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优秀课件48张ppt

文档属性

名称 九年级下册第三单元《课外古诗词诵读》(一)优秀课件48张ppt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7M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6 16:16:37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共48张PPT)
课外古诗词诵读
定风波(莫听穿林打叶声)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浣溪沙(身向云山那畔行)
null
实用课件制作:涡阳八中臧文清
定风波


null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我国北宋著名的散文家和诗人,出生于四川眉山。与父苏洵、弟苏辙合称为“三苏”,都是“唐宋八大家”之一。苏轼少年承受家学,在蜀中读书,22岁中进士,深受欧阳修赏识。曾官至礼部尚书,后因反对王安石新法而被贬黄州。被贬官意味着在政治生活上遭到很大的挫折。《记承天寺夜游》写于他被贬官,谪居湖北黄州之时。
作者简介
文----唐宋八大家: 韩愈 柳宗元 苏洵 苏轼 苏辙 王安石 曾巩 欧阳修;
词---- 苏辛:(豪放派) 苏轼, 辛弃疾
诗----苏黄:   苏轼,黄庭坚;
书画----宋四家:   苏轼 蔡襄 黄庭坚 米芾。
才华横溢的苏轼








这首记事抒怀之词作于公元1082年(宋神宗元丰五年)春,当时是苏轼因“乌台诗案”被贬为黄州(今湖北黄冈)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词人与朋友春日出游,风雨忽至,朋友深感狼狈,词人却毫不在乎,泰然处之,吟咏自若,缓步而行。
背景简介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读音停顿
suō
yín
三月七日,在沙湖道上赶上了下雨,拿着雨具的仆人先前离开了,同行的人都觉得很狼狈,只有我不这么觉得。过了一会儿天晴了,就做了这首词。

不要害怕树林中风雨的声音,为什么放开喉咙吟唱从容而行。拄竹杖穿草鞋轻便胜过骑马,这都是小事情又有什么可怕?披一蓑衣任凭湖海中度平生。
料峭的春风把我的酒意吹醒,身上略略微微感到一些寒冷,看山头上斜阳已露出了笑脸,回首来程风雨潇潇的情景,归去不管它是风雨还是放晴。
疏通文意
小序交代了哪些信息?
诗歌赏析
时间: 地点:
天气:
人物:
写作缘由:
三月七日——苏轼谪居黄州的第三个春天。
沙湖道中。
雨,晴。
雨具(拿着雨具的仆人),同行,余。
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
赏析“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
首句一方面渲染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点明外物不足放在心上。第二句是前一句的延伸,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何妨”透出一丝俏皮。
这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全由此发生。
诗歌赏析
赏析“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竹杖芒鞋轻胜马”,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
“一蓑烟雨任平生”,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
诗歌赏析
赏析“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
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抒发人生感慨作铺垫。
诗歌赏析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给我们以怎样的人生启示?
(1)阳光总在风雨后。
(2)也许正当我们感到绝望的时候,希望和转机已经在前面等着我们了。
(3)失败和成功是一对孪生兄弟,失败来了,成功还会远吗?
(4)祸兮福所倚,福兮祸所伏。
(5)阴雨之后必有阳光,生活中要充满乐观和希望。
诗歌赏析
赏析“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全词点睛之笔,饱含人生哲理,道出了词人此次经历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
人生有顺逆,有成败,有荣辱,有福祸,变幻莫测,但无论处于何种境地,我们都应具有宠辱偕忘、超然物外的乐观旷达心态,泰然处之。
诗歌赏析
从这首词中,可以看出词人是一个怎样的形象?
吟啸徐行、拄着拐杖、穿着草鞋、顶风冒雨、不畏艰难、镇定从容、旷达乐观的词人形象。
诗歌赏析
主 旨
此词为醉游遇雨抒怀之作 ,作者以途中遇雨的所感所思,表现了乐观旷达的生活态度。
诗歌赏析
写作特色
(1)即景生情,语言诙谐,笔调风趣幽默。
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表现了虽处逆境屡遭挫折而不畏惧不颓丧的倔强性格和旷达胸怀。

(2)意境深邃,内蕴丰富。
诠释了作者的人生信念,展现出作者的精神追求。
诗歌赏析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null

陈与义(1090-1138),字去非,号简斋,洛阳(今河南洛阳)人,南宋诗人,也工于填词。其词存于今者虽仅十余首,却别具风格,尤近于苏东坡,语意超绝,笔力横空,疏朗明快,自然浑成,著有《简斋集》。
作者简介

宋高宗绍兴五年(1135)或六年,陈与义退居青墩镇僧舍。他追忆二十多年前的洛中旧游,那时是宋徽宗政和年间,天下太平无事,可以有游赏之乐。那时候的作者,“天资卓伟,为儿时已能作文,致名誉,流辈敛衽,莫敢与抗”(《宋史》本传)。其后金兵南下,北宋灭亡,陈与义流离逃难,艰苦备尝,他回忆二十多年的往事,百感交集,不禁感叹今昔巨变,写下了这首词。
背景简介
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
陈与义

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读音停顿
回忆当年在午桥畅饮,在座的都是英雄豪杰。月光映在河面,随水悄悄流逝,在杏花的淡淡影子里,吹起竹笛直到天明。

二十多年的岁月仿佛一场春梦,我虽身在,回首往昔却胆战心惊。百无聊赖中登上小阁楼观看新雨初晴的景致。古往今来多少历史事迹,都让渔人在半夜里当歌来唱。
疏通文意
赏析“忆昔午桥桥上饮,坐中多是豪英”。
回想当年豪酣欢乐的生活画面。“忆”字开篇,直接把往事展开。“午桥”是唐代白居易、刘禹锡、裴度吟诗唱和、举杯相欢的地方。作者青年时期,追寻遗韵,仰慕前贤,在故乡洛阳,与当时“豪英”一起,也在午桥宴饮聚会,把酒临风。
诗歌赏析
赏析“长沟流月去无声。杏花疏影里,吹笛到天明”。
写景叙事,刻画群英欢会的环境,烘托与会者的雅趣和逸兴。“杏花”言明春天,“天明”言明夜晚。沟水中的月影静淌、午桥的宴饮、幽雅的杏花、明月清辉映照下的疏影、悠扬的笛声,动静结合,构成一幅动静相宜的恬静、清婉、奇丽的画面。
诗歌赏析
赏析“二十余年如一梦,此身虽在堪惊”。
概括身世之感和家国之痛。
“二十余年”点明追忆的是二十多年前的往事,又可见时间之长。
“如一梦”喻示作者身经浩劫,如历恶梦的心境。
“惊”字写出了靖康之变,北宋沦亡,作者逃到南方,饱尝颠沛流离、国破家亡的痛苦。
诗歌赏析
赏析“闲登小阁看新晴。古今多少事,渔唱起三更”。
前一句点题,写明作此词的时间、地点和心境。“新晴”与“长沟流月”照应,巧妙地将忆中之事与目前的处境联系起来,作者今昔不同的精神状况从中得以再现。
后两句把国家兴亡和人生的感慨都托之于渔唱,进一步表达作者内心寂寞悲凉的心情。古往今来的大事已经转瞬即逝了,只有把它们编成歌儿的渔夫,还在那半夜三更里低声歌唱。
诗歌赏析
主 旨
此词直抒胸臆,表情达意真切感人,通过上下两片的今昔对比,萌生对家国和人生的惊叹与感慨,韵味深远绵长。
诗歌赏析
写作特色
(1)巧用对比。
将昔日洛中旧游欢景和二十多年后再来已沦丧旧地的心境进行对比,抒发北宋亡国后的深沉感慨。

(2)以清新之语,写怅惘之情。
在追昔抚今中,抒发落寞孤寂的情怀,将个人愁苦融入历史的长河。?

诗歌赏析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null
辛弃疾,南宋词人,字幼安,别号稼轩居士。他是伟大的豪放派词人,与苏轼齐名,号称“苏辛”。强烈的爱国主义思想和战斗精神是辛词的基本思想内容。辛弃疾还是武艺高强、侠肝义胆的英雄。公元1162年,23岁的辛弃疾受北方起义军首领耿京的委派,从山东济南赴建康(今江苏南京)面见宋高宗,联络共同抗金之事。在完成使命返回山东途中,他听说叛徒张安国杀害耿京,投降金朝,起义军已溃散,便立即率领50名骑兵,深夜突入有五万之众的金兵军营中,生擒张安国,策马飞奔,星夜渡江,直到建康,将叛徒交南宋朝廷处置。
作者简介

此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中秋夜,为赠友之作。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即今江苏省南京市。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十二年中,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起初始终坚持投降路线的宋高宗赵构传位于其族侄赵昚 (孝宗),一时之间,南宋朝野弥漫着准备抗战的气氛。但经“符离之败”“隆兴和议”,事实证明赵昚也是畏敌如虎的投降派。乾道元年(1165年),作者上赵昚《美芹十论》;乾道六年(1170年),上宰相虞允文《九议》,七年之内,连同另两篇,四次奏议,慷慨激昂,反复陈说恢复之事,但始终冷落一旁,未被采纳。在阴暗的政治环境中,作者只能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心愿。
背景简介
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
辛弃疾

读音停顿
chóng
héng
zhuó
qián
pó suō

hǎo
zhuàn
一轮缓缓移动的秋月洒下万里金波,就像那刚磨亮的铜镜又飞上了天廓。我举起酒杯问那月中的嫦娥:怎么办呢?白发日增,好像故意欺负我。

我要乘风飞上万里长空,俯视祖国的大好山河。还要砍去月中摇曳的桂树枝柯,人们说,这将使月亮洒下人间的光辉更多。
疏通文意
赏析“一轮秋影转金波,飞镜又重磨。把酒问姮娥:被白发,欺人奈何?”。
月轮转动,暗示时光流逝。辛弃疾一生志在恢复中原,但残酷的现实使他的理想不能实现,而白发已多,面对明月,迸发出摧心裂肝的一问:“被白发,欺人奈何?”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这首词的上片,词人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以寄托自己的理想与情怀。
诗歌赏析
赏析“乘风好去,长空万里,直下看山河。斫去桂婆娑,人道是,清光更多”。
作者乘风飞去,到万里高空看祖国山河,月桂的婆娑却遮蔽了月光,朝廷中那些阻碍北伐的人,不正像这月桂吗?问月的情趣与隐喻的含意融为一体,强烈地表现了词人的实现理想的坚强意志。

下片运用想象,揭示主旨。
诗歌赏析
主 旨
此词通过古代的神话传说,强烈地表达了自己反对妥协投降、立志收复中原失地的政治理想。

诗歌赏析
写作特色
(1)托物言志,想象丰富。
借神话故事,抒发自己的政治理想。

(2)富于浓厚的浪漫主义色彩。
巧妙地运用神话传说构成一种超现实的艺术境界,来解决现实的苦闷与理想的实现。
诗歌赏析
浣溪沙
纳兰性德
null
纳兰性德(1655—1685),字容若,叶赫那拉氏,字容若,号楞伽山人,满洲正黄旗人,清朝初年词人。原名纳兰成德,一度因避讳太子保成而改名纳兰性德。
纳兰性德的词以“真”取胜,写景逼真传神,词风“清丽婉约,哀感顽艳,格高韵远,独具特色”。著有《通志堂集》《侧帽集》《饮水词》等。
作者简介

此词当作于宋孝宗淳熙元年(1174年)中秋夜,为赠友之作。当时辛弃疾任江东安抚司参议官,治所建康即今江苏省南京市。这时作者南归已整整十二年了。十二年中,为了收复中原,作者曾多次上书,力主抗金。起初始终坚持投降路线的宋高宗赵构传位于其族侄赵昚 (孝宗),一时之间,南宋朝野弥漫着准备抗战的气氛。但经“符离之败”“隆兴和议”,事实证明赵昚也是畏敌如虎的投降派。乾道元年(1165年),作者上赵昚《美芹十论》;乾道六年(1170年),上宰相虞允文《九议》,七年之内,连同另两篇,四次奏议,慷慨激昂,反复陈说恢复之事,但始终冷落一旁,未被采纳。在阴暗的政治环境中,作者只能以诗词来抒发自己的心愿。
背景简介
浣溪沙
纳兰性德

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读音停顿
shù
pàn
huàn
我向着那高耸入云的方向前进。北风呼啸,淹没了战马的嘶鸣声,深秋远远的边塞,使人不禁情伤!

一抹晚烟袅袅升起,在这边地的城堡上显得尤其荒凉。夕阳西下,斜斜地照射在山海关城头的旗杆上。古往今来胸中的怨恨何时能平!
疏通文意
赏析“身向云山那畔行,北风吹断马嘶声,深秋远塞若为情”。
起句点明此行目的地和行程遥远。
“北风”言明时节为秋,亦称“秋声”。
“吹断”二字写尽了北国秋冬之险恶。边地北风,从来都音声肃杀,听了这肃杀之声,只会使人愁绪纷乱,心情悲伤。
“若为情”的发问中带出了作者对到任的迷茫与不安。环境险恶,前途未卜,纳兰胸中风起云涌:怀古之心,恋乡之情,忧虑之思,纷纷扰扰难以平静。
诗歌赏析
赏析“一抹晚烟荒戍垒,半竿斜日旧关城。古今幽恨几时平”。
前两句写眼前景色,以简古疏墨之笔勾勒了一幅充满萧索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晚烟一抹,袅然升起,飘荡于天际,营垒荒凉;落日半斜,没于旗杆,而关城依旧。满目萧瑟的冷清与破败。
结尾“古今幽恨几时平”,极写出塞远行的清苦和古今幽恨,末句画龙点睛,指出了这首词的主旨在于“古今幽恨”:对浩渺的宇宙,纷繁的人生以及无常的世事的独特感悟。
诗歌赏析
主 旨
  这是一首边塞词。词作通过刻画“北风”“晚烟”“戍垒”“斜日”等边塞之景,将塞外的荒凉和词人内心的悲怆合二为一,凄凉中透露着一种历史的厚重感和今古之悲。
诗歌赏析
写作特色
(1)以小词写豪迈,收放自如,委婉有致,细腻而敏锐。
马嘶声能被北风吹断,晚烟是“一抹”,残阳是“半竿”。

(2)写景纯用白描,情景交融。
作者一直未曾直接抒发要表达的情感,但字里行间流露出难以平静的恋乡、忧虑、怀古之情思。
诗歌赏析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1)《定风波》(苏轼)词中描写归途中遇雨,同行狼狈,词人却放慢脚步,却不在意风雨,吟词长啸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写明作《临江仙·夜登小阁,忆洛中旧游》的时间、地点和心境的句子是:_______________。?
闲登小阁看
新晴
课堂检测
莫听穿林打叶声
何妨吟啸且徐行
1、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3)辛弃疾的《太常引·建康中秋夜为吕叔潜赋》中“_______________”一句有力地展示了英雄怀才不遇的内心矛盾。
(4)纳兰性德《浣溪沙》中的“________________”一句点明此行之目的地,很容易让人想起同是纳兰性德的“山一程,水一程,身向榆关那畔行”。
身向云山
那畔行
课堂检测
被白发,欺人奈何
再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