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古的恐龙》教学设计
学习领域:造型·表现
学习目标:
1、通过欣赏交流,讨论有关恐龙的知识,增进对恐龙的客观认识。
2、在想想和创作的过程中,培养创造性思维,提高造型表现能力。
3、体验大胆想象与表现带来的艺术快乐,在古老与现实的交融中感受美术。
教学重点:仔细观察恐龙的外形特征,用绘画的形式表现。
教学难点:能抓住特征表现恐龙,并有一定的故事内容。
设计意图: 通过交流讨论教材中以及学生搜集的恐龙资料,引导学生对恐龙有进一步的认识,并在此基础上,大胆想象,尽情发挥,创作以恐龙为主题的美术作品。
教学过程设计
情景导入
各位同学大家好,你喜欢恐龙吗?老师对恐龙的起源,种类,形体,生活习性,灭绝等问题也十分感兴趣,你们在电视,电影,书,本中对恐龙的了解,比老师还系统。今天有老师不知道的恐龙的问题,还得向你们请教哟。
(设计思意图:根局学习目标,创设情境,联系学生爱恐龙的实际,以鼓励不的方式,激发学生的兴趣。)
二、探索交流
1、欣赏书中恐龙蛋化石图片,问:你知道那是什么吗?你们知道他是怎么来的吗?下面我们来看一个短片,就是关于一个恐龙蛋的故事。
2、播放电影,结合欣赏书中图片:
问题:(1)故事中出现了那些恐龙?
(2)结合有关资料简要说说你知道的恐龙的特点,
3、小组交流,合作交流,师生交流,教师引导学生交流观察,讨论中遇到的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多媒体课件,欣赏有关恐龙的故事,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交流,自助完成对恐龙的认识过程,让学生自主思考,互助学习,解决问题。)
三、讲解示范,点拨疑点
1、在自主学习互动交流的基础上各组派代表说说你对恐龙的了解。
2、教师随机点出学生说的恐龙图片。
3、学生也可结合欣赏书中图片说明。
4、浏览学生未提到的恐龙图片。
设计意图:在自主学习,互相交流的基础上,通过媒体课件,了解恐龙的外形特点种类,为画恐龙打下基础。)
四、实践创新
1、教师先引导学生欣赏教材中学生作品的图片,说说画中画了怎样的情境。
2、课件展示小朋友的画。
3、大显身手的时候到了,用你手中的工具,材料,大胆的想象,尽情发挥,画一画恐龙。
教师巡回辅导,为学生提供各方面的帮助。
(设计意图:通过媒体课件,欣赏其他学生的作品,可以互相借鉴,教师进行有针对性的辅导和帮助,使学生的思想得到发挥,让学生较好完成作品)
五、当堂展示自己的作品,把自己的作品带到大家面前向大家介绍,师生互动,点评作品。
(设计意图:当堂展示评价,学生课堂作业直接在课堂里反馈,及时对学生的创作情况能较准确的进行分析,让学生把自己的作品带到大家面前,相互交流评价作品,可以使学生之间互相学习,增进了解,促进交往)
六、拓展延伸
将本课同学们的作品,与搜集到的图片,文字资料,玩具模型进行展示,办个恐龙文化节,
(设计意图:通过拓展活动,拓展孩子们对恐龙的想象空间,让孩子们在古老与现实的交融中感受恐龙文化,体验玩与学的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