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教案

文档属性

名称 4.2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教案
格式 zip
文件大小 9.6KB
资源类型 教案
版本资源 教科版
科目 科学
更新时间 2020-02-06 23:34:26

图片预览

文档简介

《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教学目标:
1、科学概念:①、初步认识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等几种常见岩石的显著特征及用途;②、不同种类的岩石在结构和构造上有不同的特征,岩石的特征和它的成因有关。
2、过程与方法:①、观察、描述、记录几种常见岩石的颜色、结构和构造;②、根据岩石特征对照有关资料识别岩石;③、根据需要对岩石进行观察、比较,以及查阅相关资料。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培养收集、研究岩石的兴趣;②、认识到认真细致的观察、比较、记录和描述是十分重要的。
教学重、难点:
1、教学重点:观察、记录几种岩石的特征。
2、教学难点:根据岩石的特征鉴别岩石的种类。
教学准备:页岩、砂岩、花岗岩、石灰岩、大理岩,放大镜、滴管、稀盐酸等。
教学环节(体现课堂模式):
(一)、引入
孩子们,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几位新的朋友,它们都是地球的铠甲勇士,有的在高山上,有的在小路旁,有的在深深的海底,它们严严实实地拼接在一起,形成了地球的坚硬外壳。你们知道它们是什么吗?(岩石)那这一节课,我们就一起去认识几种常见的岩石。
(二)、进一步观察岩石
1、提出问题:我们可以用哪些方法来观察这些岩石?
2、学生交流方法。
3、引导补充:除了我们采用的方法外,地质学家常常借助放大镜还会仔细观察岩石的颗粒组成和构造(如:有无层理、气孔、斑点、条纹、生物痕迹等)
4、自主学习:了解岩石的结构和构造的大致含义。
5、ppt出示岩石图片,尝试观察判断岩石的构造。
6、出示实验材料及记录单,强调按表格顺序逐一进行观察并记录,演示滴稀盐酸的实验方法,提醒注意事项。
7、小组实验
8、交流展示:描述不同编号的岩石分别具有哪些特点?
(三)、怎样识别它们
1、过渡:通过观察,我们已经知道了这些岩石的特点,但不同编号的岩石分别是什么岩石,我们还不得而知。我们有办法知道它们分别是哪种岩石吗?
2、学生交流方法(查阅资料)
3、布置任务:阅读下面的资料介绍,结合我们的观察记录,识别它们分别是哪种岩石?将我们的判断结果记录下来。
4、小组活动:对照资料识别岩石。
5、交流汇报(记录存在分歧的地方)
6、引导:岩石学家常常在放大镜和显微镜下仔细观察岩石颗粒的大小和结构,因为这是鉴别岩石种类的重要特征。那我们也尝试像岩石学家一样,根据不同岩石的颗粒情况,以流程图的方式,沿着图示中剪头的方向再去鉴别大家有争议的岩石究竟属于哪一类。
7、全班活动:再次鉴别岩石的种类。
(四)、拓展
1、过渡:我们再回过头来看看记录单,我们发现一种岩石它有很多不同的特点。如果我们在野外采集岩石,我想知道这是什么岩石但我记不住岩石的那么多特征,怎么办?
2、学生交流,引导(记住主要特征,或者与众不同的特征)
3、小游戏:我说你猜。
附:实验记录单
资料一:观察项目的含义
岩石观察记录表
岩石编号
颜色
岩石的构造
(有的打“√”)
岩石的结构
(符合的打“√”)
敲击听声音
滴稀盐酸后的反应
层理
气孔
斑点
条纹
生物痕迹
颗粒颜色
颗粒粗细
颗粒结构



紧密
松散
清脆
混浊
1
2
3
4

资料二:常见岩石的特征
根据提供的资料,我们鉴别这些岩石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