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比例
一、教学目标
1、使学生学会解比例的方法
2、进一步理解和掌握比例的基本性质。
3、进一步体会数学知识之间的联系,感受学习数学的乐趣。
二、教学重点
学会解比例。
三、教学难点
掌握解比例的书写格式。
四、教学过程
(一)复习导入
师:前面我们学习了一些比例的知识,谁能说一说什么叫做比例?比例的基本性质是什么?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做什么?这节课我们还要继续学习有关比例的知识。
(二)教学新课
1.、教学例5。
(1)审题,帮助学生理解题意。提问:
师:如何理解“把照片按比例放大”这句话?
生:两张照片长的比与宽的比能组成比例。
原来图片长与宽的比和放大后长与宽的比能组成比例。
师:如果把放大后照片的宽设为X厘米,那么,你能写出哪些比例?
引导学生写出含有未知数的比例式。
长的比 13.5 :6 宽的比 X :4
组成比例 13.5 :6 = X :4
(2)讨论:怎样解比例?根据是什么?
生: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转化成方程。
教师板书:6x=13.5×4。
说明:这样解比例就变成解方程了,利用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就
可以求出未知数X的值。因为解方程要写“解:”,所以解比
例也应写“解:”。(在6x前加上“解:“)
让学生把解比例的过程完整地写出来。集体订正。
小结: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做解比例。
2、总结解比例的过程。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解比例,大家回忆一下,解比例首先要做什么?
再怎么做?
生:先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把比例变成方程。再根据以前学过的解方程的方法求解。)
3、做“试一试”,学生独立完成,再说说解题思路。
4、拓展提升
将2,3和6再配上一个数组成比例,这个数可以是多少?
(1)当x>6时,2x=3x6,x=9;
(2)当x<2时,6x=2x3,x=1;
(3)当2 答:这个数可能是9,1或4。
全课小结。
这节课主要学习了解比例。方法是根据比例的基本性质,如果已知比例中的任何三项,就可以把比例转化为方程,通过解方程求出另外一个未知项。
具体步骤:
1、根据问题设X ;
2、根据比例的意义列出比例式;
3、把比例转化为方程;
4、解方程.
作业布置
1.课本42页6,8题;
2.完成练习册本课时的习题。
六、板书设计
解比例
例5 解:设放大后照片的宽是X厘米。
6:4=13.5:X
6X=4×13.5
6X=54
X=9
答:设放大后照片的宽是9厘米。
像上面这样求比例中的未知项,叫作解比例。
六、教学反思
1. 在学生认识比例的基本性质,并根据这个基本性质基础上教学解比例。首先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在此基础上进行计算探究,总结解比例的方法。
2. 创设探究空间大胆地组织学生探究解比例方法,我通过引导让学生展开讨论,进行有效的探究,体验了探究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