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步月抒怀》教案
教材分析
本课出自地方教材《顺德乡土音乐》 ,与人音版第五课京韵相结合,安排在创编与活动课时,给孩子们呈现戏曲艺术的魅力。《步月抒怀》出自粤剧《搜书院》 ,原为剧中人物谢保老师,表现人物一身正气、不慕名利的品质。全曲分“中板”、“滚花”两段,具有浓郁的粤剧特色。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区别“中板”与“滚花”的不同之处;感受粤剧板腔体音乐“中
2、过程与方法:通过聆听、击拍、模仿演唱、打击乐伴奏、创编、角色扮演等方式感受与学习歌曲。
3、情感态度价值观:学会欣赏粤剧,喜欢参与粤剧表演并学习剧中谢保老师不慕名利、一身正气的高贵品质。
教学重难点
区别“中板”与“滚花”的不同之处;
唱会“滚花”段落并能根据歌词创编旋律。
教学对象
五年级学生,部分学生为曲艺班学生,接受过粤剧曲艺训练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出示风筝图片,介绍《搜书院》剧情,创设情境。
师:今天老师要跟大家讲一个跟风筝有关的故事。
故事发生在清朝,重阳佳节,琼台书院放假三日,学生们便各自外出游玩。学生张逸民独自观看天空的风筝,忽然一只断线风筝落在张逸民面前。张逸民拾起风筝,触景生情,在风筝上题诗一首。一会儿,镇台府里的丫环翠莲前来寻找风筝,两人因此相识,张逸民把风筝还给了翠莲。镇台夫人见风筝上的诗,认为翠莲在外面有私情,严加拷问。翠莲怕连累张逸民,死不招认,被镇台夫人关进柴房。在丫环秋香的帮助下,穿上男装,连夜逃出镇台府。途中遇见张逸民的老师谢保先生。得知情况后,谢保老师很同情翠莲的遭遇,帮助他们逃跑,把翠莲藏在轿子里送到郊外。
二、新授
1、《搜书院》主演马师曾的介绍。
师:这是《搜书院》首演谢保老师的著名粤剧表演艺术家马师曾先生。《搜书院》很受欢迎,有两位国家领导人都观看过。一位是周恩来总理,他看完《搜书院》后,亲切地把粤剧誉为“南国红豆”。毛泽东主席也曾观看过《搜书院》,连说三声:好!好!好!
2、提问引入:《步月抒怀》是什么意思?
师: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搜书院》中的一个选段《步月抒怀》。《步月抒怀》是什么意思,请说说你的理解?
生:月下、散步……
师:步月,月下散步;抒怀,抒发内心的情感。
3、观看《步月抒怀》视频,完整欣赏教材曲目。(边听边击拍,感受板腔体音乐的韵律)
师:下面,我们一起来欣赏一下粤剧选段《步月抒怀》的精彩表演。
请你在观看视频的过程中注意歌词,并且判断,谢保老师具有怎样的品质?
师:刚刚视频中有女声的哭声,你们能猜到这是谁的哭声吗?
生:翠莲
5、师解释曲词意思,设问:你觉得剧中的“谢保老师”是个怎样的人?
(出示歌词)
师:请同学们打开曲谱,认真看看歌词,你觉得剧中的“谢保老师”是个怎样的人?(师解释曲词意思)
生:正直、善良、诚实、不慕名利……(板书)
6、《步月抒怀》里谢保老师的角色属于什么行当吗?(ppt出示生旦净丑图片)
其中生分:小生、老生(须生)、武生,你觉得属于哪一种?
7、区别“中板”与“滚花”
(1)音乐伴奏的不同
“中板”有音乐伴奏,“滚花”是清唱的。
(2)节拍上的不同(完成连线题)
中板 滚花
固定节拍 自由节拍
8、滚花学习
(1)用广东话朗读一遍
(2)聆听
(3)画旋律线跟钢琴唱
(4)全体带动作表演唱
(5)小组合作练习2分钟
(6)个人展示,带须表演,师与学生配合运用打击乐小锣、锣、小镲伴奏
三、拓展
出示诗词:“南国红豆发新枝,顺德粤韵美名扬”,以小组为单位自由设计滚花唱腔。
(6分钟讨论后,学生展示,提供灯笼两个、小锣、锣、小镲、胡须作为道具)
四、总结
生:自由总结
师:今天我们学习了粤剧《搜书院》的选段《步月抒怀》,认识了善良、正直、甘于奉献、不慕名利的谢保老师、还创编了打击乐伴奏与滚花唱腔。顺德粤剧曲艺的发展繁荣昌盛,有“万家灯火万家弦”的美称,意思是家家户户都爱粤剧艺术,平时喜欢演唱、弹奏粤剧。在顺德,少儿曲艺遍地开花,希望大家在课后多上网找找音响资料,学习传统粤剧文化。