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51张PPT)
1949
1956底
1978底
过渡时期
1966夏
全面建设
社会主义时期
1976.10
“文化大革命”
时期
两年徘徊
时期
现在
建设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新时期
共和国史:
转折:十一届三中全会
知识回顾
回眸历史: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20世纪中国复兴之路历经艰辛与坎坷,三位世纪伟人先后为了实现“救国之梦”“建国之梦”“强国之梦”进行了不懈的探索,改变了中国前进的方向。
据此请回答:
三位世纪伟人分别是谁?“救 国之梦” “建国之梦”“强国之梦”分别是指什么事件?孙中山、毛泽东、邓小平;
新中国成立后我国的社会主义建设经历了哪些挫折和失误?怎样纠正的?
失误:①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运动;②文化大革命;
纠正:①召开 七千人大会纠正了人民公社化和大跃进运动;
②召开十一届三中全会纠正文革的错误;
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时间、内容、意义如何?
2018年恰逢改革开放40周年,改革开放40年来,取得了举世瞩目的辉煌成就。
一、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综合国力跃居世界第二位
二、经济结构持续优化升级,发展的协调性和可持续性明显提高
三、农村改革成就辉煌,农业基础地位更加巩固
四、对外开放水平全面提升,全方位开放新格局逐步形成
改革开放的伟大决策又是在哪次会议上 作出的呢?
文革中的冤假错案有事怎样平反的呢?
今天我们讲一下第七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第8课
伟大的历史转折
学习目标
掌握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的背景、内容、时间、历史意义。
理解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了解平反冤假错案工作在全国的展开,及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一、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
1.背景
国内:①文革结束后给出现安定团结的局面,党和人民迫切要求改变经济落后的面貌;②“两个凡是”方针的提出引起人们的普遍不满;③1978年思想界展开了一场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国际:①国际形势趋向缓和,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主题;②第三次科技革命深入发展;③经济全球化、世界多极化趋势加速发展。
阶级斗争为纲
1977年2月7日,《人民日报》、《红旗》杂志、《解放军报》发表社论,公开提出“两个凡是”方针,即“凡是毛主席做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两个凡是”的提出--阻挡纠错
“两个凡是”
“两个凡是”的实质在于利用人民群众热爱领袖,拥护毛泽东思想的淳朴感情,借毛泽东思想的权威性,来树立自己的地位,搞新的个人崇拜,所以实质是“文化大革命”“左”的错误的继续!
“两个凡是”的危害有哪些?
引起了人们思想的混乱不利于对“冤假错案”的平反和对文革造成错误的纠正。
材料:
毛泽东同志说,他自己也犯过错误。一个人讲的每句话都对,一个人绝对正确,没有这回事
——邓小平
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
应该以什么作为评价事物的标准?
1977年7月中共中央通过了
恢复邓小平党政军领导职务
的决议。邓小平在会上针对
“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指
出:必须完整准确的理解毛
泽东思想。
两个凡是引发了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一个党,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一切都从本本出发,思想僵化,迷信盛行,那它就不能前进,它的生机就停止了,就要亡党亡国。
只有解放思想,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我们党的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理论也才能顺利发展。
——1978年11月 中央工作会议
实质:思想解放运动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意义:
①打破了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
②为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奠定了
思想基础;
③为开创改革开放的新局面作了思想准备
目的:
内容:
为了反对“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
否定了“两个凡是”的错误观点;肯定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思想理论界发起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
回顾历史:
近代史上推动中国思想解放的重大事件:
戊戌变法:在中国社会起了思想启蒙的作用;
辛亥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
新文化运动:是一次空前的思想解放运动,促进
人们追求民主科学,有利于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
现代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大讨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
材料三:“文革”十年动乱只是国民收入就损失人民币5000亿元,中国经济与世界的差距也在日益拉大。
—— 《<文化大革命>简史》
材料二:千万不要忘记阶级斗争!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材料四:毛主席热爱我热爱,毛主席支持我支持,毛主席指示我照办,毛主席挥手我前进!
材料一:凡是毛主席作出的决策,我们都坚决维护;凡是毛主席的指示,我们都始终不渝地遵循。
“两个凡是”
以阶级斗争为纲
国民经济损失巨大
盲目个人崇拜
合作探究
结合材料,指出十一届三中全会前国家存在哪些问题?
1978年12月在北京召开了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
2.时间:
3.地点:
1978年12月
北京
①思想上:冲破了长期以来“左”倾错误的严重束缚,确定了解放思想、开动脑筋、实事求是、团结一致向前看的指导方针。
②政治上:果断停止使用“以阶级斗争为纲”的口号,作出了把党和国家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实行改革开放的历史性决策。
③组织上:形成了以邓小平为核心的中共中央领导集体。
4.主要内容
第一次是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的封
建统治,建立了资产阶级共和国
第二次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
结束了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的历史。
第三次是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我国
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时期
孙中山
毛泽东
邓小平
20世纪,中国人民在前进道路上经历了三次历史性巨变,三次巨变依次发生于20世纪的前期、中期和后期,时间上具有连续性,三次巨变产生了三位站在时代前列的伟大人物。据此请回答:
三次历史性巨变产生的伟人分别是谁?三次历史性巨变分别是指什么?
5.历史意义: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会场
①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
国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
意义的转折。②它开启了我
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③
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邓小平
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中央领
导体。④开辟了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道路;⑤标志着我国
进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
新时期;
改革开放
中国进入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
改革开放的开始标志
为什么说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建国以来党的历史上
具有深远意义的转折?
会前 1978年 会后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伟大的转折
十一届三中全会
重新确立:解放思想
实事求是
两个凡是
经济建设
工作重点:
伟大决策:
改革开放
工作重点:
阶级斗争
健全民主
个人崇拜
八七会议纠正了陈独秀的右倾投降主义错误,实现了从大革命失败到土地革命兴起的转折
在党的历史上还有哪次会议也具有转折意义?
遵义会议
纠正了博古李德在组织上、军事上的错误,是党的历史上生死攸关的转折点
两条道路及指导思想:
中国革命道路:毛泽东开创的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
指导思想:毛泽东思想
中国建设道路:邓小平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
指导思想:邓小平理论
这次全会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正式开端。
——《共同社》
这次会议作出的一系列决定,对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历史产生的影响比1949年建国以来的任何事件的影响都要大。 ——《美联社》
外媒:
习近平: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党和
国家面临何去何从的重大历史关头召开
的。当时,世界经济快速发展,科技进
步日新月异,而“文化大革命”十年内
乱导致我国经济濒临崩溃的边缘,人民
温饱都成问题,国家建设百业待兴。党
内外强烈要求纠正“文化大革命”的错
误,使党和国家从危难中重新奋起。邓
小平同志指出:“如果现在再不实行改
革,我们的现代化事业和社会主义事业
就会被葬送。”
2018年,胡锦涛在纪念十一届三中全会四十周年上的讲话
改革开放40年前后对比
1、平反冤假错案
二 、 拨乱反正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在全国全民展开文革中受到迫害的各级党政军干部得到平反,受打击诬陷迫害的民主人士和知识分子恢复了名誉
1980年,中共中央决定撤销“文化大革命”中强加给刘少奇的种种罪名,恢复他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和无产阶级革命家、党和国家主要领导人之一的名誉,使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最大的冤案得到平反
邓小平在刘少奇同志追悼会上致悼词
刘少奇的追悼会
1980年11月18日 阴
今天是个大喜的日子,我的父亲终于得到了平反,戴在他和我们家人头上的“反革命分子”的帽子终于摘掉了,父亲的工作恢复了。感谢邓爷爷,感谢伟大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如今我也可以继续回到学校学习,明年争取参加高考,将来成为国家现代化建设的的人才……
材料:
到1982年,全国规模的
平反冤假错案的工作基本结
束。据不完全统计,经中共
中央批准平反的影响较大的
冤假错案有30多件,全国共
平反纠正了数百万名干部的
冤假错案,数十万名共产党
员恢复了党籍,数以千万计
的无故受株连的干部和群众
的政治命运得到了改变。
2、拨乱反正胜利完成
时间:
会议名称:
完成标志:
意义:
1981年
中共十一届六中全会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
中国共产党在指导思想上的拨乱反正胜利完成,有效的调动了社会各阶层的积极性,凝聚了人心,民心,推动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
1977年冬天恢复了高考制度
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
相关链接
恢复高考制度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在邓小平的支持下,高考制度逐步得到恢复,1977年冬天进行了高考制度恢复后的第一次考试。
高考制度的恢复,是教育工作的重大拨乱反正,为大批知识青年敞开了大学之门,也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了大批人才。
伟大的历史转折
“两个凡是”
导致
两年徘徊
促使
真理标准问题
的大讨论
掀起
思想解放运动
奠定基础
中共十一届
三中全会
作出
改革开放
保障
拨乱反正
板书设计
徘徊
转折
推进
纠正“文革”错误
“两个凡是”的提出
人心所向
阻挡纠错
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解放思想
奠定思想基础
十一届三中全会
(1978年)
内容
思想路线
政治路线
组织路线
平反冤假错案
平反冤假错案完成
意义 伟大转折
本课小结
课堂小结
十一届三中全会是一个伟大的历史转折,中国从此进入了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综合国力不断增强,国际地位日益提升,人民生活水平显著提高。所以说改革开放是强国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这说明在探索建设社会主义道路上出现失误不可怕,关键要有纠错的勇气和能力。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并作出伟大决策正说明中国共产党具备这种能力,所以在伟大的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我们的祖国一定会吸取教训蒸蒸日上,日益繁荣昌盛。
【1】 1978年,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最为深远的意义是( )
A.解放了人民的思想。
B.形成了市场经济体制,
C.提高了中国的威望
D.结束了“文化大革命”
A
巩固训练
【2】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进入了一个崭新的历史时期是在( )
A.中共七大后 B.中共八大后
C.七届二中全会后 D.十一届三中全会后
D
巩固训练
【3】 以邓小平为核心的党的第二代领导集体形成于( )
A.十一大 B.十二大
C.十一届三中全会 D.十一届六中全会
C
【4】一把历史年代尺展示了中国共产党的奋斗历程。下面年代尺中,与1978年相对应的方框里应该填写( )
A.党的诞生 B.曲折探索 C.历史转折 D.动荡岁月
巩固训练
C
【5】十一届三中全会形成的决议中,属于全新内容的是( )
A.确立了解放思想、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B.决定把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C.决定实行民主集中制,加强党的集体领导
D.实行改革开放的政策
D
巩固训练
【6】十一届三中全会重新确立的思想路线是( )
A. 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改革开放
B.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
C. 把邓小平理论确定为党的指导思想
D. 和平共处五项原则
巩固训练
B
【7】1978年开展的关于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是一场深刻的思想解放运动。这里所说的“解放”是指( )
A. 推翻了三座大山的压迫
B. 摧毁了两千多年的封建土地制度
C. 纠正了“文化大革命”的错误路线和政策
D. 打破了长期以来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的束缚
巩固训练
D
【8】 中国共产党自诞生以来,一直为实现民族独立和国家富强而不懈奋斗。中共八大与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共同点是( )
A. 实现国家工业化
B. 重新确立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C. 实行改革开发
D. 以经济建设为党和国家的工作重心
巩固训练
D
【9】 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的伟大转折,主要是因为它( )
A. 恢复了邓小平的职务
B. 决定平反冤假错案
C. 决定开展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D. 作出了把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
巩固训练
D
【10】如果请你在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即将召开之际,为邓小平拟一份发言提纲。在你所拟的提纲绝对不能出现的内容是( )
A. 否定“两个凡是”的方针
B. 狠抓阶级斗争
C. 将全党的工作中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D. 实行改革开放
巩固训练
B
11、材料一中这篇题为《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的文章的发表及引发的这场大讨论有什么积极作用?
它使人们认识到只有实践才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12、 材料二 十一届三中全会所作出的这些在领导工作中具有重大意义的转变,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根本上冲破了长期“左”的错误的严重束缚,端正了党的指导思想,使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从过去的个人崇拜和教条主义束缚中解放出来……将党领导的社会主义事业引向健康发展的道路。
(1)材料二中的十一届三中全会是在何时何地召开的?这次会议实际上形成了以谁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集体?
1978年12月,北京;邓小平。
(2)这次会议前后,党和国家的工作中心发生了怎样的转变?
从“以阶级斗争为纲”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
(3)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有何历史意义?
是新中国成立以来党的历史上具有深远意义的伟大转折,开启了我国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
改革开放实现了
中华民族从站起
来、富起来、强
起来的飞跃。改
革开放是强国之
路、富民之路;
我国过去40多年
的快速发展靠的
是改革开放,未
来发展也必须坚
定不移地依靠改
革开放。改革开
放只有进行时,
没有完成时,我
们誓将改革进行
到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