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圆柱的体积》教学设计与反思
学科:数学 班级: 教师:
教学内容:西师版小学六年级下册第二单元《圆柱》
教学目标:
1.结合具体情境,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发展合情推理能力和初步的演绎推理能力,渗透数学思想,体验数学研究的方法。
3.通过圆柱体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运用的过程,体验数学问题的探索性和挑战性,感受数学思考过程的条理性和数学结论的确定性,获得成功的喜悦。
教学重点: 让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并能运用计算公式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教学难点: 让学生经历观察、猜想、实验、证明等数学活动过程,掌握圆柱体积的计算方法。
教学准备:圆柱体积演示器、教学方法:操作法、推理法、讲授法
教学过程:
一、复习引新。
1.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哪些立体图形?你们还记得怎么计算它们的体积吗?
2.出示圆柱,师:怎么才知道这个圆柱的体积呢?
3.揭题板书:圆柱的体积
二、学习新知。
1.回顾圆的面积计算公式是怎样推导的。
2.师:独立想一想,怎样研究圆柱的体积公式。
3.学生小组活动。
(1)明确活动要求。
小组合作,借助学具研究:
①拼出的立体图形与圆柱有哪些联系?
②根据这些联系,怎样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2)小组合作交流,师巡视引导。
4.交流反馈,师适时板书,师生共同推导出圆柱的体积公式。
5.演示,回顾圆柱体积推导过程。
6.用字母如何表示。
7.练习:试一试。
8.师:除了知道圆柱的底面积和高能求出圆柱的体积,还知道哪些信息也能求出圆柱的体积?
9.练习:例4。
三、巩固练习。
1.练习八第一题。
独立完成,并说一说思路。
2.练习八第二题。
判断并说明理由。
四、拓展练习:
同步练习第15页第5题。
五、课堂总结。
今天这节课你学到了什么?
板书:
圆柱的体积
长方体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圆柱的体积 = 底面积 × 高
V = sh
【反思】
《圆柱的体积》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已经学会计算长方体、正方体的体积,并且掌握圆柱基本特征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探索并掌握圆柱的体积公式。
一、让操作更详实,留下思考的痕迹
《数学课程标准》指出: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组织学生在实践操作中探究发现规律,可以充分调动学生的各种感官,从感性到理性,从实践到认识,从具体到抽象,引导学生积极动手动脑、概括分析、抽象推理等,这不仅有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而且也可以加深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理解和掌握。尤其是对于几何知识的学习,课堂教学中的动手操作就显得更加重要。
在探索圆柱体积计算方法的时候,教师试图让学生结合圆面积计算的探索方法,能联想到可以把圆柱的体积转化成已知的立体图形的体积。但这种方法似乎在学生的印象中并不深刻,因此学生在探索的一开始,学生就遇到了思考的困惑,对他后面的探索造成了很大的影响。我们不妨反问自己一下,究竟自己在教学的时候是否用好了学生的操作,让学生对操作的过程有深刻的体会与认识,在操作中是否激起了学生的思考。
当学生想到了探索方法后,却因为一些客观的原因,没有能够让每一个学生亲自去操作一番,光是看、看其他同学的操作,对于大部分学生来说,印象是不够深刻的,体会也是不到位的。毕竟这部分内容的学习对与学生来说也是有一定困难的,虽然是六年级的同学,但他们的空间想象能力还是不够的,需要实打实的操作,让他们有个直观的认识。
所以我认为我们的课堂上应放手让学生去操作,用直观的操作,留下自己思考的痕迹,为进一步探索知识做好准备。
二、让观察更细致,寻找知识的联系
数学观察力,是新课标中对提出学生应必备的一种重要数学能力。学生在操作的基础上要学会观察,挖掘知识之间的联系,真正体现操作的价值。
在圆柱的体积的教学中,教师让学生去发现圆柱体与通过切割后形成的长方体之间的联系时,不少学生都一时摸不着头脑。这时,教师不妨给孩子一些观察的提示,如:“拼成的长方体的底面积与原来圆柱的底面积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是相等的?”“拼成的长方体的高与原来圆柱的高有什么关系?为什么是相等的?”通过学生直观的观察,让学生去挖掘数学本质上的一些联系,让学生在知识的探索过程中有一个完成的体验过程,也对所学的知识有一个更好的理解。
观察是智慧的源泉,让学生学会从变化的角度去观察,发现知识之间的联系,这也是一种令学生终身受益的学习方法。
三、让探索更深入,渴求方法的掌握
通过操作与观察,可以说学生积累了一定的认知经验,这种经验我想不应该只停留在一节课、一个内容的学习中,可以延伸到很多知识的学习中去,从而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就如在圆柱的体积的学习中,圆柱体转化成已经学过的长方体的体积来探究的这种方法在之前学生已经接触过,如:圆面积的计算方法、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方法,我们都是通过将未知的图形转化成已知图形来探索面积计算的方法。如果我们在教学的过程中能够很好地重视学生的操作经验积累,并形成一定的方法,相信学生在沟通新知和旧知之间的联系时会更加的自然而然,也能顺利的实现知识的正迁移。
因此,在数学学习的过程中,应该让学生的探索过程更加的深入,形成一定的学习方法,为今后的学习积累知识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