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题
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
科目
生物
教学对象
七年级
执教者
杨桂生
课时
一课时
一、教材内容分析
本教学内容为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二章第三节“合理营养与食品安全”的知识。本节教学可以说是本章的一个小结,第一节“食物中的营养物质”、第二节“消化和吸收”的内容都能用于解决本节所涉及的问题。
二、教学目标(知识,技能,情感态度、价值观)
一、知识与技能:
1、能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
2、关注食品安全。
3、通过分析,认同环境保护与食品安全之间的统一性。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搜集资料、分组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制作、设计午餐,从中体会到运用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成功与喜悦,体验父母的辛劳。
四、教学重点:
1、举例说出什么是合理营养并尝试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食谱。
2、理解“平衡膳食宝塔”。
3、关注食品安全。
五、教学难点
什么是合理营养?如何根据实际情况设计合理的食谱。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本节知识与学生自身健康密切相关,学生有感性认识。但现代中学生大都是"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生活实践能力都较差。据此本节课教学定位于对学生进行实践能力的培养和情感体验的升华。提前布置学生利用网络媒体等查找有关合理营养的知识,布置观察生活实践,增加生活常识性知识。通过为亲人设计食谱,鼓励他们亲自到市场购买原材料,在家长的协助下亲自烹饪,提高他们的生活实践能力,并通过此活动学会关爱身边亲人。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老师先在网上找寻一则关于某地中学营养状况调查表及安徽毒奶粉事件的视频,并用多媒体把它展示给大家看,引出本堂课的知识。然后找出生活中还有哪些饮食现象是不合理的?说出其中的道理。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感悟科学道理。通过了解中国提出的“平衡善食宝塔”的科学道理和掌握合理营养,为自己亲人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午餐,然后展示食谱,全班互相交流,取长补短,最后再从自己设计的营养午餐食谱引出如何关注包装食品和非包装食品的安全问题。
五、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图片、PPT课件、视频、白纸、饮料瓶。
六、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及资源准备
创设情境,激发兴趣
利用课件展示:媒体资料
欣赏、捕捉信息
创设逼真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主动学习的热望。在刚刚上课就以牢牢抓住学生的注意力,由此引出课题:什么是合理营养? 怎样做才能吃出健康呢?
提出问题,感悟生活
多媒体呈现问题 :观看生活中不合理的饮食现象?说出其中的道理。引导学生回归生活,感悟科学道理。
讨论分析,感悟、交流。
引导学生从现实生活中发现问题,感悟生活现象中蕴含的科学道理。
感受新知,共同探讨
用多媒体呈现:我国营养学家设计的“平衡膳食宝塔”。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合理膳食的科学道理
1、观察、讨论、分析“宝塔”的含义。
2、互相交流查找的有关信息。
3、将制作的自己饮食结构柱状图和膳食宝塔中的推荐的食物进行比较,分析柱状图,决定是否该对自己的饮食作些调整。
通过师生、生生的共同探讨,使学生明确究竟什么样的饮食结构才是合理营养。为本节课的“重头戏”——为亲人设计午餐食谱活动,作好理论知识的铺垫。
运用新知,动手设计
鼓励学生利用所掌握的合理营养知识,为亲人献爱心,设计一份营养合理的午餐食谱。
1、讨论在设计食谱时应考虑到哪些因素?
2、设计午餐食谱
这一活动在本节课中占的比重很大,它体现了生物学来自生活,指导生活的学科特点,更重要的是在为亲人设计食谱的过程中,激发了学生关爱身边亲人的情感,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及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作品展示,互相交流
引导学生展示自己设计的食谱,互相交流,取长补短。
展示、交流、完善食谱设计方案。相互评价,并在组内评选出“最具爱心”、“最有创意”、“营养最合理”的作品。
师生一起评价、分析,在生生互动的信息交流中,使学生的设计方案更趋于合理化。而且学会欣赏别人。
感受新知,共同探讨
显示实物矿泉水瓶子或饮料瓶和用多媒体呈现非包装食品的图片,引导学生进一步明确食品安全的科学道理
1、讨论在购买包装食品和非包装食品因考虑哪些因素?
2、回归教材还因注意饮食安全中的哪些问题?
这个环节的知识内容体现了生物学来自生活,指导生活的学科特点,更重要的是在生活实际中应该学会将生物学知识与生活常识联系起来,激发了学生热爱生活,关注生活的情感,培养了学生创新精神及将所学知识应用于实践的能力。
课堂小结,当堂检测
引导学生自己总结学到了什么,然后再归纳学生的总结,最后课件显示当堂检测的习题。
1、自己总结在本节课学到了什么。
2、抢答当堂检测中的题目
课堂小结是对本堂课的总结,学生自己小结有利于学生理清本节课的思路,加深对本节课知识的印象,而当堂检测则是对本堂课的巩固,有利于学生对本堂课的掌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