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油菜花开了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2.1油菜花开了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8.1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06 23:08:41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油菜花开了
科目: 科学
教学对象: 小学
课时:一课时
一、教学内容分析
 “油菜花开了”是教科版小学《科学》四年级下册“新的生命”单元的第一课。通过对一朵油菜花的解剖观察;通过观察一棵油菜植物上不同形态的花朵,推测一朵油菜花成长为油菜果实的过程,为后面进一步观察各种花;探索雌蕊、雄蕊是如何产生新生命——植物种子的过程;以及动物新生命产生的过程打下基础。
二、教学目标
用解剖的方法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构造,认识花各部分名称。
通过观察活动中获得亲近自然的情感体验,产生探究各种各样的花的浓厚兴趣。
3.在对一颗油菜的花进行观察后,能推测花蕾的变化过程,引导学生进行观察验证自己的推测。
三、学习者特征分析
?1、四年级学生对植物体各部分已有所了解,知道花有花瓣、花心,多数不知道雄蕊、萼片,而且叫法各异,所以我们要带着学生为花的各部分定名,为以后交流提供方便。
2、解剖时学生一般动作快,但可能有拉破、解剖无序、排列无序的问题,为以后的研究带来麻烦。因此这儿引导学生讨论很必要,教师演示很重要。学生讨论后我在解剖观察四个字边写了三个要点12个字:由外向内,夹住基部,依序排列。然后教师左手拿油菜花模型,右手拿一个大镊子,先全班说一遍,由外而内就是先解剖萼片,再解剖花瓣,雄蕊,最后解剖雌蕊;接着演示夹住基部解剖和依序排列在黑板的大贴袋中。
3、对果实是怎么来的,部分学生蒙胧知道是花,但具体是由花的哪部分变成,是怎么变化而来是不太清楚的。所以前面解剖时要注意着重引导学生描述雌蕊的颜色形态,为这一步作个铺垫。教学时注意引导学生观察渐变的过程;注意抓住个别学生的发现大做文章,如这绿杆和花的雌蕊很相似,它留在杆上长大成果实。
四、教学策略选择与设计
我在教学中充分利用教材的趣味性和直观性,以指导学生观察为切入点,以此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课文。?
五、教学重点及难点
【教学重点】学习使用解剖的方法观察油菜花的各部分特征。
【教学难点】花到形成果实的变化过程。
六、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引入 单元概述:从今天开始,我们进入非常有趣的《新的生命》单元。本单元共有7课,我们要一起来研究植物和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请一位同学朗读单元导语:“春天……” ? ?出示开花的油菜植株。这是什么植物?同学们平时认真地观察过花吗?让我们一起进入花的世界吧!板书课题:油菜花开了
?观察开花的油菜植株,看它有几部分组成。
?
给学生提供一个语言表达的机会,让他们把自己观察和理解的结果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出来。学生在表达的过程中或许会遇到困难,从而引起学生的质疑。?
1、观察一棵油菜。
2、观察一朵油菜花。 (1) 观察: 从油菜上摘一朵油菜花。用放大镜观察一朵油菜花。 在小组里描述所观察到的这朵油菜花。 注意萼、瓣、蕊的读音。 (2)解剖: 学习使用镊子解剖一朵油菜花。 示范:镊子的使用和解剖的顺序; 解剖的油菜花。 将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用胶带贴在观察记录表上。 观察解剖后的油菜花的各个部分。 填写“油菜花的观察记录表”。 (3)交流。 (4)小结:油菜花是由萼片、花瓣、雄蕊、雌蕊四个部分组成的。油菜花有四片花瓣。
使用镊子解剖一朵油菜花。
?激发学生探究的欲望、学习的兴趣。 使学生从自身的情感体验出发,去发现好词好句和好的表达方式。
?3、观察一棵油菜的花。 (1) 一棵油菜上的花是同时开放的吗? (2) 数数一棵油菜上有几朵花?几个花蕾? (3) 除了花和花蕾外,油菜花谢了以后留下的部分是什么? (4)观察一个花蕾;推测这个花蕾未来的变化。 画油菜花变成油菜荚的变化顺序图。
观察一棵油菜的花的花序。?
为培养学生的想象创造能力提供了契机
为学生创造了更大的发展空间,学生学习的不仅仅是课文本身,而是在学生的探究和体验中,培养了他们的理解能力和动手创造能力。?
七、教学评价设计
学生是活生生的,评价就是为了要促进学生的发展,但学生所获得的发展不应该是单一的,它呈现出多维性的特征。教学评价都应关注多维度,如:知识与能力,方法与过程,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等。同时,需要指出的是课堂不应成为教师的主宰,也不应该成为好学生的天堂,也就是说要关注不同学生的学习差异,关注全体学生的发展。
八、板书设计
油菜花开了
根、茎、叶、花、果实、种子
花是植物的繁殖器官 萼片、花瓣、雄蕊、雌蕊
九.教学反思
本课是以油菜花为研究对象,初步认识以油菜花为例的花的构造,即萼片、花瓣、雄蕊、雌蕊等各部分的基本特点,如数量、颜色、气味等。由于油菜花没有找到,就用白菜花代替了,两者之间均属于十字花科的植物,因此具有异曲同工的特点,准备材料是:每人一把镊子,两人一个放大镜,四人一束白菜花的花序。 学生动手解剖前进行了讨论。讨论一:使用镊子时解剖方法及要注意什么。讨论二:花的各部分怎么摆放。学生的实际解剖过程让人大跌眼镜,由于花较小,大多数学生没有一一摆列出来,不是忽略了萼片,就是忽略了雄蕊。什么是萼片?萼片在哪里?都不知道,结果收获甚微。吸取教训:学生对花的各部分没有清晰的认识,花朵小,取放不易,学生缺乏耐心,粗枝大叶,花的各部分应固定放在与花的颜色区分明显的纸板上。教师指导学生不到位,如花的各部分名称需要在解剖前认识,放大镜什么时候出示给学生比较合适等方面需要改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