过程总是会持续两三个小时的光景。我们村这些年仅仅高考走出来的学生就有一百多人,大家分布在全国各地,过年的时候基本都会回来,我们这些人自然成为村里的风景。到了每个家庭,给长辈拜年以后,说说自己所在城市的事情,谈谈自己的工作和事业,那种殷殷的关切,溢满情怀。
????????从初二开始,就是走亲访友的时间了。乡村所有的道路上,南来北往的人络绎不绝。这个项目一直持续到正月十五的元宵节,一直到吃完了元宵,飘荡在乡村里的浓浓的年味才渐渐飘散。
????????我知道我是永远也放不下乡村的年了。我的孩子尽管出生在都市,但是,在我带他回老家过了几个年以后,他也对于乡村的年一往情深,还没有进腊月,就开始盼望着返乡过年的日子了。
(1)仔细阅读第一段中的画线句,说说这句话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
(2)作者在城市里读书工作已经26年了,早已超过在乡村生活的时间,但每当年临近了时,为什么会毫不犹豫地选择回故乡过年?
(3)“村庄里的人们就会说:有年味了”,请你说说这里的“年味”表现在什么地方。
(4)文章最后一段为什么特别写到“我的孩子尽管出生在都市”,但却对乡村的年“一往情深”?
(5)如何理解文章的标题“乡村里的年味”?
(6)本文描写细腻、语言优美,请你试着写一段描写过年的片段,注意描写得要细腻。
?
11. 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 ?漫啜秋光浓似酒
????????叶静独自走出去,我发现秋天最摄人魂魄之处,当在于那空明的秋光。一个秋晚,我独自走在山路上,太阳在西山岗上跳荡,欲落未落,从树林的空隙间透出来的亮光,格外惹眼,像闪光灯突然打开,要把松林和果林定格在一幅未命名的油画中。秋林在沉静中打发黄叶归去,满目是金色的眩光。听到的是秋天沉实的脚步声,鼻尖前弥漫着浓浓的秋香:成熟的草木的香味,果实的香味,菊花的芬芳,就连蝴蝶的翅上也凝满素馨。秋天的灵魂,全在于一个“清”字。一个背着草捆的老人,沿着斜坡慢慢走下山来,我不知道他那捆草的用途,却从那微青微黄的草色上,看见了秋天的成色。也许每个人的心里都在积蓄着寒风到来之前的温暖:收获一只瓜,割取一把草,团起一筐落叶……尽管燃烧和取暖已经不需要柴草和落木,但在乡下,草和农民,秸秆和季节,乃至谷壳和收成,都贮满秋天的深切情怀。柴扉遮掩着的,是古典的诗意与现代的失落感。秋光入目,如浓浓的琼浆入口,令人陶醉。天地原来只是一只巨大的海碗,盛着清冽的酒醴,任你啜饮。山鸟彼此鸣和,这种俚俗的语言已经跟被保护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相差无几了;蝉声渐弱,像一支摇篮曲的余音,终于隐没在昏暝的光影中。银杏树上,显露出缀满白果的枝串,松鼠从这枝腾跳到那枝,褐狐一般的身影,似乎已在空中划出了线条。果实的光芒是我第一次看见的,就像我第一次目睹画家画柿子、石榴,满纸上只有线条,那种温柔的曲线,是旋律,是思路,是时光的足迹。老人继续缓缓地走下山去,背上庞大的草捆越来越像一座山。刚才还有些微青的草色现在一点也看不见了,全是金黄。田野在他面前铺展开来,成为一块画板,老人也许就是一团墨,一滴巨大的浓墨。一个身影在秋天能够成为一滴墨,这是他自己所不知道的。一条小河在我脚边歇息着,清清潭水似乎不溢不漫,总是那么含蓄地保持着它的素养。野生的猕猴桃攀枝扯蔓,坠下的椭圆形果实散发出童年嗅惯的香味。这是一种自己能酿出酒香的野果,它用熟透的浆液,用时间混合着耐心来发酵,用布袋似的容器,盛放着原生态的精华。祖父曾告诉我,所有的果子最后都要落掉,只有僵桃留在树上,那是一些风吹不动的犟种。我从祖父坟前走过,慢慢领悟了这句话的含义。祖父在世时,有年秋天歉收,补种荞麦。那年秋天,荞麦大丰收,祖父沉醉在红杆绿叶的麦地里,捋下几粒籽实放到嘴里嚼,嚼出满嘴白粉。而后开始收割,再大捆地背着麦棵子回去,我看见祖父的背影一如眼前背草老人的形象。秋天的分量,只有他们用肩背称量得出来。秋天的浓度,只有他们用呼吸测试得出来。
(选文有删改)
(1)文章第(2)段作者主要写了哪些方面的“漫啜秋光”?请简要概括。
(2)文章除了写祖父,为什么还侧重描写背草捆儿的老人,这样写有什么作用?
(3)按要求赏析句子。
①蝉声渐弱,像一支摇篮曲的余音,终于隐没在昏暝的光影中。(从修辞角度)
②祖父曾告诉我,所有的果子最后都要落掉,只有僵桃留在树上,那是一些风吹不动的犟种。(赏析加点词语)
(4)结合全文说说最后两段在文中的作用。
?
12. 春节是我国民间最隆重、最热闹的传统节日。每当此时,瓯越大地到处张灯结彩,竹报平安,迎春接福。让我们走进春节,看一看家乡“过年”的习俗吧!
(1)[过新春]正月初一早餐,温州人喜欢吃年糕,寓含“年年高”之意,也有喜欢吃汤圆的,寓含“________”之意。有些地方,人们还喜欢吃粽子,据说吃粽子有两种含义:一是因为“粽”和“中”音近,取“功名得中”之意;二是因为“粽”和“宗”音近,取“________”之意。
(2)[写春联]对联的基本要求:①必须是两句,而且这两句字数要一样多。②头一句与第二句所用短语的结构与词性应当相同或相近,即必须形成对偶的修辞格。如“国家富强,人民幸福”,这两句就可以称作对联:“国家富强”是主谓短语,“人民幸福”也是主谓短语;“国家”与“人民”都是名词,“富强”与“幸福”都是形容词。③两句的内容必须有一定的联系,如果内容没有联系,即使符合前两点要求,也不能叫作对联。④上联最后一个字应为仄声,下联最后一个字应为平声。
下面是一副狗年的春联,请从“嚣、响、喧”中选择一个字填入这副春联的横线处,使之对仗工整。
上联:子夜犬吠爆竹乐
下联:门庭燕舞笑声________
(3)[话春节]随着时代的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温州人过年的习俗也悄悄发生了变化,有人选择发短信表达新年的祝福,也有人选择外出旅游欢度春节……但是,放“开门炮”辞旧迎新,带上礼品走亲访友,舞龙灯、闹元宵等传统习俗一直保留不变。你知道温州人为什么要保留这些传统习俗吗?谈谈你的看法。
?13. 作文:生命的日子,有春天,也会有冬天;有晴天,也会有雨天。人生的道路上,有平川坦途,也有崎岖山路。这其中发生了许许多多令我们永远铭记的故事,请你选择一个你印象最深刻的故事,自拟题目,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1.【答案】C
【解答】C.错误,“人情事故”应为“人情世故”;
2.【答案】D
【解答】D.有误,“从容优雅地记录着岁月的沧桑,表达了自己对灯笼的喜爱”理解有误,应是“从不同方面表达了灯笼对于他乃至民族的重要意义”;
3.【答案】C
【解答】C.“但一些传播者显然缺少规则意识”后面的逗号改为句号,表示一句话说完了。
4.【答案】B
【解答】A项,搭配不当,“歌声”改成“旋律”。
C项,语序不当,把“推动共同繁荣”和“消除贫困”调换位置。
D项,成分残缺,应在“诵读”后面加“活动”。故选B。
5.【答案】A
【解答】亲情对应家人,友情对应朋友,年华对应梦想。
根据第一空的“亲情对应家人”,排除B、D;根据第二空的“友情对应朋友”,排除C。
故选A。
6.【答案】C
【解答】语段描述了一次稻田中舞蹈的过程,总括句先总领全文,然后依次写在风中、雨中、太阳出来后的不同表现,最后升华主题,因此排列顺序是③②④①⑤。
故选C。
7.【答案】wò piào qiǎo lán
8.【答案】(1)褪色(2)旁骛(3)惟妙惟肖(4)如释重负
【解答】(1)“tuì sè”写作“褪色”,注意“褪”的写法。
(2)“páng wù”写作“旁骛”,注意“骛”的写法。
(3)“wéi miào wéi xiào”写作“惟妙惟肖”,注意“惟”的写法。
(4)“rú shì zhòng fù”写作“如释重负”,注意“释”的写法。
9.【答案】(1)垂珠联珑(2)人情世故(3)戛然而止
【解答】(1)该句出自课文《灯笼》,根据括号内解释的意思可以填空。
(2)该句出自《灯笼》,根据括号内解释的意思可以填空。
(3)该句出自《安塞腰鼓》,根据括号内解释的意思可以填空。
10.【答案】
(1)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该句把过年比作“古街老巷里飘香的陈年老酒”,生动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对过年的喜欢和盼望。
(2)因为在城市里过年与平常生活没有什么两样,而在乡村过年则热闹非凡,到人家去给长辈拜年,充满人情味;回乡的大学生们畅谈自己所在城市的事情以及自己的工作和事业,充满着关切的情怀。
(3)在乡村,进了腊月,附近几个集镇上的大集就热闹起来了,集镇上有说书的唱戏的,鞭炮声响个不停,公羊捉对抵架。女人们选过年的新衣服,青年人和孩子们凑热闹。集散的时候,从集镇到一个个村子的小路上,无数的鞭炮声就炸响在半空里,传扬到一个个村庄。
(4)作者这样写,突出了乡村年味的浓烈、热闹、吸引人,乡村过年的那份热闹和乡情感染了孩子们,连出生在城里的孩子都向往它、喜爱它。
(5)标题“乡村里的年味”有两层含义,其表层含义指乡村里过年时的热闹情景,深层含义指让人无法忘怀的浓浓的乡情。
(6)示例:新年里,我们从自己的姥姥家得到许多好东西。首先是灶糖、灶饼,那是一盒一盒的糖和点心,据说是祭灶王爷用的。糖和点心很甜也很黏,为的是把灶王爷的嘴糊上,使得他上天汇报时,不能说这家人的坏话!最好的东西,还是灯笼,在福州方言中,“灯”和“丁”同音,因此送灯的数目,总比孩子的数目多一些,是“添丁”的意思。那时我的弟弟们还小,不会和我抢,多的那一盏总是给我。这些灯,有纸的,有纱的,还有玻璃的……我屋里墙上挂的是“走马灯”,上面的人物是“三英战吕布”;一只手提的是两眼会活动的金鱼灯,另一只手拉着一盏脚下有轮子的“白兔灯”。我家所在的南后街,本是个灯市,这一条街上大多是灯铺。我家门口的万兴桶石店,平时除了卖各种红漆金边的伴嫁用的大小桶子之外,就兼卖各种灯。那就不是孩子们举着玩的灯笼了,而是上面画着精细的花鸟人物的大玻璃灯、纱灯、料丝灯、牛角灯等等,元宵之夜,都点起来,真是“花市灯如昼”,游人如织,欢笑满街!
11.【答案】
(1)①写了太阳西下的情形及落日照耀下树林的色彩。②写秋天成熟的草木所散发出来的气息和芬芳。(2)①衬托祖父的形象,“背草捆儿的老人”这一形象和祖父互为印证。说明像他们这样勤劳、坚持、有耐心的人,才会获得人生的丰收,得到温暖。②老人也是秋光中一道风景,对老人进行描写,丰富了文章的内容,有利于揭示主旨。(3)①这句话运用了比喻的修辞手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傍晚时分的蝉声动听优美的特点,表达了作者对秋光的喜爱之情。②“犟种”一词表面上是说那些没有被风吹掉的僵桃,实则是形容祖父的倔强,写出了祖父面对生活中的苦难不屈服的精神。(4)①强调只有辛勤地劳作,坚强乐观的面对生活,才能度过难关,才能获得人生的丰收。②总结全文,点明文章的中心。
【解答】
(1)第②段中,作者“漫啜秋光”,是从视觉方面的”太阳在西山岗上跳荡……欲落未落,从树林的空隙间透出来的亮光”,嗅觉方面的“鼻尖前弥漫着浓浓的秋香:成熟的草木的香味,果实的香味,菊花的芬芳……”概括这两方面的内容,即为本题答案。
(2)“一个背着草捆的老人,沿着斜坡慢慢走下山来……”这个老人与祖父一样,勤劳、坚持、有耐心,“积蓄着寒风到来之前的温暖”。写这位老人,一方面是为了衬托祖父的形象。另一方面,老人背着草捆,也是秋天的一道风景。描写老人,丰富了文章的内容。
(3)第①句,“蝉声渐弱,像一支摇篮曲的余音,终于隐没在昏暝的光影中。”把秋天的蝉声比喻成摇篮曲的余音,生动形象地表现了蝉声的美妙动听,表达了作者对秋声的喜爱。第②句,祖父说:“僵桃是……犟种。”祖父把僵桃比作犟种,是他从生活中得出的经验,意思是人也要僵桃一样,对苦难要永不服输。
(4)全文最后两段,从秋天的分量、秋天的浓度,要亲身体验才能有所体会的角度来总结全文,点明了文章的中心。在内容上,强调要肩负重任,品味生活的各种滋味,说明只有辛勤劳作,才能在人生的秋天有所收获。
12.【答案】
(1)团圆, 怀念祖宗 (2)喧
(3)示例:保留传统过年习俗,是为了表达人们的良好祝愿和美好的情感,同时也是为了继承中华民族悠久的文化传统。
13.[参考例文]
冬天里的春天
记得那是一个冬天的早晨 ,天非常冷,阴森森灰茫茫的。狂风夹杂着雨点,直往衣领里钻。我不禁打了一个寒战,缩了缩脖子,埋头向学校奔去。
刚到校门口,铃声就响了。我下意识地把书包提在手里,快步向教学楼跑去。还在走廊里就听到教室里琅琅的读书声。糟糕!许老师反复强调早自习要检查背书,不准迟到,为什么我偏偏忘了呢?老师对我那么耐心,那么关照,可我?唉!昨晚爸妈为离婚争吵得不可开交,以致到了深夜我还进不了那可怜的梦乡。我揉揉发涩的眼睛不敢上楼,可脚步却不由自主地向教室挪。老师会怎样对待我?看来只有硬着头皮碰碰运气了。
”报告”我低着头,声音小得几乎只有自己能够听到,只觉得几十双眼睛像利剑般朝我刺来。不铮气的家伙,白让老师关照。读书声戛然而止,空气似乎一下子凝固了。“进来吧。老师似乎不经意地招呼着,“大家继续读书。” 我匆匆回到座位,把咬了两口的早餐放到桌子的一角。赶紧拿出语文书读起来。不知过了多久,许老师走到了我的桌旁,她看了看我,又瞧了瞧桌上的剩饭,然后拿起它,悄悄地走出教室。怎么,难道要没收我的早餐?我茫然地望着许老师的背影。
一会儿, 许老师笑盈盈地端来了一碗冒着热气的快餐面,我更加迷惑了,只见她走到我面前,递给我一双筷子:“拿着, 快吃吧!小心噎着,饿着肚子怎么能集中精力学习。”我一愣:“啊,真对不起您,老师!”我真想诚恳地向她道声歉,向她解释我的迟到不是故意的,可话到嘴边又咽下去了。我这是怎么了?一向调皮倔强的我面对这碗热气腾腾的方便面,只觉得鼻子酸….这碗热乎乎的面,一直热到我心里。
窗外的寒风依然不停地刮着,而我却分明感到一种阳春般的温暖。
【解答】
这是一道材料作文,材料中所罗列的人生经历,实际上填实地描绘出了我们可能遇到过的或者以后会遇到的一些人生问题。这里学生可立意应该在如何正确对待人生的起起伏伏上作文章。可以记叙经历、故事,也可以发表议论、感受,可写的范围很广。写记叙文,一要写谁的“遭遇”,二要写怎样“遭遇”,三要写是什么样的“遭遇”写议论文,则要阐明“遭遇困难”我们应采取什么态度及其理由。这里最好写自己经历过的一个故事为好,更有真情实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