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 第二课时 教学设计
一、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人教版生物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单元第一章第三节《软体动物和节肢动物》,节肢动物是第二课时,之前学习了腔肠动物、扁形动物、线形动物、环节动物、软体动物,同节肢动物一样,它们都属于无脊椎动物。
二、学情分析
节肢动物已命名种类有120万种以上,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80%以上,是动物界种类最多的类群。节肢动物广泛分布在生物圈的各个圈层,是生活中最常见的生物。初中学生的形象思维较强,所以在教学中要充分地利用学生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尽可能地采取问题引导、表格归纳等方式,让学生通过观察和分析,由具体动物的特征逐步归纳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认识到节肢动物的结构更为复杂。此外,运用讨论、资料分析等多种手段和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辩证地看待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三、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1.概述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2.举例说明昆虫的结构特征与功能相适应。
3.举例说明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能力目标:1.通过阅读分析,养成良好的自学能力和分析、归纳能力。?
2.通过交流、讨论,提高口头表达能力,养成倾听和思考的习惯。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认同生物的形态结构与环境相适应的观点。?
四、重点难点
1.教学重点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以及它们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2.教学难点
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节肢动物与昆虫之间的关系。
五、教学过程设计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
生活中有一类无脊椎动物很常见,广泛分布在海洋、淡水、陆地、土壤、空中以及动、植物体内外,甚至在我们的教师、家中也经常能看到它们的身影,目前已命名的有120多万种,占所有已知动物种数的80%以上,你知道它们是什么动物吗?
它们为什么被命名为节肢动物呢?
根据老师的提问回答
了解节肢动物是种类最多最常见的无脊椎动物,激发学习兴趣
新授:
(一)观察与思考
分发蜈蚣、蝗虫等动物的标本
指导学生观察蝗虫、蜘蛛等节肢动物的标本,比较它们的形态结构特征,引导学生总结归纳共同特征
分组观察蜈蚣、蝗虫等动物的标本
讨论这些动物的形态结构特征,完成教材15页的表格
通过观察初步认识节肢动物的特征
(二)昆虫的特征
引导学生观察蝗虫标本并思考以下问题:
1.蝗虫的身体分为几部分?
2.与软体动物相比,蝗虫的运动器官是什么?它的运动方式与蝗虫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3.与软体动物的贝壳相比,蝗虫的外骨骼有什么功能?这又与它的生活环境有什么关系?
讲述:外骨骼不仅是保护自己的“盔甲”,还能起到防止体内水分蒸发的作用,但外骨骼会限制昆虫的发育长大,所以昆虫需要定期蜕皮。
归纳出昆虫的主要特征:有一对触角,三对足,一般有两对翅膀,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
以蝗虫为例,分组观察蝗虫的形态结构并交流
分组讨论老师提出的问题
思考交流外骨骼的作用
总结昆虫的结构特征
分组观察蝗虫的结构
讨论并交流蝗虫的结构特点
总结昆虫的结构特点
(三)节肢动物的特征
展示几种节肢动物,说明这些动物不是昆虫,它们有什么共同特征呢?
蜘蛛、虾、蜈蚣等动物都有一定的共同特征:体表有坚韧的外骨骼,身体和附肢都分节,因此都属于节肢动物,节肢动物就因为附肢分节而得名。
观察比较几种节肢动物
区别节肢动物与昆虫的差异,总结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
比较几种节肢动物的外形,讨论并交流节肢动物的共同特点
(四)节肢动物与人类的关系
节肢动物种类繁多分布广泛,与我们关系密切,请同学们结合生活经验说一说节肢动物与人类有什么关系呢?
总结节肢动物对人有益及有害的方面: 1.食用:虾、蟹提供了动物蛋白。
2.传粉:蜜蜂等昆虫为地球上几十万种开花植物传播花粉。
3.药用:蝎、蜈蚣、蝉蜕等可以入药,治疗疾病。
4.科研:果蝇是非常经典的遗传学实验材料,许多重要科研成果与它分不开。
5.仿生:利用萤火虫发出的冷光制作荧光灯,节肢动物与宇航服等。
6.传播疾病:苍蝇、蚊、蜱、螨等
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密切联系
通过阅读,联系生活实际,举例说明节肢动物与人类生活的关系
(五)小结
总结节肢动物和昆虫的结构特点与人类的关系。
总结节肢动物和昆虫的结构特点
训练归纳总结的能力
(六)练习
播放练习题,设计有代表性的题目,深入探讨节肢动物与昆虫的异同及各自的特点,深入理解节肢动物在进化中的地位,以及为什么节肢动物能成为种类最多分布广泛的一类生物。
积极思考
独立完成练习或者全班讨论
通过练习,区别节肢动物与昆虫的特征
通过讨论,理解节肢动物在无脊椎动物中为什么能进化为种类最多分布广泛的类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