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
1.概述反射是人体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
2.通过膝跳反射的实验理解反射的概念。
3. 举例说出反射的过程及其反射弧的组成。
(二)能力目标
1.通过膝跳反射实施,获取完成简单实验的能力。
2.运用反射弧的组成来描述具体反射的反射弧。
(三)情感目标
反射是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有了反射,机体方能很好地适应环境,由此形成机体与环境和协统一的观点,进而产生关爱生命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
1.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反射。
2.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三、教学难点:
描述具体反射的反射弧。
四、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
五、教学过程:
(一)课前复习:
1、神经系统的组成。
2、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二)导入新课:
人体的各种生命活动,都受到神经系统的调节,现在我们来看一看发生在我们身边的事,我们会有什么样的反应。
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做适当总结:其实,这都是神经调节的具体表现,这些反应我们称为反射.神经调节的基本方式就是反射.
(三)讲授新课:
1、反射: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外界或内部各种刺激所发生的规律性的反应,就叫反射。反射也是神经调节人体各种活动的基本方式。
2、完成膝跳反射实验。(方法、步骤及要求见课件)
完成实验后大家思考并讨论以下问题:
(1).叩击韧带时,小腿出现什么反应?想一想这种反应应是生来就有的,还是生活中逐渐获得的?
(2).膝跳反射受大脑控制吗?为什么?
教师针对学生的回答做以下总结:
(1).叩击韧带时,小腿以膝盖为轴,突然地跳起来──迅速前伸。这种反射很小的孩子就有,是生来就有的。
(2)膝跳反射来不及思考,有关的神经中枢在脊髓内,所以不受大脑的控制。
师:膝跳反射既然不受大脑的控制,那么又是怎样来完成的呢?要知道原因,接下来我们将会学习反射的结构基础——反射弧。
3、反射弧。
(1)出示膝跳反射的反射弧(见课件),引导学生描述膝跳反射的反射弧。
(2)出示反射弧模式图(见课件),引导学生识记反射弧的五个组成部分:感受器——传入神经——神经中枢——传出神经——效应器。
师:像膝跳反射这样的例子日常生活中有很多,你能举一些例子吗?
引导学生分组思考、讨论,并针对学生的讨论结果做适当评价。
师:大家说得很好。人体通过神经系统,对人的各种生命活动进行了调节。但神经系统在完成调节功能时,常常会产生疲劳而使调节功能降低。因此,同学们每天都要有充分的时间休息,以利于调节功能的恢复,使学习效率充分提高。
师:刚才同学们举得例子比较多,也非常好,现在看一看老师举的例子,我们来认识一下更多的反射实例。
缩手反射、眨眼反射、排尿反射(婴儿)、迎风流泪、寒冷打颤、吃山楂酸得流口水等反射,这些反射是生来就具有的,是比较简单的反射。
除了这些,日常生活中还有一些比较复杂的反射,请让我们来一起欣赏。(出示课件,一起欣赏复杂的反射)
欣赏完以后,教师强调:所有的反射都要经过反射弧来完成,但不同的反射有不同的反射弧。反射弧由五个环节构成,缺一不可,任何一个环节出现障碍,反射活动就不能正常进行。
师:现在老师给大家出个问题,大家来想一想。
在一个以肌肉为效应器的反射弧中,如果传出神经损伤,其他环节正常,对外部刺激有无感觉?这块肌肉活动正常还是瘫痪?为什么?
引导学生分组交流,并分享交流结果。
师:我们已经描述完膝跳反射的反射弧。现在同学们试试描述手偶然被烫缩回来(即缩手反射)的反射弧。
教师对学生的描述做适当评价,然后出示课件加强学生对缩手反射的反射弧的正确描述。
4、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