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安塞腰鼓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一单元3安塞腰鼓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22.5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统编版
科目 语文
更新时间 2020-02-06 17:14:01

图片预览

内容文字预览










《安塞腰鼓》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知识与能力:整体感知课文内容基础上,理解课文思想感情,品味语句,学习写法。
2.过程与方法:预读—听读—析读--赏读—学法—运用。
略读与精读相结合,听读与朗读相结合。品味赏析法。
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体会作者对生命和力量的赞颂,加深对祖国文化艺术的热爱。
教学重点: 反复诵读,感受安塞腰鼓的磅礴气势及意义与价值,品味语句,学习写法。
教学难点: 理解排比和反复的修辞手法及运用,品味语句,体会语言的节奏美和诗意美。
课堂流程
(一)、情境导入------知鼓史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形成一方民俗文化。今天让我们随刘成章一起欣赏一场黄土高原上的腰鼓!
教师播放安塞腰鼓原生态表演视频片段,学生观看视频,谈感受。
了解安塞腰鼓:“安塞腰鼓是黄土高原的“绝活儿”。它融舞蹈、歌曲、武术于一体,是一种独特的民间大型舞蹈艺术形式,可由几人或上千人一同进行表演。它是陕北高原特有的地域文化现象,也是陕北人精神风貌的象征。它历史悠久。在古代既是激励边关将士冲锋陷阵浴血奋战的号角,也是将士凯旋的欢迎曲。如今它已成为中华民族坚毅不屈,积极进取的精神象征。”
(二)、检查预习------夯基础
教师出示生字词语及作者情况,学生识记字音词义作者。
(三)、讲授新课
1.听读感知------听鼓声
找出文中直接抒情的句子。
明确:“好一个安塞腰鼓!”间隔反复四次。
教师:好一个安塞腰鼓!安塞腰鼓好在哪?你听。
播放wmv文件,学生听读课文,观看视频画面,感受安塞腰鼓的特点,体会全文朗读时语速、语调的变化。
安塞腰鼓的特点:壮阔豪放火烈。
朗读时语速语调的变化:
1—4段:语速较慢,语调沉稳有力,表现腰鼓表演前安静中蓄积力量的特点。
5—27段:较快,高昂激越,表现腰鼓表演的欢快、火爆、热烈的特点。
28—30段:语速舒缓,语调轻柔,表现表演结束后场面场面寂静的特点。
2.朗读知意------读鼓意
享受朗读。学生练读课文,师生共同朗读全文。
(四)、赏文知情------析鼓情
1.安塞腰鼓好,好在内容,你看(听)。
如:好一个安塞腰鼓!好在蓄势待发的后生美,你看,他们身后是一片高梁地。他们朴实得就像那片高梁。咝溜溜的南风吹动了高梁叶子,也吹动了他们的衣衫。他们的神情沉稳而安静。
2.探究主旨:
教师引导:作者仅仅赞美安塞腰鼓吗?
学生明确:赞美黄土高原;赞美朴实沉稳茂腾腾的后生歌颂阳刚之美;歌颂生命中奔腾的力量;表现要冲破束缚、阻碍的强烈渴望;人就应该这样痛快淋漓地生活表现……
教师引读:刘成章的散文极具陕北神韵。刘锡庆评价:
你瞧《老黄风记》,写得多棒!它还在山那边呢(少说也有十来里吧),还没刮过来,可它的“威势”却已让人感到了。它一来,你再瞅吧:“大片大片的庄稼,倒伏于地。飞鸟撞死在山岩上。鸡飞狗跳墙。”天呢?成吨成吨的土和沙,扬得四处都是。天空登时晦暗起来,太阳“变得就像泡在浑黄河水里的一只破盆儿”。人呢?“像被一只巨手搡着,站不住,走不稳,身不由己,五脏六腑都被摇乱,像鸡蛋乱了黄儿。”陕北刮的这“老黄风”──又叫“黑小子风”“儿马风”“叫驴风”──这特有的“雄性之风”,真让“章娃”这支笔给写“绝”了!写“风”当然也是为了写“人”,写人的“精神”。当老黄风肆虐横行、狂奔乱跑、不可一世时,你再看那些汉子、婆姨们,他们却是那么镇定自若、处变不惊、谈笑风生!这才是内外相符、表里相映的真正的“陕北魂魄”!看罢此文当知:陕北这方宝地,其“自然环境”是雄浑刚健、野性大气的;其“人文精神”更是乐观幽默、豪气勃发的。
他的另一篇文章《扛椽树》中说:
“扛椽树”,实为一种陕北柳。但柳而不媚,蓬勃向上,每根枝条皆可做椽,每棵树可砍六七十根,“生了砍,砍了生,往复无穷”。如果把它一生的奉献累加起来,每棵树都是一片森林!显然,这是瘠薄土地上的悲壮的奉献!
他对陕北高度赞扬,赞扬陕北人,赞扬陕北人的精神!
教师对联总结:高原舞,舞姿豪情动天地;黄河鼓,鼓声雄壮撼山河。
横批:天下第一鼓(震撼人心)(惊心动魄)。
(五)、学文知法------品鼓韵
教师:安塞腰鼓好在作者文章写得精彩,朗读自己认为写得精彩的地方,请用“我喜欢________句子,因为_________”的句式进行赏析。
(提示:可从用词、句式、修辞、写法等角度入手)
学生精读细读,小组讨论,合作汇报:
1.用词:“茂腾腾的后生”“咝溜溜的南风”中的“茂腾腾”“咝溜溜”用得好,好在叠词的运用使语言亲切富有韵味。
2.修辞:我喜欢第8自然段中"这腰鼓,使冰冷的空气立即变得燥热了,使恬静的阳光立即变得飞溅了,使困倦的世界立即变得亢奋了。" 这个句子运用排比句式,使语言气势充沛、节奏鲜明、感情强烈。
3.句式:“交织!旋转!凝聚!奔突!辐射!翻飞!升华!”这些短句用得好,好在它们使文章语句铿锵,气势强劲,突出了安塞腰鼓的豪放美。
4.写法:“耳畔是一声渺远的鸡啼”写得好,好在“以声写静”,动静结合,更加突出了鼓声止后的寂静。
教师总结学法。
拓展阅读:《山川灵气》里李文军:
他把唢呐称做"响器"。他说,生活中不能没有响器。他打了个比方,说,没有响器,就像没有阳光。有一次,围观的群众很多,他吹的更出色了,先是像百鸟闹林,优美欢快;接着像赶脚人过来了,唱着悠扬的信天游,唱着唱着走远了,听不见声息了;猛地,只见他唢呐向头上一举,高奏起来,那声音简直像骤雨降下,简直像干柴燃烧,简直像火箭凌空窜起,响亮极了,热烈极了。围观的人们,无不拍手叫好。而招待所内外,山上山下,远远近近的窗户,也都像遇上了大风,都被哗啦哗啦地吹开了,露出一张张由于兴奋涨红的面颊。
(六)、学以致用------润鼓色
运用本课学到的方法,描写我们家乡特有的艺术形式(如大秧歌、二人转婚丧嫁娶习俗等)或你印象深刻的一个场面。
教师示例:
听!锣鼓喧天,鞭炮齐鸣,唢呐声声冲云霄!
看!红衫绿裙,花枝招展,手绢飞舞扇子摇!人头攒动,彩旗飘飘。我们村里的秧歌队扭过来了!
蝴蝶一样,是翻飞的绸扇;花伞一样,是飞扬的手绢;电光一样,是飞送的眼神;蛟龙一样,是扭动的身姿!
学生练笔,展示成果。
(七)、课堂小结------共鼓鸣
(八)、课后作业:学习课文的写法,使用排比、反复、比喻的修辞手法,运用短句,进行合理的想像,描写一个令你难忘的场面,100字左右。
板书设计

教学反思:
本节课教学,我本来打算从两个环节—感受腰鼓雄风“好一个安塞腰鼓!”环节和赏析课文“好一篇《安塞腰鼓》!”的环节引导学生学习。
在第一个环节中,讲传说,看视频,要耗费不少时间,我曾想去掉一个。教学中,为兼顾激趣和感知,我采取了缩短视频播放时间的做法。谈感受时,我要求用文中的一句话概括安塞腰鼓的特点,用文中的一句话抒发自己的感受。由于引导到位,避免了天马行空般的“漫“谈,进展顺利,而且有利于培养孩子们关注文本的意识。同时,很好的完成了从鼓到文的过渡。
文章美点的赏析,“结构巧”尽量压缩教学时间,在“语言美”环节中通过师生分角色读文中,进一步渗透感知。教学重点确立为通过多种形式的朗读,感受语言形式与内容完美结合的特点。我制定了多种朗读方案,力求稳扎稳打。决不流于形式,不喧宾夺主。老师只负责教朗读技巧,给品析思路,点拨补充。学生积极的、全省心的投入在老师引导下多种形式的朗读中。读中揣摩想象,读中感悟、品析,读中提高朗读水平。以读带教,不填鸭,不贴标签;一课一得,不贪多,重过程,是我今后教学的理念。
遗憾的是,由于与学生接触不多,契合度不够,引导的过程中,耗费了不少时间,“意蕴深”的环节进行,只能留到下一节课了。然塞翁失马,或许这样更突出了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