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版七年级生物下册第七章第二节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12.2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
科目 生物学
更新时间 2020-02-06 14:49:1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教学设计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技能
1. 举例说出环境污染对生物的不良影响。
2. 设计并完成模拟酸雨对生物的影响的探究实验。
3. 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创新思维、合作交流、语言表达等多种能力。
(二)过程与方法
通过探究活动认识酸雨等污染对生物带来了哪些危害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认同环境污染对包括人在内的生物有不良影响,确立环保意识。。
二、教学重点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三、教学难点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四、教学方法
探究试验法。
五、教学准备
(一)教师准备
1、实验器材:
培养皿、食醋、烧杯、玻璃棒、试剂瓶、ph试纸和比色卡、滤纸、注射器等。
2、试验材料:
绿豆种子
配制“酸雨”:将食醋与清水混合,用玻璃棒搅拌,并不时用HP试纸或PH计测量溶液的PH值,直到配制出PH为3和5的两种“酸雨”溶液。将配好的溶液分别装入试剂瓶中,在瓶上写好标签,注明液体的PH值,放在阴凉处备用。
(二)学生准备:预习阅读教材;收集有关环境污染对生物影响的事例资料。
六、课时安排
1课时
七、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2011年3月,日本东部发生特大地震。地震造成福岛核电站放射性物质泄漏,由此引发严重的核污染。生活在核电站周边几十公里内的居民被疏散,留守处理核泄漏问题的抢险人员被称作“敢死队员”。可见核污染会对生物造成严重危害。你还能说出哪些环境污染对生物造成危害的实例呢?
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二)新课讲解
教师讲述:关于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相信你能说出不少。酸雨是具有较强酸性的雨水,可以用酸碱度来表示。酸雨形成的原因是由于人为地向大气中排放大量的酸性物质造成的。下面的探究项目,可以加深你对这个问题的认识。
【模拟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1.材料准备:培养皿、食醋、烧杯、试剂瓶、pH试纸和比色卡、玻璃棒、注射器等。
2.实施建议:配置“酸雨”将食醋与清水混合,玻璃棒搅拌配置出pH为3和5的两种“酸雨”溶液,贴好标签。
3.选择绿豆种子测定酸雨条件下种子的发芽率的生长状况。
提出问题: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吗?
作出假设:酸雨对种子萌发有影响。
制定计划:
(1)准备3个培养皿,内铺2层滤纸,加适量的自来水,在3个培养皿中分别均匀地摆上30粒种子;
(2)分别标记A、B、C。培养皿A滴加清水;培养皿B滴加pH为3的溶液;培养皿C滴加pH为5的溶液。
(3)每天定时用注射器取等量不同pH的酸雨,分别滴加在B、C培养皿的种子上,A培养皿滴加等量清水。
(4)观察并做记录
组别
萌发的种子数
第一天
第二天
第三天
第四天
第五天
第六天
第七天
对照组A
对照组B
对照组C
(5)计算结果:求种子的发芽率
得出结论:酸雨对种子的萌发有影响。
讨论:
酸雨一定是由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吗?
结论:
不一定。这是因为酸雨是燃烧煤、石油、天然气时产生的二氧化碳和氮氧化物在大气中与水结合而成的,酸雨可以随大气流动而漂移,因此酸雨不一定是本地区的有害排放物造成的,酸雨甚至可以造成跨地域、跨国界的危害。
观看视频:《酸雨》
酸雨对生物有极大的危害:酸雨可以使土壤中的养分发生化学变化,从而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酸雨可以使河流和湖泊酸化,从而影响鱼虾等水生生物的生长发育,甚至造成水生生物死亡;酸雨可以引起水源酸化,影响引用,威胁人们的健康;酸雨直接危害植物的芽和叶,严重时使成片的植物死亡;腐蚀建筑物和雕塑。
控制酸雨的根本措施:通过净化装置,减少燃烧煤、石油等燃料时污染物的排放。
【试一试】调查本地区是否为酸雨地区
教师讲述:收集当地的雨水,用pH试纸测定它的pH,看看是否是酸雨。如果是酸雨,你能试着分析其成因吗?
材料准备:收集雨水用的玻璃容器若干、棕色瓶、pH试纸、比色卡、标签、镊子等。
实施建议:1.采样:收集200—300ml雨水,贴好标签。
2.测试:用干净的玻璃棒蘸取雨水样品,滴在pH试纸上,显色后与比色卡的颜色比较,确定其pH。将采取于3个地点的3次降雨雨水分别测试后取平均值,作为本地区该次降雨的pH。
3.操作实验并做好记录。
收集次数
收集时间
收集地点1雨水的pH
收集地点2雨水的pH
收集地点3雨水的pH
pH平均值
第1次降雨
第2次降雨
第3次降雨
分析数据,得出结论:根据测试,得出本地区雨水是否是酸雨的结论。
同学分组讨论各组得出的结论。如果不一致,分析原因。
教师讲述:和酸雨一样,其他的环境污染也会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造成危害。
1.废旧电池污染;
2.排入水中的有毒有害物质接触人体,可能会增加基因突变概率,诱发癌症;
3.水中、土壤中很多重金属污染物,如汞、镉、砷,还会通过食物链积累,最终危害人体健康。
【知识拓展】水俣病
在1956年日本水俣镇出现的一种奇怪的病。这种“怪病”是日后轰动世界的“水俣病”,是最早出现的由于含汞的工业废水排放污染造成的公害病。
症状表现为轻者口齿不清、步履蹒跚、面部痴呆、手足麻痹、感觉障碍、视觉丧失、震颤、手足变形,重者神经失常,或酣睡,或兴奋,身体弯弓高叫,直至死亡。
痛痛病
发现在日本熊本县,患者长期食用含镉污水灌溉的水稻造成的。患者的肾和骨骼等器官受到严重损害,全身疼痛难忍。
防治水污染方法:我国于2008年颁布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污染防治法》。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的原则,优先保护饮用水水源,严格控制各种污染物进入河流湖泊。
教师讲述:人类活动造成的环境污染还有很多,如大气污染、固体废弃物污染等。
环境污染不仅影响其他生物的生存,也会影响人类自身的健康。
【知识拓展】温室效应增强和全球气候变暖
观看视频:《温室效应及危害》
师生总结:
温室效应:地球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等气体,既能使太阳光顺畅地透射到大地,又能截留和吸收地表放散出的热量,起着温室里的玻璃一样的作用。
原因:由于化石燃料的大量开采和使用,二氧化碳等气体的排放量不断增加,导致温室效应增强,引发地球平均气温不断上升,全球气候变暖。
结果:冰川加速融化,海平面会逐渐上升,台风暴雨更加频繁,一些地区更加干旱,最终造成世界各地农作物的减产和多种生物的生存危机。
(三)总结收获
由同学们来总结,看看我们这节课学习到了哪些知识?
(四)课堂检验
写课本110页的习题,并请同学们起来回答问题。
八、板书设计
第二节 探究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一、探究酸雨对生物的影响
二、酸雨对生物的危害
三、其他的环境污染对包括人类在内的生物造成的危害
九、教学反思
这节课的教学内容实践性强。突出环节:模拟完成酸雨对生物的影响探究实验和本地区是否酸雨地区的调查;视频酸雨和温室效应及危害,了解掌握酸雨和温室效应的有关知识。授课前要做好课前的布置,做好实验准备和实验的可操作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